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是被奪舍了嗎?

Idlemovie 2024-06-19 18:38:04

賈樟柯又發表無邏輯的言論了。

在某論壇上說:“好萊塢電影對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降低了。

就是說當我們的文化市場不能夠接受更多元的更國際化的影視産品的時候,我們的市場的性能是不是逐漸會喪失,我們的文化影響爲是不是逐漸在喪失。”

就事論事,賈樟柯的這番言論又是經典的“我們必須反思。”

要麽賈樟柯在信息繭房,要麽思想停在過去,要麽辮子沒剪幹淨,要麽盲目迎合,要麽被奪舍了,要麽就是抛開世事不談,你難道沒有一點錯嗎?

第一、好萊塢電影爲什麽在中國的影響力下降了?

是因爲他們自己不爭氣,老是公式電影,天天家人俠,伐木累,像春晚一樣包餃砸,你看你也煩。

相反這兩年,內地引進了不少好萊塢大片,一上映就可以給到30%左右的排片,不可謂不支持,自己萎了,自己不反思,反倒讓我們自己反思,荒謬。

人不行怪路不平,院線、發行也得考慮賺不賺錢,不可能不顧成本一股腦全引進,誰也不是平白無故做慈善的,把商業行爲當成用愛發電,蠻抽象的。

第二、我們不能夠接受多元化、國際化?這也是無稽之談。

《小美人魚》《美國內戰》這些正確電影悉數引進,以及其他女性主義影片,內地觀衆對好萊塢的容錯率也很低,至少有一大部分觀衆不會因所謂正確就徹底拒絕好萊塢。

甚至宮崎駿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有左和右的立場問題,反戰敗的嫌疑,來內地宣傳大家都捧場,去影院支持他的最後一部電影,拿下了7.9億票房,這何嘗不是一種包容。

賈樟柯要說我們的類型化不如好萊塢,這確實沒問題。

國産片總是在重複小品電影、段子電影、短視頻電影,主打情緒價值輸出,在多元化、類型化、工業化的開拓上不盡如人意。

但偷換概念說不能夠接受多元化這純粹是睜眼說瞎話了,除非他的多元指的是lgbtq,他的國際化指的是一百多種性別,那這個顯然不能在國內成爲主流。

第三、因爲好萊塢在內地不受歡迎了,所以我們的市場性能喪失了,文化影響喪失了,這完全是《意林》《讀者》式發言。

電影是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我們必須堅守,但在守住且往好做的同時也在開放、包容,這兩年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內地電影市場的複蘇,在世界票倉占據重要地位。

我們走出去的東西不多,但也有其他客觀因素,如好萊塢的封閉與打壓,爲什麽不讓好萊塢反思一下他們爲何不自由競爭,老動用國家機器使用不公平的手段。

誠然,我們得承認我們自己的文化在對外輸出時做的不到位。

全球化不如好萊塢,也比不上日韓的漫畫和女團,可全球化是一個綜合概念,賈樟柯的論點和論據顯然過于片面了,看似有道理,實則很搞笑。

電影討好是投機行爲,爲了某種目的,可以允許你耍點小聰明,但若是思想也跟電影一樣且不自知,那就是大大的壞了。

賈樟柯這類導演從來不會明白或者說不願意去弄明白一句話“大人,時代變了。”

現在的華語電影觀衆們早已不是當年那般赤條條了,他們對于影視作品價值觀的訴求,已經從傳統的“你說我聽”轉變成了“你說得對我才聽”。

就像以前專家說是權威,而今專家建議屢屢被年輕人反感,建議他們不要建議,觀衆一直在動,但賈樟柯這代文化人一直不動,看世界的視角就成了我們看到的是多元的,他們看到的是單一的。

這不是倒反天罡,這是事物變化的根本規律,當初靠著信息差一家獨大,如今倒不會睜眼看世界了,這種偏差讓行業從業者從絕對的輸出端變成了資方與觀衆的夾心餅,如果導演們始終沒有轉過這個彎,將會一直當夾心餅。

有時候真的佩服劉慈欣的《三體》,“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有些人明明在倒行逆施,天天歌頌傷痕文學,徜徉在燈塔的美夢裏不肯蘇醒,卻自以爲自己覺醒了,他人皆醉。

雲天明給他三個童話,羅輯帶他走出苦海,他卻非要當程心,享受了紅利,也賺的盆滿缽滿,還活了下來,不求你感謝羅輯,但你也不能說羅輯是壞人啊。

0 阅读:6
评论列表
  • 2024-06-21 11:49

    他是個什麽玩意[呲牙笑]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