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歲台灣老兵尋子70年終相聚,79歲兒子婉拒遺産,遺憾未能盡孝

人在旅途多快樂 2024-06-26 11:05:27



98歲台灣老兵尋子70年終相聚,79歲兒子婉拒遺産,遺憾“此生未能盡孝”

作者:暖春魚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ID:hunyinyujiating99

“爸爸,我是桐華,我來看你了!”

2019年1月18日,在台北一家安養院裏,一位79歲的老人,見到了年近百歲的雙親,喜極而泣。

老人名叫王桐華,他將臉緊緊貼著老父親王道璜的側臉,一個勁兒地叫著“爸爸”,母親劉詠蘭則在一旁淚流滿面。

王桐華和父母日夜期盼的一幕,此刻終于實現了。

1949年,王道璜夫婦因戰亂不得不舍棄老家的一對年幼子女,遠赴台灣。

原以爲,重逢不會太遙遠,未承想這一別,竟是幾十年的骨肉分離。

然而,好不容易等到海峽兩岸可以往來探親時,王道璜和劉詠蘭卻年事已高,無法出遠門,只能依靠輪椅代步、吃流質食物維持生命。

98歲的王道璜和妻子

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裏,兩位老人唯一的心願就是找到失散多年的兒子王桐華,完成期盼了70年的夙願。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由于曆史原因,王道璜和妻子不能對兒子盡到撫養之責,而兒子王桐華也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歡盡孝。

01

骨肉分離

1921年,王道璜出生于湖南甯鄉一個貧窮的小村莊。

14歲那年,國破家亡之際,王道璜穿上軍裝,成爲抗日的一分子。

4年後,王道璜回到湖南老家,娶了同齡的同鄉姑娘劉詠蘭,並在1940年迎來了自己的大兒子王桐華,兩年後又迎來了大女兒。

然而,甯靜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一紙調令讓王道璜又一次奔赴抗日戰場。

1945年,日本投降,內戰卻開始了。

失去了民心的國民黨節節敗退,最終選擇退往台灣。

1948年年底,身爲國民黨軍人的王道璜接到了前往廈門的調令,爲赴台做准備,他不得不服從命令。

王道璜跟隨部隊先一步到達廈門,讓妻子回老家,把兩個孩子帶到廈門與自己會合。

殊不知,這時的劉詠蘭已經身懷六甲,行動不便。王道璜的母親擔心戰火紛飛,夫妻倆若中途發生意外,兩個孩子也難以保全。

于是,王母執意留下孫子孫女。劉詠蘭拗不過婆婆,只能獨自一人前往廈門。

臨行前,劉詠蘭對王桐華千叮萬囑:“你要照顧好妹妹,等爸爸媽媽回來接你們。”這番話,也成爲王桐華孩童時期對母親的唯一記憶。

1949年4月,王道璜夫婦跟隨著國民黨部隊來到了台灣。

王道璜跟隨部隊前往台灣

起初,夫妻倆以爲來到台灣只是暫時的,很快就可以重返家鄉一家團聚。

然而,海峽兩岸一直處于軍事對峙狀態,民衆的往來和通信幾乎完全隔絕,衆多骨肉至親生生分離了幾十年。

眼見回鄉無望,王道璜只能選擇等待。

在台灣期間,夫妻倆又陸續生下4個子女,一家人的日子算得上優渥,但他們無時無刻不牽挂遠在大陸的一對子女。

傷心之時,他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有著奶奶的照料,他們的生活應該不會太苦吧。事實上,兩個孩子所遭受的苦楚,遠超王道璜的想象。

1949年底,王道璜母親因病離世,年幼的王桐華兄妹只能跟著叔叔一起生活。

父母不在身邊,讓兄妹倆成爲村裏同齡人欺負的對象,有人甚至嘲笑他們是野孩子。

每當聽到別人喊“爸爸媽媽”時,王桐華和妹妹都會心裏酸楚。他們日夜期盼父母能早日從那個叫“台灣”的地方回來,一家團聚。

王桐華

隨著時間流逝,王桐華和妹妹漸漸從滿懷希望變成了絕望。在那個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的時代,他們唯一的念頭,就是活下去。

