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向前近了一步,國産片有希望

Idlemovie 2024-05-19 18:26:35

彷徨意爲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刃指刀鋒。

結合影片故事,片名《彷徨之刃》就是不再徘徊,將自己化爲利器,插入惡人心髒。

而《彷徨之刃》所講述的就是這種轉變,犯罪與尺度只是它的外殼,內核探討的是誰讓這種轉變發生了。

一是未成年人肆意妄爲,因爲法律拿他們沒辦法,他們以自己是未成年而無所忌憚,不把人命當回事。

若沒有殺一儆百就會無惡不作,那以暴制暴便成爲人之共識,這是極其可怕的趨勢,爲何會有這種共識?因爲那群未成年。

可阿如那他們又是怎麽變成這樣的?父母的缺失與縱容。

阿如那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的教育就交給了姥姥,但姥姥忙于賺錢也無暇顧及,沒人看管,阿如那嘗試放縱並迷上張狂。

他的好朋友謝宇家裏有錢,從小就是壞孩子,父母也是溺愛,兒子犯了錯,拿錢私了,但錯不在兒子,一定是他人的原因。

這種畸形又偏執的愛讓他們早早辍學進入社會,又沒有在正常環境中成長,霍霍了不少少女,以此炫耀取樂,三觀十分不正,犯罪便如影隨形。

還有法律的不健全,以及法律應該有溫度。

人死不能複生,可惡童卻能重新來過,當巨大落差無法彌補的時候,法律就應當結合實際變一變。

片中王千源的女兒被阿如那他們虐待致死,其他少女也被玩弄拍成碟片,但他們的懲罰僅僅是坐個幾年牢,受害者家屬卻要承受一生的傷痛。

也許這也是法律的不足之處,只保護了人們的身體,卻忽略了人們的心靈,這也是導致王千源走上以暴制暴之路的主因之一。

當然,社會缺少監管也是責任之一。

未成年人從大家呵護變成談之色變也就短短幾年的時間,如同扶老人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而未成年人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之前有兩個地方至關重要,一是家裏,父母的言傳身教,二是學校,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同學的積極相處。

所以家長與學校的教育應當告訴孩子有時要強硬,越認慫,罪惡越張狂,只有打得一拳開才能免得百拳來。

家長也得適當放放權,學校也要勇敢一點,每個環節都做到自己該做的,孩子犯了錯必須管,這樣才能知錯就改,不然頑疾難以根治。

未成年人就是一張白紙,在上面畫什麽可能就會變成什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壞容易學好難。

如果哪個環節出錯了且沒有及時改正,當時看著可能無關緊要,但水滴石穿,勿以惡小而爲之。

人是由神性和動物性組成,一旦神性被壓制,動物性就會乘虛而入,心底的惡逐漸蔓延,人就不能被稱之爲人了。

如王景春多年前辦理過不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他們剛開始都很惶恐,當得知未成年犯罪最多教育幾句,今兒進去明兒就能出來,他們的膽子就變得大了。

以前還只是小打小鬧,搞搞攔路要錢這樣的小霸淩,時間一長覺得不夠刺激就向取人性命的領域探索,毆打幾十分鍾致死,溜冰找冰妹,《刑法》都快讓他們試完了。

可結果呢?他們確實被關進了監獄,但不到30歲就出來了,之前做過的一切被抹平,似乎偃旗息鼓,殊不知像他們這樣的人依然如雨後春筍,正是這種不知所措的失望讓《彷徨之刃》還算不錯。

《彷徨之刃》的開始很精彩,王千源手刃阿如那。

另一名受害者父親在重案組義憤填膺的說希望王千源不被抓住,殺盡那些未成年惡人,王景春等他說完之後才阻止了他。

王千源找到了謝宇的藏身之處,齊溪得知了他女兒的事也對他産生了同情,開始幫他隱瞞,王景春在追捕他的過程中也沒有開出第二槍。

這一切都表明《彷徨之刃》將一黑到底,既然白日之下藏汙納垢,那就清濁逐流,讓公道重回人心。

要麽就是等王千源把所有犯罪者都除盡後再被抓,接受法律的審判,這樣《彷徨之刃》也會上幾個檔次。

《彷徨之刃》選擇了第二種的弱化版。

王千源最後還是打出了那一槍,但他也被射殺,而謝宇則只是被王千源打傷,並沒有以命償命。

雖然不夠爽,依然是國産片的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局的套路,但《彷徨之刃》的這種尺度在國産片裏也屬不易,值得肯定。

就像結尾王景春說的那樣,懲處壞小孩不能一勞永逸,忘記壞小孩的壞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就得改變,每個環節都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

國産犯罪片在尺度上向前邁了一步,這種改變喜聞樂見,既有警示作用,又能引發思考,且讓此類電影不再如八股文一般,是好事,只可惜成片被剪了不少。

0 阅读:2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