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野人家”,一年四季,美不勝收,現代人的夢中桃源

快樂鑒騷詞 2024-06-04 11:32:46

第一次讀到“野人家”,是大文豪蘇轼的《浣溪沙》,其中寫道,“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當時理解出現了偏差,把“野人家”理解成“野人的家”,即“野蠻人的家”,或者“粗野人的家”。頓時就覺得,蘇東坡怎麽這麽瞧不起農村人,說人家是粗野之人。後來想,蘇轼作爲一個大官,瞧不起農村人也很正常。

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的不斷加強,知道了“野人家”不是我當初理解的那個意思,而是“鄉野之家”、“村野之家”、“田野之間”的意思,這個理解就比較中性了,沒有絲毫的貶義,甚至還帶有微微的褒義。

敲門試問野人家

古人崇尚自然,講究天人合一,實際上是非常喜歡“野人家”的。儒家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只要仕途不如意,就希望歸隱,像陶淵明那樣,在南山下建築一個“野人家”,過起“天人合一”的生活。

1.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劉希夷

唐代詩人劉希夷就特別推崇像“野人家”這樣的“天人合一”的生活。其實,盛唐的詩人,如詩仙李白,詩佛王維都喜歡這樣的生活。但只有劉希夷特意寫詩歌頌這樣的生活,他在《春日行歌》中寫道: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滿甕陽春酒。

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罷臥明月,乘夢遊天台。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我家旁邊的山樹,開始落下了梅花,梅花飄飄蕩蕩,飛落到了我這個鄉野之家,這就是“野人家”的美好吧!

“野人何所有,滿甕陽春酒”,像我這樣的鄉野之人,還能擁有什麽呢?只有滿壇滿壇的陽春酒就夠了。

“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我攜了陽春酒,登上了春天的高台,一路行歌,和落梅相伴。

“醉罷臥明月,乘夢遊天台”,後來我喝醉了,直接躺臥在皎潔的月光中;一場大夢,夢見自己遊曆了天台山。

這首詩,所有的豪放,如“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如“醉罷臥明月,乘夢遊天台”,一點都不輸詩仙李白。而“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滿甕陽春酒”,充滿了對山居的喜愛,對“野人家”的喜愛,則更甚于太白。

而宋代詞人張掄的這首《訴衷情令 詠閑十首 其六》,則充滿了士大夫對農村生活度假、享受式的假愛,就像一個美國人,偶爾去非洲度個假,就宣傳自己喜愛非洲一樣:

閑中一盞建溪茶。

香嫩雨前芽。

磚爐最宜石铫,裝點野人家。

三昧手,不須誇。

滿瓯花。

睡魔何處,兩腋清風,興滿煙霞。

磚爐最宜石铫,裝點野人家

他在“野人家”喝著福建雨前名茶-建溪茶;享受著特制的“磚爐”,精美的“石铫”;還在屋前屋後種了“滿瓯花”,這不是一個真正的“野人家”生活。而大文豪蘇轼的“敲門試問野人家”,則是真正的村野生活,真正的農村家庭,不是家家都有茶的,所以,詩人要“試問”一下,而不是直接“問茶”。

2. 星女月娥宮不鎖,天風吹落野人家,陶弼

當然了,詩詞中絕大多數的“野人家”,指的是村野普通人家,和達官貴人府邸相對應。這首宋代詩人陶弼的《滴露花》,表達了詩人對滴露花的喜愛,也表達了詩人對村野普通人家的喜愛:

九天瑞露滴成芽,不是榆花即桂花。

星女月娥宮不鎖,天風吹落野人家。

星女月娥宮不鎖,天風吹落野人家

“九天瑞露滴成芽,不是榆花即桂花”,在詩人眼裏,它是從就天而降,滴落在大地上,化成了嫩綠的芽。這麽神奇的花兒,它應該不是榆花,就是桂花吧?

不,都不是,“星女月娥宮不鎖,天風吹落野人家”,它是滴露花,是天上的星女和月娥的宮殿沒有鎖門,任由天風將這種瑞露,吹落到田野普通人家,最後形成了滴露花。

一句,“星女月娥宮不鎖,天風吹落野人家”,就算是高貴的滴露花,也能盛開在“野人家”,表達了宋人的平民思想。

宋代詩人潘玙在《野人家二首·其二》中寫道:

映門綠葉長桑麻,滿地深黃菜著花。

祇道春風戀城市,也留情向野人家。

祇道春風戀城市,也留情向野人家

“映門綠葉長桑麻,滿地深黃菜著花”,春天來了,在農村,影映著大門的是長長的桑麻和它們的綠葉;出了大門,滿地都是深黃色的油菜花,一片金燦燦。

“祇道春風戀城市,也留情向野人家”,我以爲春風只眷戀著城市的繁華,不肯吹響廣大的農村;其實,我錯了,春風也把它的多情留在了村野普通人家。

一句,“祇道春風戀城市,也留情向野人家”,表達了詩人城鄉平等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野人家”的喜愛之情。

