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員張良:與愛妻王靜珠共度過生死患難,他老年給妻子打工

李惠林說采訪 2024-06-15 09:49:15
2023年6月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北京一個僻靜的小區內,90歲高齡的著名演員張良正坐在家中小院的藤椅上小憩,而他88歲的妻子王靜珠,則在旁邊的花園裏忙著澆花、除草。

兩人偶爾交談一些日常瑣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看著丈夫安詳的睡顔,王靜珠禁不住會心一笑。時間已過去很多年,張良依然是那麽慵懶可愛。

不時有幾個孫子孫女撲進張良的懷抱,扯著他的衣角撒嬌。張良會逗弄他們,拉著小手溫柔地和他們嬉戲。王靜珠看到這一幕,會停下手中的活計,准備小點心招待這群孫輩。

看到父母親和藹可親的模樣,他們的兒女們也是滿眼的歡喜和寵溺。晚飯時間一到,兒女們會陸續到來,一大家人的歡聲笑語彌漫在整個屋子裏,然後就是全家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光。

現在,張良和王靜珠的晚年生活安甯祥和,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他們經曆了許多困苦和挫折,但最終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創業,贏得了幸福美滿的晚年時光。

張良的一生從年輕時代就經曆了種種的坎坷與磨難。1946年,一出歌劇《白毛女》讓農民出身的張良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門。他被東北民主聯軍的表演深深吸引,從此萌生了當演員的夢想。

1947年,張良毅然決定瞞著父母,跟隨部隊離開家鄉,開始了漫長而曲折的軍旅生涯。在獨立208師宣傳隊,他首次登台表演,雖然只是扮演了一尊“泥塑的神像”。

朝鮮戰爭于1950年爆發,張良隨即參軍奔赴前線。他不只給戰士們演出,還兩次立功,奮不顧身地搶救傷員。對于這個熱血青年而言,戰爭的洗禮無疑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曆練。

1954年,張良憑借自己對“董存瑞”一角的出色诠釋,成功在反映抗美援朝的同名影片中一炮而紅,並榮獲文化部最高獎項。作爲一名農民出身的演員,這無疑是對他巨大的肯定和鼓舞。

在隨後的幾年裏,張良接連出演了多部受歡迎的影視作品,如《哥倆好》和《林海雪原》等。1963年,他更是榮獲了第二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正當張良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的私生活也逐漸步入佳境。1956年,張良在全國話劇彙演上對年齡相仿的王靜珠一見鍾情。王靜珠那頭棕黃色的長發和單純開朗的笑容,讓張良心猿意馬,難以自拔。

兩人在相處中擦出了愛的火花,相知相愛,雖然經曆了分隔兩地的磨難,但是1961年終于走到了一起,開啓了人生的新篇章。

然而,1966年的“文革”開始,張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被降級並關進了牛棚。王靜珠得知丈夫的遭遇,毅然決然要與他同甘共苦,于是他們一家四口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來到了張良的老家遼甯本溪。

從此,這對相愛的夫婦開始了在農村挨家挨戶工作的日子。在那段時間裏,王靜珠因病住院,還被誤診爲胃癌,一度讓兩人感到絕望。

然而,他們在那個充滿挑戰的年代經曆了生死的考驗,卻始終相互扶持,共度難關。

張良和王靜珠在追求事業理想的過程中,經曆了許多的艱辛和困難,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和夢想。

1976年特殊時期終于結束,此時的張良已經是一個年過四十的中年人由于接不到合適的角色,他決定改行做導演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未知的決定,但張良並沒有因此而退縮,相反,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勇氣去面對未來的道路。

在事業上重新起步對于這對年過半百的中年夫婦來說確實很難,但他們卻爲各自的新職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妻子王靜珠,才華橫溢的編劇,爲了全力支持丈夫的新事業,也隨之轉型改行。

他們一起爲新的職業生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證明了愛情和支持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

然而,正是因爲這份不屈不撓的韌性,他們在轉業的道路上開始看到了曙光。張良和王靜珠努力琢磨,多次修改劇本,最終在1980年完成了他們的處女作《梅花巾》的劇本定稿。

這部影片一經上映就廣受好評,更是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殊榮。

自此以後,張良和王靜珠這對搭檔的合作越發默契無間。他們宛如兩股同心的力量,在電影界接連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佳作,例如《回頭一笑》《雅馬哈魚檔》《女人街》《少年犯》等。

1988年,爲了有更大的創作發展空間,王靜珠在廣州創辦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初始注冊資金只有兩萬元,全部來自于夫妻二人省吃儉用的養老金。

張良和他們的三個孩子全力支持妻子母親的創業夢,全家人同心協力,共同爲公司出謀劃策並進行運營管理。王靜珠辦公室裏的各種文具都是她用邊角廢料自制的,極其儉省節約。

盡管公司規模擴大,並在外地建立了分公司,但王靜珠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樸實風格,勤勉地操持著家務。在劇組工作時,三個孩子會盡自己所能爲父母排憂解難。

這對患難夫妻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實踐,一步一個腳印的經營,逐漸得到了成果。全家人的共同合作、攜手同心,是他們在創業路上最寶貴的精神支柱。

張良主演的《董存瑞》這部電影在1955年上映後,廣受歡迎。他在片中對"董存瑞"的出色演繹,榮獲了當時文化部的最高獎項。爲此,張良對于自己的事業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對于一個農民出身的青年來說,張良的肯定和鼓舞無疑是巨大的。從這時起,他憑借紮實的舞台基本功和過硬的表演天賦,陸續主演了《哥倆好》《林海雪原》《打擊侵略者》等一系列家喻戶曉的經典影視作品。

1963年,他因在影片《哥倆好》中的出色表演,榮獲第二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這是當時最有分量的個人獎項之一。隨後幾年,他參演的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更是引起了轟動效應。

在那個年代,張良的演藝作品呈現出亮眼的表演,使他紅遍大江南北,成爲家喻戶曉的著名演員。無論他飾演戰士、偵查員還是炮兵營長,他都能遊刃有余地塑造英雄人物形象。

他的精湛演技得到了觀衆的高度認可。

記得當年在《哥倆好》的劇組裏,張良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他不僅會積極向導演請教,還會認真聽取同劇組演員的意見和建議。

即使在最緊張的拍攝情況下,他也能穩穩地掌控自己的情緒。無論是每一個細節動作,還是他在戶外場景中的表現,都刻畫得深入人心。

他甚至會注意周圍的環境,以便更好地將眼前的一切融入角色的體驗中。

在忙碌之余,張良也很願意和劇組同事們聊天談心。他陽光向上的性格讓大家都很喜歡和他交往。畢竟,優秀演員的修養和涵養也是展示實力的重要一環。

憑借他那股子孜孜不倦的專注勁兒,張良在那個年代可謂是揮斥方遒,塑造過許多令人難忘的經典角色。他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使他的名字注定被永恒銘刻在中國電影史的豐碑之上。

1 阅读:39

李惠林說采訪

簡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