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首短到極致,美到心碎的五言絕句!完閱才不辜負我拳拳愛國之心

荔枝姑娘詩詞 2024-06-28 16:43:32

先簡短地說一個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重金求鹿”的故事,說的是齊國的名相管仲用了一計就征服了了楚國。

他用的就是經濟的杠杆,不用吹灰之力,就打敗了實力相當的楚國。

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就是,楚國有大量的鹿,齊國就布局,高價,特高價收購大量的鹿,就這樣不斷的炒作,楚國人,不論各行各業的人都開始爲了這個高價而去捉鹿,養鹿。

當時楚國的國君誤以爲齊國國君玩物喪志還在暗暗竊喜,意外的事情還是來了,齊國突然下令,齊國及其他附屬國不得與楚國有糧食往來。

當楚國人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漁農牧商等等,因爲捉鹿,養鹿的愚昧,全部都已經荒廢殆盡。

而今天的我們,縱觀整個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如此在虛擬世界裏沉迷。

快節奏的網絡,虛擬的世界,爆發富式的當網紅,是我們應該追捧的價值觀嗎?

“重金求鹿“的故事,你能否引起你的深思?

如果我們的孩子都夢想當網紅,做直播,無數人對這種賺快錢趨之若鹜的時候,那麽我們必然是要自我毀滅了。

這是一個三觀被顛覆的時代,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浸蝕了我們的靈魂;

被歪曲的三觀,如此下去,國家未來在哪裏?我們的科技誰來創新,我們中華五千年文化誰來傳承?

56首五言絕句,經過歲月的積澱與流芳,首首都陶冶我們的性情,蕩滌我們的心胸。

內容比較多,收藏起來吧,轉發出去吧,全民培養審美情趣與文學素養,迫在眉睫。

01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人閑靜下來時才能感覺到春天桂花從枝頭飄落,甯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裏不時地鳴叫。

在萬籁俱靜的夜裏,偶有音響反而更顯襯的幽靜。人閑夜靜裏,聽到塵世之外的清音在空谷中回蕩,讀之令人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02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唐·王維《鹿柴》

幽靜的山谷裏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

他以夕照和人聲來襯托深山的幽、靜、空。具體而微,妙不可言。

短短二十個字,既是一首幽美的詩,又是一幅生動自然的畫,足見作者敏銳的洞察力和獨到的藝術鑒賞力。

03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深青色的竹林寺裏遠遠傳來黃昏報時的鍾聲,你(指友人靈澈上人)背著鬥笠披著斜陽,獨自向青山歸去,越走越遠。

這首小詩是寫詩人送靈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全詩不見詩人的身影。詩一反送別感傷之態,而富于清淡雅氣,成爲中唐山水詩的名篇之一。

在蒼翠的竹林寺院中,遠遠傳來深沉的悠揚晚鍾。靈澈身背鬥笠披著晚霞,獨自歸向青山最深處,詩人雖未曾在詩中出現,可轉念一想,記錄下這一切的不就是在畫面背後的詩人嗎?詩的意境清晰,畫面秀美,人物動人。

詩人即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練,樸素秀美。前二句點明時間,後二句寫歸去情景,詩人目送,表達了詩人對靈徹的真摯情誼。

有一種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畫。鍾聲觸動思緒,歸影勾起歸意,詩人形象隱于詩外,表露寄托詩人不遇而閑話,失音而淡泊的情懷,構成一種閑淡的意境。

04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唐·王維《竹裏館》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裏?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這首詩意境與前面的《鹿柴》一詩,意境極爲相似。王維的山水詩中,雖然著力

表現的是一種寂滅般的幽靜,但其中一直流注著詩人溫潤的血脈。

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平淡無奇,但是它的妙處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爲一體,真是妙手天成,又有匠心運用其間。

05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唐·劉長卿《聽彈琴》

七弦琴奏出清涼的曲調悠揚起伏,細細傾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我雖然很喜愛這首古時的曲調,但在今天人們大多已不去彈奏了。

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爲人所看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後兩句抒發情懷。

