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出土元朝羊皮信,學術界研究後震驚:波斯可能曾是中國一個省

司空知山海 2024-06-04 11:22:59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前言

中國和伊朗是曆史上的友好國家,兩國之間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

然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伊朗出土的元朝羊皮信上,竟有“輔國安民之寶”的印章字樣。

學術界對此感到十分震驚——難道波斯曾是中國的一個省?

漢字印章

二十世紀中期,伊朗的黃沙之下,一位歐洲學者在工作期間偶得一寶。

這是一封穿越風塵,來自十三世紀的書信。

在世紀更叠中,紙質文獻難敵歲月侵蝕,大多都已化作了曆史塵埃。

然而這封信,因其是羊皮鞣制而成的材質,所以百年不腐。

不僅保存完好,信上的字迹也清晰如初,以一種近乎奇迹的方式,讓後人得以窺見曆史的波瀾。

盡管信中的筆迹清晰可辨,但上面的文字卻讓發現它的歐洲學者頗爲意外。

既非波斯文,亦非英文,反而很像是蒙文。

于是帶著這份疑惑,這位學者很快就找到了一位精通蒙古文的同行來辨認。

而隨著譯文緩緩展開,一段塵封的往事也躍然紙上。

這封信的內容,是伊利汗國統治者阿魯渾,向法蘭西王國腓力四世求援的信息。

阿魯渾,是伊利汗國的第四位君王。

在執掌國柄之時,正逢與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戰事膠著。

彼時戰況緊迫,前景未明,就在這緊要關頭,阿魯渾揮筆致函遠在西方的法蘭西君主。

信中說道,倘若腓力四世能伸出援手,派遣精兵強將共擊埃及,阿魯渾願以聖地耶路撒冷相贈。

這封書信看起來只不過是兩國之間的軍事求援,沒有太多特別之處。

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除了信中所使用的蒙文外,還加蓋了一方印章。

而印章的文字,竟是六個清晰可辨的九疊篆漢字——“輔國安民之寶”。

這顯然是出自中原皇室的一枚皇家禦印。

而此刻,這枚禦印钤于蒙古帝國治下伊利汗國的正式文書中,的確引人遐思。

伊利汗國

當人們審視這封蒙文信件與漢字印章的奇異組合時,自然就會聯想到十三世紀雄踞東方的強大王朝——元朝。

那是蒙古鐵騎橫掃千軍,于崖山一役定乾坤,終結宋朝,奠定廣袤疆域的時代。

元朝的鐵騎,以其閃電般的速度與威力,成爲了那個時代各國談之色變的存在。

其版圖東起日本海,南達南海,西至天山,北端更是一直到了北冰洋。

在近一個世紀的元朝統治期內,周邊諸國大多難逃被其征服的命運。

而蒙古帝國不僅僅是在中國建立了元朝,其勢力還擴張到了更廣闊的地域,建立了幾個附屬國家。

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等,構建起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龐大帝國網絡。

而伊利汗國的建立者,便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

1253年,正值蒙哥汗統治時期,旭烈兀受命西進,劍指大食,開啓了第三次西征。

翌年,在猛將郭侃等人的輔佐下,他力克波斯的木剌夷部,一舉囊括波斯全土,三十多個小邦聞風歸順。

隨後,旭烈兀的金戈鐵馬西渡幼發拉底,進攻美索不達米亞。

1258年的巴格達之戰,旭烈兀殺死了末代哈裏發,使阿拔斯王朝的輝煌成爲了過往雲煙。

次年,他又三路並進,意圖征服敘利亞。

戰局不利轉向北上後,與巴爾幹諸國聯軍交兵。

正當旭烈兀籌謀繼續向埃及挺進之際,卻突然收到了蒙哥去世的消息。

于是他止步回師,駐守波斯。

彼時,忽必烈與阿裏不哥對大汗寶座展開了爭奪,各汗國紛紛選邊站隊,卷入了這場風暴。

察合台汗國、金帳汗國與窩闊台汗國齊驅並進,支持阿裏不哥。

然而旭烈兀卻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他堅定站在了忽必烈身邊,成爲了其重要盟友與心腹。

