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國籍上清北,勸你別這麽幹,出去容易回來難,普通人別冒險

蘇南流 2024-04-15 14:34:20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最近華爲校招院校名單再次備受關注,在華爲的校招院校名單中,基本都是211、985的影子,普通院校的學生,可能都沒有這個機會。

名校、如何上名校,再一次成爲討論的焦點。

孩子自己不行,更改國籍上名校靠譜嗎

每個人大約都知道,一些名校對外籍學生的門檻比較低,相對比國內學生上國內名校的難度,外籍學生進國內名校,簡直就是沒有門檻,包括進入頂尖院校清華北大。

名校有招生國際學生的指標,大學QS排名中,有一個重要指標是國際化,而國際化的一個直接判斷標准就是留學生的數量。

就拿清北來說,對國內招生的學生,都是頂尖的學霸,但是對外籍學生招生,門檻就變了,高中畢業、有成績單、漢語水平HSK4,符合條件者基本沒難度。

國內學生更改國籍成爲一個“外國人”,返回來申請清北高校,簡直是易如反掌。

可是話說回來了,繞過了高考這個獨木橋,擠進了高校,然後呢?畢業就能成爲精英?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前途一片光明嗎?

當然不是,這才只是一個開始,能不能頂得住,還兩說呢。

爲什麽勸普通人不要走這條路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成績普通的學生,父母通過找關系讓孩子進入了全校最好的班級,這個班級其他學生都是靠成績被掐尖進來了,而這個靠關系進入的學生,面對出色的同學,和根據學生們的吸收能力制定的課程時,是什麽心態?

肯定是跟不上的,除非付出幾倍的努力,且有一定的天賦,否則進來也是墊底的。

如果父母後力不足,光是靠給孩子更改國籍,已經費勁了心力,那孩子即便是走進了清北高校,也還是什麽都跟不上。

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學校的頭銜只是給自己掙了一個機會而已,之後專業考核、面試,都要靠自己的本事。

如果專業能力不達標,那肯定是要被淘汰掉,甚至在較重的學習壓力下,無法順利畢業,還不如讀一個普通院校來的容易一些。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國內高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足,畢業出走國外,光是憑著一張畢業證,可能比國內的情況更糟糕。

學業上,孩子還是要靠自己來的踏實

如果學校存在快班和普通班,一定要把孩子送入快班嗎?

當然不是,這要看孩子的個人學習情況,如果不是靠實力進入的,硬塞進去,孩子也吃不消。

因爲這樣的班級存在,就是爲了這些優秀的學生開設單獨的課程,課程進度和普通班級的課程進度肯定大不相同。

高校也一樣,一個普通學生,通過特殊途徑進入高校,同樣很難學習到專業知識,在衆多優秀的同學面前,壓力倍增,天賦有限、學習方法不占優勢,用什麽來跟這些憑實力進入的同學比呢?

當然了,我們只是講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那些已經給孩子做好長久規劃,即便孩子一輩子不工作也依然錦衣玉食的家庭除外,因爲這些家庭背後的資源、人脈和背景,已經彌補了孩子的專業能力不足、學習能力不足等劣勢。

在這裏,中産、入門高産都算是普通家庭吧。

對孩子來說,學業方面的事情,一定是只能靠他們自己,因爲實力不是想給孩子就能拿的,實力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這一點沒有捷徑。

從這一點上來看,還是相對公平的,人人有機會,但是人人得靠自己努力,才能抓住機會。

應試教育是當下最公平的方式

不止一次提到過,認爲現有的應試教育是當下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不問出身,全看個人。

當然了,有資源有背景的人,可以另辟蹊徑,普通人不用盯著這個點,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賽道,這就夠了,對于那些有資源有背景的人,他們總是可以爲子女鋪路,而個人的人生如何走下去,還是要看個人,雖然每個人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

不是自己的賽道,就沒有必要過度關注,人總是容易覺得別人過得容易一些,其實每個人都不容易,都有自己的困難和枷鎖所在。

普通人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不要去盯著捷徑,父母如果不能兜底,就不要去冒險,孩子有多大能力進多高的學府,有多少本事就做多少事,應試教育存在一天,就還要去關注孩子的習慣養成、關注孩子的學習,只是我們要做的是,適當調整,過度壓力會適得其反。

0 阅读:27

蘇南流

簡介:定期分享教育動態,專注學習、關注就業,提升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