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劑清代猛方,橫掃一切瘀堵,活血通絡,消除周身疼痛,剜除怪病

孔維萍的記事本 2024-04-19 07:15:38

中醫講,不通則痛。外邪入侵或者其他原因,致使經脈發生壅塞,此時氣血就會被堵,時間越久,堵得越多,那麽久而成疾,久而生病。現代人有病了大都是氣滯血瘀,或者因爲氣滯血瘀得病,或因病而氣滯血瘀因此,在中醫治病的一大基本原則就是疏堵,只要經絡通,氣血順,那麽病自然就好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祛瘀行氣的名方——它就是清代名醫王清任所創的血府逐瘀湯。它專門用于化解氣滯血瘀,活絡經脈,能夠活血祛瘀,散結止痛。該方由當歸、生地、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枳殼、柴胡、甘草、桔梗、川牛膝組成。

在這個方子中,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構成了桃紅四物湯。這個方子則以祛瘀爲核心,兼以養血、行氣。方中桃仁、紅花破血之力強勁,主要用于活血化瘀;生地、當歸滋陰補肝、養血調經;芍藥養血和營,以增補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以助活血之功。這個方子可以使瘀血祛、新血生、氣機暢。

在桃紅四物湯的基礎上,王清任又加入了枳殼、柴胡、甘草、桔梗、川牛膝。枳殼是一味行氣藥,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血滯則瘀,氣滯則漲,病要想消除,滯脹瘀阻必定要先期消除。

柴胡性能升發,具有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功效,能夠宣暢氣血。桔梗和牛膝均充作引藥。桔梗引藥上行,以行氣寬胸;牛膝性善趨下,能引瘀血下行,使邪氣有外解之路。甘草性溫,能夠調和諸藥,緩和藥性。所有藥材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奏活血調氣、祛瘀止痛之功。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例子,來看看血府逐瘀湯的功效。去年,我接診過一個80歲的男性,姓劉。他兩條腿沉重乏力兩年多,行走的時候下腹還時不時地脹痛,去醫院拍片檢查都沒有任何異常。半個月之前,病情突然加重,走100米就已經氣喘籲籲,需要停下來休息,自感病情嚴重,于是找到我。

我見其舌質略暗,苔薄,脈沉澀,綜合其外在病症,斷其爲血瘀氣滯,經絡受阻。于是辨證開方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赤芍、生地、川芎、桃仁、紅花、枳殼、柴胡、桔梗、牛膝、甘草、栀子、木香、香附、郁金、烏藥。老人服用該方子8劑之後,雙腿乏力酸痛症狀減輕,行走腹部脹痛消失,可慢性10分鍾左右;續服15劑,兩條腿症狀全消,步履有力,行動如常,是已痊愈。

血府逐瘀湯可治的病症非常多,比如頭痛、胸痛、自汗盜汗、燈籠病、失眠多夢,在此基礎上加減方亦可以治多種疾病,比如治以上案例中下肢無力的病症。最後,我想說的是,切忌隨意用藥,還是要通過就醫問診,辨證論治,對症開方。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具體藥物用法用量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辨證加減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藥。如果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問我。

21 阅读:2097
评论列表

孔維萍的記事本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