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下半場,90%的品牌將消失!

晨凱看國際 2024-05-05 07:53:03

01

隨著小米進場,油電大戰正式進入電車內卷的時代。

看似一團和氣的友商,私底下都在准備拼個你死我活,就連紅衣教主都親自下場給車圈帶起了一波兒流量。

不難想象,去年是掀桌子的大促銷今年會升級爲肉搏戰,電動汽車的下半場,廠商們已經到了要分勝負的階段。

按照雷軍、余大嘴以及各路行業大佬的說法,到了2030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上主流玩家不會多于5家。

意思再簡單不過,車企擠不進前5名,造車的日子也就到頭了。

粗略計算,全國主流車企大概有26家,山寨、代步、老頭樂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這些主流車企的背後不是創業達人就是政府資本,隨隨便便就能拿出個幾十億甚至上百億來聽響聲,技術上雖然不敢說什麽遙遙領先,但冰箱彩電大沙發那是給你安排的妥妥當當。

說未來十年要死掉80%以上,確實有那麽點危言聳聽。

那問題就來了,汽車市場足夠大,爲啥卻容不下這麽多車企呢?

咱們先說造車這件事兒。

衆所周知,汽車制造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涵蓋了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等多個領域,在制造業裏門檻是相當的高。

有多高呢?(有三四層樓那麽高),還真不是光有錢就能玩起來的。

咱們就拿小米舉例,雷軍從2021年宣布造車到小米SU7發售,前後一共用了將近3年的時間,供應商超百家,研發投入超過了100億。

這還是在産業鏈完善,效率堪稱天花板的國內才能實現。

而身處大洋那頭兒的賈會計花了9年時間投入330億,只交付了11台車還全部被召回,說好的造車還債,目前也只還了個寂寞。

另外,車企可不是一種車型死磕到底,他們爲了打通市場的各個細分領域,通常都要主打五六種車型,像什麽高端越野、轎跑,中端SUV、PMV,低端市場就更是五花八門了。

每款車型都得至少配備一座工廠,有的可能需要好幾座,一條生産線鋪下去,少說也得十幾億。

如果想要不被市場淘汰,車型還得不斷升級叠代,研發、營銷、生産又是一大筆費用。

爲了讓産品的風阻系數小一點,新車還要不斷吹風洞、搞各種的極限測試。

如果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那就得打回去重做,一來一回,一款新車的發布都要經曆個好幾年,家裏沒礦還真燒不起。

02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産新能源能夠快速崛起,主要是因爲特斯拉專利公開‬,造車的門檻不像以前那麽高,只要資本、供應商配齊,自己研發個操作系統就能攢出來一台車,造車和造手機已經無限接近。

但問題也十分明顯,汽車和手機都是一個馬太效應非常明顯的行業,說得直白點就是強者恒強,弱者越弱。

那些銷量好的車企因爲有穩定的資金收入,所以就能不斷研發技術、擴大産能,創新産品又會吸引更多人購買。

這就是個正反饋,絕大部分的制造企業都逃不出這套邏輯,車企就更是如此了,像蔚來那樣虧吐血還一個勁兒地搞換電路線,只能說後面的資本有實力。

而反過來,那些銷量不好車企就只能被動跟隨,一旦技術落後個一兩代,品牌就會消失在茫茫人海。

運氣好點的被收購,運氣差點的就直接破産被清算。

比如比亞迪2023年的研發費用同比翻一倍,達到395.75億元,占到營業收入的6.5%,國內第一,全球第六。

而已經破産的威馬汽車,從2019到2021連續三年的研發投入都不到10億,産品不能說沒亮點,但技術真的毫無無存在感,最終只能被友商卷破産。

再看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大魚吃小魚的企業並購史。

曾經獨當一面的品牌沒有一千也有幾百,但如今只剩幾個大集團還活躍在全球市場。

銷量榜前十的車企居然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75%,僅是大衆、豐田兩家巨頭就合力拿下了23.2%。