性格老練、行事謹慎的旭烈兀,不會莽撞行事,此舉正是深思熟慮之策。

從情感上來說,他與兄長忽必烈私交匪淺,情誼深厚。

從戰略格局來看,他早已預見若阿裏不哥取勝,自己或將面臨被其余三大汗國孤立的險境。

而依附忽必烈,則可穩固自身的地位,確保在複雜的政治格局能有一席之地。

爲明確立場,旭烈兀分別向兩人派遣了使者。

一方面公開指出阿裏不哥的不當之處,另一邊則明確表態擁護忽必烈。

因其在蒙古汗位爭奪中對忽必烈的堅定支持,旭烈兀也獲得了忽必烈的信任與回饋。

旭烈兀在西征中,征服了包括波斯在內的廣大地區。

1260年忽必烈繼位後,正式承認了旭烈兀對其所征服領地的統治權,並建立了伊利汗國。

旭烈兀以帖必力思爲都城,也就是如今的伊朗古城大不裏士。

其領土東至阿姆河,西達小亞細亞,北與欽察汗國接壤,南濱印度洋,涵蓋了現今西亞大片區域。

伊利汗國與元朝,都是蒙古帝國擴張的産物,共同構成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體系。

宗藩關系

忽必烈與旭烈兀是血脈相連的親兄弟。

因這層深厚的家族紐帶,元朝與伊利汗國也超越了地理上的距離,建立起一種特殊而緊密的聯系。

兩國之間不僅有著密切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伊利汗國也成爲了四大汗國中與元朝政治關系最爲緊密的國家。