不幸的是,由于長期營養不良,王桐華的妹妹病倒了。

由于無錢醫治,1965年,妹妹沒能扛過疾病的折磨,在王桐華的懷裏離開了人世。

那一年,她才23歲。

直到離世,妹妹再也沒能等到父母回來。而那一幕,也成爲王桐華一生的痛。

妹妹去世後,王桐華再也沒有了牽挂。家境貧寒的他當了別人家的上門女婿。

從此,他把對父母的思念和等待,深深埋在了心底。

02

終于和父母團聚

1980年,已到中年的王桐華和往常一樣正在農田裏幹活。突然,一個親戚給他送來一封信。

正是這封信,讓王桐華的余生多了一份牽挂,少了一些遺憾。

原來,王道璜並沒有忘記遠在內地的子女。他請求一個在香港九龍的朋友,幫自己寄一封家書到甯鄉給兒子王桐華。

由于王道璜離家多年,王桐華也早已不住在原來的房子裏,導致書信沒辦法送到王桐華手上。

直到一個多月後,王桐華的親戚在郵政局看見了這封家書,才讓他有了與父母團聚的機會。

1987年10月15日,台灣當局爲了順應形勢,調整了兩岸往來的政策,允許部分台灣居民可以來內地探親,海峽兩岸長達30多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

台灣民衆用行動證明思鄉之情

由于王道璜年輕時曾擔任過國民黨重要職位,出于各種考慮,他的探親申請沒被批准。

但王道璜沒有就此作罷,經過多方打探和協調,終于被允許可以前往香港。

這個消息令王道璜欣喜若狂,他立即寫信告訴王桐華,幾個月後他們一家就可以在香港團聚了。

1989年的秋天,王桐華獨自坐上前往深圳的火車,然後再轉車到香港九龍。

與此同時,王道璜夫婦也踏上了從台灣開往香港的船舶。一路上他們異常激動,一家三口時隔40年,終于要在香港重逢。

當這對老夫妻見到兒子的那一刻,悲喜交加,三個人抱頭痛哭。

一別經年,王桐華已經從少不更事的孩童變成了年近50歲的中年人,而大女兒卻已陰陽相隔,再也不能相見。

只能哀歎造化弄人。

一周的短暫相聚之後,王道璜夫婦不得不返台。分別前,劉詠蘭給兒子買了一件軍綠色棉衣,還拿出1000塊錢給他。

此後,兩代人繼續書信往來並保持聯系。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王桐華突然收不到父母的來信,自己寄去台灣的書信也沒有任何回音。

他很焦急,但他沒有條件前往台灣尋找父母,只能盼星星盼月亮地等著書信早點兒到來。

未曾想,這一等就是30年。王桐華再一次絕望了,他猜測父母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

然而,令王桐華沒想到的是,他的父母在台灣新北市的一家安養院生活了8年之久。

既然老人都還健在,爲什麽沒再聯系兒子呢?

原來,一家三口在香港分別後,王道璜夫婦連續搬了幾次家,途中不小心把兒子的地址弄丟了,就這樣又失去了聯系。

時光如梭,上了年紀的王道璜患上阿爾茨海默症,妻子也患了健忘症。他們的子女們都不在台灣,兩位老人只能被送往安養院,更加沒有能力聯系王桐華了。

03

感謝志願者,讓一家人再次團聚

2018年10月,王道璜在台灣出生的女兒王枋華和兒子從美國回到台灣看望父母。

當時,王道璜和妻子都已98歲高齡,身體狀況很不好,生命隨時進入倒計時。

爲了卻父母的心願,王枋華找到當時在台灣做義工、致力于爲抗戰老兵尋親的王清萍女士,請求她幫忙尋找自己素未謀面的大哥。

王清萍聽了他們的故事後十分感動,並接受了請求。她根據王枋華提供的信息,求助于湖南甯鄉的有關部門。發動群衆的力量,讓更多人看到王道璜老人的尋親信息。

讓人沒想到的是,3個小時後,就有人發信息告訴王清萍,已經找到了王桐華。

當王桐華接到王清萍打來的確認身份的電話時,他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都快80歲了,年近百歲的父母竟然還活著!

