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三叉戟》太像電視劇片花集錦了

Idlemovie 2024-05-27 17:15:06

高群書導演下的主角總有一股搖滾範兒。

酷、邪性、不正經,介于正常與不正常的灰色地帶,有向下一步的手段,也有向上一步的心性。

下爲《征服》類,反派有血有肉,正派臉譜化,如樣板戲,上是《三叉戟》類,與“下”反了過來。

在《三叉戟》中,大背頭、大棍子、大噴子,有中年熱血番的浪漫與中二,面對不公和罪惡,無所畏懼就是幹,強權壓不住他們,黑惡嚇不住他們。

但他們也有利己的私心,如大背頭想要調查弟弟當年殉職的真相便設了一個局讓大棍子、大噴子進場,案子波及到大背頭兒子時,他倆將其他人帶離現場。

這樣一塑造,角色看著不假大空、偉光正,正面人物有了人味兒,與現實也拉近了距離,劇情就不會太過虛浮,主題也不會生硬的拔高,違和感就少一些。

除此之外,《三叉戟》盡是槽點,節奏稀碎,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沒個主心骨,故事走馬觀花,前後銜接沒什麽邏輯可言。

動作戲如果放在武俠片或功夫片裏,還算中等,但置于現代犯罪片,全程冷兵器與古惑仔那一套是什麽鬼,結尾還武士刀對砍,自我陶醉的與開頭呼應。

你以爲就這?導演表示你小看他了。

權錢色、黑毒惡,混戰、複仇、暴力,人海戰術、硬漢風格、兄弟情義、現實主義、階級特權,什麽元素都有,場面搞的很大,可謂樣樣通。

但細一品又是樣樣松,過于形式主義,故事線的推進與反轉有些潦草,倒也不至于不能看,就是比較平庸,平鋪直敘的敘事,流水賬式的過場,一切都看起來很趕。

導演好像就想盡快結束,讓表面上的標簽足夠吸引人。

每個片段單拎出來都不錯,適當擴展能成一部好的電視劇,但《三叉戟》是電影,這麽拍仿佛在看一集一集的電視劇。

然而碎片化的拼接沒那麽緊湊,互相之間的聯系不那麽緊密,讓人看著不得勁兒,總感覺中間缺點東西承上啓下,也就說沒有電影味兒。

高群書還是在用電視劇的方式拍電影,每段是個故事,整體卻支離破碎。

就像片中一會刑偵,一會經偵,一會黑幫,一會警匪,說它是章節式吧,又不能拆分獨立,說它很完整吧,又有些散。

電視劇可以幾集講完一個故事再接著下一個,塞的多不怕,無非多拍幾集。

就算前後沒關系也行,如劉華強犯不同罪的《征服》,每一集或兩集講一個案子的《命案十三宗》。

但電影作爲一個整體,《三叉戟》又是古典主義的五幕劇,敘事方式卻照搬電視劇,有開端、發展,也有結局、尾聲。

如開場二冬子殺人又被大棍子槍決,這是引子,之後經濟案件發生,中間受阻轉折,這是發展,然後耿小青全地圖開大,最後三叉戟跟他決戰,出字幕說結果。

但過程中唯獨高潮不知在哪,讓該片最緊張,最激烈,最吸引人的部分消失了,殘缺不全的樣子使得《三叉戟》宛如電視劇開頭片花集錦。

硬要誇的話,可以說這是跳切的剪輯方式。

但也不能沒有任何鋪墊就跳,甚至把一部分劇情都給跳沒了,導致觀感亂七八糟,莫名其妙。

《三叉戟》畢竟是劇情片,不是戈達爾的《精疲力盡》,強調藝術,注重意識流即可,不必理會故事如何,可高群書不這樣想。

片中每隔幾分鍾就出來一個臉熟明星,倒是對得起觀衆,但他恨不得讓每位演員都單獨帶一條故事線。

黃志忠、姜武、郭濤,三個人三條線,這還能夠理解,主角嘛,若身上沒故事,那就厚此薄彼,沒看頭了。

然而後面出現的歐豪、邢佳棟、韓庚、魏晨、金士傑、包貝爾,每人都來一次單獨帶隊,甚至連陳都靈都要單飛。

這麽多明星友情客串確實不能浪費,但也沒必要整成單元劇,致使人物關系不清不楚,劇情也不連貫。

給人的觀感就像某支球隊強行湊了一個五巨頭首發,紙面實力很強,教練卻沒有布置一個成體系的戰術。

彼此之間也沒有産生良好的化學反應,一上場就各打各的,單兵作戰都很強,一看戰績,連季後賽門檻都摸不到。

電影是每位導演的心血,但千萬不要舍不得,一定要勇于做減法,有些廢戲或邊角料能刪就刪了,有些重要戲份要加就必須加。

有時候學學王家衛沒壞處,《東邪西毒》裏王祖賢的片段說一剪沒就立馬沒,劉德華、張曼玉、鞏俐等大牌,他也毫不手軟。

高群書就屬于什麽都想要卻撲了個空,如果實在擔心得罪人或不想刪可以學學黃渤,正片裏剪掉了孫紅雷,放在彩蛋裏不就好了。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辦法多的是,就看有沒有用心做。

0 阅读:77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