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出名30首七言絕句,首首情深意重,可謂登峰造極

荔枝姑娘詩詞 2024-05-29 09:20:34

01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這首詩與其說是記錄故友江南重逢的情景,倒不如說是抒發對開元盛世的緬懷,是故國不堪回首的無可奈何。

李龜年:唐玄宗時著名樂師,擅長唱歌。安史之亂後,流落江南。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範,封岐王。

崔九:指殿中監崔滌,唐玄宗的寵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江南:這裏指今湖南省一帶。

落花時節:暮春,通常指陰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飄零,社會的凋弊喪亂都在其中。

當年在岐王宅裏,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聽到你的演唱,欣賞到你的藝術。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時節,沒有想到能在這時巧遇你這位老相識。

這首七言絕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創作生涯中的絕唱,也是盛唐落幕的見證。

杜甫早年曾在洛陽聽過李龜年的演唱,如今在潭州(今湖南長沙)相遇,不禁引起萬千感慨,于是以此詩相贈。

這首詩先是追憶李龜年出入達官貴人之家,間接表現了當時的太平繁盛。第三句則刻意提起江南的好風景,大有“風景不殊,河山有異”之歎。

第四句以“落花時節”隱寫世亂時艱。用一“又”字把前後兩相對照,風光已不再,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歎。特別是在時局上,這個“落花時節”包含著更廣泛的含義。

它象征唐王朝繁榮昌盛的時代已經過去,早年在長安時看到的太平景象不見了,社會動蕩蕭條,使人不堪回首。

詩前兩句言過去之盛,爲下文做了鋪墊;後兩句寫現在之衰,抒發無窮感慨。

四句詩,從岐王宅裏、崔九堂前的“聞”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聞”“逢”之間,聯結著四十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

全詩並無直接的抒情之語,但時世之凋敝喪亂與人生之淒涼飄零,卻盡寓其中。

02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在深沉的夜色中,一鈎殘月緩緩沉落西山,夜幕之上稀疏地點綴著幾粒寒星。古樹上,幾聲棲鳥的啼鳴打破了夜的寂靜。

此刻,草地上和灌木叢中的霜層顯得尤爲厚重,宛如一層銀色的紗幕輕輕覆蓋在大地上,爲這涼秋的深夜增添了幾分寒意。

詩中的詩人此刻正泊船于楓橋邊。楓橋,這個位于阊門外楓橋鎮邊的地方,爲詩人提供了一個暫時的休憩之所。

他舉目四望,江天寥廓,四野寂靜,只有幾樹火紅的江楓和江上閃爍的漁火爲這冷寂的秋夜增添了幾分溫暖和絢爛。

然而,盡管眼前的景色如此美好,詩人卻難以平複內心的愁緒。他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滿心的憂愁如同江水一般洶湧澎湃。

那麽,爲何詩人會在這甯靜的夜晚感到如此愁悶呢?據曆史記載,詩人張繼在至德年間曾客遊吳越,路過蘇州。

當時正值安祿山叛軍攻陷潼關之際,國家動蕩不安,民生凋敝。張繼雖然剛剛進入仕途,但面對如此國難,他怎能不心懷憂慮,愁緒滿懷呢?這種深重的憂國憂民之情,使得他即使在江南的美景中也無法釋懷。

詩中的“寒山寺”更是爲這淒清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這座位于蘇州城外楓橋西邊的古寺,據傳是由著名詩僧寒山所住,因此得名。

每當夜幕降臨,寒山寺的鍾聲便會穿越時空的隧道,回蕩在江面之上,似乎在訴說著曆史的滄桑和人生的遭際。

這悠揚的鍾聲不僅讓詩人感受到了歲月的流轉和曆史的變遷,更讓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産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視覺和聽覺的描寫手法,將殘月、棲烏、霜華、江楓、漁火、航船等景物與寒山寺的鍾聲相結合,構成了一幅生動而感人的畫面。

同時,通過對詩人內心愁緒的細膩刻畫,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內涵。

《楓橋夜泊》是一首充滿情感色彩和思想內涵的佳作。它不僅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和獨特的審美眼光,更讓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了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無奈。

0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王維十七歲寫的詩,廣泛爲人們傳誦。王維弟兄共五人,他居長,另有兩個妹妹。作這首詩時,他初次離開了家鄉,當時王維的家遷到蒲州,在華山以東,故稱山東。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

詩人自己遠離家鄉在異鄉漂泊,永遠是那裏的客人,一到節日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就更加強烈,又到了重陽佳節,遙想今日兄弟們又在登高,他們佩帶茱萸,卻發覺少了詩人一人。

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詩意反複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多少人因思念親人的深情,成爲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的心。

04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是一首充滿喜悅與輕快的詩篇,盡管它描述的是穿越長江三峽的艱險旅程。與當代文學家劉白羽筆下的三峽舟行相比,李白的文字更爲飄逸,情感更爲積極。

開篇兩句,詩人便用“彩雲間”來形容白帝城的高峻,同時借助初燦的朝陽給山岚雲霧塗抹上缤紛的色彩。

他乘坐的小船仿佛是在這晴朗的早晨“辭”別這仙境。接下來的“千裏”與“一日”的對比,更是強調了行程的迅捷,以及詩人內心的輕松與喜悅。

詩中的“江陵”並非詩人的故鄉,也非此行的終點,但詩人卻用了一個“還”字,這不僅表達了詩人對江陵的熟悉與親切,更透露出他對于能夠再次回到人間、重獲自由的慶幸與喜悅。