世人都是這樣趨時隨俗,而自己則是寂寞無援的心態,從聽琴中不知不覺悲從中來。

06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送別》

送君送到山中路口,辭別之後,你便踏上了歸途。你孤身一人在暮色蒼茫的山林中彎彎小路上行走,而這時,深青的山巒間又添上一層夕陽的余晖。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遊子呵你能不能回歸?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中描寫詩人送別友人後的惆怅,以及對友人的眷念之情,越

仔細體會,越感到無比悠長,一絲絲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07

城隅一分手,幾日還相見。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唐·王維《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我們即將在城邊分手告別,沒有知道我們何時能夠再次相見。山間中隱隱傳來桂花飄香,不要等到它像雪花一般片片灑落。

這首詩是王維送別友人崔九弟時所作。詩中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不舍之情,並提醒友人山中桂花盛開,不要等到花落如雪才想起歸來,亦有其對隱居生活的贊許和向往。全詩毫無雕飾,自然率真,音節和諧,耐人尋味。

08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這首詩表現作者的情趣與傾向。詩人想念故鄉,自是情理之中;而喜歡梅花,則于言表。

你動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開花了沒有啊?問得這樣真摯,這樣雅致,又這樣充實。

問出了精神,問出了境界,概括了多麽豐厚的生活內容和多麽美好的思想情操。本詩信手拈來,自然天成。

09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祖詠《終南望余雪》

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雲間。雪後初晴,林梢之間閃爍著夕陽余晖,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此詩爲寫景之作。詩中描寫了雪後終南山的美景。此詩短短四句已完完全全地寫出了終南山的雪後初霁之景。最後一句流露出作者的原意,抒發了感慨,由雪霁後寒氣加重,想到城中人受凍,心裏著實也不是滋味。

10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此詩是孟浩然漫遊吳越時所作。這首小詩,將羁客之愁與黃昏之景打成一片,情景交融,寫得淡而有味,蘊藉含蓄;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抒發了詩人濃濃的思鄉情。

11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曉》

春日裏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昨天夜裏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這首小詩語言淺顯,讀來朗朗上口,詩歌語言自然樸素,通俗易懂,卻又耐人尋味,讀人的情思被表達的淋漓盡致。

不知不覺的又來到了一個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覺的又開始了一次花開花落。思想著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會油然而起,或淡或濃地萦回心頭。

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這首小詩,是思鄉名作,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詩以平白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麽逼真,那麽動人,即情即景,忽離忽合,令人百讀不厭。

13

美人卷珠簾,深坐颦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唐·李白《怨情》

美人兒卷起珠簾一直等待,一直坐著把雙眉緊緊鎖閉。只看見她淚痕濕滿了兩腮,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

此詩是寫一位孤獨的女子的相思之情的。詩中巧妙地描繪了一幅動人的怨女圖,表現了此女子無限的深情和無盡的怨恨。

14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唐·杜甫《八陣圖》

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江水東流推不轉你布陣石頭,千古遺恨你滅吳失策功未就。

杜甫一生寫有不少關于諸葛亮的詩篇,且有數量不少的名篇名句流傳于世。本詩旨在贊頌諸葛亮輝煌的一生,崇敬之情溢于篇中。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十個字,展現了諸葛亮的高大形象和豐功偉績。後兩句,既表達作者對劉備晚年伐吳失敗的微詞,同時也對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遺恨表示深切的同情。

從內容上看,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跌宕有致,感情深刻,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15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鹳雀樓》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鹳雀樓上俯瞰到的壯麗景色,並抒發了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與不凡的抱負。

前兩句寫自然景色,後兩句寫詩人欲窮千裏目,需更上一層樓的豪情壯志,也能反映盛唐時期人們的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全詩意境雄渾壯闊,富有哲理。

16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唐·劉長卿《送方外上人》

靈澈,你是行僧如同野鶴駕著孤雲高飛天空,豈肯在人間居住?你要去,我勸你一定要到清靜極致的地方做一個真正的高僧。千萬不要到沃洲山去了,那裏是世人早知的去處,還經常炫耀自己的清高雅致呢。

