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有誠意,但不多

寒昀說汽車啊 2024-04-09 07:32:42

“大家對我們的要求是苛刻的。”

“對我們小米汽車的期望太高了。”

“丁大的問題,拿一萬倍的放大鏡在看。”

……

小米汽車定價出來之後,爲了讓大家“口下留情”,雷軍最後在台上鞠了一躬。

此時,發布會已經過去了整整2個小時,他的嗓音明顯沙啞,顯得更加真摯。

是的,雷布斯給了汽車圈一點小小「演講和營銷」震撼。

一位商業帝國的大佬,用哄小孩的語氣,爲了一款産品,把成本、配置和價格,掰開揉碎耐心地講。這值得那些自說自話自嗨的車企老總學習。

抛開産品和價格不談,真誠就能打動人。一位不需要買車的朋友都差點沖動下定MAX版本。怪不得第一分鍾就有10萬人添加心願單,27分鍾後,大定超5萬單。

站在一個不苛刻的角度,這場發布會的效果是合格的,但是遠遠達不到2011年的山呼海嘯。那年在北京798,他喊出「小米1」定價1999,成爲米粉心目中的神。

如今,雷軍說,對汽車市場的殘酷有認知。

“這個戰場別看有三四百家在做新能源車,最後只有5-8個活得下去,我們第一天,就已經置之死地而後生了。”

這話讓筆者想起,當年他離開金山創辦小米時說的另一句話:

“金山就像是在鹽堿地種草,爲什麽不站在台風口放風筝呢?站在台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那個時候的小米確實站上了台風口,一面是智能手機大爆發,對手只有沒有性價比的外資和沒有産品力的山寨,可是如今的汽車圈確是半個鹽堿地。

既然無法複刻「小米1」手機極致的性價比,定價21.59萬起的小米SU7靠什麽趟過鹽堿地?

有誠意,但沒有極致性價比

發布會後的專訪環節,雷軍透露了一個小細節。

原本,小米給SU7標准版的定價是22.99萬元,Max版定價35萬元。直到發布會前一晚上19點,團隊還在開會討論,一小時後雷軍拍板決定“拿出誠意”,降到21.59萬。

比特斯拉Model 3低3萬元,“也是向特斯拉這個前輩致敬”。是的,正常産品發布會,小米SU7都在貼身全方位對標Model 3。

雷軍甚至坦言,他們的車還在大量虧錢,但這個定價就是要“讓米粉覺得有誠意”。

消費者感受到誠意了嗎?咱們做個簡單對比!

先看標准版, 21.59萬元,73.6kWh磷酸鐵锂電池,400V平台,220kW\400Nm單電機。

對比飛凡F7,指導價22.99萬,實際成交20萬元,77kWh三元锂電池,400V平台,250kW/400Nm單電機。

再看Pro版, 24.59萬元,94.3kWh磷酸鐵锂電池,400V平台,220kW\400Nm單電機。

對比極氪007,23.99萬元,100kWh三元锂電池,800V平台,310kW\440Nm單電機。

最後看MAX版,29.99萬元。101kWh甯德時代三元锂,麒麟電池,800V平台,雙電機495kW\838Nm。

對比極氪001 ME版,29.99萬元,100kWh甯德時代三元锂,麒麟電池,800V平台,雙電機580kW\810Nm。性能近似,但極氪001可比小米SU7大了一圈,定位也更高。

雷軍所謂的誠意,除了MAX版能看到一些,標准版和Pro版並不明顯。

不過,對于一個初次嘗試造車的品牌推出的首款車型,我們也不能如此苛刻。

雷軍坦言,小米汽車第一輛車有3400名工程師參與其中,整個研發投入超過100億。

首款車型充滿不確定性,還要算上工廠建設/運營、銷售/售後網絡搭建、物流運輸等等花錢的領域或項目,第一款車的定價稍高于預期,留有一定的“資金安全冗余”也實屬正常。

只是,如果小米SU7銷量不錯,大部分研發、制造成本被均攤,雷軍會不會爲了提升市場占有率,進行降價促銷呢?

但如果降價,是不是又出現了「天使客戶陷阱」,也進入背刺老客戶的陣營?

以筆者的分析,爲了在價格上留一定緩沖,同步發布的30多款周邊和明碼標價的配件,也許可以作爲棋子。

智艙有點東西,智駕有點疑惑

3月26日,雷軍在社交網站發文稱,智能電動汽車,本質是“汽車×電動×智能”。智能化將成爲這個時代的決勝點。

回到昨晚的發布會,小米SU7用車內的5塊液晶屏幕,構築了智能化。

這五塊屏幕分別爲HUD擡頭顯示、全液晶儀表、中控屏幕和位于主副駕駛靠背後方的兩塊液晶屏(需要選裝)。

HUD屏幕56英寸,7.7m對焦距離,全程平視,可全向移動,支持超高對比度。下方的7.1英寸翻轉式液晶儀表盤(僅MAX版車型支持翻轉),按照小米官方的PPT描述:每次啓動,都充滿儀式感。

但上述兩塊屏幕和智能化關系不大,僅僅起到信息呈現的功能。真正與智能化息息相關的還是剩下的三塊屏幕。

中控屏16.1英寸,具備3K分辨率,16:10比例,91.7%屏占比,參數中規中矩不算突出。內部搭載一顆目前業界最強的高通8295車機芯片,而軟件系統則是小米基于安卓深度自研的澎湃OS。

