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之蒲陰陉在哪?土木堡之變,瓦剌破紫荊關

風長眼量 2024-06-26 15:30:33

太行山脈北接陰山和燕山,南抵黃河,西連呂梁山脈,東臨華北平原,覆蓋山西、河北、河南、北京等地,主要在山西省。太行山脈南北長約700千米,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陸路聯系的重要通道,險峻難行。太行山脈整體北部稍高,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200米以上,最高峰爲小五台山,海拔約2882米。

太行山脈中有八個自然形成的峽谷,于山口處形成通道,史稱“太行八陉”,“陉”即山脈中斷的地方。從南往北依次爲:轵關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飛狐陉、蒲陰陉、軍都陉。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太行八陉中的第七陉,以及雄據其間的紫荊關。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淩厲越萬裏,迤逦過千城。荊轲正是經蒲陰陉西去秦都鹹陽,上演荊轲刺秦王的驚世之舉。

蒲陰陉起于河北易縣,從河北平原沿北易水,經紫荊關進入涞源盆地後,和太行八陉中的第六陉飛狐陉共用西半截的兩條支線。也就是從涞源盆地向北可進入蔚縣盆地,相當于進入大同盆地;向西則可進入靈丘盆地,過平型關後進入忻定盆地。

在秦統一之前,燕趙之間即以南易水爲界,分別控制蒲陰陉和飛狐陉的東入口。然而趙國控制著蔚縣、靈丘和涞源三處盆地,國力遠強于燕。對燕國來說,要防備趙國利用蒲陰陉進攻自己。燕國在北易水的上遊修築關卡,最終演化爲了“天下九塞”中的紫荊關。

紫荊關位于易縣城區西北45千米的紫荊嶺上,東依萬仞山,西據犀牛山,拒馬河寬闊的河床橫列于關城之北。

紫荊關始建于戰國時期,秦、漢稱上谷關,東漢稱五阮關,北魏稱子莊關,宋、金稱金坡關,元朝以後稱紫荊關。明朝擴建關城,增設城堡、隘口,開鑿盤山道,萬曆時期形成較完備的防禦體系。

明朝京師西北的長城有內外兩條線,以雁門、甯武、偏頭爲外三關,居庸、紫荊、倒馬爲內三關,其中紫荊、倒馬與飛狐內外夾峙,忻、代與雁門爲唇齒之勢。

內、外長城由北京懷柔分岔,內長城向西南經河北易縣、涞源、阜平而入山西,經靈丘、繁峙至偏關,與外長城相接;外長城經河北赤誠、張家口、懷安而入山西,再經天鎮、大同至偏關。

紫荊關由五座小城組成,分別是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

紫荊關的關城建在紫荊嶺上,拒馬河由西向東橫列于關城之北,山谷崎岖,易于戍守。

關城用花崗岩,循地勢而建,城牆依山起伏,結構複雜,形成四個不規則的城圈,即獨一無二的九門九關石頭城,面積約3平方千米,城牆長約18160米。四個城圈可獨立作戰,互爲呼應,各自成防禦體系。

紫荊關現存南北二門,北城門下臨拒馬河,依山面水,城門、城牆均以大塊料石壘砌。城門門額石匾共兩層,上層題“河山帶砺”,上款爲“萬曆丁亥夏”,下款爲“聊城傅光宅書”;下層題 “紫荊關”。

紫荊關兩側是城牆,長城隨山勢蜿蜒起伏,是萬裏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圍的長城浮圖峪隘口,往北數公裏處的烏龍溝長城,氣勢雄偉,比之八達嶺毫不遜色。

紫荊關距北京市區約170千米,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居庸吾之背也,紫荊吾之喉也,猝有急,則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簡單概括,對于北京而言,居庸關是“背”,紫荊關是“喉”。

1213年(金衛紹王崇慶二年、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八年),成吉思汗久攻居庸關不破,便親率主力揮師南下,一舉攻克紫荊關,然後取涿、易二州,又由長城裏側向外,攻克居庸關。破關之後,蒙古兵圍攻金中都。成吉思汗遂留精兵屯守城下,而分大軍爲三道,大掠河北、山西、山東,連破金國九十余郡。三路大軍會合後,又自大口進逼中都。金人納賂請和,蒙古軍才出居庸關退走。經此掠擾,金主執意南遷汴梁,開啓亡國之路。

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刺部首領也先率十萬大軍南下,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附近)俘虜明英宗朱祁鎮,挾皇帝騙紫荊關守軍打開城門,一口氣打到北京的西直門、德勝門外,險些滅亡明朝。

1549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蒙古鞑靼部首領俺答,率十萬鐵騎攻破紫荊關、黃草梁後,在北京城外一路燒殺搶掠。

1644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李自成攻居庸關不克,改入紫荊關,進占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檢缢死于煤山(景山)東麓一株老槐樹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