這首詩是劉長卿送別方外上人時所作。詩中描繪了方外上人如孤雲野鶴般的超脫塵世之態,並告誡他不要去沃洲山,因爲那裏已經爲世人所知。

全詩結構簡單,言簡意赅,直抒胸臆而不作婉曲之詞,體現出詩人對友人的一片誠摯之情。

17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唐·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散步詠歎多麽寒涼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這首詩是韋應物在秋夜思念友人邱員外時所作。詩人運用了虛構手法,使眼前景和心中意同時並列。

詩中描繪了秋夜山空松子落的靜谧景象,並想象友人此時應該還未入眠的。

整首詩充滿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天涯咫尺的深厚友誼。全詩語淡而情濃,言短而意深,作者從容落筆,淺淺著墨,格調古樸雅致,安閑恬淡,給人以玩味不盡的藝術體驗。

18

鳴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唐·李端《聽筝》

金粟軸的古筝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爲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女子在玉房前彈奏古筝的情景。她素手輕拂琴弦,琴聲悠揚,似乎在渴望得到知音的賞識。

這位彈筝美女,爲博取青睐而故而出差錯的情態,透視著心裏狀態,洞察入微,描寫得細膩婉曲,十分傳神,富有音樂性和畫面感。

全詩輕松活潑,含蓄幽默,有不可多得的小品意境。但是對于作者而言,既有對她的嘲諷也有同情之意。

19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

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來作羹湯。不知婆婆什麽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嘗嘗。

這組詩以新嫁娘的視角,展現了新婚生活中的種種情景和感受。

其中,“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一句,描繪了新嫁娘初次下廚的情景,她努力適應新的家庭環境,盡力做到最好。

整首詩通過對新嫁娘日常生活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一位聰明的小媳婦初入夫家,唯恐處事不當的心態,先從天真的小姑子下手。這樣的生活充滿詩意與情趣。

據說這首小詩是詩人作好了詩文給上司看,但詩人不知上司的欣賞風格,就先請旁邊人過目的意思。

20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唐·權德輿《玉台體》

昨晚我裙帶忽然松解,早晨又看見蟢子雙雙飛來。要趕緊描眉擦粉梳妝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來。詩人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一個少婦焦急盼望丈夫早日回家的形態,將少婦思念丈夫的心切、多思、敏感、癡情等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文字生動有趣,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素,生動地展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深情厚意和期盼之情。

21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座座山峰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迹,條條小路上都不見人的蹤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迹,人蹤湮沒。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裏,江面上卻有一位披蓑戴笠的老漁翁,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

這首詩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將千山萬徑之廣遠襯托出孤舟老翁之渺小,鳥絕人滅之寂對比老翁垂釣之生趣:畫面之安谧冷寂襯托人物心緒之湧動。

孤處獨立的老翁實際是詩人心情意緒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後雖處境孤獨。

整首詩意境深遠,表現出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頑強不屈、凜然無畏、清高孤傲,不屈權貴的高尚品質。

22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唐·元稹《行宮》

空曠冷落的古舊行宮,只有宮花寂寞地豔紅。幾個滿頭白發的宮女,閑坐無事談論唐玄宗。

這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寥落的古行宮,當年花容月貌,嬌姿豔質,輾轉落入宮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紅顔憔悴,閑坐無聊,談論著玄宗皇帝昔日的盛事,以此度日的淒慘人生。

詩人以行宮爲題,但不見行宮之貌,只見宮人垂老之態。詩人借古諷今,諷刺了統治者昏愦好色,荒淫誤國的曆史因由,感歎王朝興衰。

23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

釀好了淡綠的米酒,燒旺了小小的火爐。天色將晚雪意漸濃,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這是一首邀請朋友前來喝酒的詩。詩中寫道,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的紅泥小火爐燒得正旺。天色將晚雪意漸濃,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詩意在描寫雪天邀友小飲禦寒,促膝夜話。詩中蘊含生活氣息,以綠酒、紅爐、白雪、色彩豐富,渲染出溫馨的飯局,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來,遂成妙章。

語言平淡而情味盎然,情意深長,字裏行間充滿了溫暖和友情。細細品味,勝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24

