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典小故事二則:和尚烘衣案,小鳥助破案

大狼文化 2024-03-19 03:19:23

烘衣案

話說大宋東京離城二十裏,地名新橋,有一富人姓秦名得,娶南村宋澤之女秀娘爲妻。那秀娘性格溫柔,幼年知書,年十九歲嫁到秦家,待人禦下,調和中饋,甚稱夫意。

一日,秦得的表兄即將成親,著人來請秦得,秦得對宋氏說了後,徑赴約而去,一連在表兄家留住數日。宋氏見丈夫遲遲未歸,于是站在門首往遠處探望,忽見一僧人遠遠而來。

僧人行過秦宅門首,見宋氏立在簾子下,就頻頻偷眼看她,不提防石路凍滑,一跤跌落于路旁沼池中。

時值冬月寒冷,僧人爬出來後,渾身是水,凍得全身戰栗。秀娘看他可憐,叫他坐屋外歇腳,又連忙到廚下燒了一盆炭火,拿來讓僧人取暖,順便烘幹衣裳。

那僧人滿口稱謝,隨後就用火烘焙衣服。秀娘又拿來一碗熱湯讓僧人喝。秀娘問他從何而來,和尚道:"貧僧居住城裏西靈寺,日前師父去東院未回,特著小僧去接,行過娘子門首,不覺路上冰凍石滑,遭跌沼中。今日若不是娘子施德,小僧幾喪性命。"

秀娘道:"你衣服既幹,就盡快趕路吧。倘若我丈夫回來看見了不好。"

僧人點頭答應,正待辭別而行,恰遇秦得回來了,他見一和尚坐他家屋外烤火,他妻亦在一邊,心下大不樂,面露不悅之色。僧人有些懼怕,徑直抽身走了。秦得進家問娘子:"僧人從何而來?"宋氏沒有隱瞞,具說了緣由。秦得聽了怒道:"婦人女子怎能隨意出閨門,左鄰右舍這麽多人,若知你取火給僧人用,豈無議論!我秦得是個清白丈夫,如何容得你不正之婦?你回你娘家去吧,以後不許再入我門!"宋氏低頭不語,不能辯論,見夫決意要逐她,沒奈何只得先歸母家。

母親知道女兒被休的原因後,不僅不安慰,反而埋怨女兒不謹守婦德,惹出醜聲,對她甚是輕賤。鄰裏親族,也對她說三道四,秀娘有口難辯,悔之莫及,累日憂悶,靜守閨門,再不出去。

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秀娘回娘家已一年有余。那僧人聞知宋氏被夫逐出,便起了歪心思,偷偷離開西靈寺,隱居在秀娘的娘家附近,蓄起頭發,改名劉意,意圖娶秀娘爲妻。

等頭發留長以後,他馬上拜托附近老婆子來宋家議親。老婆子先見了秀娘父親,說道:"秦官人與小娘子不和睦,故意拿醜事做借口,趕她回娘家,還不到兩月,他便又娶了劉家女兒。如此背恩負義之人,還顧戀他什麽?老妾特來議親,要幫小娘子再成一段好姻緣,不知老太爺意下如何?"

她父親笑道:"小女不守名節,遭夫逐棄,今留我家也得安靜。嫁與不嫁由她心意,我不做主張。"老婆子又進去見她母親,說知給小娘子議婚的事。她母親倒很高興,對老婆子道:"我女兒被逐來家有一年余,聞得前夫已婚,往日嫌疑未息,既有人提親,我情願勸我女出嫁,免得人再議論。"

老婆子見事情已成,隨即回來告訴劉意,劉意暗喜。次日,備下重聘給宋家做彩禮。秀娘聞知此事,悲哀終日,不思飲食,怎奈被母所逼,推托不過,只得順從。

花燭之夜,劉意不勝歡喜,親朋都來作賀,待客數日,劉意重謝媒婆不提。卻說秀娘雖被前夫所逐,本想著自己並未做過虧心事,願盼著久後仍得團圓,誰想如今自己已被迫失身他人。再說劉意,他雖愛戀秀娘,秀娘卻終日思念前夫不能相忘。