伊利汗國與元朝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宗藩關系。

“伊利”一詞,在漢語裏有“順從”、“歸屬”之意,“伊利汗”即“臣屬的汗”。

從名字中,便能明顯看出伊利汗國作爲元朝藩國的地位。

在這樣的宗藩關系下,伊利汗國需要定期向元朝進行朝貢,表示臣服與尊敬。

同時,伊利汗國的政治決策、重要官員任命等情況,也必須得到元朝的認可。

作爲宗藩體系的核心,冊封儀式是元朝皇帝對伊利汗國統治者權力合法性的一種確認。

這意味著伊利汗不僅是地方的統治者,也是元朝皇帝在遠方的代表和權力延伸。

旭烈兀去世之後,他的兒子阿八哈本該理所應當地繼承汗位。

但對阿八哈而言,只有得到伯父忽必烈的首肯,他才能夠名正言順地繼承大統。

然而古代交通不便,元大都與伊利汗國又遠隔萬裏。

阿八哈雖及時派人送去了信件,卻是足足等了四年才等來了忽必烈的冊封委任。

除了聖旨外,信使還帶回了一枚承載深意的玉玺,上刻“輔國安民之寶”六字。

這是忽必烈對阿八哈的期望,希望他能成爲一位心系蒼生、安定社稷的明君。

阿八哈繼承汗位後,此印便成爲了至高無上的瑰寶,以及權力的象征。

每一紙官方文書,每一封外交函件,若未钤此印,皆不得視爲有效。

在一封阿八哈致馬穆魯克王朝第四任蘇丹拜伯爾斯的書信中,阿八哈謙恭地以“伊利汗”自稱,而將元朝的君主尊稱爲“大汗”。

在旭烈兀時代的流通貨幣上,大汗的名諱也是赫然位于旭烈兀之前的。

如此看來,無論是外交辭令,還是國內政策的推行實踐,伊利汗國一直以隸屬國自居,維護著與元朝之間的君臣界限。

元朝中央朝廷既能調用伊利汗國的人員,也可委派心腹前往治理,或是詳查戶籍、稽考賦稅,這是宗主國不容小觑的權威象征。

絲綢之路

實際上,中國與波斯之間的交流,在伊利汗國之前就開始了。

早在漢代張骞出使西域時,便與波斯有所接觸。

波斯位于東西交彙之地,是中國通往歐洲商路上的關鍵節點和必經之地。

位于歐亞大陸十字路口的波斯,不僅連接著東西方的貿易路線,還充當了文化、技術、宗教和思想交流的橋梁。

絲綢之路駝鈴響起,中波兩國之間的交流與貿易也絡繹不絕。

兩國之間的關系日漸友好,波斯的使者也時常帶著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造訪中原。

據記載,波斯使者的首次中國之行,是在漢武帝時代。

他們帶著獅子大象等當地特産而來,還給漢宮帶來了一場頗具特色的舞蹈表演。

漢武帝十分喜愛這些遙遠西域的奇珍異獸,對使者也熱情友好。

作爲答謝,漢武帝精心挑選了中國絲綢等精致禮物,送往了波斯王庭。

自此之後,兩國間的使節往來與貿易也越發頻繁。

波斯的商人們,以精明和廣泛的商業網絡而聞名。

他們不僅將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販運至西方,也將西方的玻璃制品、珠寶、香料等引入東方。

同時,波斯作爲文化交流的樞紐,接納並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

包括希臘的哲學、印度佛教以及中亞的藝術等,這些都在此地交彙並傳播至中國。

在唐朝時,就有不少波斯僧人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傳教。

波斯帝國疆域最大時,涵蓋了現今伊朗全境以及土耳其西部。

面對阿拉伯帝國的洶湧攻勢,波斯薩珊王朝搖搖欲墜。

此時,唐高宗伸出援手,派遣大軍協防,兩國軍隊並肩作戰,聯手對抗阿拉伯的軍隊。

然而最後一位波斯王卑路斯,依然難逃亡命君主的命運。

公元661年,卑路斯派遣使者,穿越沙漠,向唐朝求援。

唐高宗派遣特使王名遠,西行至中亞腹地,于絲路上設州立縣。

並封卑路斯爲當地都督,662年又冊封卑路斯爲波斯王。

然而,阿拉伯鐵騎的步步緊逼,迫使卑路斯只能繼續東逃。

沿循著絲綢之路,他終于在675年來到了長安。

唐高宗對卑路斯可謂是照顧優厚,特封他爲右威衛將軍,並專門爲他在繁華的長安城中築起一座拜火寺。

677年,卑路斯在長安去世,其子泥涅師承襲了“波斯王”稱號。

合作夥伴

到了蒙元時期,中國與波斯間建立起了統一的政治框架。

再加上海陸交通的暢通無阻,中國與波斯之間搭建起了一座前所未有的交流橋梁,爲雙方物産與文化的貿易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來自波斯的織金錦,連同獅子、豹子等罕見異獸,都被運往了中國。

而中國的珍寶,諸如金銀器皿、珍珠瓷器與絲綢等,亦出現在了波斯的市場。

蒙元盛期,許多著名的富商不斷在元大都和帖必力思之間往返。

諸如波斯巨商牙豁蔔,其家族即爲其中佼佼者。

1276年他自元大都滿載而歸,帶回了促進兩國貿易的珍貴貨物與商機。

1298年,伊利汗國合贊汗派遣使臣東行,觐見大元成宗皇帝,獻上了許多奇珍異獸。

兩位使臣在大都居住了四年後,重返帖必力思。

他們帶回的不僅是兩國經濟往來的豐碩成果,更有東方的文明與經驗。

因兩國間頻繁的經濟互動,在面對一些經濟難題時,也時常交流解決辦法。

比如在海合都執政時期,伊利汗國曾出現過一次財政危機。

當時,稅收難以滿足皇室與軍隊的需求,借貸之路又行不通。

于是便有人提出,可以借鑒中國鈔票制度的方案。

通過全面推廣使用紙鈔進行交易,以實現國庫資金的充沛。

恰逢此時,元朝宰相孛羅受大汗之命出使波斯,海合都便趁機向他學習中國鈔法的具體操作。

而這一時期,忽必烈正重用理財高手桑哥,同樣也推行了鈔法。

由此可見伊利汗國與元朝在國家管理上的同步性,以及雙方在政策上的相互影響與交流之密切。

而進入新世紀以來,中伊兩國在攜手互進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雙方就深化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達成了一系列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了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合作意願和計劃。

