鍾南山院士“深受其害”!4種食物或會升高尿酸,再饞也要管住嘴

念瑤聊健康 2024-07-02 01:32:50

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參加了廣州醫科大學的畢業照相,在走向師生的過程中,鍾院士行走緩慢,期間還用手搭在同行的人肩膀上,支撐自己走得快些。

網友們紛紛猜測鍾院士這是怎麽了?事後,鍾院士也回應道自己是因爲痛風20多天還未康複,發生感染,導致的無法正常行走,最後不忘感謝社會的關注。

痛風,其實離我們生活並不遠。《2021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數已達到1.77億人,成爲第二大代謝類疾病。

一、發病率逐年升高,夏天痛風更易發作

腫脹、發熱,腳關節上像被針紮一般疼痛。這種感受是很多人的噩夢,相信有過痛風體驗的人都不想再經曆。

近年來,我國痛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在中青年男性身上,發病率非常高,就連鍾南山院士也不能避免被痛風“找上門”。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護師張甲甲表示,夏季是痛風的最高發季節,主要與這3個因素相關。

1.體內水分流失快

夏天天氣較爲炎熱,身體出汗多、水分流失速度快,沒有及時補水的話會讓尿量減少,尿酸無法及時排泄的情況下,很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2.室內外溫差較大

現階段很多人夏天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裏,體內的尿酸鹽在溫度較低的時候容易析出晶體沉積在關節周圍,也容易引起痛風發生。

3.氣溫升高運動量減少

天熱了之後,很多人都不願意運動了,一動就一身汗非常難受。長期缺乏運動,會讓體內尿酸排泄受影響,也會增加痛風的發生率。

黑龍江省雞西雞礦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謝新輝提醒,痛風患者日常要多注意觀察,身體出現這3個表現,往往是痛風加重的信號。

一是痛風發作的部位出現了改變,如從腳趾轉移到膝關節、肘關節等部位;二是痛風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頻繁,一年大于2次,說明痛風病情加重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發作頻率不高,但是手指、膝蓋以及肘部等關節處出現了痛風石,也是病情加重的信號。

二、這4種食物是嘌呤大戶,盡早撤下餐桌

我國痛風患病人數已超過5000萬人,高尿酸血症、痛風已經成爲我國繼糖尿病後的第二大代謝疾病。遺傳基因是導致痛風發生的一個重要誘因,但不是唯一誘因。除了遺傳因素外,高嘌呤飲食也容易促進痛風發生。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薛慶鑫提醒,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這4類食物能少吃就少吃。

1.動物內髒

日常常見的豬肝、雞肝、鵝肝等均屬于高嘌呤食物,100g內的嘌呤含量在275~408mg不等。

2.甲殼類食物

如河蟹、皮皮蝦、生蚝、牡蛎等,100g內的嘌呤含量都超過了150mg,甚至可達到400mg。

3.含糖飲料

如果汁以及各式各樣的飲料,都屬于高糖分的食物,大量的果糖、果葡糖漿進入體內會促進尿酸生成,還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間接減少尿酸排泄,導致痛風發作。

4.調味品

如雞精、雞鮮粉等均屬于高嘌呤的調味品,100g的嘌呤含量>500mg,不利于痛風的控制。

痛風是一種無法根治的代謝型疾病,一旦確診在飲食上需要多加控制。但並不是說痛風患者完全不能吃肉喝酒,只是在急性期要嚴格控制飲食,如果在緩解期且尿酸水平在達標範圍內,可適當放寬飲食。

三、遠離痛風,降尿酸要保證3個生活習慣

除了控制飲食這一點外,奧地利風濕病和康複學會還曾對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建議,主要是3點。

1.堅持運動

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鍾的運動,建議進行時間長、中低強度的運動,對促進代謝、加快脂肪糖分代謝以及尿酸排泄均有好處。

2.飲水達標

多喝水就可以多排尿,多排尿則可以讓尿酸的排出量增加,對預防痛風發作有積極意義。

一般建議痛風患者日均飲水量要達到2L,伴有腎功能、心肺功能異常的人不能大量喝水,具體的飲水量要遵醫囑。

3.控制體重

肥胖人群更容易發生痛風,這類人群往往有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體內尿酸排泄減少。這類人群的首要任務就是將體重控制在正常水平內,可很好地防治痛風。

高尿酸不一定會痛風,但痛風一定有高尿酸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多注意飲食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不會不知不覺中尿酸偏高,傷害身體。

參考資料:

[1]《鍾南山院士回應“腿腳不便”是患有痛風!防痛風遠離8類食物》.健康時報 2024-06-28

[2]《廣東人深受痛風“寵愛”?只因這些習慣,你可能也有→》.健康廣東 2024-05-30

[3]《遠離痛風,多吃“綠燈”食物,少吃“紅燈”食物!》.健康時報 2022-09-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0 阅读:409
评论列表
  • 2024-07-05 01:26

    你那麽神院仕位置讓你坐得了

  • 2024-07-04 18:19

    就不

念瑤聊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