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描寫幽居生活的佳篇,清新俊逸,興味盎然

墨有雲水心語 2024-05-02 09:12:50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或是仕途受阻、或是愛情失意,有時身患重病,有時遭遇困境,都會讓人倍感焦慮。如果一直不能得到幫助,又無法消除煩憂,很多人就會在入世和出世的十字路口不停徘徊,最終將不得不無奈地做出選擇。

不過古代也有不少人不願意被世俗羁絆,更不慕名利,他們天性喜歡悠閑灑脫的生活。比如北宋著名才子林逋,就是長年累月地隱居于西湖邊的小孤山。細細研究華夏詩壇中更多文人墨客們的境況,喜歡悠閑生活的才子可謂非常之多,下面分享三首描寫幽居生活的佳篇,清新俊逸,更讓人覺得興味盎然。

題李山人幽居

中唐 · 張籍

襄陽南郭外,茅屋一書生。

無事焚香坐,有時尋竹行。

畫苔藤杖細,踏石筍鞋輕。

應笑風塵客,區區逐世名。

張籍一生仕途曲折,晚年更是患有嚴重的眼疾,正是由于對人生的坎坷和苦難感悟深刻,詩人才會經常羨慕那些山人。隱居生活雖然清貧、寂寞,但也充滿了樂趣,更顯得逍遙,這首詩就表達出詩人對李山人恬淡襟懷的贊賞。

提到襄陽,大家必然會聯想到唐代的高士孟浩然,他曾被李白盛贊,也深受王維敬佩,不過孟浩然只是由于仕途受阻後被迫隱居。而張籍筆端的李山人卻願意效仿林逋,布衣終生、不逐名利。

這位山人住在襄陽郊外,一間茅屋、幾個書櫃,無事焚香靜坐、有時漫步竹林。藤制的手杖落在青苔上,可以畫出圖案;竹編的鞋子踏在石板中,顯得腳步輕盈。詩人雖然無法幽居其間,卻感歎包括自己在內的無數“風塵客”,只會孜孜以求地“逐世名”,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幻。

幽居

北宋 · 釋智圓

塵迹不能到,衡門藓色侵。

古杉秋韻冷,幽徑月華深。

窗靜猿窺硯,軒閑鶴聽琴。

東鄰有真隱,荷策夜相尋。

對僧侶們來說,不必宦途沉浮,無需趨炎附勢,更沒有衣食之憂。他們或閉關修煉,或雲遊四方,林泉之中可聽到悠揚的梵音,山水之間曾留下恬淡的詩篇。

衡門是指隱者的簡陋居所,由于遠離喧囂、“塵迹”不到,所以房前屋後經常爬滿了青色的苔藓。天氣漸冷,古老的杉樹枝葉稀疏,秋韻深濃。每次漫步于那條熟悉的小徑,都會感覺極其幽靜,夜深時分更能欣賞到月華如水,令人覺得朦胧缥缈。

頸聯更顯幽居生活的特點,喧鬧的塵世裏豈能有“猿窺硯、鶴聽琴”的場景,即使有些誇張,卻形象地描繪出作者非常享受甯靜、悠閑的氛圍。

結尾更顯詩趣,詩人所處的環境、以及他的舉止,足以讓塵世裏的凡夫俗子感到羨慕不已。可是詩人卻不以爲榮,反而說“東鄰有真隱”,更是迫不及待地“荷策夜相尋”,這是惺惺相惜的情懷,也是謙恭仁厚的高尚品德。

園居

明末清初 · 吳偉業

傍城營小築,近水插疏籬。

岸曲花藏釣,窗高鶴聽棋。

移床穿磴遠,喚茗隔溪遲。

自領幽居趣,無人到此知。

每一位騷客雅士的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青山碧水、幽居茅舍,還有漁樵鷗鹭、蒼松翠竹,都是才子們經常流連忘返的場所,也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激情,這首詩就抒寫了一位清初著名才子的幽居感受。

在靠近城市、又遠離喧囂的郊外,詩人修建了一處幽靜而又雅致的小築。才子臨水而居,插籬栽花,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回歸自然,又並非不食人間煙火。

曲折的溪岸花木繁盛,正適合詩人隱藏其中悠然地垂釣;詩人有時正專注地與友人對弈,一只飛鶴忽然落到窗前,然後還很好奇地觀察誰的棋藝高超。詩人感覺山路的台階陡峭難越,有時便幹脆移床就近。采茗的小僮遲遲未歸,詩人還會焦急地隔溪呼喚。

詩人隱居期間,無人專程拜訪,反而讓他感到清靜閑適,恬淡無求。才子即使無心效仿陶淵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但只要暫時可以心無羁絆、超脫凡塵,也就覺得不虛此行了!

3 阅读:62

墨有雲水心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