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160年了,太平天國寶藏到底去哪兒了?如今看來有三個去處

讀書悟道君 2024-05-26 23:05:20

1864年7月,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隨著天京城的失陷而告失敗,隨後城內便經曆了一場劫掠。

湘軍圍城三年,由于清廷財政困難,湘軍士兵們早已欠饷數月,天京城破,上至前敵總指揮的曾國荃,下至軍營裏雇傭的民工、文職人員,都想趁此機會大肆搜刮一番,發筆橫財。

湘軍對城內進行了三天三夜的大搜查,天王府率先被洗劫,官衙及民宅的一切浮財,連同數萬名女俘虜,都作爲勝利品被帶了回去。

然而事後,曾國藩卻向清廷彙報說,“克複老巢而全無財貨,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爲從來罕聞之事。”,也就是說,湘軍什麽財寶也沒拿到。

這話說出來,在慈禧看來,猶如此地無銀三百兩,沒人信,除非傳言是假的,否則就是你曾國藩兄弟私吞了。

所謂的傳言就是太平天國內部的“天國聖庫”,是一筆巨額的財富,從1851年到1864年,13年來太平軍聚斂了無數財富,並在天京城內建了一個“天國聖庫”,用來存放存放各種金銀財寶,據清軍眼線彙報,天國聖庫最高峰時,居然有1800多萬兩白銀。

這個數字無疑讓清廷垂涎三尺,倘若能得到這筆財富,至少可以暫時緩解日益吃緊的財政壓力,然而曾國藩卻說,他們並沒有發現傳言中的“天國聖庫”,這讓慈禧如何能心甘?

實際上,不僅慈禧不信,就連民間也不信。民間流傳的各種版本,我們來看其中一、二。

版本一:說曾國荃闖入天王府後,見殿上懸圓燈四頂,爲元代所制,于是收入其囊中。

版本二:說說曾國荃闖入天王府後,獲東珠一挂,大如指頂,圓若彈丸,有百余顆;還有一個翡翠西瓜,說是圓明園的寶物。

版本三:據清代文人李伯元《南亭筆記》記載,“(曾國荃)攻金陵既破,搜遺敵,入天王府……聞忠襄(曾國荃)于此中,獲資數千萬。蓋無論何處,皆窖藏所在也。除報效若幹外,其馀悉辇于家。”,說聽聞曾國荃獲資數千萬,除部分上交外,其余都搬回了自家。

版本四:1866年5月19日,據《上海新報》報道說,曾國藩的夫人于三月初從南京回湖南老家時,護送船只約二百數十號。

這倒是有多少物品要運送,居然需要兩百艘船,人們由此更加懷疑,他們這是在轉移財産,其中就包括太平天國的珍寶。

此外,曾國荃在剿滅太平天國三年後的1867年,在湖南老家蓋了一座豪宅,規模宏麗,占地面積達13萬平方米,而這座府邸前後營建用了八年時間,也就是說,湘軍還在與太平天國鏖戰時就開始建了,這使得外界對曾國荃的質疑更甚,更加認定他是通過劫掠了天國聖庫,才有錢蓋豪宅的。

總之,各種傳言都認爲,太平天國的寶藏都被曾氏兄弟私吞了,果真如此嗎?恐怕還是有疑問。

天京城雖遭大洗劫,但曾國荃否認大發橫財,他說“城內並無賊庫”。在抓到李秀成後,曾國荃用錐尖戳刺李的大腿,血流如柱。

如此氣惱有兩個原因:一是氣惱李秀成守城太堅固,令湘軍吃盡苦頭,以此泄憤;二就是爲了逼迫李秀成說出天京藏金的下落。

雖然李秀成最後被曾國藩私自處決,但在李秀成被俘後,清廷也派僧格林沁、多隆阿來南京敦促,李秀成也始終沒有提及天國寶藏的下落。

如果曾國荃真如李伯言所說,獲資數千萬,這與當時情況也不符合。嘉慶十九年,戶部存銀1240萬兩;道光三十年,庫存800余萬兩 ;鹹豐三年,庫存僅爲二十余萬兩,這麽比較一下,曾國荃的財産堪比國庫,甚至遠超,想想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果真如此,清廷怎麽能容得下他呢?

清代野史的掌故大師徐珂,他的侄女是曾國荃的長孫媳,她曾說過,曾國荃是有些錢,不過財産不及百萬。

太平天國平定六年後,1870年十一月,賦閑在家的曾國荃曾寫信給大哥曾國藩,說,“弟向未留剩活錢而用度日繁,亦漸有涸竭之意。”

一個月後,十二月十六日,他又寫信給曾國藩說,“住鄉應酬亦大,明春有權住省城之意,借以省款客酒飯轎錢。”

光緒元年(1875年),曾國荃在寫給兩個侄子曾紀澤、曾紀鴻的信中再次提及,說:“八年閑居……負欠如海。”

這些信件屬于私人物品,是到了後世才被公開的,由此至少可以說明,曾國荃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麽富裕闊綽。

而且到了1875年,他又重回官場,先後擔任陝西巡撫、河東河道總督、山西巡撫、陝甘總督、兵部尚書、兩廣總督、禮部尚書等職務。

俗話說: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曾國荃再回官場,收入百萬還是有的,這與上述曾國荃的長孫媳所言也是一致的。

據此,也很難證實,太平天國的寶藏盡落曾氏兄弟之手啊。

那麽,太平天國到底有沒有所謂的聖庫呢?如果有的話,這筆財富到底去了哪裏?

