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題畫詩,現實得不到的,都能在夢裏實現

荔枝姑娘詩詞 2024-06-28 16:43:33

題畫詩,顧名思義,就是給一幅畫題上詩句。

中國的詩往往自帶畫意,詩人本身也是畫家,比如王維,蘇轼都是著名的畫家,在作品上題上詩句,貴在詩傳畫中深意。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春意盎然的季節,在作者眼裏光有竹子、桃花、蒌蒿、鴨子還不夠,還要講春江水暖鴨先知。

這就是典型的畫裏有詩,詩裏有畫,詩人有深意了。

在歲月中遊走,鴨子的敏銳感知,猶如我們在人生旅途中對細微變化的敏銳洞察。

正如人生的道理一樣,我們需親身經曆世事,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淺。

親身經曆人生的際遇,才能真正領悟到人生的韻味,知道它的深淺。

10首清新題畫詩,與君共賞,生活簡簡單單也不失是一種美好,用心感受,每一個瞬間都充滿了詩意與溫度。

【01】

不寫晴山寫雨山,似呵明鏡照煙鬟。

人間萬象模糊好,風馬雲車便往還。

——清·江世铨《題畫》

一幅溫婉而朦胧的山水圖景,充滿了詩意與遐想。

詩人選擇不以晴朗明媚的山巒入畫,而是偏愛那被細雨輕紗輕籠的雨中山色,如同在輕輕呵氣下。

你看那下雨時的山,綠油油的,跟個鏡子一樣反射出霧氣缭繞的樣子,那山峰仿佛像是女子輕柔纏繞的發鬟,朦胧中帶著無限柔情與神秘。真是美極了!

人世間各種各樣的事物就像這樣,騎馬駕車在風中馳騁,自由自在,就連風都像駕著雲朵,神仙乘坐著雲車自由往來,超脫于塵世的羁絆,自在遨遊,多美啊

【02】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蘇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一幅精致的水墨畫卷,緩緩展開春天的序幕。

竹林的綠意掩映間,幾枝桃花俏皮探出頭來,以它們那嬌嫩的粉紅,悄然宣告春的消息。

春日的江水,在溫暖陽光的輕撫下,悄悄回暖,而那悠遊的鴨子,最先感知到這份來自大自然的溫柔,歡快地在水中嬉戲。

岸邊,蒌蒿遍地,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嫩綠的蘆葦芽尖也迫不及待地從土中冒出頭,這一切都是生命力勃勃的象征。

而就在這萬物複蘇之時,恰逢河豚最肥美的季節,它們蠢蠢欲動,准備逆流而上,開始一年一度的繁衍之旅。

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捕捉了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一幕,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美妙世界。

在這裏,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春天獨有的情調,既有桃花的柔美,又有江水與鴨子的靈動,還有蒌蒿與蘆芽所象征的生命力,以及河豚帶來的對季節更叠的微妙感知。

這是一首關于春天覺醒、生命歡騰的詩,讓人在字裏行間感受到春天特有的溫馨與浪漫。

【0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板橋《竹石》

一幅堅韌不拔、屹立不倒的青松形象,充滿了深邃而唯美的意境。

青松緊緊咬住青山之巅,其根系深深紮進岩石的縫隙之中,展示出一種與自然環境頑強抗爭、和諧共生的壯麗畫面。

它像是山的靈魂,無論經曆多少次風雨的洗禮,無論東西南北風如何猛烈吹打,那份堅不可摧的意志和生命力,始終堅定不移。

在詩人的眼中,這株青松不僅是自然界的奇觀,也是精神的象征——無畏艱難險阻,堅守初心,不爲外界紛擾所動搖。

它的存在,是對毅力與恒心最美的頌歌,提醒人們即使身處逆境,也要像青松一樣,保持堅強與從容,優雅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這幾句詩,借由青松之姿,勾勒出一種超脫世俗、獨守清高的生活哲學,讓讀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種淡然卻強烈的生命力量。

堅持就是勝利,只有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決心,才能在人生中不斷前行,無懼風雨的挑戰,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04】

