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巨大的七國之亂,爲何僅僅三個月就被平定了?

喝下曆史的雞湯 2024-05-28 17:20:52

七國之亂的規模是非常大的。

叛亂諸國,皆擁有比較雄厚的實力。只吳國就出動了30萬大軍,並擁有30余年苦心經營出來的巨額財富。

然而,這場叛亂,僅僅三個月,就基本被平定了,僅僅七個月,就徹底結束了!

這是怎麽回事呢?

宏大戰略

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率領二十萬人,自廣陵出發,北渡淮河,會合楚兵,並力向梁進攻,同時發信遍告諸侯,稱自己地方三千裏,精兵五十萬,還有南越兵三十萬來主,足以“匡正天下”,同時,還公開發布了自己的戰略計劃。

1、吳軍,會合楚、淮南、濟北、東越諸軍,直取洛陽,下函谷關。

2、南越兵先攻占長沙以北地區,再西趨巴、蜀、漢中。

3、齊、淄川、濟南、膠東、膠西諸王與趙王先攻占河間、河內,再或入臨晉關,或與吳軍會師洛陽。

4、燕王北取代郡、雲中後,再聯合匈奴南下,經蕭關迂回長安。

5、吳軍與趙、齊會師後,再取關中。

這個戰略,看起來氣勢恢宏,非常嚇人。

其實,這不但是一個想當然的計劃,還是一個蹩腳的愚蠢計劃。

這個戰略計劃,從一開始,就失敗了!

開局就走樣的戰略計劃

叛亂一開始,吳王的計劃都全部被打亂了。

1、多路諸侯未發兵參加。

叛亂一開始,多路諸侯就“退群”了。

齊王悔約了。

濟北王本欲參加,但是,因爲城牆被傾危,郎中令挾濟北王督工修築,也沒有發兵。

淮南王劉安也欲參加,但是,淮南國相宣稱自己要率軍參與叛亂,在淮南王授予其兵權後,卻率軍拒叛軍···

此外,燕王也沒有參與叛亂。

至于南越、匈奴之類的,則更是一個響都沒有了。

如此,劉濞設想的四路之軍中,燕王引匈奴、南越兵西進,皆是連個聲響都沒有。

2、叛亂各王多數無法按計劃行動。

而參與叛亂的諸王,也無法按照計劃行動!

除了吳、楚兩國外,剩下五國,按計劃都在一路,即進取河間、河內,自側翼威脅大漢。

但是,原定要參與叛亂的齊、濟北未參加叛亂,徹底打亂了他們的節奏。

淄川、濟南、膠東、膠西四國,皆與齊、濟北挨著。

齊、濟北不一起行動,他們是絕不敢冒著老巢被端掉的風險向河內、河間行動的。

因此,這四國,先圍攻齊國,只有企圖先搞定齊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

至于趙國嘛···其他幾個諸侯都不一起行動,趙國又怎麽敢獨自進軍河內呢?

因此,趙國雖然參與了叛亂,但也始終是按兵不動。

如此,宏大的多路進攻計劃,到最後只剩下吳、楚這一路了!

其實,之所以如此,一點也不足意外。

諸侯各國,各有各的國情;諸侯各王,各有各的算盤,不能按照計劃集體行動是大概率事件。

只能說,吳王的所謂宏大計劃,從一開始就是想當然了。

而吳王劉濞犯下的兩個致命錯誤,則加劇了這種局面的出現。

1、毫無誠意的政治承諾。

諸侯之所以要反漢,無非是在削藩一事上與朝廷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吳王既要做造反的領袖,就應當要給出解決方案:我來做皇帝,將如何對待諸侯?

然而,吳王的承諾,一看就毫無誠意!

在拉攏膠西王時,劉濞給出承諾:事成之後,“兩主分割”。

這個所謂承諾,一看就是胡說八道的。

今承一帝,尚雲不易,假令事成,兩主分爭,患乃益生!——《漢書.荊燕吳傳》

現在天子剝奪你的領地,你受不了,將來真的要“兩主分割”,你們能容得下彼此嗎?

而且,天下諸侯,膠西王雖勇而好兵,但其國力是相對弱小的,對膠西王都要給這樣的承諾,可見吳王給其他諸王會是什麽樣的承諾!

可以說,在削藩一事上,吳王不但沒有給出解決主張,反而企圖用一堆明顯的假話來糊弄人,注定是不可能得到較大支持的!