3. 台土未乾箫管絕,可憐身死野人家,胡曾

唐人的詠史詩,特別強調曆史變化的滄海桑田,平民思想也開始露頭,門閥貴族開始衰敗。比如,劉禹錫最有名的詠史詩《烏衣巷》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這首唐代詩人胡曾的《詠史詩·章華台》,也是如此:

茫茫衰草沒章華,因笑靈王昔好奢。

台土未乾箫管絕,可憐身死野人家。

台土未乾箫管絕,可憐身死野人家

“茫茫衰草沒章華,因笑靈王昔好奢”,“章華”,即章華台,這座“舉國營之,數年乃成”的宏大建築,被譽爲當時的“天下第一台”。因楚靈王特別喜歡細腰女子在宮內輕歌漫舞,不少宮女爲求媚于王,少食忍餓,以求細腰,故亦稱“細腰宮”。

茫茫而無邊無際的衰草,淹沒了當年楚靈王因爲奢侈無度而修建的章華台。

“台土未乾箫管絕,可憐身死野人家”,台上的泥土都還沒有幹,但箫聲,管弦聲都熄滅了;當年宏大無比的章華台,可憐現在已經衰敗在鄉野人家之間。

一句,“台土未乾箫管絕,可憐身死野人家”,比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加衰敗,因爲王謝堂,現在雖然成了尋常百姓家,但那裏至少還是城市,而章華台,卻已經衰敗成鄉村了。

所以,劉禹錫的“飛入尋常百姓家”不能改成“飛入尋常野人家”,因爲那裏還是城市,不是鄉野;而“可憐身死野人家”,可以改成“可憐身死百姓家”,但沒有“野人家”來得震撼,因爲“百姓家”,也可能是城市平民的家,而“野人家”,則指荒野人家,破敗程度不可同人而已。

4. 柴戶不關春睡足,太平多在野人家,徐逸

這首宋代詩人徐逸的《村居》中的“野人家”,沒有唐人的豪放和誇張,是寫實派筆下的“野人家”,實實在在,沒有誇張,只有寫實,卻表達了詩人對“野人家”平實的愛,平平淡淡才是真:

酸甜半熟山頭果,紅白爭開屋角花。

柴戶不關春睡足,太平多在野人家。

柴戶不關春睡足,太平多在野人家

“酸甜半熟山頭果,紅白爭開屋角花”,半熟的山果,酸酸甜甜,特別可口;而屋子角落盛開的鮮花,紅紅白白,特別鮮豔。

“柴戶不關春睡足,太平多在野人家”,山村裏,人際關系簡簡單單,甚至睡覺連柴門都不用關閉,一個春睡,睡足,睡到自然醒;這樣太平的日子,只有在山野人家,才能過上。

一句,“柴戶不關春睡足,太平多在野人家”,山野人家,沒有城市人家的安全問題,也沒有城市人的蠅營狗苟,心中無事,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當然是“太平多在野人家”。

無獨有偶,宋代詩人崔鶠在《婆娑園》中寫道:

晚禽噪竹百千翅,殘菊橫枝三兩花。

好在山園養衰廢,風波不到野人家。

好在山園養衰廢,風波不到野人家

“晚禽噪竹百千翅,殘菊橫枝三兩花”,每到晚上,有成百上千的飛禽,在竹林間噪闊;已經是深秋了,三兩朵殘剩的菊花在橫枝上開放。這就夠了,不需要珍禽異獸,不需要百花齊放,平平常常就好。

“好在山園養衰廢,風波不到野人家”,不管你是盛年早衰,還是心智頹廢,好在這樣的山園都能養好你;你住在山野人家,再也不用擔心風波會波及到你,可以太太平平的養好自己。

5. 拄杖尋春路不賒,小橋流水野人家,張庸

如果要選描寫山村最美的一句詩詞,那一定是元代詞人馬致遠的那句,“小橋流水人家”,短短六個字,把山村描寫得像世外桃源那樣得仙境一樣。而後世的詩人,也經常引用這句詞。比如,元末詩人張庸的這首《梅》,就引用了著名的“小橋流水人家”:

拄杖尋春路不賒,小橋流水野人家。

千年老幹屈如鐵,一夜東風都作花。

拄杖尋春路不賒,小橋流水野人家

“拄杖尋春路不賒,小橋流水野人家”,我柱著拐杖,一路尋春,好在路途並不算遙遠,就看到了一座小橋,小橋下面是潺潺的流水,小橋的旁邊是山野人家。

題目是“梅”,讀者在還沒有看到梅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小橋流水野人家”,已經是仙境一般了。