所以但凡涉及到技術研發、機械制造的重資産行業,大概率都會變成贏家通吃的局面,新能源汽車也是車,投入成本不僅巨大,技術叠代的速度反而還更加明顯。

截止到2023年12月,比亞迪以全球22%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特斯拉排第二,占到全球市場的20%,緊隨其後的五菱、寶馬、大衆、新勢力加一塊都不到前面兩家銷量的一半。

格局已經打開,留給同行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03

2022年,新能源車企把國內市場的滲透率卷到了28%,2023年則沖到了31.6%,國內市場的空間還有,但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放緩。

廠商們卷技術、卷服務、卷價格,基本已經把國內卷到了極致,唯二的解決辦法,要麽卷海外,要麽換賽道。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還是特斯拉的大本營。

但自2018年起,川總就針對中國汽車加征了25%的進口關稅,搞得部分國産車只能采取迂回戰術,通過在墨西哥設廠來規避貿易門檻,等于換了個馬甲又把車賣到了美國,利潤降低不說,品牌也失去了成長可能。

歐洲是既有錢又環保,車企只要在歐洲站穩腳跟,其他海外市場也就有了品牌說服力。

但隨著歐盟打不過就掀桌子,不僅宣布放緩燃油替代戰略,還要展開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傾銷調查,情況和當年打擊中國的光伏産業如出一轍。

所以目前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也就意味著增長空間有限,能夠活下去的車企寥寥無幾。

去年威馬已經倒下,擁有政府投資背景的高合也處于半死不活。

說到底就是第一波熱度已經過去,車子沒人買,企業沒盈利,再硬的背景也會被同行卷的銷聲匿迹。

月銷量不到1萬台的就只能虧本賺吆喝,那些連吆喝都多余的車企,基本上就離“死”不遠了。

蔚來造車快10年,掐指一算已經虧掉了800多億,如今華爲、小米又加入進來,各種眼花缭亂的降價、營銷、黑科技全都在安排,車企競爭已經到了赤身肉搏的地步。

咱們抛開感情理性看待國産車,除了堆數據、玩營銷,真拿得出手的自有技術寥寥無幾。

本質上還是技術路線太重疊,最終就只能用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五的方式打價格戰,要麽打死對方要麽打死自己。

只有特斯拉是個例外。

因爲它的自動駕駛、電路整合以及材料技術,別的汽車學不了,甚至都沒有類似産品能追趕。

卷價格,人家有利潤空間,卷技術,大部分技術都是人家貢獻的。

特斯拉的定位也不再是一家新能源車企,而是更激進的AI公司,一場自動駕駛革命又會把同行甩出個五條街,在技術研發上更是讓友商連尾燈都看不到。

這說明啥?

說明特斯拉要換賽道,因爲新能源的市場就這麽大,企業要想活的好,就只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而現在國內的車企啥情況呢?

除了想盡一切辦法搞銷量,就是在各類細分市場有棗沒棗打一杆子,技術上沒啥突破,利潤降的卻是越來越可憐。

咱們還是拿比亞迪舉例,2023年比亞迪一共賣出了300多萬輛車,全年營收大概是6000億人民幣,但淨利潤卻只有可憐300億,完全就是低價走量的代表。

2024年,比亞迪的銷售目標大概在360萬台,潛台詞就是穩住基本盤的同時還要拓展更小衆的市場。

其他車企的情況不能說相似,只能是說一毛一樣。

所以也不難預測,到了年底又是爲了銷量而掀起的促銷大戰。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其實用不了十年,新能源車企也就所剩無幾。

最後多說一句,特斯拉已經90%國産,如果不是這條鲶魚,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還要停滯個好幾年。

不出意外,FSD將很快落地國內,又會帶動車企新一輪的技術革命,這對消費者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此文完。