2、公開把匈奴、南越拉入局中。

匈奴、南越,在當時皆是大漢的“外部勢力”。

尤其匈奴,多次入寇掠奪,爲人所憎。

諸侯王,各諸侯國的顯要人物,縱然對削藩不滿,但“引寇”乃是底線問題,注定是幹不得的。

所以,雖然諸侯王普遍與朝廷在削藩一事上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但當時天下22個諸侯,只有7個叛亂,不到總數的1/3;而參與叛亂的諸侯,也多在國內面臨著較強的反對。

如此,洋洋灑灑的宏大戰略成了一紙空文。

現在,只有吳、楚聯軍這一路了!

注定失敗的進軍戰略

即便如此,以吳楚聯軍的實力,搞得好,也未必不能成事。

一來,吳、楚聯軍的兵力達30萬,而且,“楚兵剽輕,難與爭鋒”、“吳兵銳甚,難與爭鋒”,戰鬥力很強。加上吳楚都有比較強大的經濟基礎,有爭衡天下的實力。

二來,各諸侯雖然多觀望不進,但其實是“觀成敗”而已,如果吳楚仗打得好,他們也會參與進來的。

所以,此時,吳楚如果搞得好,還是有機會的。

但是,吳王選擇了注定失敗的進軍戰略。

當時,吳軍內部對進軍有三個不同的意見。

1、進軍洛陽,奪荥陽敖倉之粟而守之,拒漢軍,以會諸侯,然後合兵再取關中。

這就是吳王劉濞自己向天下公開的作戰計劃。

2、分兵南路,同時前進。

吳軍大將軍田祿伯指出:如果一路進軍,沒有其他方向的策應,很難成功。

因此,建議由他自己率領五萬精兵,走南路: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此亦一奇也!

但是,吳王的太子反對:咱們是在造反呀!現在把精兵交給別人,別人自己也稱王,那怎麽辦?

于是,此策遂不用。

3、不貪攻城,長驅直入,搶占險要。

青年將領桓將軍指出:吳軍多步兵,利于險阻作戰;漢軍多車騎,利于平地作戰。

所以,吳軍要以最快速度搶占洛陽的武庫和敖倉,據洛、荥陽一線的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無入關,天下固已定矣”。

否則,如果慢慢地走,一個城一個城的打,那麽,等到漢軍車騎“奔入梁、楚之郊,事敗矣”。

但是,吳國的老將軍們認爲這個年輕人不過黃毛小子,只配沖鋒陷陣,哪裏懂什麽用兵之道,遂否則此意見!

最終,吳王劉濞還是選擇了自己原本的進軍路線。

而這是一個注定失敗的路線!

劉濞的進軍路線,與當初項羽的路線有相似之處。

可是,人家項羽,是在爭取南翼英布失敗後,無奈才采取一路進軍的。

而且,人家項羽之所以能在荥陽給劉邦巨大壓力,是因爲人家手裏有著精銳騎兵!

劉濞在有條件側翼發展的同時,主動放棄了;又在不具備足夠車騎力量的情況下,舍長就短,在平地與漢軍決戰。

正如那位青年將領所預測的“事敗矣”!

結局,已經注定了!

頓兵,陷入被動

吳楚聯軍行動後,很快取得了一些戰果。

他們連續擊敗漢軍,攻占了棘壁後,繼續西進。

直到睢陽,叛軍遭遇了拼死頑抗的梁王劉武。

睢陽的梁王,是大漢早就布下的棋子!

當初,賈誼就建議讓梁王劉武擴大封地,經營睢陽,以防範其他諸侯王的反叛。

如今,賈誼和漢文帝未雨綢缪的安排起到了效果。

睢陽堅城,很難攻克。

因此,吳楚聯軍只能頓兵睢陽城下。

造反這樣的事情,貴在快!利用戰略奇襲的紅利,迅速創造出有利的作戰條件來。

然而,吳楚聯軍頓兵睢陽,西取荥、洛的企圖已經徹底失敗了!

同樣,在次要戰場,叛軍遇到的也是“頓”的局面。

膠東、膠西、淄川、濟南四王的軍隊,進攻齊國的都城臨淄,同樣也是早早陷入了攻堅,久攻不克!

也就是說:漢軍主力還沒有動手,叛軍就被陷入了前有堅城,背對敵援,即將兩面受敵的被動局面!

早早把後背留給漢軍,那漢軍當然不客氣了!