詩的後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更是將詩人的喜悅推向了高潮。

盡管三峽航道艱險,兩岸猿聲哀鳴,但在詩人筆下,這些聲音卻像是爲他的歸來而歡唱。他乘坐的輕舟仿佛穿越了重重山巒,一路疾馳,最終到達了目的地。

這裏的“輕舟已過萬重山”,既是對三峽航程的生動描繪,也是詩人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在經曆了人生的萬般劫難之後,他最終重獲自由,迎接新的生命輝煌。

《早發白帝城》不僅展現了長江三峽的壯麗景色,更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與希望。這首詩以其輕快的節奏、明快的色彩和積極向上的情感,成爲了千古傳頌的名篇。

05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的感慨源自這條烏衣巷,(在今江蘇南京秦淮河南邊。)

古巷曾居住的王、謝兩個顯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導,輔佐創立了有百年曆史的東晉王朝;

另一位是謝安,指揮肥水之戰,以少勝多,打敗荷秦百萬大軍。

作爲一代名相,王、謝足以令後人追懷,更令人驚”奇的是:王、謝家族人才輩出,他們居住的這條古巷,還有“王家書法謝家詩”的風采。

王羲之與另外兩位大書法家王獻之、王洵,書法成就登峰造極。

朱雀橋畔長滿了野草,到處盛開著一簇簇的野花。黃昏時刻,夕陽西下,烏衣巷內一片幽暗。那些曾經在王導和謝安的高樓華屋中築巢的燕子,如今都飛到普通百姓家中去了。

朱雀橋旁、烏衣巷裏曾一度是高門望族的聚集之處,如今時過境遷,昔日繁華已如落花流水不複存在了。

全詩抒發的是一種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感慨,詩人選用了意蘊深刻的意象,一叢野草,一抹斜陽,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飛燕”的小精靈形象,燕子彼時飛入侯門,如今那侯門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飛燕成爲曆史的見證人。全詩含蓄隽永,耐人尋味。

06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遺址在潤州(今江蘇鎮江)西北。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

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後。王昌齡當時爲江甯(今南京市)丞,辛漸是他的朋友,生平不詳。

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甯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

“一片”句:比喻心地純潔明亮如冰在玉壺之中。冰心:冰一般晶瑩的心,喻正直清白。

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人的心頭。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

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因爲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伫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

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咛之辭:洛陽的親友如果相見就告訴他們,我還和原來一樣,心地純潔如冰在玉壺中一樣。它含蓄地反映了詩人遭受打擊的憤滿和孤寂心情。

詩一開始就描繪寒雨入吳,客路孤寂的氛圍,然後一筆後開,寫臨別致意,請辛漸問候家鄉親友,詩人借玉壺冰心自喻,表白自己堅守操守的信念。

詩寫得十分含蓄深沉,寫送別而不言別,著重表現詩人的高潔,借以表達被貶的幽怨。

07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秦淮河橫渡金陵而入長江,六朝在此建都時,兩岸酒家青樓林立,笙歌逐酒之聲不絕幹耳;

而六朝最後一個君王陳後主也正是因爲沉醉在這個溫柔富貴鄉裏而糊裏糊塗地成了亡國之君,他的那首豔調《玉樹後庭花》也從此成爲了亡國之音的代名詞。

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爲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淫靡之曲《玉樹後庭花》。

這首詩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現了晚唐的時代氣氛,使人從陳後主的荒淫亡國聯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運,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曆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慮,內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無窮,引人深思。

詩的首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互文見義,“煙”和“月”既“籠寒水”又“籠沙”,兩個“籠”字連用,將輕煙、淡月、寒水、細沙四種景物融爲一體,表現了一種空冷愁寂的情調。

次句,寫夜晚時分,詩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對岸酒家的地方,時間、地點、人物都在這裏做了交代,爲後兩句做了鋪墊。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寫詩人在船上聽到對岸的酒樓中,歌女在演唱這首“亡國之音”,心中激起無限憂憤。

詩人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發出“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感慨。從字面上看是批評歌女,實際上是批評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頹廉世風,批評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

“猶唱”的“猶”字意味極其深長,形象地表現了晚唐統治者重蹈覆轍、不吸取失敗的教訓,正沿著亡國道路走下去的情形。

詩人把曆史的教訓、現實的情況和注定滅亡的命運聯系起來,對其進行了辛辣的嘲諷,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也蘊含著對世道的憤慨。

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

08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妻子在長安,所以說“寄北”。巴山:泛指川東一帶的山。川東一帶古屬巴國。剪西窗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裏形容深夜秉燭長談。

你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現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裏,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什麽時候才能夠與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這首小詩寫得明白如話,直書其事,直寫其景,直敘其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質樸無華的詞語之中蘊含無限深情,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余地。

第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問一答,先停頓,後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力。其羁旅之愁與不得歸鄉之苦,已躍然紙上。

接下去,寫了此時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漲秋池”,那已經躍然紙上的羁旅之愁與不得歸鄉之苦,便與夜雨交織,漲滿秋池,彌漫于巴山的夜空。

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之景而自然顯現;詩人並沒有說什麽愁,訴什麽苦,卻從這眼前景生發開去馳騁想象,另辟新境,表達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願望。

全詩僅28個字,但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複出現,不但不覺得累贅。反而造成了回環往複、纏綿曲折的意境。

全詩跨越時空,把今日的此時此地此情此景和他日的彼時彼地彼情彼景交織起來寫,藝術構思極爲巧妙,曆來爲人們所稱道。

09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四月,春天的腳步已經漸行漸遠,初夏的氣息悄然彌漫。詩人白居易,在元和十二年(817年),身任江州司馬,與友人一同登上香爐峰,探訪大林寺。

那時,他們或許只是期望遠離塵囂,尋求一份甯靜與閑適。然而,當踏入大林寺的那一刻,他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桃花盛開,如同回到了仲春二月。