發布會現場,雷軍強調車機啓動時間只有1.49秒,並且3分鍾就能完成座艙系統整包升級,而全車整包升級時間縮短爲30分鍾。相比目前市場在售的智能汽車,確實稱得上“極速”。

如果說,高通8295這種芯片,只要願意掏錢,任何一家車企都能買到。那麽澎湃OS操作系統就需要豐富的UI開發經驗才能搞定,這也是小米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之一。

在演示過程中,小米手機和車機之間可實現“妙享桌面”的功能,允許手機與車機流轉各項應用,也就是小米生態反複提及的“無縫上車”。

這就使得幾乎所有能在小米手機上跑起來的APP,也能在小米車機上正常運行,相比部分車企少得可憐的APP應用,小米汽車的車機可玩性瞬間提升。

而在小米SU7發布之前,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問界系列車型。

有意思的是,作爲手機廠商,雷軍時刻不忘兜售類似手機支架這種“周邊小商品”。

例如,在小米SU7的中控台上,提供了3個錨點,結合小米商城售賣的原廠手機支架。中控屏幕下方也提供了可吸附安裝的一排實體按鍵,專治“虛擬觸控按鍵恐懼症”。

後排兩塊娛樂屏幕也是如此,本質是小米pad上車。衆所周知,後排娛樂屏幕是使用效率很低的配置,而pad上車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爲下車可以帶走。

小米通過NFC讓pad與車輛之間取得通信連接,再結合pad端的操作,可以實現音樂播放、空調調節、前排座椅調節等一系列功能,不需要安裝額外硬件。這樣的設計,在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是獨一份。

有意思的是,雷軍表示,這兩塊pad,可以是小米,也可以是蘋果。恰如其分地利用了“蘋果放棄造車”的商機,還賺了「格局」,讓“舉目無親”的蘋果用戶感受到來自友商的關愛。

至于當前風口的AI大模型,小米自然不會忽視。

此前,AI大模型的應用還停留在“幫我畫一副夕陽下小狗油畫”的粗糙階段,但小米直接通過調用攝像頭,能回答類似“幫我看一下前方是輛什麽車”,或者“剛剛路過的這條河是什麽河”這種相對精細且實用的問題。

按照雷軍的計劃,未來AI會在車裏的每一個角落體現價值,這也是小米汽車智能化最讓人期待的地方之一。

智駕方面,小米後來居上,重新定義了城市NOA的開城速度,宣布4月用戶內測,5月首開十城,8月份即全國開通。

根據現場視頻和一些媒體的試駕反饋看,在有限的區段內,小米智駕表現可以進入第一梯隊,但是應該不如遙遙領先那家。

比較疑惑的兩點是,小米就一款車,竟然同時推出純視覺和激光雷達方案。標准版只配備了一顆 Orin-N 芯片,算力只有 84 TOPS,沒有激光雷達;Max 和 Pro 版搭載了兩顆英偉達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配備一顆禾賽激光雷達。

全生態互聯 ,才是看點

13年前,小米開發自研MIUI系統,7年前,小米澎湃OS正式立項。

投入數千名研發人員和不計其數的財力,只能爲小米汽車研發一款好用的車機操作系統嗎?顯然不是!

小米的野心在于“人+車+家”全生態互聯。

這種模式已經上升爲小米的戰略,可以將小米澎湃OS看做未來小米生態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而汽車僅僅是其中一個大環節。

如果你最近逛過小米商城,一定會對小米的一系列周邊設備記憶猶新,大至冰箱、彩電、空調,小至密碼鎖、路由器、吸頂燈。幾乎所有與家庭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子設備,都能在這裏找到。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全屋智能配件,在生態鏈中代表了家。

小米SU7的出現,“人+車+家”全生態互聯得以貫通。

我們可以在車裏控制家中的小米電器,也可以在家中控制小米汽車。腦洞大一點,出門前對著小愛同學說一聲“把車開到樓下”,當電梯開門的一瞬間,你的小米汽車已經從地下車庫開出來,靜靜停在樓梯口。

未來的銷量競爭中,對友商來說,難搞的並不是小米汽車,而是小米生態帶來的高度用戶粘性。縱觀目前互聯網企業,沒有一家能在生態滲透層面做得比小米更好,連華爲也不行。

這就導致,你想要使用小米的生態,就必須選擇小米汽車,此時,小米汽車相比友商在售價上貴2-3萬,還是問題嗎?

結語

雷軍說,“我們從小卷到大,我們是卷王,我們還怕卷嗎?”

于是有人說,價格戰對于手機行業來說都是常態。但是手機的價格戰,家電的價格戰,跟汽車絕不一樣。

不過雷軍已經下定決心,“用15年到20年,成爲全球前5的車廠,漫漫征程剛剛開始。”

不知道會有多少他口中的,“不甘于平庸,還在爲夢想奮鬥。心中有火、眼裏有光,渾身都閃耀著樂觀與自信的光芒”的人,會選擇小米汽車。

但是我們樂于看到雷軍這樣的造車者,爲中國汽車夢而努力。

0 阅读:0

寒昀說汽車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