漢軍的妥善部署,使漢軍完全立于不敗之地

叛亂發生之初,漢景帝有些慌張,殺了晁錯。

在沒有達到效果後,漢景帝遂開始組織武力平叛。

1、周亞夫爲太尉,率領三十六將軍打擊吳楚軍;

2、郦寄率部攻趙;

3、栾布率軍擊齊;

4、窦嬰爲大將軍,集結在荥陽,隨時支援各方。

不得不說,漢景帝的這個戰略部署,是極爲精當的!

參與叛亂的諸侯雖多,但真正構成威脅的只有吳、楚軍這一路。

只要集中主要力量,打掉吳楚軍這一路,其他就不足爲慮了!

趙與齊地的幾個諸侯,雖然尚沒有按照原定計劃行動,但其主要原因是齊國背約。

齊國本就是搖擺不定的諸侯,如果朝廷不及時出兵進行支援,齊國隨時可能重新加入叛亂(事實上齊王確實已經動搖,並開始尋求與叛軍協商),如此,則趙與齊地諸侯仍然會合流,並從側翼威脅漢軍,影響整個大局!

因此,對趙及齊地諸侯,雖不是漢軍主力的集中作戰對象,但派出有力將領統帥部隊立刻進行打擊,上可趁機與齊軍內外夾擊叛軍,下則至少能防止局勢走向惡化,保障側翼的安全!

而窦嬰進駐荥陽,則給大漢上了一道保險!

荥陽,是中原戰略要地,戰略樞紐,也是雙方眼中最重要的據點。

此前,吳軍有人主張不貪攻城,直取荥陽,這是高明的意見,沒有被吳王采納。

不過,誰也不敢保證,吳王會不會回過神來,再次繞過睢陽,實施迂回。

因此,窦嬰及時入駐荥陽,杜絕了吳軍迂回的可能性,使大漢立于不敗之地!

再加上荥陽這個交通樞紐,去各個戰場皆十分便利,因此,窦嬰據此,又能隨時支援各戰場,使全局穩如泰山!

難怪在漢軍戰略部署完成後,周亞夫已知勝券在握!

今吾據荥陽,荥陽以東,無足憂者。——《資治通鑒.景帝前三年》

漢,已立于不敗之地!

周亞夫的巧妙布局,大大加快了戰爭勝利的進程

此前,吳軍青年將領就說:如果漢軍車騎到了梁、楚之郊,則“事敗矣”。

當周亞夫的軍隊過來時,那位青年將領的預測似乎已經要實現了。

不過,周亞夫比那位青年將領更高的地方在于:周亞夫並沒有依仗自己的車騎優勢立刻作戰!

此時,吳楚聯軍尚有較強的實力,如果漢軍主力立刻與之交戰,雖然取勝的機會很大,但是也必然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果然如此,那麽,漢軍即便取勝,也因付出了較大傷亡而無力發起持續不間斷的追擊,從而使吳楚退入本國,並依靠本國的基礎進行繼續抵抗,那麽,平叛戰爭就會打很長時間,對大漢的國力消耗也會非常大了!

周亞夫要的,是就在梁、楚之郊,以不大的損失全殲叛軍,從而以排山倒海、傳檄而定的方式輕松完成平叛戰爭!

這時,周亞夫見到了父親周勃的一個老部下鄧都尉。

鄧都尉提出了一個輕松取勝的建議。

吳兵銳甚,難與爭鋒。楚兵輕,不能久。方今爲將軍計,莫若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吳,吳必盡銳攻之。將軍深溝高壘,使輕兵絕淮泗口,塞吳饷道。使吳、梁相敞而糧食竭,乃以全制其極,破吳必矣。——《漢書.荊燕吳傳》

”以梁委吳“,繼續發揮睢陽及梁國的作用,將來叛軍吸引住,疲敝、削弱叛軍主力。

漢軍主力則駐在側面的昌邑,並利用叛軍補給線長期的弱點,派兵襲其補給線,切斷其糧道!

在充分削弱叛軍後,再與敵決戰,這是全勝之道!

周亞夫的戰役指導,完全按照這個思路進行的。

當然,要戰爭貫徹執行,難度比形成作戰思想的困難要複雜得多!

周亞夫這一計劃,使梁國在一定時間內需要獨自承擔叛軍的猛攻!

一來,梁國承受得住嗎?萬一梁國扛不住了,那這個計劃可就廢了!

二來,梁王壓力大,找太後媽媽、天子哥哥投訴周亞夫,周亞夫扛得住嗎?實際上,太後、漢景帝確實也要求周亞夫盡快援梁了。

但是,周亞夫以”將住在外,便宜有守“,仍然堅壁不出!

之所以能如此,首先是周亞夫對形勢有著精准的把握:睢陽扛得住!