所謂的天國聖庫,實際也是太平天國搜刮來的民財。

洪秀全從金田起事後,洪秀全就要求太平軍成員“人無私財”,所有財産均爲“公有”,在打土豪、均貧富的號召下,太平軍隊伍迅速擴大,“因有此均産制度,人數愈爲加增,而人人亦准備隨時可棄家集合。”

攻占永安後,洪秀全又發布诏令,“其令衆兵將,凡一切殺妖取城,所得金寶、綢帛、寶物等項,不得私藏,盡繳歸天朝聖庫,逆者議罪。”

此後,天國聖庫正式建立,“通軍大小兵將,自今不得再私藏私帶金寶,盡繳歸天朝聖庫。倘再私藏私帶,一經查出,斬首示衆。”,如有違規,小命不保。

定都天京後,這項制度執得得更爲嚴苛,城內實行男女分館而居,根本不存家庭制度,實行消費供給制,成員根本沒有私財可言,太平軍所得財物盡歸聖庫。

所以,清廷在太平軍中的細作,道光六年進士張繼庚彙報說,,天國聖庫有高達1800多萬兩白銀,其地址設在天京城中的水西門燈籠巷,這一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但1854年張繼庚便被殺害,此後天國聖庫的消息便沒有了。

再之後便是天京陷落,天國聖庫下落不明。

既然曾國荃沒有找到這筆寶藏,李秀成也說“國庫無存銀米”、“家內無存金銀”,而種種史料又表明,太平天國確有一筆財富,那麽它們去向何處了呢?

關于太平天國寶藏的去向,也有諸多流言,

說法一:被一個姓蔣的拿去。傳言說一個綽號叫蔣驢子的人,靠毛驢販運貨物,因爲得到了李秀成的垂青,而被升任爲驢馬車三行總管 ,天京被圍後,內宮後妃等人多用金銀請人辦事。

據《紅羊佚聞·蔣驢子轶事》記載,“有金銀數千箱,命驢往,埋于石頭山某所”,其中負責運送的人就是蔣驢子。後來蔣氏因此而發財起家,成爲近代金陵巨富。

說法二:民國有本雜志叫《真相》,也曾提及此事,說有個廣州人曾是太平天國小兵,1864年天京淪陷前,太平軍一位王爺曾讓四十多名士兵在其家中挖了一個藏寶洞,埋藏了價值近三百多萬的寶物,竣工後,這位王爺又殺人滅口,而這個廣州人之所以能逃脫,是因爲他因生病沒有去赴宴。

事後立即逃走才保住了小命,在他將死之時,還特意將一張藏寶草圖交給他的兒子,交待一定要把寶藏挖出來,以安撫他的遺願。

據說此人的兒子還真去南京尋寶了,但有沒有找到,雜志則沒有下文了。

說法三:被石達開埋藏于某隱秘處。傳言稱,翼王石達開于大渡河覆滅前,曾把軍中大量金銀財寶埋藏于某處,並留下一張藏寶圖,圖上寫有“面水靠山,寶藏其間”八字陷訓。

抗戰期間,國民黨四川省主席劉湘曾派人去挖掘,僅得零星金玉和殘缺的兵器,後來再挖時就被老蔣阻止了。

此外,有人不甘心,曾把原來南京天王府中西花園的湖水放幹,以進行挖掘,但也是一無所獲。

如今看來,這筆寶藏的去向可能有三個去處:

其一,被湘軍瓜分。盡管在破城後,曾國藩下令,“凡發掘賊館窖金者,報官充公,違者治罪”,但這項指令實際形同虛設。

由于清廷長期欠饷,數十萬湘軍早已饑渴難耐,一指軍令根本無法控制眼睛發紅的士兵,天國聖庫的寶藏極有可能當時就遭湘軍士兵集體瓜分。

其二,消耗殆盡。太平聖庫曾經的確十分充盈,但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面對如此龐大的財富,誰不會動心呢?

定都天京後,天王洪秀全的生活極度奢華,各個王府也定不會差到哪裏去,他們的奢侈生活都是來自于這筆財富。

同樣據清廷臥底張繼庚報,上述提到他曾報聖庫存銀1800多萬兩,但幾個月後,他再報時存銀便降到了800萬兩,原因就是洪秀全及各個王爺都從聖庫轉移錢財。

太平軍在天京生活,後勤補給是必然的,到後期時除了從蘇杭水路運糧,必要的貿易行爲也是要的,比如要采購食鹽及各種消耗品,還要從外國人手裏買槍買炮。

到末期時,聖庫基本也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其三,被帶出城。天京城破後,仍有少量太平軍將士存活,大給有千余人隨李秀成保護幼天王洪天貴福逃脫,也必然要帶走部分財物。

總結:個人認爲,太平天國盛極一時,所謂的聖庫寶藏存在過,但到了後期,財物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聖庫基本不會剩有財物,即便有,也是各王府內有私人財産,但數量不會太多,不過這此財物也必然早被湘軍搜刮完畢。

世上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必遠塵埃

0 阅读:1218
评论列表
  • 2024-05-27 09:18

    傳說中還有李自成的寶藏,外國的還有山下奉文的寶藏,你趕快去找,找到就發財了。

  • 2024-05-27 20:54

    李秀成被抓就是在逃亡路上露了財 金銀沒處放 挂在樹上休息 可見逃出天京的太平軍攜帶了多少錢財

  • 2024-05-27 16:19

    直接來曾國藩老家看看就知道了,占地百多畝的富厚堂、白玉堂建築群完好。敦德堂108間大部分還在。另外還有6處故居舊址部分還存留。單這些建築群,憑他俸祿十萬年也建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