雲裏煙村雨裏灘,看之容易作之難。

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燕脂畫牡丹。

——宋·李唐《題畫》

這首詩流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懷,同時又蘊含著對現實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雲霧缭繞的山村和雨中的河灘,這些自然景致看似簡單質樸,實則蘊含著難以言喻的美妙與複雜,正所謂“看之容易作之難”,暗喻真正體會並表現大自然的韻味絕非易事,藝術創作的高深與微妙,遠非表面所能窺見。

後兩句則筆鋒一轉,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審美傾向的無奈與不屑。

"早知不入時人眼",意味著作者深知自己的作品可能不被當時大多數人所欣賞,因爲世人往往偏好那些豔麗奪目之物,就如同用大量燕脂(胭脂)精心描繪的牡丹,雖色彩絢麗卻失了自然之真與藝術之魂。

這裏的“多買燕脂畫牡丹”,既是對世俗審美趣味的諷刺,也透露出詩人對自己堅持高雅、清新藝術風格的決心與自信。

自然的美雖然令人陶醉,但需要技巧和時間才能捕捉和表現。如果只是追求表面的美麗,可能會忽略掉很多真正的美。

【05】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顔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墨梅》

在那清靜的書齋旁,洗硯池邊的老梅樹上,梅花悄然綻放,朵朵花兒似乎都沾染上了淡淡的墨迹。

這並非真實的墨色,而是形容梅花那不施粉黛、自然而樸素的美,仿佛是用水墨畫中留白的意韻來勾勒其風姿。

詩人借此表達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志趣:“不要人誇好顔色”,意味著這梅花並不需要世人的贊美,它不以鮮豔的色彩去博取衆人的青睐;

“只留清氣滿乾坤”,則是說梅花最珍貴之處,在于它那清雅高潔的氣息,能夠充盈整個世界,給予人們心靈上的洗滌與淨化。

這樣的梅花,象征著作者自己高潔的品格與不慕虛榮的人生態度,他更願以自己的品德和才情,默默影響周圍,而非追求表面的浮華。

生活中不一定要追求華麗的外表,內心的美麗與氣質才是最重要的。

全詩以梅喻人,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內在修養與精神境界的高遠情懷,充滿了文人雅士獨有的小情調與唯美氣息,引人深思,回味無窮。

【06】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抛閑擲野藤中。

——明·徐渭《題葡萄圖》

以畫寓情,詩中流淌出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淡然與孤傲。

詩意大致可解爲:半生坎坷,青春不再,我已是垂老之身,常獨立于幽靜的書齋之中,對著晚風長嘯,落寞至極。

手中的畫筆下,顆顆明珠般的葡萄躍然紙上,它們晶瑩剔透,宛如珍寶,卻在這紛擾塵世間無處尋得識貨之人。

于是,這些筆下的明珠只得隨意丟擲,散落于荒野的藤蔓之間,任其自然生長,隱喻著藝術家才華橫溢卻不得賞識,只好將自己的藝術結晶,如同遺珠般,遺棄在不爲人知的角落。

此詩以葡萄爲意象,寄托了徐渭對自己藝術生涯的感慨與自嘲,那份超然物外的灑脫背後,藏著難以言喻的孤寂與不遇之悲。

整首詩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憂傷

與唯美,流露出文人墨客特有的小情調,讓人在品味之余,也不禁爲之心動,生出幾許共鳴與感慨。

【07】

冷淡生涯本業儒,家貧休厭食無魚。

菜根切莫多油煮,留點青燈教子書。

——清·石濤《題畫詩》

在這清淡寡欲的日子裏,我本就以儒學爲生,家境雖貧寒,餐桌或許難見魚肉這樣的佳肴,但請不要因此而心生厭倦。

即便是在烹調那最不起眼的菜根時,也無需過多的油脂,保持其本真之味,象征著對簡樸生活的欣然接受和超脫物質的高遠情懷。

如此一來,便能節省下些許資財,點亮那盞微弱卻恒久的青燈,照亮寒窗苦讀之夜,用心教導子女讀書識字,傳承學問與德行。

冷淡的生活方式雖然清苦,但本分安逸。盡管家中貧困,也不要過分追求奢華,而是要節儉度日。

菜根雖簡單,但不要嫌它油少,因爲這可以成爲我們生活的營養。同時,要保持燈火通明,爲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08】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房。