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一詩中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兩句詩,不僅描繪了大林寺桃花盛開的绮麗景象,更透露出詩人對春光易逝的感慨。

他感歎春光在人間已難尋覓,卻在大林寺中意外地找到了春的蹤迹。這裏的“人間”與“山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對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頑強感到贊歎。

接下來的詩句,“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春光難留的遺憾和對大林寺桃花盛開的驚喜。

他似乎在告訴我們,春光並沒有真正離去,只是轉移到了另一個地方。這種“轉入此中來”的描繪,將春光人格化,賦予了它生命和靈性。

白居易在這首詩中運用了對比照應的修辭手法,將“人間”與“山寺”進行對比,突出了大林寺桃花的獨特與美麗。

同時,他還使用了自然人化的手法,將春光視爲有生命的存在,這種構思既新穎又富有情趣。

這首詩不僅展現了白居易的才情和詩藝,更體現了他對生命、自然和時光的深刻感悟。

在春天的尾巴上,他找到了一份意外的驚喜和感動,也讓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思考生命的意義和時光的價值。

10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琵琶馬上催”,出征的號角已然吹響。在這莊嚴而肅穆的時刻,軍營中卻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筵宴。

這不僅僅是爲了給即將踏上征途的將士們鼓士氣,更是爲了壯行色,爲他們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

酒,是珍貴的“葡萄美酒”,香氣醇厚,回味無窮;杯,是華美的“夜光杯”,熠熠生光。在物質匮乏的邊陲,這樣的盛宴無疑顯得尤爲珍貴。

然而,盡管佳肴美酒在前,將士們的心中卻充滿了對戰爭的憂慮和不舍。

“欲飲琵琶馬上催”,面對即將到來的離別,他們依然留戀著這短暫的歡聚時光。

然而,出征的號角已經響起,他們必須放下心中的不舍,拿起武器,勇敢地走向戰場。

在這關鍵的時刻,主人公發話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他豪飲高歌,表達出了對戰爭的深刻理解和對生死的無畏態度。

他知道戰爭的殘酷和無情,但他更知道作爲一名將士的使命和責任。他願意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邊塞將士出征前的情景,表達出了他們高昂的士氣和堅定的信念。同時,也展現出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性的關懷。

在詩中,我們看不到戰爭的殘酷和血腥,只看到將士們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生命的熱愛。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信念,诠釋了什麽叫做真正的英雄主義。這種精神,不僅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更應該成爲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

綜上所述,《涼州詞》是一首充滿豪情壯志的邊塞詩,它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場景描繪,表達出了邊塞將士們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生命的熱愛。

同時,也展現出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性的關懷。表現了激昂慷慨的時代精神風貌,詩人豁達開朗、放蕩不羁的性格展露無遺。

11

《贈劉景文》

宋·蘇轼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一詩,蘇轼以自然界的物候變遷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表達了對友人劉景文的勉勵之情。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鬥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啊。

詩中,蘇轼首先描繪了夏末荷塘的凋零景象,繼而轉入金秋菊花的盛開與凋謝,以此鋪墊,引出他對“一年好景”的獨特見解——“橙黃橘綠”之時。

這一時節,雖已步入初冬,萬物看似趨于蕭瑟,但橙與橘卻展現出不畏嚴寒、堅韌不拔的精神氣質,成爲詩人眼中“好景”的典範。

蘇轼借物喻人,認爲評判“好景”的標准在于內在的精神而非外表的絢爛。正如屈原《橘頌》中所贊美的橘樹,即使在嚴冬仍能保持青黃雜糅的生機,展現出“歲寒心”。

唐代張九齡的詩句“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進一步強化了這種不畏艱難、堅持到底的美德。

詩人通過這些自然界的象征,贊揚了劉景文面對人生逆境時應保持的勇敢與堅定,寓意即使處于不利環境,也能活出自己的風采,成就一番“好景”。

此詩創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蘇轼與劉景文同在杭州任職,因劉景文性情豪邁卻遭遇波折,蘇轼以此詩相贈,不僅是對自然之美的贊頌,更是對友人品格的肯定與激勵。

全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巧妙融合了對友人的深厚情感與期許,展現了蘇轼深邃的人生哲學與豁達的人生態度,鼓勵人們即便面對困境,也要如“橙黃橘綠”般,保持堅韌的生命力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12

《示兒》

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一位心懷家國、正氣凜然的南宋詩人,在其生命行將終結之時,留下了深情而激昂的絕筆《示兒》。

詩中,他首先展現了一種超脫生死的豁達,深知死後萬事皆空,但緊接著筆鋒一轉,透露出唯一讓他無法釋懷的遺憾——未能親眼見證國家的統一。

這句“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凝聚了詩人對國家分裂現狀的深切憂慮與不甘,以及對未來統一必然到來的堅定信念。

他堅信,總有一天,大宋能夠收複失地,洗刷恥辱,故而在詩的後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懇切叮咛後輩,待到勝利之時,勿忘將這份喜悅告知九泉之下的自己。

陸遊的一生,是抗金鬥爭的縮影。從青年時代的前線抗敵,到晚年“僵臥孤村”仍懷揣“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壯志,他的詩詞成爲了抗金禦侮、救國圖存的號角。

《示兒》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對民族大義的呼喚,體現了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

正如後人評價,這首詩雖短,卻字字沉重,忠憤之情躍然紙上,是陸遊詩歌創作的巅峰之作,也是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事業的總結。

陸遊的《示兒》超越了個人的情感抒發,成爲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産,激勵著世代中華兒女在面對外來侵略時,保持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對國家統一的執著追求。

