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救下的小孩,後來怎麽樣了?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29 17:51:19

01.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爲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摘自《宋史 · 司馬光傳》

司馬光6歲開始讀書,到7歲時,已經擁有成年人的慧識,他尤其喜歡聽老師講《左氏春秋》,從學堂回到家後,還能與家人講上一遍。刻苦讀書,不知寒暑,因此比同齡人更早熟更聰明一點。

某一天,司馬光與一群小朋友在庭院中嬉戲,一個頑皮的小孩爬到了“甕”上,不幸失足跌入其中,馬上就要淹死了。因事發突然,其他小孩嚇得趕緊跑掉,唯獨司馬光處事冷靜,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將“甕”砸破,因此小孩得救。

隨著時間的演變,“司馬光砸甕”因諧音而演變成“司馬光砸缸”,咣當……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甚久,900多年以後,更是被寫進了兒童教材,以啓蒙小孩的愛心、機智與聰敏。

然而,這個故事的可信度極低,大抵是因爲具有正能量教化意義才被不斷講述,甚至找出了“砸缸”所救的小孩!

首先,以宋代早期的燒制工藝,很難燒出那麽大的“缸”,即便燒得出來,憑小孩子的力氣也很難砸得破。

其次,既然《宋史》所載爲“甕”,說明體積較小,而甕口收攏,小孩掉進去的可能性不大。並且,宋時“甕”的用途並非用來盛水。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宋史》爲元末右丞相脫脫和阿魯圖主持修撰,從1343年開始編修,到1345年就修完了,文字水平相對粗糙,爭議不斷。

尤其是,《宋史》篇幅極長,列傳是《舊唐書》的兩倍還多,其中錄入了不少野史傳聞。在修編方面,《舊唐書》用時5年多,《新唐書》前後用時近17年才修撰完成,就曆史事件可信度而言,《宋史》確實漏洞百出。

而“司馬光砸甕”演變成“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清朝光緒年間,這個時候的文學文化已經不那麽嚴謹了,演義話本更多,包括大學士紀曉岚負責編撰的《四庫全書》,其中有很多地方也沿用了民間轶聞。

總體而言,清人在文化學術這方面,遠不如唐、宋、明時期那般“咬文嚼字”,有好大喜功之嫌。

可問題來了,既然是杜撰成分較大,那麽“司馬光砸缸”所救的“上官尚光”又是從何而來呢?

以至于某一時期,全網都在喊司馬光砸缸救下的小孩找到了。

02.

司馬光出生于1019年,此時距離北宋建國剛過去60年,許多事物都還比較新,文化也一樣。

在經曆唐五代的混亂後,文學文化百廢待興,這段時期宋詩、宋詞正處在萌芽階段,柳永剛作完《鶴沖天·黃金榜上》,《雨霖鈴》還沒有問世,張先尚未成名,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正在努力求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要寫于26年以後。

所以,以苦學著稱的司馬光能脫穎而出,是理所當然的事,尤其他父親司馬池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手握一把“天胡”之牌。

司馬光自稱遠祖爲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這件事並沒有什麽實際考證,他的四世祖、曾祖皆爲布衣,祖父司馬炫考中進士,得官耀州富平縣令,從那以後“司馬家”才逐漸顯赫。

在北宋官場,司馬光和王安石一樣飽受爭議,雖然司馬光品性無可挑剔,爲士大夫之典範,但卻有“北宋實亡于司馬光”之說。

要理解這一說法,就要從司馬光的生平說起,他少年隨父宦遊,13歲的時候還曾持劍斬巨蟒,過人的膽識爲時人所道。

20歲這一年,司馬光登進士甲科,初授華州判官,其父時任同州知州,兩地相距較近,因此司馬光能時常去探望父母,在父親的幫助下,結識了很多名流,比如令蘇洵和梅堯臣都很推崇的石揚休。