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唐·張祜《宮詞》

故鄉和親人遠在千裏之外,我已被幽閉在這深宮裏二十年了,聽完一曲何滿子,眼淚不禁雙雙落下。

這首詩以一位不幸的宮女來代表成千上萬的宮女,抒發了她們對宮廷生活的哀怨之情。

詩中寫道,故國遠在千裏之外,深宮卻已經待了二十年。一聲何滿子的樂曲,使得宮女雙淚垂落。

詩中很自然地用了“三千”、“二十”和‘一”、“雙”兩組數字,使表達更爲清晰、准確,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也使詩句特別精煉有力。

全詩以深沉的感慨,將宮女們悲慘的命運一覽無遺,作者對她們除了有深切的同情,還有對皇帝的憎恨,給讀者一種無限悠遠,渺茫的特殊感受,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25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登樂遊原》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已經接近黃昏了。

李商隱一生蹉跎不遇,此詩就是他對于黃昏美景的贊美和對于時光流逝,功業未成的感慨與遺憾。

詩中寫道,傍晚時分詩人心情不悅,駕車登上古原。只見夕陽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全詩語言凝煉,意境深遠,詩人借夕陽的美景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此時的景致如此妖娆,美麗的夕陽散放出迷人的余輝,然而好景不長,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進而感歎自己一生被擠在夾縫中,郁郁不得志。抒發了詩人無限感慨。

26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山中。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裏,可山中雲霧缭繞,不知他行蹤。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去山中尋訪一位隱者而未能相遇的情景。詩中通過問答的形式,將隱者的形象描繪得十分生動。

詩人詢問童子隱者的去向,童子回答說隱者采藥去了,只在此山中,但山中雲霧缭繞,不知他具體在何處。

全詩語言質樸自然,富有音韻之美,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雖尋訪不遇,但答案已經在心中,高僧本就是這樣來無景去無蹤。淡淡流露出對隱逸者的高潔風骨有著無限欽慕景仰之情。。

27

嶺外音書斷,經冬複曆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曆一個新春。越走近故鄉心裏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這是詩人久別家鄉在返歸的途中所寫的抒情詩。此詩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後兩句抒寫近鄉時的心情。

被貶到嶺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斷,過了一個冬天,又經曆了一個春天。因爲交通不便,離家鄉越近,反而越擔心,以至于遇到從家鄉來的人,竟不敢問家鄉的情況。

全詩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貶谪生活的艱辛感受和無奈之情。

詩貌似平凡,但一精彩寫出,頓成絕妙好詞,語言淺近,不飾雕琢,心理描寫細膩入微,感情深摯自然。全詩將這種思鄉心切,近鄉情怯的複雜思緒和矛盾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又含蓄不盡。

28

打起黃莺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唐·金昌緒《春怨》

我敲打樹枝趕走了樹上的黃莺,不讓它在樹上亂叫。它清脆的叫聲,驚醒了我的好夢,害得我在夢中不能趕到遼西,與戍守邊關的親人相見。

此詩寫一位女子思念遠征在外的丈夫。此詩的好處在于構思巧妙,不正面寫女子思夫而從側面寫出女子的內心情感,極盡曲折之妙,表達她對遠征在外丈夫的深切思念。

首句寫“打起黃莺兒”,次句寫“莫教枝上啼”。三句寫“啼時驚妾夢”,四句寫“不得到遼西”。全詩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和布局上也頗有特色。

三、四兩句,近似口語,直抒胸臆,卻又不失含蓄之旨,委婉之情。

春光明媚的清晨,爲何無心欣賞良辰美景,反而要把黃莺兒趕走呢?原來,她的丈夫久戍邊疆,遙遙千裏,音容杳無,她寂寞惆怅而又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夢中和親人相見。

此刻,也許她在夢境中正走在去邊地的路上,滿心歡喜地盼望著和丈夫的會面,不知趣的黃莺兒偏偏在這個時候驚擾了她的美夢,她連這種虛幻的安慰也不能得到,怎能不把一腔怅恨無端地向著黃莺兒發泄呢?

