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河水汙染事件告誡幹部,裝傻好過嘴硬

鑄就論趣事 2024-05-31 06:28:44

這段時間,安徽比較出圈,但都是負面新聞。在信息時代,新聞熱點雖然曆來是熱得快也涼得快,但對身處其中的幹部來說,無不如臨大考。

先是蕪湖賣黃金遇五兩秤事件,後是銅陵居民樓坍塌事件,再就是滁州滁河水體汙染事件……

哪個省份每天不發生點負面新聞呢?唯一可能不同的是,像這麽短時間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難免引發群衆的“重點”關注。

尤其像這起滁河水體汙染事件中,接受采訪的領導真可謂語出驚人。某個角度看確實是“實話”,但因于與爲人民服務的理念、上級的要求以及群衆的期望格格不入,直接引爆了輿論。

接著就是省委迅速響應,會議定了調子,特別提到“個別幹部面對媒體信口開河,造成不良影響”。其後,當地縣委書記應聲免職。至于禍從口出者,也是先免職,而後處理處分肯定輕不了。

可以說,作爲領導幹部,你面對組織或領導,在非公開場合,再怎麽傲嬌,再怎麽撒潑打滾擺老資格,再怎麽口無遮攔,那畢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也不會有什麽傷筋動骨的嚴重後果。

而今,面對中央媒體絲毫不注意形象,不顧及可能造成的影響,而不以爲然,而推卸責任,而大放厥詞,難道不知道群衆把態度看得高于一切嗎?

這時候,媒體不慣你,群衆也不會慣你,組織和上級更不可能慣著你。你是“出名”了,但禍從口出,且威力巨大、破壞性極強,不僅提前結束縣委書記的政治生命,而且連省委都出面收拾殘局。

進而,被免的縣委書記、名譽受損的地方、被誤傷的其他幹部和遭到進一步割裂的幹群關系該找誰說理去?

事件發酵以後,各方神人包括官媒輪番上陣,苦口婆心地手把手地指導領導幹部們面對媒體面對大衆,如何如何應對如何如何說話。

2011年,武安市發改委馬科長面對央視記者的“一問三不知”,此刻也再次被拿出來作爲範本。說到底,群衆要的是態度,裝傻好過嘴硬。

真較起真來,該起事件中,說好的“站好”最後一班崗,怎麽還有兩個月退休就可以撂挑子了?擺爛了?恐怕沒有這樣的規定吧。即便隱形規則如此,但也不能說出來,你叫以後的即將退休的同志們作何感想?該如何擺好自己的位置呢?

而在采訪中拿茅台打比方,稱水質檢測“沒必要”的一局之長,更是水平太次,令人大跌眼鏡。安徽那麽多名酒,如古井貢酒如口子窖等等,爲啥單拿外省的敏感的茅台作比喻?

是看不起本地酒,還是爲了使比喻更能引起共鳴,不得而知。但實在不會打比方,就別打了好不?酒囊飯袋、常喝茅台的帽子已經扣上了,如今是摘也摘不掉。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不是局長低情商,而是記者們的高情商。采訪一小時,講話兩小時,記者就挑一兩句公衆敏感的播出,以滿足采訪的需要。局長領導們沒有笨的,只是掌控不了視頻的後期剪輯而已。

不論哪種可能,新形勢下,如何面對媒體和輿論,如何做好危機公關,不僅需要相當的鬥爭精神,也需要足夠的鬥爭本領。很顯然,該起事件中,一衆領導的表現可謂糟糕透頂,被抓了話把。

再深層次延伸,表面看是不會應對媒體和輿情,本質上則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祟。不僅智商堪憂,而且情商相當低。既不拿群衆的利益當回事,也不拿頂到眼前的媒體話筒當回事。也因此,不嚴肅處理你還能處理誰?無非是咎由自取罷了。

對這樣的領導幹部沒什麽好心疼的,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同志們面對媒體和公衆恐怕以後很難再說真話了,實在迫不得已也只是照本宣科了。

0 阅读:0

鑄就論趣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