梁啓超的贊譽“集中什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陸遊及其詩作在中國文學史乃至民族精神史上的獨特地位。

13

《遊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在一夜春雨的洗禮後,天明時分雨歇,爲探訪友人,詩人毅然踏上了泥濘的路途,木屐吱呀作響,步步艱辛。

及至友人宅邸,卻發現園門緊閉,任憑輕叩久候,未有回應。詩人揣測,友人緊閉柴門,許是爲保全院內苔藓免遭踐踏,此番細膩考量,足見其對自然之深愛與尊重。

正當詩人准備遺憾離去,一抹亮色吸引了他的目光——一枝紅杏越過牆頭,熱烈綻放,如火如荼,洋溢著勃勃生機。

這景致讓詩人不禁聯想到宋祁筆下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內心隨之歡愉。盡管未能與友人謀面,這意外的“紅杏出牆”卻賦予了此行別樣的意義,春色滿園,又豈是柴扉所能阻擋?

對比唐代賈島的《尋隱者不遇》,葉紹翁之作《遊園不值》同樣以訪友不遇爲主題,卻通過一枝越牆紅杏,展現了生命之美不可遏制,寓意深遠。

詩中雖未直接描繪人物,友人的超凡脫俗與熱愛自然之心躍然紙上。此外,葉詩還寓言式地揭示:一切美好向上的生命力終將突破束縛,自由展現。讓人在遺憾之余收獲意外之喜,展現了生活中的不期而遇之美。

葉紹翁的《遊園不值》不僅是一幅生動的春日畫卷,更蘊含了哲理,即在生活的不如意中,往往潛藏著不爲人知的美好,只要心懷希望,便能發現那些“不值而值”的瞬間,體會生命的無限可能。

14

《鄉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李靓的這首詩,深刻描繪了遊子遙望故鄉而不可即的深切鄉愁。

詩的開頭即設定了一個宏大的背景——天的盡頭,那是古人想象中太陽落下的地方,也是心靈寄托的最遠端。

但即使將目光投向這最遙遠的天邊,仍舊看不見家鄉的蹤迹。這種描繪,一開始就將思鄉之情推到了極致,仿佛已經觸碰了情感的邊界。

隨後,詩人筆鋒一轉,提到天的盡頭尚且遙不可及,而更遠處家鄉的影子更是渺茫無望,這樣的設定不僅強化了空間上的距離感,也將情感的無助與絕望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種層層深入的描寫方式,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歸鄉無望的深深哀歎。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夕陽西下,暮色降臨,原本還能隱約看見的青山也被暮雲遮蔽,視線被徹底阻隔。

這“碧山還被暮雲遮”的景象,不僅在視覺上加深了隔絕感,也在情感上加重了鄉愁的重量,使得“望而不得見”的主題更加鮮明。

詩人通過自然景象的變化,巧妙映射了內心深處對于家鄉思念的逐漸深沉和無奈。

整首詩通過“望”這一動作的遞進,從天邊到青山,再到被暮雲遮蔽的青山,每一次“望”都伴隨著情感的升級,從最初的期盼到最終的絕望,構建了一個情感豐富、層次分明的鄉愁世界。

李靓的詩作,以簡練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對家鄉無盡的思念與無法觸及的痛苦,將個人的鄉愁提升到了普遍的人類情感層面,觸動了每個離人的心弦。

15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蘇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轼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的絕妙詩篇。

詩人將西湖的晴雨變化描繪得如詩如畫,並用一個絕妙的比喻,將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使得西湖之美躍然紙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這兩句詩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的美景。晴日裏,陽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粼粼,水波蕩漾間,金光閃爍,仿佛整個湖面都在跳躍著生命的活力。

而到了黃昏時分,細雨如絲,輕輕灑落在湖面上,使得整個西湖籠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山色也變得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水墨畫。

這種“初晴後雨”的難得機遇,讓詩人對西湖的晴姿雨態有了全方位的審美感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兩句詩則是詩人用美女西施來比喻西湖的千古名句。

西施是中國古代美女的代表,而西湖則是中國最美的湖泊之一。詩人將西湖比作西子,不僅是因爲兩者在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更是因爲它們在本質上的相似。

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保持著它獨特而美麗的風光,正如西施那天生麗質的容顔一樣,無論如何都無法掩蓋其美麗。

這首詩以精煉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和豐富的想象,描繪了西湖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同時,這首詩也展現了蘇轼高超的藝術造詣和獨特的審美觀念,成爲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16

《題西林壁》

宋·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山水詩。詩人在描繪廬山美景的同時,也借此抒發了對人生和認識世界的獨特見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兩句詩以簡潔的筆觸,描述了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時,所見的景色各不相同。

詩人用“橫看”和“側看”兩種觀察方式,以及“遠近高低”的多個視角,展示了廬山的多面性和複雜性,也暗示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會因觀察角度的不同而産生差異。

接下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通過這兩句詩,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問題:爲什麽我們無法看清廬山的真實面貌呢?答案是因爲我們身處廬山之中,被其局部景象所迷惑,無法從整體上把握其本質。

這一觀點不僅適用于自然景觀的欣賞,也反映了人們在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時,常因立場和視角的局限而難以看到事物的全貌。

這首小詩雖然簡短,但卻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在認識客觀事物時,既要有微觀的觀察,也要有宏觀的分析,要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避免主觀和片面。

同時,也啓示我們,在處理問題時,既要深入其內,了解細節,又要超越其外,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看待問題,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17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人在瓜洲渡口停泊,正值月色朦胧、燈火初上時,回首眺望江南岸,那裏的燈火隱約閃爍,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京口。

