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高發,如何守護你的“心”健康?

瓊瓊聊健康 2024-06-06 12:53:36

近年來,房顫患病率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年輕人的身影,那到底什麽是房顫呢?2013年3月19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八大學會聯合發起的中國房顫聯盟(CNAFA)在京成立,會上同時宣布將每年的6月6日定爲“中國房顫日”。在第12個房顫日到來時,我們一起聊聊房顫這個話題。

什麽是房顫?

房顫,又稱心房顫動,是一種快速性心律失常。其特點在于心房內産生不規則的沖動,導致心房內各部分肌纖維極不協調地顫動,從而喪失了有效的收縮功能,表現爲心跳過快且節律完全不規則。房顫的常見症狀涵蓋了心悸、氣促、頭昏、胸悶、乏力等,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黑矇、暈厥、多尿等症狀,某些患者可能會誘發心絞痛或心衰。房顫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血栓栓塞、腦卒中等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臨床上部分患者發作房顫時無明顯自覺不適,即無症狀房顫。但不論患者有無臨床症狀,房顫均可影響心髒功能,導致心髒擴大、心功能下降,可能誘發血栓栓塞並發症,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壽命。房顫給患者及家庭帶來較明顯的健康影響和經濟負擔,已成爲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

房顫老年人高發

據最新統計,我國房顫的發病率爲1.6%,這意味著大約有2000萬人患有房顫。其中有70%的患者都是65~85歲之間的老年人,在>80歲的人群中,房顫患者占比高達10%以上,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房顫發病率顯著上升。

老年人之所以成爲房顫的高發人群,一方面是因爲心髒隨年齡增長逐漸出現退行性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爲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是房顫的潛在誘因。此外,吸煙、勞累、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量攝入咖啡因、缺氧、電解質紊亂、嚴重感染及某些藥物的影響等,也會增加房顫的發病風險。

房顫有六大信號

專家總結出六大房顫信號,可幫助大家早期識別房顫:

一是胸口撲通撲通跳,仿佛雷聲滾滾、鼓聲敲擊或魚兒撲通跳水等。

二是脈搏不規則強弱不等,有時感覺漏跳一拍。

三是用力時感覺氣短。

四是活動易疲勞,運動量降低。

五是出現胸悶甚至胸痛。

六是發生昏厥或頭暈的症狀。

患者一旦出現這些信號應該及時就醫治療。

房顫可引發卒中

房顫是一種很常見且潛在危險性極大的心律失常,它不僅可能導致心慌、頭暈、氣短等症狀,而且會加劇原有的心髒疾病,並使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2-5倍。臨床研究表明,房顫患者一旦發生腦卒中,其第一年的死亡率可高達50%,且第一年的嚴重致殘率高達73%。

房顫之所以會引發卒中,是因爲它會導致心房中的血液不能完全被泵出,進而凝結成塊形成血栓。這些血栓一旦脫落,便會隨血液流動至腦部,堵塞在腦血管的狹窄處,阻斷腦供血,從而引發腦卒中。這一發生概率大約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另外,若血栓堵塞在心血管中,則可能誘發心肌梗死。

治療需抓關鍵環節

房顫治療的主要目的就是轉複並維持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臨床上房顫治療的方法主要有藥物、電複律、起搏、射頻消融和外科手術治療等。然而,鑒于目前房顫的根治率不足1%,尋找有效且安全的治療藥物成爲了房顫患者迫切的需求。

爲了更有效地治療房顫,了解其發病機理至關重要。近幾年醫學界認爲房顫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細胞離子通道異常,德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看法。由德國慕尼黑大學、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和美國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等50多個機構聯合進行的研究發現,增高房顫發生風險的元凶就是KCNN3基因,這段基因可以參與、影響心肌細胞離子通道的合成,最終引發房顫。

因此,調整心肌細胞離子通道就是治療房顫的關鍵環節。房顫患者在有效治療房顫的基礎上,服用具有調整離子通道作用的藥物,如參松養心膠囊,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能降低腦卒中等並發症的風險,降低射頻消融術後持續性房顫的複發風險。經循證醫學研究發現,參松養心膠囊這類具有調整離子通道作用的藥物,對心肌細胞鈉、鉀、鈣等多種離子通道均有明顯的調節作用,可明顯抑制陣發性房顫的發生和持續,能緩解心慌、頭暈、氣短等症狀,其藥效與常用的西藥心律平相當。

溫馨提醒:本文僅作科普,用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2 阅读:104

瓊瓊聊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