詩的春怨主題反映得十分生動活潑,同時含蓄而有余味。

29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唐·西鄙人《哥舒歌》

黑夜裏北鬥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吐蕃族至今牧馬只敢遠望;他們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

這首詩頌揚了戍邊將帥哥舒翰抵禦吐蕃侵擾、安定邊疆的威儀。

一兩句寫實,寫哥舒翰的威儀,說他每夜都手持寶刀,嚴陣以待。

後兩句則寫吐蕃人的“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進一步烘托了哥舒翰的威名。

因爲哥舒翰的赫赫戰功,使胡人膽戰心驚,因此至今胡人的騎兵不敢越過臨洮對漢地進行侵擾。

除了贊美哥舒翰,此詩對漢民能夠安居樂業也充滿了喜悅之情。全詩風樸實,平淡素雅,音節質樸流麗,富有民歌特色,意味隽永,耐人尋味。

30

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

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

——唐·裴迪《木蘭柴》

落日時分,蒼蒼莽莽,野鳥入林,鳴聲亂成一團,夾雜著溪水的潺潺聲。沿著這彎彎的小溪,向深山更深處走去,我這一路的興致該是多麽濃啊!

此詩描寫深山幽谷中的晚景,抒發了作者熱愛自然、超然物外的情懷。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深遠,特別是前兩句,如有清音到耳,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甯靜生活的願望。

31

落日五湖遊,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唐·薛瑩《秋日湖上》

落日時分暢遊五湖之上,煙波浩渺處處是愁緒。人生的浮沉,千古的往事,都隨那東流的江水逝去,又有誰能向它詢問呢?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在秋日遊覽五湖時的情景和感受。首句“落日五湖遊”點明了時間和地點,描繪了一幅落日余晖映照五湖的美景。

接著,“煙波處處愁”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緒,這種愁緒彌漫在廣闊的湖面上,仿佛與煙波融爲一體。

後兩句“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則表達了作者對曆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迷茫,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浮沉。

這首詩淺易近人,文情並茂,詩人既點出了世事如白駒過隙,變幻莫測的原理,也道出了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及探索。千百年來人們對它議論不一。

32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唐·王維《辛夷塢》

枝條最頂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綻放鮮豔的紅萼。澗口一片寂靜杳無人迹,紛紛揚揚獨自開了又落。

這首詩以辛夷塢(即木芙蓉)爲題材,描繪了其獨自在山中開放、凋零的景象。

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此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境描寫插入其中,前後境況迥異,由秀發轉爲零落。

盡管畫面上似乎不著痕迹,卻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

這首詩昭示了什麽呢?深山無人,辛夷花自開自落。花開,並不是爲了贏得人們的贊賞:花落,也不需要人們悼惜。該開便開,該落便落,純任自然。

33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唐·王勃《早春野望》

江面空曠開闊春潮泛起白色波濤,波平如鏡天色秀美山峰如黛。遙望水天相接的遠方家鄉,歸思若渴不禁淚灑衣襟。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作者在山野中遠望的景色。它沒有細致的動態描寫,詩人只是縱目遠望,以描寫遠景的方式描寫春光。

詩渾厚開闊的氣勢,充滿著淡淡的鄉愁。此詩作者表現手法高明,詩人野望,首先看見江湖,青岫,但這不是野望的最終目的,因而詩人就登高極目瞭望,望見的只有“花樹映邊亭”。

詩人並沒有直接提到思鄉,只是描寫了一望再望,可是思鄉已從一望再望的字裏行間裏反映出來了。

34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唐·王維《山中》

荊溪潺湲流過露出磷磷白石,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山間小路上本來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要潤濕人的衣服一樣。

此詩描繪了秋末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由滿是白石的小溪、鮮豔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斓鮮明,富于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表達了詩人悲己思鄉之情。

