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共賞兩首詩,作者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才情卻一般般

卿清點墨詩意燃 2024-06-10 11:00:36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個節日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同時也有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投江自盡的傳說。

在古時,端午不僅是賽龍舟,吃粽子,挂艾草,文人們還要吟詩作對。今天便和大家分享兩首端午詩詞,與衆不同,並非是詩詞驚豔絕絕,而是它的作者在當時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那就是唐明皇李隆基。

端 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複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贻厥後昆芳。

釋義:

在仲夏時節,端午悄然來臨,時光清淺,白日愈發漫長。鹽梅已成爲烹饪的佐料,放入鼎中,而曲糵也在傳遞著觞中的美酒。

古人留下的事迹,隨著年歲的加深,如縷絲般積累增長。憑欄望去,才知曉槿花繁茂;臨近水邊,便能察覺到蘆葦的芳香。

億萬子民共同祈願長壽,衆人共同守護昌盛。忠貞若能不改變,便能留給後世子孫美好的芬芳。在這個端午,時光仿佛流轉,一切都充滿了詩意與美好。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釋義:

端午時節,天地間仿佛蘊含著神秘的力量。五月契合著天數,五音奏響夏日的韻律。自古以來,這五日就充滿著傳奇色彩,無事不被賦予神秘氣息。

那有著靈氣的穴枕,長長的絲線仿佛能爲人續命。四季的花兒競相綻放,精巧無比,九子粽也爭奇鬥豔。華麗的宮殿中,正值佳節,群臣宴聚于此。

臣子進言,言辭鄭重,那優美的文辭闡述著六義。股肱之臣值得歌詠,良好的風化令人感受到那份淳樸與清新,宛如一幅美好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李隆基的這兩首端午詩詞,在文學造詣上確實一般般,因爲唐朝是中國詩歌的巅峰時期。就描寫端午來說,佳句也頗多。

有盧肇所寫的“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之競渡,有張建封的“五月五日天晴朗,楊花繞江啼曉莺”之景致,有殷堯藩的“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之感慨,還有元稹的“彩縷碧雲粽,香粳白玉團”之習俗。

但通過李隆基的這兩首詩,我們也能窺見唐朝的皇家端午習俗。要用鹽佐食梅子,並用九子蒲葉包裹粽子,表達多子多孫的美好祝福。還要將五色絲線編織成帶,佩在身上,稱爲“長命縷”或者“續命縷”。而且要在大殿上宴請群臣,共享佳節,同時以顯示皇恩浩蕩。

如今,滄海桑田,天地都換了新模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主人,曾經至高無上的唐明皇所寫的詩詞,我們也可以隨意評判。

而端午佳節,我們除了祝福家人和自己,更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唐明皇的這兩首端午詩,也不妨讀一讀,有閑有趣,方是端午好時節。

(圖源自網絡)

0 阅读:20

卿清點墨詩意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