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玄武門之變的真相究竟是什麽?

綠蕊曆史談 2024-06-12 14:52:28

曆史是客觀的,但對于曆史的分析,即使是史學家也存在分歧,這恰是曆史書籍的魅力所在。

黃永年先生《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便是這樣一部顛覆我們固有認知的書。本書在現有曆史資料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北齊、北周至唐憲宗時期的政治發展演變,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對曆史事件全新的解讀。

比如,關隴集團並非消亡于高宗武後時期,而是始于唐初;府兵敗壞的主要原因在于兵農合一;玄武門之變是皇室成員之間矛盾激化後引起;馬嵬驿事變背後的人居然是高力士……可以說,這樣全新的解讀對于我們認知曆史有很大幫助。

本書涉及內容很多,各章節內容獨立,在此主要分享一下黃永年先生對玄武門事變的詳細分析。

李世民與李淵之間的矛盾與鬥爭,並非武德後期才出現,早在武德前期唐初就已經存在,裴寂與劉文靜之爭便是矛盾的初步公開化。

武德年間,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之間存在矛盾鬥爭,當然他與李淵之間的鬥爭仍在繼續。

作爲長子的李建成成爲太子,常常留在皇帝身邊,而外出征戰的則是李世民。李世民在經略山東中大擴充了秦府的勢力,這自然就使得高祖李淵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采取相應對策。

除掉劉文靜,讓李元吉充當李世民的副手,這些都是李淵的策略。但李世民的雄心無法被抑制,在平定山東的戰役中,他不僅把精兵良將收歸秦府,把山東的文士謀臣作爲秦府的智囊顧問,還把本應該歸公的勝利果實占爲己有,他甚至還與公然頂撞對抗李淵。

面對權威日盛的李世民,秦府勢力的擴張,太子李建成感到威脅,李元吉也不願屈居李世民之下。此時李淵對李世民“恩禮漸薄”,他倆就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李世民。他們也像李世民一樣結黨營私,擴充東宮、齊府的實力,《舊唐書》中也有對李建成、李元吉用公開或秘密的手法來瓦解秦府已集結勢力的記載。

高祖李淵站在李建成、李元吉一邊,宰相中最有權勢的裴寂站在李世民的對立面,加上李建成、李元吉親自出面和李世民質證,李世民最好的結局也只能是罷職就地,最遲到李建成或李元吉即位後被誅。

面對這種情形,玄武門之變爆發。

黃永年這樣說:“因此玄武門之變實際上是李世民及其少數私營黨處于力窮氣索時的一次冒險嘗試,縱使未獲禁軍的支持參與也在所不顧。”

簡言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其實是在皇室成員之間矛盾激化引起的一次軍事政變,而他的舉動也不過是爲了尋求一線生機。

從曆史課本中我們學到的是,玄武門之變的主動一方是李世民,但黃永年通過研讀史料得出的結果卻並非如此。不知黃永年先生的觀點,有沒有顛覆你的認知?

本書中,黃永年先生對其他曆史事件的分析也很獨到,感興趣的不妨去讀一讀。

總體來說,《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是一本觀點獨到的學術論文合集,它打破我們對曆史的固有認知,也告訴我們研究曆史應該從曆史資料出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