全詩意境空蒙,如夢如幻,寫法從一般見特殊,達到新穎獨特的效果,詩風清新明快。

35

長江悲已滯,萬裏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唐·王勃《山中》

長江好似已經滯流,在爲我不停地悲傷。萬裏遠遊之人,思念著早日回歸。更何況秋風已經勁吹,山山飄零枯黃秋葉。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客居他鄉的深深思鄉之情。首句“長江悲已滯”以長江的停滯不前暗示了作者的內心愁緒,次句“萬裏念將歸”則直接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後兩句“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通過描寫秋日的蕭瑟景象,進一步烘托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內心的孤獨感。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淒涼,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

全詩語言洗練,情景交融,塑造了一個天涯遊子的典型形象,其豐富的意象渲染了悲涼的氛圍,襯托出詩人久客思歸的淒苦心境。

36

晚日低霞绮,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唐·韓琮《晚春江晴寄友人》

夕陽西下,含山欲墜,天邊雲霞經夕陽映照,色彩斑斓。遠處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河邊的青草泛綠,也帶著春天的氣息。但現在卻不是望鄉思歸的時候啊。

這首詩描繪了晚春時節的江景,並以景抒情,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詩中寫到,夕陽映照著絢麗的晚霞,遠處的青山如美人畫眉般秀美。河畔的青草生機勃勃,然而這並不是思鄉的時候。

此詩以寫景爲主,而情隱景中,驅遣景物形象,傳達了懷鄉、思友的感情。全詩四句,前三句重筆狀景,暢快明麗,景中之情悠然輕遠;最後一句收筆言情,情中之景則更富有色彩,情景交融,自然和諧。

37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維《相思》

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集,小小紅豆引人相思。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語言樸素,簡明扼要又帶委婉含蓄,借紅豆來表現對友人的深深思念。紅豆至今仍被視爲愛與相思的象征物,無疑是得力于此詩的深情妙思。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無華,自然入妙。

38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唐·劉禹錫《秋風引》

秋風不知從哪裏吹來,蕭蕭地送來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風來到庭中的樹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

這首詩以秋風爲題,通過描繪秋風的蕭瑟和雁群的遷徙,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詩中寫到,秋風不知從何處吹來,帶來了蕭蕭的聲響,送走了南飛的雁群。清晨,秋風已吹進庭院的樹木,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了這秋風的聲音。

此詩表面寫秋風,實際卻是在感歎自己的際遇,抒發了詩人孤獨、思鄉的感情。其妙處在于不從正面著筆,始終只就秋風做文章,而結句曲折見意,含蓄不盡。

39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唐·王昌齡《送郭司倉》

碧綠的淮水映照著屋門,我挽留的心意十分誠懇。明月夜夜都隨他而去,照著他所在的地方。

這首詩是送別之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全篇情意真摯,感人至深。

作者以淮水之綠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來表達分別之愁,從環境入手,讓周圍景物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這種手法在王昌齡送別詩中占大多數。

春日送別友人,以淮水春潮爲喻,委婉含蓄地抒發了對友人遠行的依依不舍之情與無限思念 。

40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

近來攀折苦,應爲別離多。

——唐·王之渙《送別》

春風中一株株楊柳樹,沿著禦河兩岸呈現出一片綠色。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麽方便,應該是因爲離別人兒太多。

這首詩以楊柳爲題材,通過描繪楊柳青青的景象,表達了送別時的離愁別緒。

楊柳樹在東風中搖曳生姿,青青的枝條夾著禦河兩岸。近來攀折楊柳的人越來越多,大概都是因爲離別的緣故吧。

友人向東行離開京城,詩人來到東門給友人折柳送行。這首送別詩短小精悍,言淺意深,依依惜別之意,躍然紙上。

41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江水碧波浩蕩,襯托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郁郁蒼蒼,紅花相映,便要燃燒。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的日期?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天然圖畫。既是山水畫,又是花鳥畫。

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詩人住在成都草堂。草堂一帶的自然風光,一年四季都在變化。

前兩句所寫,乃是暮春景色。看到這暮春景色,當然感到美,但更突出的感觸是:又一個春天眼看就要過夫!于是出人意外地寫出後兩句,對照先一年春天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裏所寫的“青春作伴好還鄉”,便能理解“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所蘊含的情感波濤。

42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唐·李峤《風》

風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這是一首非常精巧的詠物詩。這首詩通過描繪風的特性,展現了風的神奇力量。