他頓時欣喜若狂,當即向王清萍提出自己想與父母進行視頻通話的請求。

王清萍非常理解他急切的心情,次日便前往老夫妻所在的安養院,幫助一家三口進行線上團聚。

王桐華與母親視頻通話

第二天,王桐華在表弟的幫助下,通過微信視頻,終于看到了海峽對岸年邁的雙親,淚水瞬間濕潤了他的眼眶。

手機的那一端,劉詠蘭未語淚先流。她對著手機屏幕大喊:“兒子,桐華,桐華!”

當時的王道璜病情嚴重,但當王清萍問他的大兒子叫什麽名字時,明明誰都不記得的王道璜,卻將“王桐華”3個字脫口而出。

雖然雙方遠隔千裏,但現代科技讓他們實現了團聚的願望。

2018年11月,王清萍准備趕往湖南長沙,協助王桐華赴台探親。

由于年齡較大,加上經濟條件不好,王桐華一度有些爲難。

爲了不讓幾位老人再留遺憾,王清萍決定傾囊相助。

2019年1月,王清萍自掏腰包幫王桐華購買了長沙至台北的往返機票,並安排志願者陪同王桐華踏上前往台灣的航班。

來到台北的安養院,王桐華看到坐在輪椅上的父親時,他眼含熱淚,貼著父親的臉喊出:“爸爸,我是桐華啊!”

那時的王道璜已經說不出話了,聽到兒子的呼喚後,臉上竟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劉詠蘭則在旁邊激動地喊道:“這是兒子,兒子來看你了。”

盡管王桐華已是年近80歲的老人,可他仍然像個孩子似的抱著父母,在他們身邊耳語。

劉詠蘭從身上掏出一瓶藥膏遞給王桐華,告訴他哪裏不舒服就擦哪裏,並叮囑他要保護好自己。

一如70年前離開甯鄉時,對兒子的百般叮咛。

王桐華連連點頭答道:“我聽媽媽的話。”

這句話,讓所有人淚崩。

無論年紀多大,能夠擁有父母的愛,就永遠都是個孩子。

04

跨越海峽的尋親之旅

短暫的重逢後,一家人又一次迎來了離別。

劉詠蘭緊緊握著王桐華的手對他說:“不要怨我們,戰爭年代也是不得已。”

當初無奈抛下兒女,是兩位老人一輩子不能治愈的痛。

年過古稀的王桐華何嘗不是如此,但比起痛苦,他更多的是遺憾,沒能陪伴父母更久一點兒。

王桐華和妹妹王枋華

離別之際,王枋華告訴王桐華,6年前,父親王道璜在意識清醒時就立下遺囑,二老名下的財産,也有他的一份。

令人意外的是,王桐華拒絕了遺産繼承。他說:“此生未能盡孝,理應分文不取。”

金錢對他而言,抵不過在父母膝下承歡的日子,他希望用這些錢讓父母親在安養院過得好一些,安享最後的時光。

有生之年能再見長子一面,王道璜和劉詠蘭兩位老人心願已了。

2022年2月,王道璜安詳離世。

老人生前曾將自己的經曆寫成書出版,爲的是向子孫後代展示祖國的大好山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自己的故鄉在湖南,一雙子女還在等待著他。

這段跨越海峽的尋親之旅,不僅是一次親情的重逢,更是對和平與親情的深切致敬。讓我們期待未來,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

參考資料:

抗日戰爭紀念網 《追思抗戰老兵王道璜》

環球網 《台灣98歲老夫妻願望:尋找大陸長子》

書單視頻號 《爲了見兒子一面,他們等了70年》

(摘編自微信公衆號婚姻與家庭雜志)

0 阅读:0

人在旅途多快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