登進士第的同一年,禮部尚書張存高門選婿,把女兒嫁給了司馬光。張氏極有賢名,因此司馬光是“一夫一妻制”的堅定實踐者,哪怕張氏並沒有爲他生養子嗣,司馬光也絕不納妾。

公元1039年,司馬光喪母,爲子去官守孝三年,然而禍不單行,兩年後司馬池病逝,又給了司馬光很大打擊。

守孝期滿後,司馬光簽書武成軍判官,得尚書龐籍賞識,將他當親兒子一般培養,所以司馬光很快轉官宣德郎,權知豐城縣事。

在地方磨砺三年後,司馬光入朝升大理評事、國子直講,此間他已經結識了王安石、包拯等人,互爲好友。

公元1049年,龐籍升任樞密使,薦司馬光爲館閣校勘,但沒有得到允准,三年後才入閣,同知太常禮院,逐步邁入權力的核心地帶。

35歲這一年,司馬光升殿中丞,改集賢校理,任史官,這爲他修撰《資治通鑒》打下了基礎。

可就在司馬光專心研究學問的同時,龐籍被罷相,出郓州知州,因此司馬光外調,改郓州通判。此後,他一直跟隨龐籍起伏。

公元1056年,大將軍郭恩酒後追擊西夏軍,大敗而歸,自殺謝罪。因此,身爲河東路經略安撫使的龐籍包攬了責任,自請谪青州。

司馬光爲此連上三封奏疏,言龐籍是聽了他的意見才受累的,願以身同罪。

龐籍聽說此事後,也上奏章引咎去職,乞免除司馬光之罪,所以司馬光並沒有受到實際懲罰。從這裏也能看出龐籍與司馬光情同父子,同進同退。

03.

公元1058年,40歲的司馬光升開封府推官,賜五品服,三年後擢修起居注,但司馬光連上五疏,稱自己“實非所長”,但仁宗一直未收回成命。

由于對司馬光的賞識與信任,隨後仁宗又升司馬光爲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任職期間,司馬光屢次奏請立儲,直到趙曙被立爲太子。

五年後,司馬光再升知制诰,可他依舊不願就職,認爲自己才不配位,所以連上9封辭職信,才改授天章閣待制兼侍講,仍知谏院。

公元1063年,仁宗駕崩,趙曙即位,爲英宗。此時兩宮矛盾加劇,司馬光17次上書英宗和皇太後,講曆史,擺利害,曉明大義,從全局出發,苦苦相勸,終于使太後和英宗的矛盾緩和。

仁宗崩逝以後,英宗曾將其價值百余萬的遺物頒賜群臣,司馬光也獲得近千缗,但司馬光爲了吏治清明,主動將賞賜上交給谏院爲公使錢。

隨後,司馬光再升龍圖閣直學士,仍留任谏職,同時開展《資治通鑒》的編撰工作。

英宗駕崩以後,神宗即位,歐陽修薦司馬光爲翰林學士、遷禦史中丞,但王安石變法很快就要開始了。

在政見方面,王安石主張開源,司馬光主張節流,作爲“革新派”與“保守派”領袖,兩人據理力爭,分毫不讓,尤其是“青苗法”頒布以後,得到了保守派全力阻擊,歐陽修、蘇轼、蘇轍、範純仁紛紛響應司馬光,然而就在爭議聲中,王安石拜相。

王安石鐵腕手段,先後將禦史劉述、劉琦、錢顗、孫昌齡、王子韶、程颢、張戬、陳襄、陳薦、謝景溫、楊繪、劉摯,谏官範純仁、李常、孫覺、胡宗愈等,全部外放出朝。

所以司馬光上書,請求離京,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次年改任西京禦史台留守,退居洛陽,此後絕口不論政事,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資治通鑒》。

這一年司馬光53歲,他在洛陽閑隱近15年時間,雖然遠離朝堂,但影響力不減。

公元1084年,66歲的司馬光將《資治通鑒》編撰完成,呈于宋神宗,神宗降诏獎谕,賞銀、絹、衣、馬,擢升司馬光爲資政殿學士。

很快,屬于司馬光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04.

