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慧可大師:見此情形,心裏萬般難受

海藍聊佛法 2024-05-29 01:55:33

接上文:

慧可在司空山傳衣法給僧璨,深感傳法得人,終于卸下了壓在身上的重擔,一身輕松,無挂無礙。

過了兩天,慧可便告別愛徒僧璨,踏上北還邺城之途。

此時的慧可雖然已是九十六歲的老人,但是由于他平時清心無欲,粗茶淡飯,修行不辍,勞動不已,所以身體依然硬朗,鶴髮童顔,步伐穩健,日行數十裏也不覺得怎麽累。

這次北上與上次南下雖然時間多在春天,但是情形卻大不相同。

從心理上來說,南下的任務是護法南避,這是關系到師門禅法能否在中土傳揚下去的大事,所以甯可犧牲生命,也要護持法衣、經書;而這次北上,傳法已得人,所以感到身心俱已解脫。

從路途情況來說,那次南下,正值北齊末年戰亂頻仍,路途凶險異常,時刻需要小心;而這次北上,正值隋文帝勵精圖治,盜賊斂迹,故沿途較爲平安。

所以,慧可一路上逢村化齋,遇寺投宿,曉行夜宿,雖然難免旅途辛苦勞累,但是一直比較順利。

走走停停,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終于來到鄰城郊外。

按照原來的打算,慧可並未進城,而是迳直去東郊的司徒別墅。可是令他震驚的是,司徒別墅已不複存在,唯見殘垣斷壁,顯現出煙熏火燎的痕迹,滿地的碎磚和瓦礫,很顯然地,司徒家遭受了一場浩劫。

見此情形,慧可感到心裏萬般難受。

司徒芬可是個大善人啊!他更是自己的大恩人,沒有他,自己如何能在邺城弘揚佛法數十年。盡管他年輕時曾種下惡業,可是晚年的積德行善也應該能化解這場災難了。他的妻子呢?他的獨生子司徒玄英呢?慧可心中的種種疑惑,急著想要弄個水落石出。

想到這裏,他便來到附近的村莊打聽司徒家的消息。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認出了慧可,熱情地邀請他進屋坐下。聽了慧可的詢問,老人難過地說:

“五年前,司徒老員外病逝,一年後他的妻子因悲痛過度,也相繼亡故。偏偏禍不單行,去年叛軍從此處經過,司徒家遭到搶劫;不久又遭受一場大火,房屋被燒得精光。他的兒子司徒玄英只好將田地變賣,遣散了仆役,帶著家眷回老家京口去了。”

聽老人這麽一說,慧可心裏想:“雖然因果報應不爽,但是司徒芬的後代畢竟延續了下來,且司徒玄英變賣那麽多田地,總不至于貧窮潦倒吧。”

“請問老人家,司徒老員外夫婦的墳基葬在何處?我要前去祭弔一番。”慧可又問道。

老人回答說:“那司徒玄英是很孝順的。他在回祖籍前,已取出父母的遺骸,一同帶回京口安葬了。”

“這就好了,玄英做得對!”

他剛才就是擔心司徒玄英撤下父母的墳坐不管,不僅會犯下不孝的罪名,而且會令他父母之靈無人祭拜。所以聽老人這麽一說,便不由自主地稱贊起來。這樣,他覺得心裏好受多了。

告別老人之後,慧可便向西南面的邺城走去。他知道,邺城經過戰亂和大火,已經破敗不堪,今非昔比了。

不到半個時辰,他來到東城門,只見這裏的情形比他想象的還要糟。

原先的東城門已經倒場成爲廢墟,沿護城河環繞的城牆也已坍場不堪,少數的行人踏著城門的廢墟進出,平添幾許荒涼。

慧可進了城,只見到處都是火燒的狼藉,坍倒的牆垣,遍地破磚碎瓦,昔日川流不息的人潮和車水馬龍的盛況,已化爲滿目瘡痍、一片荒涼。只是在過去的繁華地段,零零星星地散布著一些臨時搭起的草椰,這些讓冷慧可歎息不已。

憑著自己對道路的熟悉,他來到邱安撫以前所住的街巷,令他失望的是,竟未能看到一處倖存的房舍。他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一處草栩下,蔽了敲門問道:“裏面有人嗎?”

一陣窯窯翠窣之聲後,破爛的門打開了,一位約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伸出頭來,粗聲粗氣地問道:“是誰呀!”

他見是位老和尚,口氣才緩和了些,問道:“有什麽事嗎?”

明日更新。

0 阅读:1

海藍聊佛法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