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6首詩詞,寫給不惑之年的你,人生大笑能幾回?

荔枝姑娘詩詞賦 2024-04-18 14:55:58

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

在一蓑煙雨裏,鬥酒相逢,問一聲,人生大笑能幾回?

順境或逆境都是命運的安排。只有坦然去面對,才是最好的方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宋·蘇轼《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這天,蘇轼行經沙湖道中遇雨,因沒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狽不堪,只有蘇轼泰然自若。不久後雨過天晴,蘇轼寫下了這首詞。

不要去聽那穿過樹林打在樹葉上的潇潇雨聲,何不低吟長嘯,緩步徐行?懷著這種坦蕩豁達的心態,即便是手拿竹杖、腳穿草鞋,也會覺得比騎馬更加輕松自在。在他的

一生之中,詞人經曆過無數風波挫折都能夠處之泰然,又怎麽會害怕這小小的風雨?

料峭的春風將詞人從微醉的酒意中吹醒,他稍微感到有些寒冷,然而山頭的落日卻迎面投來溫暖的余晖。

回頭看看剛才風雨蕭瑟的淒冷之地,他淡然歸去,卻是也無風雨也無晴。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嗎?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雲,李白的族叔,也是朋友,是著名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李雲官監察禦史,因執法嚴正,被奸黨所仇視,不容于禦史府。

李白待诏翰林,遭人讒毀,被賜金流放。李白平生最喜歡大小謝(即謝靈運、謝朓),常以小謝自比。謝朓已被人陷害,下獄死。三人遭遇相似,可謂同命相憐。

天寶十二年(753)秋,詩人李白餞別族叔李雲,二人同登謝朓樓,觸目傷懷,憂憤平生;遂借高樓酣暢,揮筆成此絕唱。

這是一首餞別詩,李白在謝朓樓爲要離開宣州的族叔李雲餞行。

兩人酌酒之際,詩人想到李雲要離去,兩人一生都終不得志,郁郁寡歡,寫下此詩。

今時昨日詩人回想起來都有許多煩惱。擡頭仰望天空,長風萬裏與秋雁同行,面對此景可在高樓上暢飲酣醉。

若論起文風,蓬萊文章建安風骨讓人欽佩不已,其中詩人更加推崇小謝的詩作,獨具清秀之美。

詩人想起二人都是胸懷大志,文韬武略之能人,就是去青天攬月又奈我何,可是命運卻是如此,真是壯志難酬。抽刀想去截斷流水水卻流淌而過,本想同飲舉杯消除心中的愁苦沒想愁上加愁。

也罷,既然人生在世有諸多不如意,不如明朝散發泛舟四海漂流,做一個閑雲野鶴。

此詩與其說是爲友人餞行而傷心悲痛,不如說是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傷,但是李白就是李白,即使是感歎人生不如意,也說得潇灑,吐得痛快。

上天攬月,固然是一時興到之語,未必有所寓托,但我們,可以在字句裏,深刻感受到詩人對高潔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長風萬裏送秋雁”,仿佛,現實中一切黑暗汙濁都已一掃而光,心頭的一切煩憂都已丟到了九霄雲外。

流水不盡,煩憂無窮,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倒不如像王維一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何等格局,還愁個der...

客子久不到,好景爲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

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

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

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

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宋·辛棄疾節選《水調歌頭·和馬叔度遊月波樓》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辛棄疾的光明磊落,是那一懷冰雪,一天明月,日用可鑒。

他和好友馬叔度遊月波樓吟詩賞月,在感性的陶醉中,欲忘我,卻並未完全忘我,他“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我們特意登上西樓,何必去問今夜已是什麽時候!

我們呼喚出滿天皎潔的月光,照見我們的心得像冰雪一樣明透。我們的胸襟啊寬廣浩蕩,好似百川融彙奔流。

我們的豪飲還趕不上巨鯨吞海,腰間的寶劍已光閃閃照耀清秋。

他說,這皎皎的明月,不正像我的光明磊落麽。

他說,那一天的皓月,可能照見我輩冰雪般純潔的肝膽,和百川奔湧似的浩蕩胸懷。

這是屬于辛棄疾的壯志豪情,還有他苦悶唏噓。

在這清幽的月夜,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雖然能麻痹自己,讓人忘記煩惱。李白有詩雲“舉杯消愁愁更愁”,有景如此,更能勾起傷心往事,短暫的陶醉,只能引起,清醒後更深的愁緒。

辛棄疾南歸後,不受朝廷重用,每每登高望遠,總想起當年南歸前與金兵浴血奮戰的場景。

我南宋國土仍被金兵占領,今夜有多少人爲這耿耿于懷?朝廷北伐遙遙無期,有誰會去想抗金的英雄也已經暮年了呢?英雄遲暮,而統一大業卻還沒能成功,未來何去何從呢?