中國是伊朗的老朋友、真朋友,也是最好的合作夥伴之一。

參考文獻

[1]易蔔拉欣•萊希.老朋友是未來合作的最好夥伴[N].人民日報,2023-02-13(002)

[2]徐黎麗.論元朝與伊利汗國的關系[J].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6(02):52-56.

[3]何躍.唐宋元明時期的中國伊朗關系[J].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06):29-31.

22 阅读:18215
评论列表
  • 定申 19
    2024-06-13 22:43

    不以爲恥,反以爲榮。[打臉]

    白衣騎士 回覆:
    你自己很恥去吧,我感到很光榮!內蒙古人了不起
    問渡 回覆:
    真正蒙古黃金家族在內蒙古!
  • 2024-06-11 19:28

    看《狄仁傑》裏說了,唐朝時的波斯就是伊朗,是我們的附屬國[呲牙笑]

  • 2024-06-05 06:20

    自古以來啊。

  • 2024-06-05 15:52

    是中國還是蒙古國一個省?!二戰德國占領歐非多國,被占國是不是也稱其它被占國是他們國家版圖?

    鐵錘機甲駕駛員 回覆:
    正解,中國建國才幾年,跟這八十杆子都打不著,有些人就是棒子思維
  • 2024-06-26 17:17

    元朝不是打到過地中海嗎?

  • 2024-06-26 12:04

    波斯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點贊]

  • 2024-06-26 12:18

    伊朗也是我們的自古以來[捂臉哭]

  • 2024-06-25 06:52

    就算是,都是蒙古國的一個省

  • 2024-06-25 05:41

    但凡有個省在,世界杯也不至于踢成這樣

  • 2024-06-12 14:40

    元朝和四大汗國不是一個國家,忽必烈哭也做不到。

    問渡 回覆:
    前期一段時間是,比較短暫,本身元朝存在就短,內部分裂是一個過程的!
    阿泰 回覆: 問渡
    前期是蒙古帝國,元朝是忽必烈建立的,他終身沒得到其他汗國認可
  • 2024-06-20 00:54

    [點贊]

  • 2024-06-25 07:11

    能打能殺才能,,開疆拓土,,,這就是真實的曆史,,而不是,,靠腐爛的文明去所謂的同化,,哈哈

    用戶37xxx73 回覆:
    沒同化的強大,你現在也是個東夷呀,你覺得你是中國人嗎[笑著哭]
  • 2024-06-12 11:56

    伊朗是小編家的。

  • 2024-06-19 21:41

    照片那個人長得有點像郭德綱

  • 2024-06-25 03:55

    克裏米亞?自古以來?[得瑟]

  • 2024-07-04 01:04

    美國自己北約,非要逼著中東表示,我們是中國人,中國的國土,才老實[笑著哭]

  • 2024-07-03 19:49

    真理在炮彈的範圍內

  • 2024-06-05 12:56

    收複波斯

  • 2024-06-05 11:57

    韓國也認爲波斯是韓國的

  • 2024-06-25 17:30

    人家寫的是蒙古文,即使是元朝寫的文書,也是寫給其它汗國的

  • 2024-06-05 12:34

    還沉迷以往啊

  • 2024-06-08 09:10

    胡編亂造

  • 2024-06-27 12:24

    小編是韓國人,所以——————————

  • 2024-06-27 11:28

    趕緊派作者去收回來

  • 2024-06-27 09:56

    所以明教波斯總教是有原因的

  • 地圖上的韓國爲什麽沒有占領。你這地圖不對啊

  • 2024-06-25 08:53

    成吉思汗打到過哪裏,哪裏就是中國的!咳咳,蒙古人不許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