“千年老幹屈如鐵,一夜東風都作花”,那一棵梅樹,千年以來的老樹幹,倔強如鐵一樣,冰雪壓不跨,但一夜的東風吹來,頓時化作了梅花一齊開放。

讀完最後一句,我們才知道,那“小橋流水野人家”,是來形容梅花的仙姿的。先說梅花所處的仙境,是“小橋流水野人家”;再描述那千年老樹幹,如鐵一樣堅強;最後說如鐵堅固的老幹上,開放了一朵朵淩霜傲雪的梅花。

南宋詩人張師夔在《小桃源》中寫道:

策杖西行路曲斜,一溪春水野人家。

武陵勝處今何在,不問桃源問落花。

策杖西行路曲斜,一溪春水野人家

“策杖西行路曲斜,一溪春水野人家”,詩人策杖向西而行,一路上路形曲曲折折,旁邊是一溪的春水,零星的點綴著幾處山野人家。

這不禁讓我想起那武陵勝處,桃花源。我想問問它現在在哪裏?但我卻不去尋找桃源,而是去尋找落花。落花的源頭,即使不是桃花源,估計也勝似桃花源。

爲什麽呢?“一溪春水野人家”,這美景,已經不比桃花源差了。

6.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鄭域

這首南宋詞人鄭域的《昭君怨·梅花》,別出心裁。別人都寫梅花的淩霜傲雪;要麽寫梅花香自苦寒來;要麽寫梅花俏也不爭春;要麽寫梅花象征了隱逸精神,等等。而他卻是從另一個角度描寫梅花: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

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如果說是鮮花開放了,但春天又還沒來到;如果說是雪吧,但卻有異常的香氣。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然後,我看到竹林外,一枝斜斜的梅花開放了,甚至是開放在鄉野人家旁邊。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不管是世人冷落的竹枝籬笆和茅草屋舍,還是富貴人家的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就算是兩地不同的栽法,窮人栽後不管,富人栽後有專人照顧,但都是一樣開放,一點都不嫌貧愛富。

南宋詩人張道洽在《尋梅》中寫道:

澹澹一痕月,疏疏數個花。

春風也公道,先到野人家。

春風也公道,先到野人家

“澹澹一痕月,疏疏數個花”,月光微微蕩漾,就那麽一痕月兒;而梅花呢?只是稀稀疏疏的幾只花。

但這就夠了,它們向我們報告了春天的消息。

“春風也公道,先到野人家”,春風它也公平公道,城裏的富人享受著榮華富貴,但鄉野人家,可以優先享受到春天。

7. 沙邊翠竹野人家。野人延客不堪誇,劉敏中

真正的高士,在于返璞歸真,在于炫耀自己的“野人家”式生活。元代詞人劉敏中在《浣溪沙》中寫道:

㶁㶁清流淺見沙。沙邊翠竹野人家。

野人延客不堪誇。

旋掃太初岩頂雪,細烹陽羨貢余茶。

古銅瓶子蠟梅花。

㶁㶁清流淺見沙。沙邊翠竹野人家

“㶁㶁清流淺見沙。沙邊翠竹野人家”,“㶁㶁”,激水也。激流的山泉,清澈、淺顯見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沙灘旁邊是翠綠翠綠的竹林,竹林深處是我的鄉野人家。

“野人延客不堪誇”,鄉野之人,待客怠慢了,不值得誇獎。

“旋掃太初岩頂雪,細烹陽羨貢余茶”,很久就打掃了太初岩頂上的積雪,細細的烹煮著陽羨上貢後分給我們的名茶。“古銅瓶子蠟梅花”,古銅色的花瓶,盛開著臘梅花。

一句,“㶁㶁清流淺見沙。沙邊翠竹野人家”,又是“清流”,又是“翠竹”,象征了詞人的高潔清雅,“野人家”,倒不如說是“神仙家”;而一句,“野人延客不堪誇”,謙遜的背後,是滿滿的驕傲!

明代詩人何景明在《簡趙雪舟乞菊二首·其二》中寫道:

我有白玉酒,君有黃金花。

相看九日到,分送野人家。

相看九日到,分送野人家

“我有白玉酒,君有黃金花”,我有白玉一樣的美酒,您有黃金色的菊花。“相看九日到,分送野人家”,等到了九月初九的那一天,你送寫黃花到我這個鄉野人家來,我們一起喝白玉酒,賞黃金花,大醉一場。

真正的隱士,以“野人家”爲榮!

0 阅读:29

快樂鑒騷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