而且,周亞夫駐昌邑,實際上也威脅著叛軍的側翼,使叛軍不能全力攻睢陽,這也是支援了睢陽!

同時,叛軍此時雖然囂張,但是,糧道被斷後,肯定不可能繼續攻下去了,睢陽之圍被解其實也就是不需要太長時間的事情!

因此,周亞夫巧妙布局後,堅壁不出,尚未進行大的決戰,叛軍就已經陷入敗局了!

輕易打出殲滅戰

在切斷吳楚軍糧道後,周亞夫進軍到下邑,進一步威脅叛軍側背。

糧道被斷,又遭夾擊之勢,叛軍自然不能再繼續圍攻睢陽了!

于是,叛軍轉兵來下邑,企圖尋找周亞夫決戰。

睢陽之圍,解了!周亞夫才不跟你決戰呢,繼續堅壁不出。

叛軍采取聲東擊西之法,佯攻東南角,企圖吸引漢軍注意力後再以主力奔襲西北角。

周亞夫不上當,叛軍計劃失敗!

如此,叛軍求戰不得,又饑餓難當,紛紛叛逃。

吳王無奈,只好引兵退走。

這個時候,周亞夫才發動決戰!

叛軍是疲憊的敗軍,且以步兵爲主;漢軍是養精蓄銳之軍,以車騎爲主。

想跑?你怎麽跑得過人家呢?

而劉濞似乎已經智慮枯竭,只顧後退,背對漢軍,沒有組織起必要的斷後保護措施。

因此,漢軍來追,叛軍迅速崩潰!

劉濞只帶了數千人逃走,其余將士,或降于周亞夫,或降于梁王,土崩瓦解!

周亞夫,就這麽輕輕松松打出了一場殲滅戰!

迅速徹底平叛

周亞夫沒有花多大力氣就殲滅了吳楚聯軍,有的是力氣繼續追擊。

吳、楚自然也就不可能繼續組織抵抗了!

因此,楚王自殺,吳王被殺,吳楚被平定自然不在話下!

而在齊地,平叛似乎更爲簡單。

叛亂諸國圍攻臨淄,一直打不下來。

當栾布的漢軍進入齊地時,這些部隊就更難以抵抗了!

要知道,吳楚與周亞夫交戰時,其本國是在大後方,是安全的。

而在齊地,漢軍進入齊地後,像膠西國、濟南國,其老巢是要直接受到漢軍威脅的!

因此,栾布進入齊地後,叛軍既已疲憊,又無心戀戰,一戰不利後就紛紛回到各自封國了!

如此,栾布輕松依次平定,不在話下!

吳楚的叛亂與齊地的叛亂,都只曆時3個月就失敗了!

稍微花了點時間的,反而是比較弱小的趙國。

趙國勢孤力單,不敢獨自行動,見漢軍來攻,很快就逃回了邯鄲。

郦寄所率的漢軍久攻不下,直到平定齊地的栾布來援,才攻破邯鄲,平定趙國!

所以,勢單力薄的趙國,實際上反而扛了7個月,算是最後一個失敗的了。

吳王劉濞以其30余年經營積蓄起來的雄厚實力發動叛亂,僅僅3個月就被平定了。

加上齊地也是3個月就被平定,因此,這個叛亂事實上在3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基本被平定了。

對此,後世多將主要原因歸于大環境因素:叛亂不得人心。

這種觀點認爲,大漢經休養生息,人民安定,沒有作亂的思想,七國之亂只是劉家人家裏的內部事務,他們作亂不符合人民渴望安定的訴求。

這個說法,自然是對的,但並不是主要的。

比如,後來明代的靖亂之役,難道朱棣造反就得人心嗎?

所以,關鍵還是領導人素質的問題。

朱棣作亂時,實力遠比西漢吳國要弱,而且當時天下初定,人民更不希望動亂。

但是,朱棣久在邊疆,鍛煉成了一個富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相反,朱棣對面的建文帝及黃子澄等心腹,皆非燕王對手!

而七國作亂時,七國雖然擁有雄厚的實力,但領導人的素質卻不如對面的漢天子。

在整個叛亂的過程中,無論是大戰略構想,還是進軍路線規劃,直到戰役指揮,劉濞等人都選擇了最差的一個,都選擇了最不利于發揮自己長處的一個。

而在他們的對面,漢景帝的部署穩妥而得要領;周亞夫的指揮高明而有定力···

如此,規模巨大、氣勢洶洶的七國之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徹底平定,也就是自然之事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