11 阅读:9102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9:37

    對于編者寫的這個文章我不認同!!!第一,你說國內車企今天的大發展是由于特斯拉開源,或者說是開放專利!那我要請問編者,比亞迪和華爲各項專利是來源于特斯拉開源的專利嗎?蔚來換電技術專利是來源于特斯拉嗎?還有車輛外觀設計和電池,電機,電控這些主要部件是來自于特斯拉開源的專利嗎?你自己拿人家錢好好吹噓人家的車沒人會說你什麽,但是你不能把自己國産車企取得的專利說成是人家賞賜我們的!在傳統燃油車我們國産車是不能和國外大廠車比,但是在電車時代主要比拼的是三電系統,車身智能駕駛和控制系統!這些在國外只有一家特斯拉能做,而在國內起碼有幾十家能做!再看看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發布的雲辇-Z車身控制系統,華爲發布的乾崑智能駕駛系統等國內廠家和車企的最新技術,不要給我說編者這種寫車的人不知道!所以你好好拿你的錢,不要一邊踩國産車一邊捧特斯拉,在中國 是不相信上帝保佑的!

    samlee 回覆:
    小騙最後發現他斯拉爸爸倒閉了,那就搞笑了
    用戶44xxx09 回覆:
    特斯拉難道就不是輔助駕駛嗎?
  • 2024-06-10 20:05

    現在的電車和當年的山寨手機一模一樣!到後面幾乎死完[呲牙笑]

  • 塵封 17
    2024-06-10 22:08

    小米是什麽東西啊!從沒用過小米的任何産品

    簡簡單單 回覆:
    組裝廠
    用戶10xxx72 回覆:
    證明你還停留在上世紀!
  • 新哥 15
    2024-06-11 07:35

    這個小便有點爲特斯拉做廣告的嫌疑

  • 2024-06-13 17:58

    大家聽我一句勸,買車優先選擇大品牌,人家的産品技術成熟,質量比較可靠,千萬別想著嘗鮮,否則你就是試驗品。

  • 2024-06-11 12:28

    大號電瓶車,能有什麽前景

  • 2024-05-06 07:57

    說的沒錯

  • 2024-05-08 09:38

    作者拿賈會計說事,雖然賈會計今天沒有成功但賈會計是值得尊敬的,唯一遺憾就是對自己實力預估不足。你看他走過的路都是極具開創性的,就看他的車放在今天也是蓋過很多新勢力,核心專利技術別人是有的,他走的是原創之路。如果他也願意按某些人的套路,應該早就成功了吧?

  • 2024-05-06 07:21

    越來越內卷

  • 2024-06-10 21:01

    那些造車被卷死的如果合夥一起造大飛機都造出來了

  • 2024-06-11 01:48

    除了特斯拉比亞迪和傳統老牌車企,其它全部會死。包括造車惡勢力和華爲,因爲這些不是缺這就是缺那,不具備中長期的虧損實力!

    用戶14xxx02 回覆:
    [點踩][點踩][點踩]
  • 2024-06-11 16:50

    新勢力造車很骨感,有的已倒下,洗牌不可避免!

  • 2024-05-13 23:47

    誰拿出自動駕駛技術,誰就能幹倒對手。

  • 2024-06-11 12:30

    小米汽車就是個渣渣,好像小米來了有很大優勢一樣?技術你有嗎?價格優勢你有嗎?質量優勢你有嗎?

  • 2024-06-11 07:27

    屌絲米也好意思和華爲並排??

  • 2024-06-11 22:55

    特吹

  • 2024-05-14 13:35

    僅存 科興plus

  • 2024-06-12 05:44

    電池車一鍵著火,安全性差。

  • MRLI 1
    2024-06-11 00:02

    別說電動車了。現在哪一個行業都卷。就看誰能扛到最後!

  • 2024-06-12 13:43

    早晚的事

  • 2024-06-13 23:41

    不是卷死友商,是卷死全社會,再不管,內需會崩潰掉。

  • 2024-06-16 21:19

    雷寨主,這稱呼[點贊][愛心]

  • 2024-06-22 18:30

    不要吹牛了,這些電瓶車能活到2030年再說吧。

晨凱看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