風本來是看不見的,詩人通過四種可見之景來描寫風.可謂獨具匠心。再則,全詩並沒有出現“風”字,但每一句裏都能見到風的身影,這一點也實爲難得。

詩的前兩句一“落”—“開”寫出了風的輕柔,後兩句用“千尺”與“萬竿”兩個數量詞寫出了風的狂疾,風給大自然帶來的千變萬化,讓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43

冷豔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唐·丘爲《左掖梨花》

梨花的白淨如同雪花,但她的清香卻撲面而來,甚至鑽進了衣服裏。春風吹來,一片片梨花飄進門窗,飄向白玉做成的宮殿,讓人不知春風到底要吹到何處。

這首詩以梨花爲題材,表達了詩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花的優點,其實也就是詩人自己的優點,從而能使詩人實現報效國家的理想,表現了封建士大夫積極用世的心態。

全詩把眼前景、胸中志融爲一體,騰挪跳躍,不露斧鑿之痕,在藝術上很有可取之處。

44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唐·李賀《馬詩》

平沙萬裏,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鈎一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辔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這組詩名爲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歎和憤慨,以及建功立業的抱負和願望。

這是一組頗有特色的詠物詩,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遙深、構思奇巧、用典靈活等藝術特色。

45

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

閑雲不成雨,故傍碧山飛。

——宋·陸遊《柳橋晚眺》

小河邊漁人正忙著收網,竹林深處傳來歸家老鶴的鳴聲。天上幾片閑散的浮雲,它們不願意化作細雨,只好依傍著碧綠的山勢緩緩飄飛。

這是南宋詩人陸遊晚年家居山陰時作的一首寫景小詩。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黃昏時分所眺望柳橋的美麗景色,同時表達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抒發了詩人壯志未酬的淡淡悲情。

此詩調動聽覺和視覺,注意色彩和動靜,變換視角和視線,將柳橋周圍的景色描繪得恬靜優美。

46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宋·王安石《梅花》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爲什麽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爲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這首詩贊美了梅花不畏嚴寒、傲然獨放的品格。詩中描繪了梅花在牆角淩寒獨自開放的情景,並通過“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一句,點明了梅花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爲它雖然身處寒冷之中,卻能散發出幽幽的香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詩人通過梅花不畏嚴寒的高尚品質自比,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于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爲國家的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

整首詩語言樸素無華,但意境深致,耐人尋味,正是詩人冷峻、倔強性格的寫照。

47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宋·王安石《江上》

江水在晚風的吹拂下蕩起層層波紋,江花也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一片嫣紅。離愁別緒被遠處的橫笛聲所吹起,它飛越了亂山,飄向遠方。

這首詩描繪了江上的秋景,並表達了離別的愁緒。詩中“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兩句,描繪了江水在秋風的吹拂下泛起波紋,江邊的花朵在夕陽的映照下凋零的景色。而“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則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通過橫笛的悠揚之聲,將離愁別緒吹向遠方的群山。

這首詩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扣住“秋天”這特定的節令特點,描繪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達出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8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後心。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宋·孔平仲《寄內》

試著說說旅途中的景色,才能了解我分別後的心情。行人日漸稀少,只有風雪在深山中肆虐。

這首詩是詩人在旅途中寫給妻子的,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

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見別後離情,末兩句實寫途中景色,于所寫景色中表現作者情懷之極苦、極亂。

全詩以景抒情,寫得簡略含蓄,但作者的別後心情,所謂“黯然消魂”者,卻又充分地表現出來。

49

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宋·範仲淹《江上漁者》

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鲈魚的味道鮮美。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裏上下飄搖,飄搖不定。

這是一首語言樸實的小詩,這首詩通過描繪江上漁者的生活,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和危險。喚起人們對百姓疾苦的注意。鲈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

50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唐·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這是一首極富詩情畫意的五言絕句。

通過描繪浣花溪畔春暖花開的美景,表達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浣花溪一帶春暖花香、風和日麗的景色,“麗”“香”二字突出了江山和花草的特點,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秀美的景色:後兩句描寫春天鳥兒悠然自得,和前兩句春景相比襯,構成一幅色彩明媚的初春景致圖。

