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攜妻隱居深山,自己接生,11年花光350萬積蓄,如今怎樣

北有南栀 2024-06-28 09:31:56

王青松曾是一個出身貧瘠山村的寒門子弟,通過自身不懈的奮鬥,最終踏入了中國頂級學府——北京大學。

他的這一躍,就如同古老的“鯉魚跳龍門”寓言般,象征著從平凡走向輝煌的轉折。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成爲北大教師、事業有成之後,他卻做出了一個令外界震驚的決定:辭職,重返山村。

在那個偏遠的山村裏,王青松與妻子一起,在不通電、無通訊設施的荒僻之地,過上了一種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他們不僅要自力更生,滿足日常吃穿用度的需求。

甚至連妻子分娩這樣的大事,都是由王青松親自接生。

這種近乎“原始人”的生活,他們卻安然度過了十一年之久。

令人不解的是,他們在這十一年裏,竟然花光了高達350萬元的積蓄。

王青松和妻子,究竟爲何會選擇逃離喧囂的城市,投身于這荒無人煙的山村生活?

在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歲月裏,他們又是如何耗盡那數百萬的積蓄的呢?

農村窮小子考上北京大學

1957年,河南洛陽新安縣的一戶貧寒農戶家中,誕生了一個新生命,那就是王青松。

他成長在一個資源稀缺的年代,家中兄弟姐妹衆多。

往往上一頓的飯食還未完全消化,下一頓的餐點便遙遙無期。

即便生活如此艱難,王青松卻從不曾向命運低頭。

他自小便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熱情與毅力,聰慧過人的他,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深受師長們的喜愛。

貧窮讓王青松嘗盡了生活的艱辛,卻也激發了他改變命運的決心。

即便每日饑腸辘辘,他仍堅持走幾十公裏的路去上學,從未有過一絲放棄的念頭。

很多和他同齡的孩子們因爲家庭貧困而早早辍學,而王青松卻選擇了一邊上學一邊拾荒,以微薄之力維持學業,直至高中畢業。

在那個時代,高中畢業已算得上是高學曆,足以在工廠謀得一份穩定的工作。

王青松亦如此,他順利進入當地一家工廠,過上了旁人羨慕的穩定生活。

他本以爲這便是他一生的軌迹,然而1977年,中國恢複了高考制度,這爲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王青松內心的火焰再次被點燃,他不願一輩子局限于工廠的狹小天地。

于是,在認真複習了兩年之後,22歲的他勇敢地踏上了高考的征程,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

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他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從農民到知識分子的跨越。

進入北京大學後,王青松倍感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與高中時期相比,他的身上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

他利用在工廠時攢下的積蓄,爲自己置辦了一身筆挺的西裝。

每天西裝革履地走進教室,成爲了校園裏的一道靓麗風景。

這一身西裝不僅讓王青松看起來更加成熟穩重,也爲他贏得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他活躍于各種社團活動中,憑借出色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被任命爲學校的團支書。

大學的四年生活,成爲了他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美好回憶。

王青松的生活總是繁忙而充實,他對于學習總是保持著一種刻苦不懈的態度,對于自我提升的機會也從不放過。

無論是校園裏的課堂,還是圖書館的角落,他總是埋頭苦讀,汲取著知識的甘泉。

除了在學校上課,王青松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圖書館中。

他在書海中遨遊,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他的業余時間,則更多地貢獻給了團支部的工作,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1983年,王青松以出色的成績從北京大學畢業。

手中握著那張代表著榮耀和汗水的畢業證書,他本可以輕易找到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他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追求和要求,因此他選擇繼續深造,攻讀北京大學的法學碩士。

成爲法律系研究生後,王青松並沒有因此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他一邊繼續深入學習法學知識,一邊積極尋找能夠鍛煉自己的機會。

他的勤奮和進取,讓人不得不佩服。

就在這個時候,國內掀起了一股“健康養生”的熱潮。

王青松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機會,他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結合大量的書籍資料,成功在校園內開設了“養生班”。

原本作爲法律專業研究生的他,開設的“養生班”卻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養生理念和方法深受大家的喜愛和認可,前來參加“養生班”的人絡繹不絕。

