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的子侄們雖位高爵顯,卻都是庸碌之輩,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嬌洋看過去 2024-06-30 16:46:50

兒子們:史載,洪秀全共有88個王娘,閱女無數的他卻僅有5個兒子。長子洪天貴福是發妻賴氏(名賴蓮英)在老家廣東花縣所生。洪天貴福之後是次子洪天曾,不過這個“短命仔”在太平軍從廣西殺奔南京的途中夭折了。老三洪天光、老四洪天明均是庶出,即天王嫔妃所生。幼子洪天佑也是天王小老婆所生,天京事變後洪天王不知出于何故將他過繼給被自己授意韋昌輝所殺的東王楊秀清,稱爲“子侄”——一半是兒子, 一半是侄兒,並封他爲“幼東王”,使這個年僅幾歲的熊孩子成爲太平天國第一朝官,名義上的“諸王之首”。

天京城被湘軍攻破的當日,天王次子洪天光和老三洪天明原本跟在太子爺(幼天王)洪天貴福身邊, 哥仨跑到忠王李秀成那兒尋求庇護,李秀成率部化妝成清軍掩護幼主突圍時,表示只能帶幼主一人出城,天光、天明哥倆被毫不留情地遺棄在忠王府內,事後有人說,他倆跟人逃往南洋避難,但都是傳聞,並無佐證。在兵荒馬亂、清軍滿城搜殺的殘酷環境下,兩個連宮門都沒出過小孩子在無人護佑的情況下不可能逃出生天,肯定凶多吉少,死于亂軍之中了。那個過繼給故東王楊秀清的小兒子洪天佑,在天京陷落後也再無音訊,史料中再未記載下有關他的只言片語,恐怕結局也是不妙。

1864年7月,幼天王洪天貴福在幹王洪仁玕、堵王黃文金等人的護送下,從廣德、湖州等地輾轉進入江西,試圖投靠當時最強大的一支太平軍余部——侍王李世賢部,沿途卻遭清軍層層圍追堵截,部隊損失嚴重,黃文金部被沖散失聯 。8月28日淩晨,幼天王一行在江西石城楊家牌遭遇席寶田、王開琳等部清軍夜襲,全軍潰散,士卒死傷潰逃殆盡,洪仁玕、黃文英等數十位將領被俘,洪天貴福一個人在荒山野嶺間藏匿、亂轉了6天後下山找吃的,想混在村民中逃逸,結果在9月13日被席寶田的部下搜獲。1864年11月18日,洪天貴福被江西巡撫沈葆桢淩遲處死于南昌,死時年僅15歲。

侄兒們:洪秀全有兩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兄長 :洪仁發、洪仁達,這兩人不僅沒有能力,口碑也很差,卻因爲根正苗紅的出身被封王賜爵。石達開、李秀成等對這兩個人的爲人行事頗爲鄙夷,形容爲“又蠢又貪”。他倆雖能力欠佳,生育能力卻是一流:育有多少個女兒不見記載;生出的兒子卻見諸史冊,洪仁發共有7個兒子,且都被封王,分別爲:巨王洪和元、崇王洪利元、元王洪科元、長王洪瑞元、見王洪現元、唐王洪瑭元、同王洪同元。洪仁達生子三個:定王洪钰元、漢王洪釮元、次王洪錦元。

洪天王的這些侄子中,巨王洪和元已經20出頭,定王洪钰元和崇王洪利元也是十多歲的少年,其余的大多數年紀還小,有的到天京陷落時也不過4、5歲,而他們卻僅僅因血緣關系而被委以重任。

洪秀全覺得還是自家人信得過,于是兩個文盲哥哥被封爲安王、永王(後改福王),侄兒們稍年長的被賦予了軍權,年幼的則被賦予“鑄寶(錢)”、“開礦”權,好幾個侄子都是在襁褓中坐上高位的。

1861年,洪秀全以幼天王洪天貴福的名義下诏,在朝官、朝將的私家軍隊、家仆中“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組成一支拱衛天王府的禦林軍,交給侄兒們統領。洪天王此舉用意頗深,是爲了削弱外姓諸王、國宗們的勢力,鞏固洪氏江山,至于“表們(天朝對王侄的稱謂)” 有沒有軍事才能,能不能帶兵作戰,似乎不重要,均不在天王考慮之內。