全詩筆意簡潔,生動流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讓人讀起來感到親切、自然。

51

香燈伴殘夢, 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 滿庭山杏花。

——唐·溫庭筠《碧磵驿曉思》

殘夢伴隨著香燈,楚國在茫茫天涯。月落時,杜鵑也停止了淒切的鳴叫,滿庭盛開的山杏花,掩映著寂靜的碧潭。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清晨在碧磵驿的思鄉之情。

詩中“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描繪了詩人獨宿驿站的孤獨與思鄉之情。夜深人靜,只有香燈陪伴著詩人未完的夢境,而楚國(即家鄉)卻遠在天涯。

接著,“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描繪了清晨的景色,月亮已經落下,子規鳥也停止了啼叫,庭院裏開滿了山杏花,但這美景卻難以緩解詩人的思鄉之情。

此詩用倒裝手法,寫出作者夜宿碧磵驿中于翌日清晨初醒時的瞬間感觸與情思。全詩幾乎通篇寫景,結構似續似斷,語言柔婉绮麗,別具一種朦胧淡遠的情致與韻味,反映出詩向詞演化的迹象。

52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地凍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雪夜投宿芙蓉山主人家中的情景。一幅生動的風雪夜歸圖。

詩人把冬天傍晚投宿、山野風雪夜歸的生活片段描繪得有聲有色,“蒼山”“白屋”“犬吠”“風雪”“歸人”生動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境況,表現了詩人對勞苦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53

弄日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唐·白居易《遺愛寺》

我玩弄著石子面對小溪而坐,爲了賞花繞著寺廟周圍的小路行走。不時聽到小鳥的啼鳴聲,到處都能聽到泉水的叮咚聲。

這是一首景抒情短詩,這首詩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遺愛寺的甯靜美景和詩人的閑適心境。

全詩動中有靜,移步換景,通過臨溪弄石、繞寺尋花、聆聽鳥鳴和流水聲描繪出了遺愛寺的盎然生機,勾勒出遺愛寺優美動人的風景,通過“弄”、“尋”、“行”等動作描寫,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54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唐·李白《夜宿山寺》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這裏,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這首詩是李白獨自一人尋幽覽勝,即興寫就的詩作,詩中描寫了寺中高聳的樓宇,表達了詩人對古代廟宇工程技術的驚歎以及對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寥寥數筆,卻酣暢淋漓地表現了詩人身在高處的愉悅、豪放,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想象瑰麗,誇張巧妙,活靈活現,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身臨其境之感。“摘星辰”和“高聲語”等有些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嵌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55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淚,爲濕最高花。

——唐·李商隱《天涯》

繁花似錦的春天獨在天涯,天涯的紅日又在漸漸西斜。美麗的黃莺啊你若有淚水,請爲我灑向最高枝的嬌花。

此詩寫作者淪落天涯,又值春殘日暮,人有情而鳥無意,傷春傷時又自傷身世。

首句平直敘起,蘊藏著極深沉淒惋的感情;次句使用“頂針”格,重複“天涯”二字,再點題意;轉句用意深婉曲折,在婉曲回環中見奇警;結句余音袅袅,哀豔動人。

全詩短短二十個字,運用寓情于景、移情于物的手法,用極豔之語抒發了極悲之意,明白如話而又宛轉多姿,極有盛唐絕句風味,較典型地反映出李商隱的藝術創作特色。

56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爲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這是一首抒憤詩。用三千丈白發來寫愁。想象奇特、誇張,顯露出了詩人不凡的氣魄和筆力。詩人雖有爲國出力、爲民解憂的理想,但當時黑暗的政治卻不容許他去實現。詩人

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積蘊極深的怨憤和抑郁都宣泄出來了。全詩起勢奇特,結語風趣,更顯詩人的愁苦。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聯系我立即刪除

這篇文章,內容允許摘抄,允許轉載,但我不允許你一字不改地照搬呢。

0 阅读:36

荔枝姑娘詩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