王青松更是連續舉辦多場講座,每一次都座無虛席。

據王青松的同學介紹,參加“養生班”的人數一度高達幾萬人之多。

王青松不僅成爲了大家心中的“養生大師”,更是通過成功創辦“養生班”,獲得了留任北京大學任教的資格。

在事業和學術上雙雙取得豐收的王青松,愛情也在這個時候悄然降臨。

師生戀與妻子婚後隱居

就讀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的王青松,在某個清晨與英語系的張梅不期而遇。

張梅的聰慧與美麗,宛如一束照亮王青松心房的溫暖光芒。

兩人的心在學術的交彙中逐漸靠近,進而交織在一起。

不久之後,王青松與張梅便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組建了一個充滿溫馨與甜蜜的小家。

他們不僅在學術上有著深入的交流,更在精神世界中找到了彼此的共鳴。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漸漸發現,日複一日的機械生活並非他們所追求的人生。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王青松毅然辭去了在北京大學的工作,決定與張梅一同踏上隱居之路。

他們用手中的積蓄,在北京與河北的交界之處,買下了一片廣袤而原始的荒山。

這片荒山,未經任何開發,連最基本的通電和通水都未實現,更別說有一條平整的道路了。

王青松與張梅親自動手,在這片荒山中建造了一座簡陋的土坯房,作爲他們避風遮雨的居所。

這裏沒有自來水,他們便挖了一個水窖,儲存雨水以供日常生活所需。

這裏沒有蔬菜糧食,他們便親手在荒山中開辟出一片片田地,播種下希望的種子。

在這片與世隔絕的荒山中,王青松與張梅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

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將這座荒山打造成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小天地。

除了偶爾下山購買食鹽等必需品外,他們的生活幾乎完全自給自足。

或許有人會好奇,爲何王青松這位曾經擁有體面工作的學者,會選擇與妻子隱居在這片荒涼落後的荒山之中?

或許,這正是他們對于生活的獨特理解和追求。

在這片遠離塵囂的荒山中,他們找到了內心的甯靜與自由,找到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隱居荒山11年,花光350萬積蓄

這個問題,在王青松與妻子隱居深山十一年之後,終于從他口中道出了背後的“內情”。

當初,王青松爲了追尋心中那份向往的隱居生活,毅然從北京大學提出了離職申請。

他帶著過去開設“養生班”攢下的350萬元積蓄,踏入了北京與河北交界處的那片蒼茫荒山。

他豪爽地投入了20萬元,一次性租下了這片占地2500畝的荒山,租期長達五十年。

面對如此廣袤的荒山,僅憑他和妻子張梅兩人之力,實在難以周全打理。

盡管王青松聲稱自己向往隱居生活,但種地澆水、料理荒山這些繁重的工作,終究不是一人所能承受之重。

無奈之下,王青松只好花錢從山下村子裏雇傭了十幾名工人幫忙。

隱居期間的王青松並無其他經濟來源,完全依賴自己的積蓄維持生計。

他和妻子盡管力求節儉,甚至妻子生孩子時都是由王青松親自接生。

但面對著荒山和工人的開銷,那筆原本豐厚的積蓄也日漸消耗。

據王青松所述,在隱居荒山的十一年間,他耗盡了自己早年積攢的350萬元積蓄。

面對積蓄的枯竭,王青松不得不考慮下山“求助”。

這十一年裏,他和妻子張梅僅外出過兩次。

一次是爲了更換身份證,另一次則是因存折遺失而去挂失。

隱居期間,雙方的家人曾多次表示希望探望他們。

希望他們能回歸正常生活,但都被王青松夫妻倆婉拒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人們的聯系也日漸稀少。

再加上荒山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他們的家人便再也沒有來過。

最終,當積蓄即將見底,爲了妻子和孩子的未來,王青松才想到下山聯系自己的老同學尋求幫助。

聯系昔日同窗回歸社會

深居荒山11載,昔日的“天之驕子”王青松,早已與世隔絕,對外面翻天覆地的世界毫無所知。

他難以想象,如今的社會,通訊之發達、交通之便捷,已遠超出他的想象。

原本,他以爲尋找大學的同窗會大費周章。

卻不料在通訊的魔力下,他竟能輕易地聯絡上昔日的同窗唐師曾。

此時的唐師曾,早已不再是昔日那個青澀的學子,而是成爲了國內頗具聲望的記者。

當他看到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褴褛的“老農”站在自己面前時。

幾乎無法將這個人與那個曾經風度翩翩、意氣風發的團支書聯系在一起。

王青松向唐師曾傾訴了自己的困境,他早已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迷茫和無助。

聽到這裏,唐師曾不假思索地說道:“你缺錢可以隨時來找我!”