過了半年,一日,劉意的好友請他飲酒,大醉而歸後,正遇上秀娘在窗下對鏡而坐。這劉意雖然原是個僧人,但生性風流狂蕩,一見秀娘,乘興抱住,戲言道:"你能認得我否?"秀娘答道:"不能認。"劉意道:"你不記得被跌沼中,虧得娘子取火來與之烘衣那個僧人乎?"秀娘驚問:"那你怎會是俗家?"劉意道:"你雖聰明,卻料不到我的妙計。那時我聽聞你被夫棄歸母家,就偷偷還俗留起頭發,找人向你家提親,沒想到夢想成真,娘子果然成了我的枕邊人。"秀娘聽了,大恨于心。

過了數日,秀娘逃歸見父說知此情。其父怒恨劉意道:"我女兒施德于你,你反生不良。"遂徑赴開封府衙呈告。包公差公牌拘得劉意、宋氏來證,劉意強辯不承認。再拘西靈寺僧人勘問,確認他是寺中逃離之徒還俗,千真萬確。包公令取長枷將劉意監于獄,遂判道:失腳遭跌,已出有心。蓄發求親,真大不法。遂將劉意決杖刺配千裏,宋氏斷回母家。

秦得知道真相後,又托人來宋家議親,想與秀娘再續前緣。此時秀娘心已涼,不願再歸秦家。自此,秀娘終于爲自己的清白名節討回公道。(出《包公案.龍圖公案》)

鳥喚孤客

話說江陰有一布客,姓謝名思泉,從巴州賣了布回家,爲走捷徑,經過苦株地,一路崎岖,五裏無人,山高無比。此處山凹中有一戶人家姓譚,兄弟二人,以砍柴營生。兄名貴一,弟名貴二,二人人面獸心,凡遇孤客經過,常常預謀劫奪。

思泉正欲找人借問路程,望見二人遠遠而來,忙近前唱個喏道:"大哥休怪。請問此去江陰還有幾日路程?"貴一答道:"只有三日之遙。"貴二便問:"客官從何處來?"思泉答道:"小弟從巴州發布回來,到此迷路,望二兄指引。"二人指道:"那山凹小路可去。"思泉只道二人是樵夫,沒有多想。按照那二人指的路,來到前途,卻又是峻嶺難攀,只得再等人問路。沒想到貴一兄弟倆正緊跟其後,將刀砍中思泉後腦,鮮血淋漓,氣絕而死。二人將屍埋在山旁,劫得貨銀千兩,歸家將銀均分,半年過去,無人知曉此事。

不久,正值包公出巡巴州,從苦株地經過,行至半路間,忽聽林中鳥兒連喚:"孤客,孤客,苦株林中被人侵克!"包公遂轉鎮撫司安歇,差張龍、趙虎尋到鳥叫處,查看有甚麽冤枉。

張龍、趙虎領命去到苦株林,仍見那鳥和之前一樣叫著,就去查看那鳥所在處,只見山凹土穴露出死人屍首。張、趙回報,包公大驚。當夜,包公趴在書案上打盹時,夢見一人披頭散發泣于書案前,邊流淚邊唱:言身寸號是咱門,田心白水出江陰。流出巴州浪漂泊,砥柱中流見山凹。桂花有意逐流水,潭涯絕地起蕭牆。若非文曲星台照,怎得鳌魚上釣鈎。

歌罷,又訴道:"小人銀兩俱編有《千字文》的記號,大人可差人去他們床下搜取,便見明白。"訴訖,乃含淚而去。

包公了然于胸,待天明升堂,差張龍、趙虎徑往苦株林,牌拘貴一、貴二到堂審究。喝道:"你兄弟假以砍柴爲由,慣惡謀人,好生細招,免受重刑。"二人強辯不認。

包公又差趙虎、李萬去他家床下搜查,搜出白銀若幹。包公將銀細看,見上面果然編得有文字做記號,遂罵道:"劫銀在此,還不直招!"令左右將譚家兄弟捆打一番。二人受刑不過,只得從實招認。于是喚張龍、趙虎押貴一兄弟二人去法場斬首,首級懸挂巴州門,曉喻示衆,其家抄洗,銀物入官。(出《包公案.龍圖公案》)

1 阅读:11

大狼文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