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面臨最大的變局:思想向左行動向右,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子真評論 2024-06-02 21:08:53

現在的世界如果說有一個最倒黴的所在,那一定是歐洲。歐洲是美國堅定的盟友,但往往是以損害自身的利益來實現美國的戰略意圖和目標,因此在任何的沖突時往往是最受傷的那一個。俄羅斯烏克蘭沖突導致歐洲失去了廉價的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轉而讓美國的天然氣賺的盆滿缽滿。但歐洲畢竟有自己的經濟利益,因此就會經常表現的思想向左行動向右的擰巴局面,這是因爲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殘酷;嘴上說再多的不要都抵擋不住身體的誠實。

歐洲多國因烏克蘭貧鈾彈汙染恢複從俄進口糧食 網友:爲什麽說日本核汙水的海鮮能吃?

歐洲各國以前一直依賴于俄羅斯的糧食,但由于烏克蘭局勢及對俄羅斯的譴責拒絕進口俄羅斯糧食和能源。但這引發了歐洲能源價格和糧食價格的上漲,歐盟統計數據的顯示,受制裁俄羅斯能源和糧食的影響,歐元區CPI連續創曆史最高水平,其中2022年6月能源價格同比飙升至42%,食品和煙酒價格同比上漲8.9%,因爲俄烏兩國占據全球小麥供應的近三分之一。今年由于惡劣的天氣,國際小麥價格已經大幅飙升至數月來的最高水平。

很多事情往往是反噬比預想的快,現實往往比嘴巴更有效。當歐美一些國家放任日本向公海排放核汙水、還聲稱核汙水海鮮美味的時候,歐洲各國卻首先面對汙染食品破防了。今年以來,因爲烏克蘭農藥、化肥的濫用和管理不善,導致了烏克蘭農産品的質量和安全受到了嚴重影響,再加上美英爲烏克蘭提供了貧鈾彈爆炸導致烏克蘭糧食受到汙染,歐洲多國直接拒絕了貧鈾彈汙染的烏克蘭毒糧食,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以及波蘭這幾個國家被迫重新選擇了恢複從俄羅斯購買糧食

雖然說,歐洲更多國家拒絕進口烏克蘭糧食貧鈾彈汙染後的毒糧是正常現象!但這與歐美一直支持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的言論嚴重不符,同時也嚴重削弱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力度和效果,可見在面臨自己的經濟利益時還是會選擇誠實。

但網友們對這種行爲卻提出了再一次的質疑:既然被日本核汙水汙染後的海産品爲什麽還能吃,那貧鈾彈讓烏克蘭糧食變成毒糧食怎麽就不能吃了呢?看來板子只有打在自己身上才會疼,任何說教、指責別人的作秀都是虛僞的僞善。這再次反映出歐洲面臨的困局:想法很多但現實不允許。

歐洲將面臨著加劇分化:因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而歐洲給以表現出一致的利益,畢竟生意的核心只有利益

美國爲了一己之私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名爲上是限制中國的過剩産能,實際上是爲了扶持自己的環保産業、打壓中國的優勢産業,但這卻加劇了歐洲的分化這是爲什麽呢?因爲,現在的美國也有兩大愛好:拉日本韓國從良,勸歐洲國家下水。而歐美和日韓都是美國政策的受傷者,歐洲面對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制裁可能損失更大。

美國最近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堅持對我國電動汽車加征進口關稅,涉及到提高對華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産、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産品的加征關稅,有的關稅從25%直接提至100%。這件事對美國來說傷害性不大,但對歐洲來說卻是傷害不小,歐洲如何采取措施就成爲最大的看點,但整體來說美國的這一行爲可能會導致歐洲的整體分化。

爲什麽這麽說呢?因爲面對我國電動汽車是否加征關稅影響歐洲各國的利益完全不同,因此有一些國家歡迎引進中國的電動汽車,有的國家則反對引進中國的電動汽車。

降低了美國以外,世界各國最強勢反對引進中國電動車並支持加征關稅的國家主要是日本、新西蘭、新加坡、立陶宛等一部分國家。美國主要是擔心中國電動車的崛起嚴重影響美國的新能源産業的影響力,而中國電動車技術已經遠遠地走在世界前列,這讓歐美無法接受!美日歐洲的部分國家擔心中國汽車産業“換道超車”占據世界前沿影響他們的汽車産業。

而歡迎引進中國電動車並不願意加征關稅的國家,主要有德國、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比利時和匈牙利等國家,一方面這些國家擔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對這些國家在我國的汽車産業受到沖突,比如德國;另外一些國家對新能源和環保的要求更高而不願意對中國電動車動手影響環保質量。

因此,美國現在強硬地對中國電動車進行關稅制裁,卻給歐洲出了一個大難題!歐洲如何應對越來越難,騎牆的結果必然是左右爲難。

英國這是窮瘋了!竟然給中國大使館開793萬英鎊天價荒唐罰單!當然也對美國等大使館開出了天價罰單

英國作爲歐洲老牌大國在沒落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得不依賴美國並成爲美國的小迷弟,畢竟從大哥變小弟的日子不會好過,還要忍著不滿跟在美國的後面裝二爺。但畢竟經濟不允許,無論怎麽裝都改變不了捉襟見肘的事實。

