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嫁光緒,珍妃24歲命喪枯井,瑾妃卻活了52歲,瑾妃有何過人之處

讀書悟道君 2024-05-30 08:21:52

在中國曆史上,兩姐妹同嫁帝王不是什麽稀罕事兒,上古時代有娥皇、女英同嫁舜帝;漢成帝劉骜娶了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南唐後主李煜有大周後小周後;康熙一人先後娶了兩對姐妹花兒,一對是赫舍裏氏姐妹,另一對是鈕祜祿氏姐妹;還有就是晚清時的珍妃瑾妃姐妹倆同嫁光緒帝。

說起珍妃瑾妃,我們都比較熟悉,特別是珍妃被慈禧推入枯井一事,令後世同情不已。但對于姐姐瑾妃卻少人提及。

實際上,珍妃本可以保住一條命,但她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誤了卿卿性命;而瑾妃則不然,她看似愚鈍,實則有智慧。

如果對姐妹倆的表現給予評價,一句諺語剛好合適,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那麽姐姐瑾妃聰慧在哪裏,妹妹珍妃又笨拙在何處?

中間爲瑾妃

人人都說瑾妃珍妃姐妹倆,性格差異大,這確是事實,但若論內核,相差並不大。

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五,瑾妃珍妃姐妹倆趕在皇後冊封禮前入宮了,分別入住永和宮和景仁宮,這一年,瑾妃16歲,珍妃14歲。

入宮前,她們在廣州生活了十年,從幼時起就跟隨伯父廣州將軍長善,由于廣州是個開放型的城市,所以,她們倆的經曆與別的滿洲貴族小姐略有所不同。

伯父很重視對她們兩姐妹的培養,請了光緒年間,翰林院侍讀學士、才華橫溢的文廷式當家庭教師。經過八年時間的教育,姐倆不僅詩詞文章大有進步,而且也頗關心時事。

十年的廣州生活對她們的影響是深刻的,這在她們入宮後的言行也看得出來,特別是珍妃。

珍妃特別容易接受新事物,比如,她特別喜歡拍照,而照相在當時並不被很多人接受。中國老百姓認爲,那個能拍出人影來的匣子會攝人魂魄,紫禁城內也是禁止拍照的。

但珍妃很快就愛上了這個新鮮玩意兒,她不顧禁令,把自己打扮的時尚又漂亮,偷偷在紫禁城拍照,在景仁宮、養心殿都留下了她曼妙的身姿。

除了自己拍,她還給別人拍,還暗中讓太監在東華門開設了一個照相館,專門給人拍照,還能賺取不菲的收入。

但代價也是巨大的,此事被慈禧發現後,不僅照相館被查封,那名管事太監也被杖斃,相關人員都受了處罰,珍妃也遭到了慈禧的嚴厲斥責。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在康有爲、梁啓超等人的輔佐下推行變法,珍妃由于在廣州接受了新文化思想,旗幟鮮明的成爲了光緒帝的幫手,包括她的胞兄和老師文廷式,都是光緒帝的支持者。

所以,光緒寵愛珍妃,其實不只是因爲她長得漂亮,更重要的是,珍妃有思想有見識有膽略,他們兩人有共同語言能聊到一塊兒,在精神上可以起到相互慰藉的作用。

不誇張的說,珍妃是一條“好漢”,敢作敢當,但槍打出頭鳥,好漢往往都不好當。珍妃聰明伶俐,性格外向,思想先進,這些都是她的優點,而且難能可貴,但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光緒欣賞她,但掌握實權的慈禧並不希望後宮再有一位政治頭腦堪比自己的妃子。

慈禧臨死時曾說了一句話,“以後勿再使婦人與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尤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爲殷鑒”。

前一句足以說明,慈禧本人並不希望再有後宮攝政的事情發生了,而她這種思想是早就在腦海裏了。

珍妃恰恰觸到了她的底線上,就是攝政,一個是在思想上影響光緒,另一個就是任用自己的親信,比如她讓光緒提拔兄長志銳爲禮部侍郎,再有就是賣官鬻爵。

爲了讓珍妃長記性,慈禧在得知她幹政後,不惜將珍妃降爲貴人,姐姐瑾妃也爲此受到牽連。

但珍妃面對慈禧的處罰選擇了好漢行爲,繼續我行我素,這才最終讓慈禧動了殺她的念頭。

其實在晚清與珍妃有類似境遇的人還有一位,就是曾國藩,面對慈禧的咄咄逼人,曾國藩選擇了“藏能守拙”的策略,主動裁撤湘軍,讓弟弟辭官等不露鋒芒的行爲,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最終保全了個人和家族。