束缊宵行十裏強。

挑得詩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

驚倒鄰牆,推倒胡床。

旁觀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宋·劉克莊《一剪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

劉克莊一生宦海浮沉,郁郁難伸,他被唐代貶22年的劉禹錫自比。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爲劉克莊被貶廣東時所作。在作此詩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職。其憤慨怅然之情,及其清品傲骨,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禹錫有詩句“前度劉郎今又來。”今天的這位劉郎有一位好友名叫王邁。劉克莊連夜起程去廣東,天寒地凍的天氣,王邁趕來餞行。

臨行臨別,二人並沒有兒女共沾巾的傷別感慨,而是豪情滿懷,痛飲酒酣,談文論詩,睥睨世俗,狂放不羁。

酒逢知己千懷少,兩個狂士捋袖豁拳,乘著酒興指點江山,高談闊論,以致驚動了東鄰西舍。

旁觀的人拍手笑到:這兩人太粗疏狂放,我們回應說:粗疏又怎樣?狂放又怎樣?

劉克莊身處南宋晚期,雖然踵武辛棄疾的愛國豪情,但是面對日薄西山的朝廷和無了人的鐵騎,他這個狂放其實充滿了悲壯。

馬上要去廣東了,長期志士受壓、報國無門,將心頭的積郁,化爲激烈的言詞借著酒勁也就出來了,自然就會被稱爲“疏狂”。

彎彎月出挂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裏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唐·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公元754年,岑參赴北庭途經涼州,涼州河西節度使幕府的很多老友前來迎送,歡聚夜飲。

涼州城頭彎彎的明月,隨著明月升高,銀光鋪瀉,月光下的涼州城,四處歌舞繁華、和平安定,蕩漾著一片琵琶聲。

“風蕭蕭兮夜漫漫”琵琶一曲接一曲,飯局上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岑參和老友們把酒言歡,宴會中不時地爆發出大笑聲。

光陰快逝,時下又是秋天草黃的季節了。歲月催人,哪能互相看著在貧賤中老下去呢?在座諸位,還是要趕快建立功業,不要辜負了光陰。

你看此時沒有“長煙落日孤城閉”也沒有“羌管悠悠霜滿地”就如曹公所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這樣的宴會,這樣的大笑,一生中也難得有幾回,老朋友們端著酒杯相遇在一起,一醉方休啊!

食肉何曾盡虎頭,卅年書劍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

自是汝才難用世,豈真吾相不當侯。

須知少日拏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清·吳慶坻《題三十計小象》

吳慶坻是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寫這首詩的時候30歲,當時還沒中進士,所以詩中有一些懷才不遇的牢騷,是作者落榜之後的憤懑。

清朝詩人作詩,尤愛用典,這首詩用到四個典故。

開篇詩人就說了,自己雖有虎頭之相,但無富貴之命。三十年依舊一事無成,一幅淒涼之況。

三國時期人們都看重名士,一般不會殺有名氣的讀書人,但江夏太守黃祖卻把名士祢衡給殺了。我雖然沒有遇到這樣的這樣的暴君,但是我卻像這位名士一樣給“抹殺”了。

馬周十分受唐太宗李世民賞識,有“四請馬周”的美談。他入朝之後,節節高升,官至中書令,不過早年他卻非常窘迫,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漢時李廣百戰而不能封侯,恨道:豈吾相不當侯邪?難道我這個相貌天生不能封侯嗎?

詩人少時曾立下大志,也曾自命不凡,怎奈生不逢時。

他落榜之後,憤懑難抑,詩中以典自喻,感歎自己的懷才不遇,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拜相。哪怕是,曾許人間第一流。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刪除

1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