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死後,窩闊台系掌權15年,爲何後來權力轉移到托雷系手中

讀書悟道君 2024-05-30 22:50:10

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在出征花剌子模時,也遂夫人對他說:“人生在世孰能長生,世上萬事皆有終辰,如你偉岸的身軀高山般傾去,將這江山交予誰呢?”

也遂此言意在提醒成吉思汗早立繼承人,此時的成吉思汗57歲,這次出征路途遙遠,數年後才得返,而花剌子模是西域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勝負未蔔,萬一出個什麽事兒,蒙古帝國將走向何方?

成吉思汗接受了愛妃也遂的進言,最後選中了三子窩闊台。在成吉思汗死後,窩闊台在大汗的位置上坐了十三年,然而在他死後沒多久,蒙古帝國權力卻轉移到了托雷的子孫手中,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麽?

我們先從成吉思汗四個嫡子的的矛盾說起。

01 爲什麽選中窩闊台?

成吉思汗有四個嫡子,分別是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托雷,均出自他的第一任皇後孛兒帖,繼承人自然也是從他們之中選立。

術赤首先被排除在位,作爲長子,盡管他的軍功最高,但他的血統爭議很大,因爲孛兒帖曾被蔑兒乞部擄走,在此期間懷孕,後被成吉思汗救回就生下了他。

盡管成吉思汗嘴上說著不建議,但卻爲他取名“術赤”,蒙古語則有“意外來的”、“客人”之意,很顯然在心裏他還是有芥蒂的。

作爲父親的成吉思汗尚是如此,另三個兒子對術赤自然更加介意,如果選立術赤爲繼承人,那會遭致所有人的反對,蒙古帝國也會因此陷入混亂。

既然長子術赤不行,那麽二子察合台呢?察合台與術赤矛盾極深,在討論繼承人的忽裏台大會上,他公然與術赤爲敵,怒揭術赤的血統傷疤,爲此二人大打出手。

成吉思汗雖然是戰場上的戰神,但面對兩個兒子的紛爭卻無能爲力,但察合台這麽一鬧,他也不適合當繼承人。

察合台也意識到自己的出局,于是他力挺弟弟窩闊台,對于這一提議,成吉思汗也沒有反對,其余人也基本默認。

就這樣,窩闊台成爲蒙古帝國的未來繼承人,由此可見,窩闊台的上位實際是各方勢力折中的妥協,帶有很大的平衡性,這對後來拖雷子孫奪權也埋下了伏筆。

窩闊台在位十三年,他遵循了成吉思汗的遺願,繼續擴張領土,于1229年發動了對金朝的戰爭,在1232年的三峰山大會戰中,金軍35萬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最終于1234年滅國。

1235年,在新都城哈剌和林的忽裏台大會上,蒙古軍決定全線出擊,兵分兩路,一路入侵歐洲,另一路進攻南宋。

入侵歐洲的大軍由術赤之子拔都和老將速不台統率,一支十五萬精兵以摧枯拉朽之勢,先後掃蕩了欽察部、斡羅斯各公國、莫斯科、弗拉基米爾城、乞瓦、孛烈兒(波蘭)、佩斯城,最後到達了匈牙利草原。

從1236年到1242年,短短六年時間,拔都大大擴張了原來父親術赤的領地,此後這些領地也歸于拔都管理,對此察合台也予以默認。

另一支攻南宋的大軍就沒那麽順利了,這是一場長達數十年的戰爭,窩闊台爲此喪失了一個兒子,侵宋戰爭一度暫停,南宋王朝得以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四十年。

總之,窩闊台在位期間的成就也不小,西征滅金,南下攻南宋和高麗,征服了中亞和東歐,此外還推行了縣武稅、印行交鈔,設中書省、課稅所、萬戶府,將最高機構從內廷分離出來,完善了國家制度。

那麽,爲何在窩闊台死後,蒙古政權 再度陷入動蕩呢?這與成吉思汗偏愛小兒子拖雷,也有很大關系。

02 成吉思汗對拖雷的偏愛

蒙古族的傳統是幼子守産,成吉思汗將死之時,術赤已經病死,二子察合台和二子窩闊台都在外忙于征戰,身邊只有四子拖雷看守老營。

他把跟隨自己多年的王公大臣叫到身邊,對他們進行了一番感謝,然後宣布,在他死之後,由三子窩闊台做他的接班人,希望各位盡力輔佐他。

但國不可一日無主,所以,在他死後暫由四子拖雷監國攝政,等到窩闊台回到蒙古老營,再讓他即大汗位。

成吉思汗還把自己的全部家産都留給了拖雷,給了他十萬一千人,外加四大斡耳朵、中央兀魯思所屬千戶,以及一萬名怯薛禦林軍。

由于成吉思汗對拖雷的偏愛,這也讓不少人轉而支持拖雷。蒙古依循忽裏台制度,汗位繼承人須由部落宗親、長老、貴族推舉,盡管成吉思汗已經指定了繼承人,但窩闊台的繼位同樣也要經忽裏台大會最後批准。