珍妃看似聰慧,實則是個魯莽的女子,感情用事終不如理性三思而後行更有生命力。姐姐瑾妃在這一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她的行爲與珍妃截然相反。

瑾妃入宮後,一直居住在永和宮,珍妃在後宮我行我素,而瑾妃則中規中矩,表現不但不搶眼,反而還有些笨拙。

據在慈禧身邊呆過兩年的宮女德齡說,慈禧對衣服、首飾的搭配十分有見地,並把一些搭配原則分享給宮裏的人,要求她們按此裝扮。

在宮裏有地位的女人裏,就數瑾妃最笨,她幾乎每次都會穿錯,慈禧責罵一番後,還要叫她回去更換衣裝。搭配錯的次數多了,慈禧甚至都懶得理他了。

因此,慈禧並不喜歡瑾妃,一開始對珍妃倒還是十分賞識的。那麽,瑾妃是不是真的就笨到衣服都不會搭配的地步,從她之後的行爲完全可以推斷,她只是不拘小節。

光緒的皇後是隆裕,是慈禧的親侄女,也是光緒的表姐,瑾妃十分注重培養與她的關系。比如在元宵節,她與皇後互贈元宵,以表示二人關系密切。平時爲了討好慈禧、皇帝、隆裕,她也沒少進獻。

對于權力,她也不是不渴望,只是她更注重審時度勢。在光緒、慈禧相繼死去之後,隆裕太後人氣不高,能力也有限,瑾妃曾密謀登太後寶座,效仿慈禧再掌政權。

慈禧死前指定了溥儀繼位,瑾妃之後也成爲端康太妃,與溥儀的母親瓜爾佳氏來往密切,時常請瓜爾佳氏及家人入宮會面,還時常賞賜他們東西。

端康太妃(瑾妃)如此拉攏溥儀的母親,皆因溥儀之母瓜爾佳氏爲榮祿之女,而步軍統領衙門左翼總兵袁得亮曾是榮祿的舊部,她想利用這層關系搞複辟,以便獨占母權,坐上太後“寶座”。

以上這些事情皆出于溥儀弟弟溥傑的記載。

此外,在溥儀的書《我的前半生》裏,溥儀也有記載,說端康太妃對他的控制欲很強,溥儀爲此曾找她大吵一架。

事後,端康太妃(瑾妃)找來溥儀的父親和幾位王公,大哭大叫,大吵大鬧,叫他們給她主持公道。後來溥儀的祖母和母親也被叫了去,被端康太妃大罵,兩人跪下來求她息怒,並答應勸溥儀向她賠禮道歉。

事後,溥儀無奈只好向她道歉,但瓜爾佳氏自感受辱,回家便自殺了。後來端康太妃(瑾妃)又擔心溥儀因此找她麻煩,此後便一改對他的態度,不再對他加以約束了。

由此可見,瑾妃並非對權力無動于衷,她只是在等待合適的機會而已。

珍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實際端康太妃(瑾妃)也是一樣的,也有自己獨特的愛好。

比如,她喜歡收藏各色工藝鍾表,不論桌椅幾案還是其他陳設,上面都少不各種大小不同的鍾表。那些鍾表做工精致奇巧,充滿趣味,所需開銷也是不菲的,但她的愛好並未引起慈禧的注意,這說明她爲人應該比較低調。

從端康太妃(瑾妃)的後來生活言行來看,她並不是不懂政治,也知道如何弄權,只是在慈禧活著的時候,論形勢基本沒有她什麽事兒,她就選擇靠邊站。

慈禧死後,輪到她上桌時,她也是會得瑟幾下的,只不過舊時代已一去不複返了。

此外,瑾妃的生存欲也非常強,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慈禧太後帶著光緒及部分嫔妃倉皇出逃,但並沒有通知瑾妃。

瑾妃後來得知消息後,不顧一切的跑出京城,竟然追趕上了慈禧的逃跑大隊,這才一起隨他們踏上西行之路。

1924年,瑾妃出宮專門爲母親大張旗鼓地辦了七十大壽,回宮後不久,瑾妃就病逝了,終年52歲。死後,她被葬入崇陵妃墓園內,成爲清西陵內最後一位入葬的皇妃。

相比妹妹珍妃,瑾妃雖然壽命算不上有多長,但足以稱得上壽終正寢了,遠比珍妃要幸運很多。

如果要爲瑾妃的生存之道進行總結,四個字剛好合適,那就是斂藏自己,既是保全之道,亦能沖雲破霧。

2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