盡管京口與瓜洲只隔一條長江,鍾山似乎觸手可及,但由于幾座山峰的阻擋,詩人無法直接望見。

這首詩不僅描繪了詩人對鍾山的深深眷戀,更隱含了他對政治生涯的複雜情感。

熙甯八年早春,王安石奉诏進京,再次出任官職,這是他實現政治理想的機遇,但同時也充滿了未知與風險。在離開鍾山時,他心懷眷戀,對即將踏上的仕途既充滿期待又充滿憂慮。

詩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是王安石講究修辭的著名例子。這個“綠”字,不僅賦予了春風以具體鮮明的形象,更蘊含了豐富的情感與哲理。

它描繪了江南大地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流露出詩人對江南的依依難舍之情。同時,這個“綠”字也象征著詩人對改革事業的期待與希望,希望新法能夠像春風一樣給國家帶來新生與繁榮。

然而,這個“綠”字也透露出詩人的矛盾與憂慮。江南大地年年回黃轉綠,象征著時間的流逝與變遷。

詩人擔心自己再次回到鍾山時,是功成身退還是失意而歸,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與對改革的憂慮都凝聚在這個“綠”字之中。

整首詩以簡潔的筆觸、深邃的情感和豐富的哲理,展現了王安石對家鄉、對政治生涯的深深眷戀與複雜情感。

18

《絕句》

元·趙孟頫

春寒恻恻掩重門,金鴨香殘火尚溫。

燕子不來花又落,一庭風雨自黃昏。

趙孟的《傷春》一詩,以獨特的視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繪了一幅春寒料峭、庭院寂寥的傷春圖景。

詩開篇即描繪了剛剛卸下冬裝,卻迎來春風中的絲絲寒意,這種“恻恻春寒”不僅讓人感受到外在的寒冷,更映射出詩人內心的淒涼與孤寂。

詩中主人公居住于重門深鎖的富貴府邸,本應享受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生活,然而詩人卻在這溫暖的春天裏感到了徹骨的寒意。金鴨香爐中微弱的溫度,仿佛也預示著主人公內心的冷淡與寂寥。

望向窗外,春社已至,卻不見歸來的社燕,只有落花在風中飄散,顯出一派淒涼的景象。這種淒清的風雨和黯淡的黃昏,讓庭院顯得空蕩蕩的,主人公內心的寂寞和傷感也因此油然而生。

趙孟通過這首詩,不僅表達了對春天逝去、時光易逝的感慨,更深刻地揭示了個人命運的無奈與悲涼。

他身爲皇室後裔,面對國家危亡、江山易主的現實,內心的痛苦與掙紮可想而知。無論是入元之前還是之後,他都難以擺脫這種深重的情感負擔。

王國維先生曾言:“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顔色。”趙孟正是以他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賦予了春天以“恻恻”的感傷色彩,使這首《傷春》成爲了一首充滿情感深度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通過這首詩,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春天的熱愛與留戀,更可以體會到他內心深處的痛苦與掙紮。

19

《墨梅圖題詩》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顔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的《墨梅》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邃的意蘊,在詩畫藝術中獨樹一幟。

開篇兩句看似家常閑聊,實則蘊含著詩人對繪畫藝術的深刻理解與自信。

這兩句不僅展示了畫作的生動與鮮活,更透露出畫家對藝術的深厚造詣與執著追求。

詩人巧妙地利用“洗硯池”這一意象,既是對前人王羲之的致敬,也是對自己藝術實踐與探索的肯定。

接下來,“不要人誇顔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則進一步揭示了詩人的藝術追求與人生境界。

詩人認爲,繪畫不應僅僅追求色彩的鮮豔與表面的華麗,而應追求內在的神韻與品質。

這種追求體現在畫作上,就是追求風神秀逸、樸素清雅的藝術風格;體現在人生上,就是追求清高傲岸的襟懷與冰清玉潔的品格。

這兩句不僅是對“墨梅圖”的評價,更是詩人人生境界的升華與展示。

整首詩通過對“墨梅”的描繪與贊美,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造詣、獨特的藝術追求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

詩人借助“墨梅”這一形象,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藝術、對人生、對社會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同時,也展示了詩人作爲一個藝術家和詩人的深邃思想和廣闊視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意蘊豐富,是一首充滿哲理和藝術魅力的佳作。

20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吟》是明代詩人于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詠物詩。詩中通過描繪石灰的制作過程,賦予了物質形象以深刻的道德內涵,展現了詩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兩句詩,氣貫長虹,成爲了激勵後世無數華夏子孫的座右銘。

詩句中的“粉骨碎身”和“留清白”不僅形象地描述了石灰的制作過程,更深刻地揭示了詩人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正義事業,勇于獻身、保持清白的崇高品質。

詩的前兩句“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通過描述石灰岩被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的制作過程,展現了石灰岩堅韌不屈、視困難爲等閑的精神。

這種精神,正是詩人所贊美的,也是詩人自我寫照的生動體現。

接下來的“粉骨碎身全不怕”一句,進一步強調了石灰爲了成爲有用的物質,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甚至“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

這種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正義事業,勇于獻身的精神,是詩人所追求的,也是他所倡導的。

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則揭示了詩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理想。他希望自己能夠像石灰一樣,雖然經曆了種種磨難和考驗,但始終保持清白無瑕的品格,爲國家和民族作出自己的貢獻。

整首詩以石灰爲喻,通過描繪石灰的制作過程,展現了詩人堅韌不屈、勇于獻身、保持清白的崇高品質。

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深切關懷和熱愛。這首詩不僅具有深刻的道德內涵,而且語言清新質樸,語語雙關,堪稱詠物詩的絕唱。