因此,汗位空缺兩年,都是由幼子拖雷監攝國政。1229年秋,蒙古宗王 、重要大臣在曲雕阿蘭舉行忽裏台大會,推舉大汗。

結果大會一開就是四十天,拖雷系與窩闊台系爭奪不下。有人主張“幼子守産”的舊制,力挺拖雷當繼承人,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

而此時由于術赤已死,察合台成爲一支重要的力量,他則主張由窩闊台繼承汗位。拖雷勢單力孤,僵持也無意義,最後只好同意遵從成吉思汗的遺旨,接受了窩闊台繼承汗位的事實。

拖雷也沒活多久,在窩闊台上位三年後便去世了。對于拖雷之死,有人說他死于酗酒,也有人說他是被窩闊台毒殺的,因爲窩闊台觊觎拖雷的領地和他掌管的帝國軍隊。

在拖雷死後,窩闊台倒是沒幹幾件好事。

首先,他不懷好意提出讓拖雷的妻子唆魯禾帖尼改嫁他的長子貴由,按照少數民族的繼婚制,這一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窩闊台此舉是想把東亞兩個最強王族聯合起來,以保證汗位的順利繼承,還可以避免他的子孫與拖雷的子孫起沖突。

但被唆魯禾帖尼拒絕了,窩闊台聯姻不成,就開始著手削弱拖雷家族勢力。他擅自把原本屬于拖雷的三千戶授予了兒子闊端。

對此,拖雷手下大臣當然不服,但唆魯禾帖尼則選擇了接受,她說,我們和軍隊都屬于合罕,他下令我們就要服從,她當然知道他在做什麽。

唆魯禾帖尼的決定,不僅取得了窩闊台的信任,也籠絡了闊端,使他後來站隊到拖雷家族這邊。

那麽,後來汗位是如何轉移到托雷的子孫手中的呢?此事與唆魯禾帖尼關系重大。

03 權力的轉移: 從窩闊台系到拖雷系

從蒙古第四大代大汗蒙哥開始,蒙古的汗位就一直在拖雷一系中傳遞了。此前經曆了成吉思汗、窩闊台及其長子貴由。

窩闊台有七個兒子,他不喜歡長子貴由,在位時想立三子闊出爲汗,然而闊出在1236年侵宋的襄樊之戰中戰死,之後他又欲立闊出的長子失烈門爲嗣。

然而還沒得及立诏,窩闊台便去世了。此時貴由在西征途中,其母乃馬真想把自己的兒子推上汗位,于是便找耶律楚材來商量,但耶律楚材堅持先汗的意願。

乃馬真心有不甘,于是提出暫時稱制,此爲緩兵之計,目的在于爲貴由上位創造條件。此後乃馬真攝政五年,結果造成國庫空虛,擅用親信,最終爲貴由上位鋪就了一條路。

1246年8月26日,乃馬真舉行忽裏台大會,各路宗王、貴族、大臣齊聚哈剌和林,但術赤之子拔都沒有參與,因他與貴由有矛盾,聽說要推舉貴由爲汗,托詞有病故意不去。

由于與會諸王都已經被乃馬真籠絡,貴由輕松上位,繼承了汗位。貴由上位不久,乃馬真就死了,之後貴由進行了整饬朝政的工作。

同時,他還開始插手察合台家族內政,察合台受封于中亞地區,在他死後,由其長孫哈剌旭烈兀掌權,當時也得到了窩闊台的認可。

但貴由上台後,由于與察合台的兒子也速蒙哥交好,但指令哈剌旭烈兀讓位給也速蒙哥,進而貴由變相控制了察合台汗國。

對于拔都缺席忽裏台大會,貴由一直耿耿于懷,爲了樹立他的大汗權威,讓拔都臣服于他,1247年秋,貴由悄然發軍攻打拔都。

拖雷之妻唆魯禾帖尼在得到這個消息後,立馬傳遞給了拔都,讓其早做准備,誰料貴由卻在西征途中突然死了,一場皇室爭權的內部大戰讓此而止。

貴由死了,新的大汗由誰來繼承,1250年拔都在中亞地區召開選汗大會,由于此前唆魯禾帖尼曾爲拔都通風報信,從而得到了拔都的頂力支持,力挺拖雷之了蒙哥繼承汗位。

但這個提議遭到了窩闊台和察合台兩大家族的極力反對,他們拒絕前往開會地點,並指出開會地點不具合法性,因其既不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也不是蒙古的國都。

唆魯禾帖尼隔年又在成吉思汗時期的國都曲雕阿蘭再度召開忽裏台大會,上于唆魯禾帖尼威望頗高,多數宗王大臣都前來參會,拔都更是派出三萬大軍護送蒙哥前往開會地點。

就這樣,1251年7月,在唆魯禾帖尼和拔都的支持下,宗王大臣共同將拖雷之子蒙哥推上汗位。此後,蒙古的汗位便從窩闊台系轉移到了拖雷系。

特別說明一下,在拖雷系的上位過程中,唆魯禾帖尼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不僅教子有方,而且把自己領地也治理得井井有條,更爲重要的是,她有著四汗之母的美稱,她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裏不哥的生母,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2 阅读: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