這句話卻深深刺痛了王青松的自尊心。

他自認爲自己的內心世界比任何人都要豐富,無法接受同窗因他陷入困境而看低他。

盡管心中不悅,但現實的困境卻讓王青松不得不向唐師曾求助。

于是,唐師曾跟隨王青松來到了他隱居了11年的荒山。

在這片與世隔絕的地方,唐師曾用鏡頭記錄下了王青松和家人的生活,並決定將他們的故事寫成一本小說。

當唐師曾看到王青松的孩子時,他再次勸說王青松和妻子回到城市生活。

雖然這個孩子並沒有經過任何産檢,也是由王青松自己接生,但孩子的身體卻異常健壯。

王青松堅信自己和妻子作爲北大的高材生,能夠教育好孩子的基礎知識。

唐師曾卻提醒他,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知識的灌輸,更需要與外界的接觸和同齡人的陪伴。

唐師曾的這番話,觸動了王青松的內心。

他開始思考,爲了孩子的未來,是否應該放棄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重新融入社會。

最終,在唐師曾的幫助下,王青松決定帶著家人回到城市生活。

2016年,在昔日同窗的助力下,王青松一家終于走出了深山,開始了新的生活篇章。

王青松深知,這次回歸不僅是爲了孩子,更是爲了自己和家人能夠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重返城市生活的決定看似輕松,但對王青松而言,卻如同走進一個陌生的世界。

他離開這座城市已經十幾個年頭,社會的脈搏他早已無法觸摸。

王青松依然堅信,自己能夠輕易適應這一切。

他想給孩子找個好學校,自己則打算繼續推廣他的“養生班”,讓更多的人受益。

他的妻子張梅,曾是英語老師,也打算重拾舊業,繼續她的教育事業。

然而,生活的真相遠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

王青松發現,他竟不會使用現代人離不開的手機。

無法適應網絡的飛速發展,甚至連開車都不會。

他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感到了深深的束縛和不適。

他的“養生班”計劃因爲種種原因而擱淺,張梅也因爲外表的不修邊幅,難以找到教師的工作。

一連串的打擊讓王青松倍感絕望,他覺得自己仿佛被這個社會排斥在外。

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真的錯了?

他是否應該繼續留在這個陌生而冷漠的城市?

最終,王青松做出了決定。

他帶著妻子和兒子,再次回到了那片荒山。

他們重新開始了隱居生活,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和紛擾。

也許,對于王青松來說,這片荒山才是他真正的歸宿。

我們無法得知他當初爲何要放棄北大的教職,選擇在這片荒山裏度過余生。

也許,他有著自己的理念和追求,有著我們無法理解的執著和堅持。

但無論如何,他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並爲此付出了努力。

再次回到荒山,王青松或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松和自在。

他不用再去適應那個他不喜歡的世界,也不用再爲了融入社會而改變自己。

他可以在這片荒山裏,繼續他的研究和探索。

結語

王青松一度是貧困山村的樸實少年,憑借一股韌勁和不懈努力,從深山中崛起,成功跻身北京大學精英行列。

甚至留校執教,可謂實現了階層躍遷,贏得了許多人豔羨的目光。

就在大家以爲他將按照世俗眼光走上光明坦途時,他卻出人意料地辭別了穩定的教職,攜妻遁入深山,過上了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

此舉引發了外界不同的聲音,有人爲他的放棄感到惋惜,認爲身爲北大教師,卻選擇重歸“農夫”身份,實在是令人扼腕。

而另一些人則對他的選擇表示欽佩,認爲他不被社會名利所累,敢于追尋自己內心的自由,他的靈魂是那樣的無拘無束。

那麽,王青松此舉究竟是基于對社會的失望?

還是出于對大自然的摯愛,對“桃花源”式生活的向往?

他的內心究竟藏著怎樣的追求和夢想?

這些我們都無從得知,只能從他的選擇中窺見一二。

不論外界如何議論,王青松的勇氣和決心都值得我們敬佩。

他敢于打破常規,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這種勇氣和決心是許多人都無法企及的。

他的灑脫和富足的內心世界,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至于他隱居荒山的11年生活,以及那350萬元積蓄的消耗。

或許我們可以看作是他對人生的一種投資,一種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對于這樣的選擇,我們或許無法完全理解,但至少應該尊重。

畢竟,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嗎?

你對北大才子王青松攜妻女隱居山林的故事有何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4 阅读:252

北有南栀

簡介:講述不一樣的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