洪秀全的侄子們還被賦予把守天京13座城門以及附近各險關要隘的重任。這些年輕人毫無軍事曆練,帶兵打仗肯定不行,但斂財手段卻花樣百出,且有家傳。在以貪財好貨著稱的老爹洪仁發、洪仁達指示下,洪氏侄子們發行了太平天國非常有名的債券,即“洪票”,任何貨物進出城門或關卡,都需要購買“洪票”,否則不可放行,這種用“洪票”開路的制度讓洪氏家族迅速暴發,但他們的貪得無厭也造成了天京城被清軍圍困後彈盡糧絕的困境。

天王侄兒中年紀較長者還被賦予監察城內諸王、官員的職責 ,防止其暗通清軍、趁機反叛。因爲這些人都姓洪,是洪秀全的血親,即使投降清軍也要被抄家滅族,無退路之人自然最可以信賴。 (鐵馬作品,嚴禁搬運、剽竊)據太平天國史料記載,天京城內外正副總鑒(太平天國官名,負責肅奸的監察官員,類似今天的國保、紀委)共有7人,其中5個是天王內侄:洪和元、洪利元、洪科元、洪瑞元、洪現元,另兩人是他們的老爸洪仁發、洪仁達。

當然,洪氏侄兒中有幾個年紀稍大的也曾率軍外出征戰,譬如巨王洪和元就曾據守安徽含山運漕鎮 ,但這種情況極爲罕見,且敗多勝少,戰績平平。

幹王洪仁玕據說是洪氏親族中唯一有能力、有見識之人。他認爲重用洪氏子弟這種制度體現了太平天國的優越性, 爲其著書立學,百般辯解,石達開、李秀成、李世賢以及其他好幾位外姓諸王對此卻頗有微詞,將這種任人唯親的現象斥爲“亂政” 。

洪秀全的這些侄兒們在天京被湘軍攻破後大多下落不明, 清方文獻記載,洪和元、洪利元、洪钰元趁亂逃逸出城,卻被清軍尾隨追殺,後均被殺死于南京郊外的湖熟鎮。據幼主洪天貴福被俘後供稱,巨王洪和元跟著他突圍出城,後平安抵達安徽太平府(今宣城)廣德縣,數日後得知其父洪仁發已在南京投河自殺,遂吞鴉片煙隨父而去,這和清方檔案所記有出入,或許被清軍追殺于湖熟鎮的是洪利元、洪钰元以及其他洪氏侄子,清軍誤以爲是名氣較大的洪和元。

天王侄兒中大多數在天京城破時都不滿10歲,想必這些年幼的孩子們很難逃過破城後湘軍殘酷的燒殺搶掠,以及過篾子般挨家挨戶的搜捕“長毛余黨”。

天朝滅亡後,侄兒大軍中唯一能打的對王洪春元僥幸逃到香港,後成爲洪門創始人:洪春元是洪秀全的族侄,是洪氏子侄(非直系)中唯一能打的一個。洪春元,1857年封國宗。1861年封對王。曾與護王陳坤書聯手攻浦口,擊敗清軍提督李世忠部,進圍六合。後隨李秀成等合攻雨花台湘軍大營,戰敗。 後奉命與章王林紹璋等自下關渡江,進攻九洑州、浦口, 旋又率部西上連克安徽含山、巢縣、和縣、銅城閘,進逼運漕鎮與東關。1863年2月,在巢縣芙蓉嶺之戰中擊潰湘軍,隨後從銅城閘撤出。、

5月,隨李秀成攻安徽廬江,不克撤圍退守無爲,又退和州,作戰失利後撤出,轉攻雨花台湘軍吉字大營,被曾國荃擊潰,春元被擒獲處死。關于洪春元的結局還有一說:他並未參與雨花台之役,而是在當年9月由常州、宜興、金壇、丹陽往攻鎮江,沒有成功,後不知所終。 從海外發現的文獻資料表明,鎮江兵敗後,洪春元心知大勢已去,遂離開其殘部,易裝潛回廣東,又設法逃到香港,後經過一系列艱苦打拼,白手起家的他成爲香港秘密社團洪門大佬(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配圖源自網絡】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