公元1085年,神宗駕崩,哲宗即位,祖母太皇太後高氏臨朝聽政,重新啓用司馬光。

司馬光掌權後,立馬廢除了新法,召呂公著、文彥博、範純仁、李常、蘇轼、蘇轍等人回朝,幾乎把“革新派”中堅力量全部外放或罷黜。

因年邁,司馬光將一切安排好後請辭,然高太後未允,反而擢司馬光爲相,主理朝政。

公元1086年,司馬光因病離世,高太後聽聞訃訊後悲痛不已,攜哲宗一起前往吊唁,賜一品禮服入殓,銀、絹七千,追贈太師、溫國公,谥號“文正”。

哲宗還親題碑額“忠清粹德”,又下诏令戶部侍郎趙瞻、內侍省押班馮宗道護喪,將司馬光的靈柩送歸陝州安葬。

當靈柩扶出京師時,民衆紛紛罷市前去憑吊,有的人甚至賣掉衣物去參加祭奠,萬人哭巷之聲超過了車水馬龍。

甚至一些地方的百姓也主動拜其畫像,每餐必焚香追悼,可見司馬光有多受百姓愛戴。

但就北宋當時的局勢而言,司馬光爲相一年前後的舉措,實則無大益,新法雖然廢除,但是黨爭矛盾卻日益加重。

尤其是,司馬光還將已收複的安疆、葭蘆、浮圖、米脂四寨無償割讓給西夏,以偷安一時。

所以哲宗親政,章惇爲相後,削除司馬光贈谥,毀壞賜碑,將其列爲“元祐黨”首,刻元祐黨人碑,禁止元祐學術。

直到徽宗年間,司馬光才複太子太保、再次賜谥,高宗又賜配享哲宗廟廷,理宗圖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勳閣,司馬光位列其中,從祀于孔廟。清康熙年間,司馬光從祀曆代帝王廟。

無論是爲人還是爲官,司馬光在品德方面都無可挑剔,童年時他說謊,被父親訓斥,教其:誠實守信,不敢謾語。

後來司馬光把這8個字寫于紙上,常自勵自勉,邵雍的兒子邵伯溫還看過這張戒紙。

司馬光爲官清廉,以至于愛妻過世後竟無錢安葬,不得不典當三頃良田,才爲妻子舉辦了葬禮。

然而司馬光遠見不足,固步保守,他抵制新法卻又拿不出更好的治國之策,保守派以他爲瞻,可他卻制造了黨爭矛盾,直到北宋滅亡,新舊黨爭依舊困擾朝堂。

所以,清官未必是好官。

05.

現在我們可以揭開謎底了,司馬光砸缸所救的小孩“上官尚光”到底是何人?

司馬光生于光州光山,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光山縣,當時其父司馬池在此任縣令,生下他後就以“光山”取名,爲司馬光。

他整個童年都是在這裏度過的,“砸缸救人”之事也是發生在這裏。

900多年以後,光山縣爲了傾力打造“智慧光山”,就把司馬光的故事拍成了動畫片,取名《少年司馬光》,此劇分爲十三個單元,共26集,分別爲:

白鹭記、胡桃記、青蝦記、糍粑記、麻鴨記、高跷記、送燈記、木魚記、水牛記、鬥茶記、砸缸記。

在“砸缸記”中有一個虛擬的人物叫“上官尚光”,也就是司馬光砸缸所救的小孩。

之所以這個小孩取名“上官氏”,與光山縣弦山街道辦事處的上官崗村有著較深淵源。

在信陽大地上,光山縣上官崗村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卻曾先後榮獲過“全省康居示範村”、“全省文明村鎮創建先進村”、“河南省特色文化産業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殊榮,是光山縣最先富起來的村子。

村民致富以後,不忘感恩,曾無償給縣文聯的作家們提供創作室,承辦了好幾屆文學筆會,被光山縣諸作家們稱爲“娘家”。

娘家人在接到《少年司馬光》的創作任務後,爲了讓“砸缸記”一章更逼真、更飽滿,就賦予了被救者“上官尚光”這個名字,並言他長大後移居城西龍堤南坡,建“感恩亭”亭,以報司馬光救命之恩。

隨著演義和書寫藝術化,這件事就逐漸被默認了,並在網絡上被寫手大書特書,極盡想象力。

無論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如何,都不影響司馬光的曆史地位,以他爲主編撰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史巨著,全書共294卷400萬字,通貫古今。

同時,司馬光還精通詩詞、經學、書法、哲學乃至醫學,朱熹將周敦頤、邵雍、程颢、程頤、張載與司馬光合稱爲北宋“道學六先生”。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這首《客中初夏》爲司馬光詩作的代表,寫于隱居洛陽著書期間,詩雖寫景,卻借柳絮暗喻那些隨風搖擺的小人,而“向日葵”則代表大道正統。筆法委婉含蓄,托物言志,深刻體現了司馬光高潔的性格品質。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