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首經典詩詞透著棕香與艾香,看古人是如何過端午的

卿清點墨詩意燃 2024-06-10 11:00:38

悠悠艾草香,片片粽葉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說起端午節習俗,由來已久,2000多年前是爲了紀念投江的屈原。而現如今,過端午節更是一種團圓。家人們圍坐一起,春水煮茶,夏雨裹粽,就是人間好時節!

那麽古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呢?不妨從6首經典的詩詞中領略,過了千年,每一句仿佛都仍透著艾香和粽香。

01

最悠閑的端午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清·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古人稱初夏時的東南風爲熏風,何其雅致!在薰風吹拂的櫻桃時節,碧紗窗下,檀香輕燃,散發著幽幽的香氣。小巧的扇子輕輕扇動,引來一絲微涼,悠悠的夏日竟也變得漫長而美好。

這個端午不僅悠閑惬意,還有不期而遇的驚喜,那就是精心栽培的菊花,竟能在五月盛開。這個端午就不止有粽香和艾香,還有一縷幽幽菊香。

02

最深情的端午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

宋·蘇轼

白發蒼顔,正是維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礙。

朱唇箸點,更髻鬟生彩。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

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閑窗下、斂雲凝黛。明朝端午,

待學紉蘭爲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

蘇轼曾稱“知我者,朝雲也”。王朝雲是蘇轼的侍妾,在一貶再貶的路上,王朝雲始終陪伴左右,可以說是他實際上的第三任妻子。

作這首端午詩時,是1094年,年近花甲的蘇轼被貶到惠州,身旁只有不離不棄的朝雲。在過端午節之際,蘇轼想送給朝雲一首詞,同時問朝雲有什麽願望。朝雲只說,想求得蘇轼一首好詩,書寫在裙帶之上。淡淡的筆觸,平凡的願望,蘊含著的是相濡以沫的深情。

03

最清和的端午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蘇轼

銀塘朱檻麹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

天氣尚清和。

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

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這首詩是蘇轼寫于到黃州後的第二個端午節,經曆了烏台詩案後,他的心態已經十分平和。水波輕輕蕩漾,圓潤的新荷卷起層層綠浪。蘭草條子可用來沐浴,菖花亦能釀酒,此時的天氣,尚且清和宜人。

這般佳節,正宜沉醉其中,以十分的美酒,佐一分的歌聲。牢獄之中的草色如煙深,訟庭之內的人迹悄然,無需吝啬這宴遊的時光。

這個端午,清平而又和樂,恰如蘇轼所言“人間有味是清歡”。在這清和的氛圍中,品味著生活的甯靜與恬淡,享受著節日的歡樂與溫馨。

04

最傷感的端午

同州端午

唐·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在這個端午佳節,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離家已有三十五個端陽,終于回歸故鄉。然而

孩童見到他,滿臉驚訝,好奇地詢問他故鄉在何方。

35個端陽,35載的漂泊。年少時離家,如今歸來已是白發蒼蒼,心中滿是傷感。故鄉的山水,故鄉的親人,都成爲他心中最深的牽挂。少小離家老大回,卻是兒童相見不相識。讓我們珍惜當下,珍惜每一個團圓的日子吧。

05

最開懷的端午

乙卯重五詩

宋·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山村裏,榴花忽然間已繁盛似錦。那包裹著的粽子,猶如兩個發髻般精致;艾草束起,裝點著高高的帽子。

古老的端午習俗中,人們忙著儲備草藥;而瘦弱的身軀,也點上了朱丹,這樣一年就不會生病。

白日漸漸西斜,詩人的事情也已完畢,可以開懷暢飲了。生活的美好,人們的歡聲笑語,榴花的豔麗與粽香酒香交織,讀這首詩時撲面而來。

06

最孤獨的端午

端午獨酌

宋·楊萬裏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殺老夫狂。

子蘭赤口禳何益,正則紅船看不妨。

團粽明朝便無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漁歌譜大章。

在這個端午,詩人獨自酌酒,邀請榴花共飲一杯,艾草人像在笑他的癫狂。但是詩人並沒有喝醉,反而越喝越清醒,粽子的美味和菖蒲的清香,過了端午後便沒人想起。

在這最孤獨的端午裏,詩人雖孑然一身,但他的心中卻有著一份豁達。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習俗,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榴花相伴,美酒作陪,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度過這個節日。或許孤獨,但並不寂寞。

感謝你讀到最後,再次祝大家端午安康,不只在今朝,願你歲歲平安,時時喜樂。

(圖源自網絡)

0 阅读:3

卿清點墨詩意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