于謙作爲明朝的一位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土木堡戰役中爲國家立下了赫赫功勳,同時他廉潔奉公、剛正不阿的品質也深受人們的敬仰。

他的一生,正如他在《石灰吟》中所表達的那樣,始終保持著清白無瑕的品格,爲國家和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這首詩不僅是他個人品質的寫照,更是他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深情寄托和美好祝願。

21

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龍

青楓飒飒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

《送明卿之江西》是明代詩人李攀龍的一首送別詩,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好友吳國倫無辜遭貶的深切同情和真摯的祝福。

開篇“孤舟飒飒雨淒清,遙看楚色有無中。”詩人描繪了一幅淒清的秋雨圖,孤舟在飒飒秋風中搖曳,秋雨迷蒙,前方楚地的景色若隱若現。

這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更是對好友吳國倫孤獨遠行的情感寫照,奠定了整首詩淒涼、沉重的基調。

“迷”字在此處運用得尤爲巧妙,既描繪了楚地景色的迷離難辨,也暗示了吳國倫前程的撲朔迷離,吉凶難蔔。這種“迷”不僅是景物的“迷”,更是詩人內心對好友未來的擔憂和迷茫。

接下來,“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詩人對吳國倫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和憤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祝福。

他質問道:“誰向孤舟憐逐客?”這不僅是對吳國倫孤獨境遇的同情,也是對世態炎涼的諷刺。

而“白雲相送大江西”則運用擬人手法,以白雲象征友情,表達了詩人對好友的深情厚誼和美好祝願。

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既有對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對友情的珍視和祝福。

詩人通過描繪淒清的秋雨、迷離的楚色以及象征友情的白雲,將送別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同時,也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這首詩不僅是一首送別詩,更是一首充滿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22

《客中夜坐》

明·袁凱

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

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客中夜坐》一詩,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詩人在異鄉夜晚的孤獨與思念。

詩的開篇便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磅礴景象爲引子,雖非直接描寫,卻巧妙地借用了杜甫的名句,將讀者引入一個蕭瑟的深秋夜晚。

這樣的景象不僅點明了時令,更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寂寥與不安。

緊接著,詩人用“更茫茫”來形容“故園歸路”,不僅指空間的遙遠,更暗含時間的無情流逝。歲月匆匆,年華易逝,而詩人卻仍舊羁留他鄉,歸期難定,這種無奈和悲涼透過字裏行間躍然紙上。

夜深人靜,窗外雨聲簌簌,這原本應是安眠的時刻,但詩人卻難以入眠。此時,一聲淒厲的雁鳴劃破夜空,詩人由此想到了那些同樣思歸的遊子。

他們或許正冒著冷雨,在泥濘的小路上艱難前行,心中充滿了對家的渴望和思念。這樣的描繪,不僅豐富了詩歌的意境,更深化了詩人的情感表達。

然而,詩人在這裏並沒有直接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而是通過描繪“行人”的歸途來反襯自己的孤獨與無奈。這種表現手法,不僅使詩歌更具層次感和深度,也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同情。

最後,詩人用“雁歸人不歸”的對比,將自己的思鄉之情推向了高潮。在這萬籁俱寂的雨夜,聽到雁聲陣陣,而自己卻仍舊無法歸去,這種內心的痛苦和掙紮,無疑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深沉的思鄉之情。

《客中夜坐》一詩,以其獨特的構思和深邃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在異鄉夜晚的孤獨與思念。

通過描繪深秋景象、雨夜雁鳴等場景,以及“行人”的歸途和詩人的內心活動,詩人將自己的思鄉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讀後不禁爲之動容。

23

《真州絕句》

清·王士祯

江幹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鲈魚。

江岸邊,柳蔭覆蓋的小路縱橫交錯,大小不一的菱塘點綴其間,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

詩人以“釣人”的居所替代了常見的“漁人”村落,賦予這片土地一種超脫世俗的甯靜與悠閑。

他用一個“疏”字,巧妙地描繪了這裏的景象:沒有擁擠與喧鬧,只有雞犬之聲相聞的間隔與疏闊,營造出一種蕭疏悠閑的情調,隱隱透出與世無爭的民德歸厚的古風。

當夕陽西下,風平浪靜,正是漁人滿載而歸的時刻。詩人用“好是”二字,不僅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喜悅,也傳達出漁人豐收的歡樂。

此刻,火紅的夕陽映照著火紅的江楓,江水也被染得通紅,形成了“半江紅樹”的壯麗奇觀。此情此景,令人遐想連篇,仿佛置身于一個色彩斑斓的夢境。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描述漁産時特別提到了“鲈魚”。這不僅是因爲鲈魚美味可口,引人垂涎,更是因爲“鲈魚”這一元素在傳統文化中積澱了豐富的內涵。

從宋代範仲淹的《江上漁考》到《晉書·張翰傳》中的故事,鲈魚成爲了詩人們寄托情感、表達人生價值取向的載體。在這裏,鲈魚不僅代表著美味,更象征著一種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小詩之所以受到廣泛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在色彩、景物布局和環境氛圍上的巧妙對比。

色彩上,“紅”與“綠”的對比使得畫面更加絢麗鮮明;

景物布局上,“疏”與“密”的對比使得畫面更加富有詩意;

環境氛圍上,“靜”與“鬧”的對比則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有趣。

這些對比不僅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也深化了詩歌的主題思想。

《漁村晚景圖》通過描繪江岸邊漁村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生活美的熱愛和追求。

同時,通過對“鲈魚”這一元素的巧妙運用和對色彩、景物布局、環境氛圍的對比描寫,使得這首小詩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24

《響屧廊》

清·蔣士铨

不重雄封重豔情,遺蹤猶自慕傾城。

憐伊幾兩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聲!