開到寒梢獨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宋·楊娃《題馬遠畫梅四幅》

這梅花仿佛是一只冷豔的蝴蝶,靜靜地棲息在花房之上,它緊緊依偎著那深色的花心,恍若在溫柔地擁抱中回憶起往昔的時光與溫馨的居所。

當冬日的寒風將枝頭的繁華一一吹散,唯獨這朵梅花傲然綻放于枝梢盡頭,它以獨有的姿態展現著無畏的美麗。

這樣孤高清絕、獨自可愛的景象,恰似古代漢宮中女子那獨特而典雅的妝容,帶著一份曆史的沉澱與文化的韻味。

詩人通過比喻與聯想,賦予了畫中梅花以生命與情感。在寒意料峭中,這一枝獨秀的梅花,宛若一只在花房中休憩的冷蝶,它以淺紅色的花蕊爲媒,散發出的是一種讓人懷念的香氣。

即使在寒冷的枝頭,它也以獨立的姿態展現出獨特的魅力。這種美麗動人的梅花,仿佛是漢宮妝的一種表現。

【09】

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來。

玉貌一衰難再好,不如花落又花開。

——元⋅ 管道升《寄子昂君墨竹》​

​自君離去之時,我親手栽下的竹子還只是幼苗;而今,竹林已蔚然成蔭,茂盛繁密,遺憾的是,你卻遲遲未歸。

歲月悠悠,正如這竹子從細嫩到蔥郁,時間見證了成長與等待,卻也映襯出你的缺席與漫長期盼。

接著,詩人以花喻人,道出了對青春易逝、美貌難再的感慨:“玉貌一衰難再好”,就像花朵凋謝後難以恢複最初的嬌豔,暗示著青春與美貌的短暫與寶貴。

但隨即話鋒一轉,提出“不如花落又花開”的願景,借自然界中花開花落、生生不息的現象,表達了對生命循環、美好再現的期許。

整首詩在哀而不傷的情調中,融入了對自然之美的贊頌和對人生無常的深刻理解,展現出一種超越個人情感的豁達與哲思。

管道升以竹與花爲喻,既抒發了對遠方夫君深切的思念之情,又蘊含了對生命循環、希望不滅的美好願景​。

曾經的日子已經過去,竹子初栽的時候夫君不在,如今竹林茂盛,但他還沒有回來。

時間的流逝讓容顔不再如玉,難以再恢複美好。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感歎歲月的無情。不如欣賞花開花落,珍惜現在的時光。​

【10】

風風雨雨惜春殘,爲愛名花倚畫欄。

淡著胭脂濃著墨,一枝圖向畫中看。

——清·宗室縣君《題自畫牡丹》​

在春風春雨即將消逝的時節,詩人對即將逝去的春光倍感珍惜,于是依傍在精美的畫欄旁,靜靜地欣賞那被雨水輕拂的名貴牡丹。

“淡著胭脂濃著墨”尤爲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牡丹花的風姿:花瓣上似乎輕輕暈染著淡淡的胭脂紅,而葉子與枝幹則如同濃墨重彩,在畫面上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牡丹既有柔美之態,又不失其華貴之姿。

這不僅是對牡丹花真實的寫照,也是詩人內心情感與審美追求的象征,通過筆墨濃淡的對比,傳達了對生命美好而複雜情感的理解與感悟。

詩人不僅是在現實中賞花,更將自己的情感與藝術構思融入畫中,通過自畫牡丹,定格了這一刻的美,讓這份風姿與情感得以永恒留存。​令人贊歎不已。​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學會簡化,學會欣賞,讓生活之美如潺潺流水般自然流淌,

讓幸福的感覺如同春日的陽光般溫暖而恒久。



0 阅读:6

荔枝姑娘詩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