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夜聽訫語 2024-04-16 21:53:39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麽?”

孔乙己,一個深深烙印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名字,象征著那個時代的悲歡離合與社會的冷暖人情。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于1919年4月,發表在《新青年》的一篇短篇小說,是魯迅先生最喜歡的短篇小說之一。孔乙己,一個身材高大,卻衣衫褴褛的男子,時常踉跄地走進小鎮上唯一的酒館,他的臉上總是帶著一絲苦澀的笑容,仿佛在訴說著自己心中的無奈和悲涼。

酒館裏的人們對他的到來總是抱有異樣的目光,有的嘲笑他的貧窮,有的同情他的遭遇,但無論如何,只有他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裏,獨自品味著那杯苦澀的酒。孔乙己雖然貧窮,但他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他曾在科舉考試中屢試不第,最終淪爲了一個被人看不起的窮酸書生。

他的親人離他而去,朋友疏遠他,甚至連酒館裏的小二也對他不屑一顧,他還喜歡向別人炫耀自己知道“茴”字有幾種寫法,顯示出他對文字和文化的熱愛和執著。

來酒喝酒的客人有著長衫短衫之分,短衫多爲下層勞動人民,長衫多爲地主階級以及讀書人。

民國題材的影視劇,長衫和旗袍一樣,是不可或缺的“民國範兒”,民國的男士正裝,主要有三大款式,分別是來自西洋的西裝,改造自東洋學生裝的中山裝,和最具中華民族特色的長衫。

在民國時代,長衫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的是文化人,知識分子以及上層社會,平常百姓要是穿短衫的,這與穿長衫者成爲鮮明對比。

所以長衫幫,象征著知識分子和富裕的上層人士;與長衫相對的,則是短衫幫,主要是工人、農民、手工業者,爲了方便勞動,往往穿短衫。

他們可以隨意到隔壁房間坐著喝酒,在這樣的區分下,孔乙己在酒館中就顯得不倫不類,用作者的話來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唯一的人。

孔乙己的長衫是"髒,破,沒洗"的,大抵是因爲過于貧苦,在饑寒交迫的時候已經不再關心維護自身的形象,而是在社會最底層撿拾一條性命。

他心裏很清楚,穿長衫就意味著身份地位比普通人要高一些,可以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了。

對于孔乙己來說,長衫是文人風骨,但站著喝酒是沒錢,他穿著破爛長衫被長衫客不屑,卻又待在短衫中顯擺,他是酒館中的異類,一個矛盾的個體。

因爲孔乙己是讀書人,他不屑短衣幫的斤斤計較,如果真的去做計較的話,那麽就是與短衣幫人品、精神層面的對等。

這一點自然是孔乙己所無法接受的,不過長衫幫不接受孔乙己,而短衣幫眼裏,孔乙己和自己是同地位的人,又豈能看的上孔乙己那帶著窮酸的“高尚”做派?

很多人在讀《孔乙己》這篇文章時,都是把他當成一個笑話在讀,覺得這樣的黑色幽默讓人回味無窮。

他的經濟實力本屬于短衣幫的,但他心裏瞧不起短衣幫,他覺得這是自己做人最後的面子了,他無法脫下長衫,既是他無法放下自己接受的教育,更是對自己人生信念和理想的一種堅守。

因爲寫得一手好字,有些大戶人家會請孔乙己去做一些抄寫的工作,但是偏偏他幹活又沒有長性,沒有幾天連人帶筆墨紙硯一起失蹤,久而久之便沒有人願意再找他抄書。

不得已,想要活命的孔乙己偶爾便偷竊,所以他不光理想破滅,而且竟然連生計都成了問題。

0 阅读:129

夜聽訫語

簡介:有趣,有料,有愛,更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