《響屧廊》是蔣士铨的一首充滿曆史感慨的詩歌,通過對吳國夫差與西施的故事的重新解讀,表達了對荒淫誤國、不重雄圖偉業的深刻批判。

詩歌開篇即點明主題,以“遺蹤猶自慕傾城”揭示吳王夫差雖然失去了國土,但其遺迹仍令人對西施的美貌與多情産生傾慕。

然而,這種傾慕之下隱藏著深深的哀痛——夫差在擁有“雄封”與“豔情”的同時,卻選擇了後者,忽略了國家的安危,最終導致了吳國的滅亡。

詩人通過“響屧廊”的描繪,將夫差的荒淫生活具象化。廊下空置或置有大甕,西施與宮女們穿著木屐行走其上,發出悅耳的聲音,如同美妙的音樂。

這種生活上的奢侈與享受,讓夫差忘記了國家的憂患,陷入了迷醉之中。詩人借此質問:“可憐幾雙響屧屐?踏破山河是此聲。”西施的木屐聲,成爲了吳國山河破碎的罪魁禍首,這既是對夫差荒淫誤國的諷刺,也是對“女人禍水論”的批判。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曆史的深刻反思。他指出,當一個政權覆滅後,再去追究責任已無意義,更重要的是總結教訓,以昭鑒後世。

他批評夫差“不重雄封重豔情”,正是這種對權力和美色的追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而最後一句“踏破山河是此聲”則是對這一曆史悲劇的深刻總結,也是詩人對後世的警醒。

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深遠,融詩情與史識于一體,不僅是對夫差荒淫誤國的批判,更是對曆史上所有因追求個人享樂而忽視國家安危的統治者的警示。

這首詩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也富有深刻的曆史意義。

25

《論詩五首·其二》

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 騷數百年。

提起李白、杜甫的名字,人們無不贊頌他們是中國古代詩壇上兩顆最爲耀眼的明星,是後人難以超越的兩大高峰。

然而,趙翼在《論詩》中卻給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這句話乍看之下似乎是對李杜詩歌的質疑,但實則不然。

趙翼作爲乾隆年間的文學大家,深知文學發展之必然規律,他的觀點恰恰是對詩歌藝術發展的深刻理解和客觀評價。

趙翼認爲,盡管李杜的詩歌被萬人傳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尋求新的審美體驗和情感共鳴。

這並不是說李杜的詩歌失去了價值,而是說詩歌作爲時代的産物,必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

正如他所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 騷數百年。”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詩歌風格和領軍人物,他們引領著詩歌藝術不斷向前發展。

趙翼的這首《論詩》不僅揭示了詩歌藝術發展的客觀規律,也表達了他對文學創新的重視和推崇。

他鼓勵後人在繼承前人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勇于探索新的詩歌形式和表達方式,以推動詩歌藝術的不斷發展和繁榮。

此外,趙翼的這首小詩之所以備受讀者青睐,還因爲它質樸清新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

他用口語化的語言闡述了深刻的文學觀點,使讀者能夠輕松理解並産生共鳴。這種自然親切的風格使得詩歌更易于被讀者接受和傳播。

《論詩》是一首充滿智慧和洞見的詩歌作品。它揭示了詩歌藝術發展的客觀規律,強調了文學創新的重要性,同時也展現了趙翼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到的文學見解。

這首詩不僅是對李杜詩歌的評價,更是對整個中國詩歌藝術的思考和展望。

26

《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黃景仁的《別老母》是一首充滿深情與哀愁的詩歌,通過細膩的筆觸和深沉的情感,描繪了詩人在困頓之中與母親告別的場景,展現了他對母親的深深眷戀和無力盡孝的愧疚。

詩的開篇“拜母河梁去”,詩人用“拜”字代替了“辭”或“別”,凸顯了他對母親的崇敬與愧疚。

他深知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養大,但自己卻無法在家中盡孝,這種無奈與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而“河梁”一詞,則暗示了這是一次離別,與母親即將長久分別的沉重心情躍然紙上。

接下來的詩句“白發愁看淚眼枯”,進一步描繪了母親的衰老和痛苦。斑斑白發、愁苦的面容、幹涸的淚眼,這些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母親因生活困苦和兒子離家而遭受的磨難。

詩人對母親的深情關懷和痛苦同情,在這一句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後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則是詩人對未來情景的想象和感慨。他想象自己在風雪之夜遠離家鄉,而家中白發蒼蒼的母親只能孤苦無依地倚門盼望。

這種想象不僅加深了對母親孤獨無助的同情,也表達了自己無力盡孝的愧疚和自責。詩人感歎,此時此刻,有子如無子,這種深深的自責和無奈,令人動容。

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質樸,用白描的手法展現了詩人與母親離別的場景。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將自己的愧疚、無奈、痛苦和對母親的深深眷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不僅是對母親的深情告白,也是對孝道精神的深刻反思和頌揚。

它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不應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時刻銘記孝道,盡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

27

《新雷》

清·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新雷》一詩,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強烈的時代感,展現了張維屏作爲愛國詩人的獨特風采。

詩中的“造物”並非指傳統意義上的神靈,而是對自然界和宇宙間無形力量的擬人化表達。

詩人借“造物”之口,揭示了“無言”與“有情”的悖論,實際上是在表達自然界雖不言,卻以其規律性的運轉,展現出對世間萬物的深深關懷。

在詩的前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冬去春來、萬物複蘇,暗示了人類社會同樣存在著“物極必反”的矛盾轉化規律。

這一描繪,不僅是對自然界規律的贊美,更是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深刻反思。清朝末年,國勢孱弱,民生凋敝,詩人在此以自然現象象征社會現象,呼喚著人民的覺醒和變革。