這不,英國已經開始學習美國的不要臉精神並想把這種不要臉發揮到了極致。最近英國政府竟然對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開出了一筆價值793萬英鎊的天價罰單,理由是我國大使館欠了英國交通管理部門的“交通擁堵費”,你沒有聽說過很正常,因爲這就是沒落帝國的邏輯,甚至還揚言如果中國不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這筆罰款,英國就要上訴至國際法院要求判決賠償。

這是什麽腦回路?事情是這樣的。原來,英國民衆對英國城市的道路擁堵非常不滿,覺得每天開車都堵在路上,強烈要求英國政府提出解決堵車的方式,英國政府也是一個奇葩,不是解決改善道路而是向民衆和民間組織的車輛征收所謂的“擁堵費”。開始還只是向英國的普通民衆征收,後來就荒唐的把“罰單”開到其他國家的外交使領館頭上。當然,英國殺瘋了老大哥也不管,向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開出 “擁堵費罰單” 793萬英鎊並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美國大使館1860萬美元罰單和日本駐英國大使館1280萬美元罰單,據統計倫敦市內的161個外交使領館累計拖欠了的“擁堵費”大約1.82億美元的。是不是很奇葩。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就是英國政府的規定,但是無論是美國還是我國都以“外交豁免權”爲由拒絕了英國交通部門的罰款單,即使英國上訴至國際法院也不一定能要到這筆錢,那時候英國可能會更丟人。

舉足失措:一個不到300萬人的東歐小國同時挑釁中俄兩個大國,不故道是哪來的底氣呢?

每天都地有人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強權和霸權的世界。似乎大國、強國欺負弱小的國家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就有一些國家偏不信邪,本來自己弱小卻還想無理地向大國挑釁。這是不要命的節奏嗎?

這個國家就是立陶宛。這個小國家的國土面積只有6.53萬平方公裏,國家總人口僅有288.9萬人,經濟總量也不大2022年國內生産總值只有668億歐元。就是這麽一個小國卻連續主動挑釁中國和俄羅斯兩個超級大國,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作死的節奏啊?

我們看看立陶宛是如何挑釁中俄兩個超級大國的:立陶宛本來與中國有良好的經貿關系,而且沒有任何根本性的利益沖突,但先立陶宛不知道是想緊跟歐美還是想名垂青史,2021年先是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跨區域合作機制“17+1”,然後又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複交涉,竟然嚴重挑釁中國一個中國的底線,允許台灣當局設立所謂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導致中國和立陶宛關系降溫,中國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決定將中國與立陶宛兩國的外交關系降爲代辦級。

我們在經濟上中斷了對立陶宛的經貿關系,並將立陶宛踢出了歐洲班列導致立陶宛失去了中歐班列的紅利,令立陶宛損失慘重,而立陶宛的對華貿易則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根據立陶宛國家的統計數據,2022年1至9月立陶宛對華出口額同比下降67%,原産于立陶宛的商品對華出口額同比降幅更是達到了81.5%,面對經濟的損失立陶宛則出現了擰巴的行爲,以前揚言“不怕中方制裁”,現在又提出期望與中國恢複正常的貿易。這與很多國家外交上挑釁中國、嘴上卻揚言不應該影響兩個國家的經貿和投資關系,一方面想挑釁中國迎合歐美主流價值,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又想繼續獲得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是不是想得太美好?這也符合垃圾人定律:不是世界太醜,是你想得太美。

在挑釁中國的同時立陶宛還挑釁另一個周邊大國俄羅斯。在俄烏沖突爆發以後,立陶宛是上躥下跳,先是呼籲歐盟國家切斷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轉而進口美國能源,但面對美國能源價格太高的收割又回頭進口俄羅斯能源;立陶宛更是第一個跳出來對俄羅斯制裁的東歐國家,這已經表現的妥妥的對俄羅斯的敵意;後來更過分地是宣布驅逐俄羅斯駐立陶宛臨時代辦並稱其爲“不受歡迎的人”。這已經是嚴重的外資事件了,俄自然也無法容忍立陶宛的挑釁,俄羅斯外交部直接驅逐立陶宛駐俄羅斯臨時代辦並宣布爲“不受歡迎人士”。現在俄羅斯更是提出波羅的海國家主體定位未定論,宣布重新劃分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邊境,這才是最要立陶宛命的地方,也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致命威脅,原因是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以後的程度並不完善,而波羅的海可能成爲俄羅斯的內海和目標。

立陶宛作爲東歐小國,本身資源和發展能力就有限,卻到處找存在感同時在對外政策上不斷挑釁中俄兩個世界大國,真不知道立陶宛的民衆是福是禍呢?

世界面臨百年之大變局,對歐洲來說當然也是機遇與風險並在。但留給歐洲的時間不多了,歐洲能夠選擇的資源和能力也有限,這才是歐洲面臨的最大考驗。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會損失未來?!你覺得歐洲會怎麽選呢?(麒鑒說財經)

0 阅读:17

子真評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