詩的後半部分,詩人用“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意象,表達了對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堅信,新的理想生活已經“安排著”,只需等待“新雷”的炸響,即可迎來萬物複蘇的春天。

這裏的“新雷”,象征著變革的力量,是詩人對革命鬥爭的呼喚和期待。他強調“只待”,表達了對變革的堅定信念和迫切心情。

整首詩以自然界的規律爲引子,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人用“造物”的“無言”與“有情”,揭示了自然界的深邃哲理;用“新雷”的炸響,象征著變革的力量和人民的覺醒。

這首詩不僅展現了詩人的深刻思考和獨到見解,更以其強烈的時代感和革命精神,成爲鴉片戰爭時期愛國詩篇中的佳作。

28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寫于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這一年他辭官南返,途中創作了三百十五首七言絕句,總題爲《己亥雜詩》。

其中第五首,不僅表達了作者深廣的離愁,更蘊含了他對國家的深深憂慮和個人的堅定信念。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開篇“浩蕩”二字,本用于形容水勢的廣大,這裏用來修飾“離愁”,無疑賦予了這離愁以深沉而廣闊的內涵。

詩人並非簡單因辭官而感離愁,他所愁的,是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在“萬馬齊喑”的時代背景下,他的離京不是簡單的個人選擇,而是對當時政治環境的無奈逃離。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人以落花自喻,展現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懷。

即使離開了朝廷,他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願意化作春泥,滋養新生的花朵,這既是他對國家的忠誠,也是他對未來的希望。

詩人在這裏所表達的情感,不僅僅是“忠君戀阙”的情懷,更是一種深沉的愛國之情。在當時外敵入侵、國難當頭的時刻,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國家的憂慮和關注。

他的離愁,是對自己無法直接爲國家效力的無奈,也是對國家命運的深深憂慮。

龔自珍的這首詩,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情感世界,更反映了他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深憂慮。

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傳達了愛國、憂國、強國的情感,這種情感,至今依然激勵著我們,讓我們爲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29

《己亥雜詩·其一二五》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一百二十五》不僅是一篇用于祭祀的“青詞”,更是一首飽蘸著愛國激情的政治抒情詩。

在鴉片戰爭前夜,詩人目睹了清王朝的衰弱與腐朽,以及朝廷上下的沉悶與無力,深感國家的危機與民族的悲哀。

詩開篇便以“九州生氣恃風雷”爲引子,借用“風雷”象征變革的力量,暗指國家需要一場疾風迅雷式的社會變革來恢複生機。

接著,詩人以“萬馬齊喑究可哀”描繪出當時政治環境的死氣沉沉,表現出對朝廷上下缺乏生氣和活力的深深憂慮。

詩的後半部分,詩人通過“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兩句,向“天公”即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道光皇帝發出呼籲,希望他能振作精神,重新激發國家的活力,並且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以強國強兵。

這裏,“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僅體現了詩人對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認識,也反映了他對改革開放、任人唯賢的渴望。

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在于,詩人借用了“青詞”這一形式,通過雙關手法,將祭祀神靈的禱詞轉化爲了對政治現實的批判和呼籲。

詩中的“天公”既是道教中的玉皇大帝,也暗指了清朝的最高統治者道光皇帝,使得整首詩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充滿了政治意味。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龔自珍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深憂慮與關切,以及他作爲近代史上第一位啓蒙思想家的遠見與勇氣。

盡管他希望通過最高統治者來實現國家的變革與複興,但這只是他的善良願望,反映了他認識的局限。

然而,他敢于大聲疾呼改革,呼籲時代風雷的勇氣和決心,無疑爲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0

《贈柳生》

清·毛奇齡

流落人間柳敬亭,消除豪氣鬓星星。

江南多少前朝事,說與人間不忍聽。

柳敬亭,這位曆史上著名的說書藝人,本名曹逢春,以其非凡的才情和深厚的藝術造詣,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他的一生,如同他的說書技藝一樣,充滿了傳奇色彩。

小詩開篇便提到柳敬亭“流落人間”,這簡單的四個字,便蘊含了深深的感慨。他本是名滿江湖的說書大家,卻因時局動蕩而流落他鄉,重操舊業。

詩中“鬓星星”三字,更是直觀地描繪了他晚年的形象,兩鬓斑白,盡顯滄桑。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柳敬亭這位以豪氣著稱的俠骨義士,晚年卻似乎“消除豪氣”。

這其中的原因,詩人並未直接道明,但結合時代背景,我們可以推測,這或許是他在國難之際,面對無力回天的現實,所感到的深深的無奈和沮喪。

更爲引人注目的是,柳敬亭在晚年選擇說的內容,不再是那些他擅長的《隋唐演義》和《水浒傳》,而是“前朝事”。

這無疑是一種深刻的用意,他希望通過講述前朝的故事,激發人們的民族義憤,點燃抗清救國的怒火。

然而,在一個文恬武嬉、明爭暗鬥的南明小朝廷中,這樣的努力又能有多少效果呢?

最後兩句“說與人間不忍聽”,更是將柳敬亭的孤獨和無奈推向了極致。他的說書,不再是爲了娛樂或謀生,而是用心靈與聽衆交流,用真實情感掀動人們的情感波瀾。

然而,在這個亂世之中,人們卻難以承受這份深沉的感動和強烈的感召。

柳敬亭的一生,是藝術的一生,也是抗爭的一生。他的說書技藝,不僅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更在國難之際,用自己的方式爲民族的複興貢獻了一份力量。

盡管最終未能改變曆史的走向,但他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敬仰。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聯系我立即刪除



0 阅读:9

荔枝姑娘詩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