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攻一件事:睡個好覺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6-29 00:52:48

“我就天天睡不著,很痛苦。我一靜下來,腦子裏就會有很多難過的東西……”

說這句話的,是外表看起來輕松有活力的演員黃景瑜。

他在不久前播出的《極限挑戰》中袒露,自己常因精神內耗而失眠。

在這期節目裏,黃景瑜等幾位明星嘉賓來了一場“睡眠大作戰”,在爭奪和挑戰中捍衛自己寶貴的睡眠時間。

節目的形式就像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隱喻——不知從何時起,睡個好覺,逐漸演變成一場需要嚴陣以待的“戰鬥”。

與睡眠纏鬥的,不僅僅是我們每個普通人,還有致力于“讓每個人睡得更好”的品牌。

這期《極限挑戰》就來到了占地320畝的慕思超級工廠,這裏是慕思智慧睡眠産品的誕生地。隨處可見的智能機械臂,深藏不露打敗睡眠障礙的奧秘。

事實上,對于慕思來說,這場直面全民睡眠問題的“戰鬥”,已經進行了20年。

是“健康睡眠系統”,非“一張床墊”

時間回到二十一世紀初。彼時的東莞,已是“世界工廠”,當時流傳著這麽一句話:東莞塞車,全球缺貨。

得益于生意往來,家居産業重鎮東莞厚街與海外市場開啓密切聯系。

2004年,慕思在東莞創立,進入高端寢具市場。

那個時候,隨著現代床墊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中國的床墊行業可謂野蠻生長。

國外品牌長期壟斷著中高端市場;國産品牌則魚龍混雜,大打價格戰,而且生産制造多停留在傳統的手工加工階段,自動化程度低。

整個行業對産品的理解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更多著眼于産品本身,陷在乳膠、彈簧等材料層面的産品叠代,導致生産出來的大多是功能單一的産品,同質化明顯。

而慕思在成立之初就以不一樣的方式切入行業,從人的需求出發,提出了“健康睡眠系統”的理念。

睡眠問題的成因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每一個難眠的普通人身上,都有著時代的印記——不僅與個體的健康、壓力、工作及生活責任息息相關,更與整個時代的經濟活動、社會環境、文化觀念引發的集體變革密不可分。

一個好睡眠的本質,也是一個“系統”,它並非單純的時長,而是只有進入深度睡眠狀態的中睡眠期、深度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才能夠大大的減少疲勞。

因此,解決睡眠問題需要的是一個“系統工程”,寢具是重中之重,但絕不止于“一張床墊”。

從一開始,慕思就把格局打開,從大健康這個更高的維度出發,並不把自己定位于一家寢具品牌,而是“爲健康睡眠而生”,引進全球健康睡眠理念和寢具設計理念。

這決定了此後20年裏慕思持續進行“健康睡眠系統”倡導、傳播健康睡眠文化的決心和行動。

2018年,曾有媒體做過一期“拯救睡眠”的封面故事,提到盡管睡眠是占據人生三分之一時間的頭等大事,可絕大多數人並不了解,也不重視它。“就像我們在籌劃假期時,會費盡心思地選擇出行線路、尋訪美食地圖,但恐怕鮮有人主動思考,如何讓自己在旅途中睡個好覺。”

也就是說,睡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件常被現代人忽視,乃至從未深入了解的事情。

針對此,慕思連續十多年與中國睡眠研究會密切合作,共同發布健康睡眠白皮書,以期喚起全社會對睡眠問題的關注與探尋。

在傳播健康睡眠文化領域,慕思提出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睡眠文化,通過睡眠音樂、微電影等方式進行诠釋和傳播,還堅持打造“3.21世界睡眠日”、“8.18慕思全球睡眠文化之旅”等公益倡議活動。

深耕健康睡眠領域多年的慕思深知,改變國人的睡眠現狀應從認知出發,讓健康睡眠的觀念轉化爲追求睡眠健康的內驅力。

睡眠文化在進階,這是解決國民睡眠困擾的第一步。

而要想打造一套具備個體特征,但又有最大公約數的睡眠問題解決方案,還離不開底層的技術創新和智能制造作爲支撐。

“智造”,現代床墊的靈魂

東莞厚街鎮的街頭,幾乎每隔幾百米就能看到一個家具企業的廣告牌。

慕思從這裏幾千家的家具品牌裏出發,二十年間,逐漸成爲中國健康睡眠的頭部品牌,靠的不僅是它獨特的品類定位,還有它與衆不同地走出了一條高端化、數字化、國際化的道路。

這其中有東莞家具産業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

慕思誕生之初,珠三角力主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撕掉“代工”“低端”等標簽。投身其中的慕思積極擁抱創新,向上迎合龐大的消費升級需求。

當然,也有眼界的開闊。

慕思把眼光投向國外——在美國,寢具行業已進入成熟期,前五大床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接近70%,它們均爲某一細分技術的奠基者,例如席夢思的螺旋彈簧床墊、絲漣的壓縮棉花床墊、舒達的連續螺旋彈簧床墊等。

相比之下,國內床墊行業雖然整體市場規模已超過美國居全球第一,但因爲起步較晚,集中度低,前幾大品牌的市占率在當時都不到20%。究其原因,是産品力和關鍵技術的缺乏。

不管是産業轉型的時代背景,還是美國領先同行的經曆,都在告訴慕思,投入技術立足于科研,才是脫穎而出的關鍵。

在技術的快速進步上,慕思的打法是做“健康睡眠資源的整合者”,跨國、跨行業、跨學科引進先進技術。

包括組建“慕思研發夢之隊”,它由世界各地睡眠學、面料學、人體工程學多領域的頂級專家組成,如著名足球運動員C羅的睡眠教練Nick Littlehales、著有《睡眠革命》一書的尼克·利特爾黑爾斯等,他們就像“外力大腦”,用自己的專業爲慕思的科研創新出謀劃策。

也包括材料的跨界整合。比如2007年,慕思引進3D材質,打造可完全水洗床墊;2017年,慕思又引入尖端材料太空樹脂球,作爲3D系列的又一核心材質。相比彈簧層往往只能舒緩垂直方向的壓力,太空樹脂球能夠360°釋壓,進而帶來無可替代的舒適性。

而要讓這些全球領先的跨界資源落地,真正“爲産品所用”,意味著它不能由普通的工廠來完成。“智能制造”也被提上日程來。

2010年,慕思測試技術服務中心投入建設,占地面積3500平方,設有電氣實驗室、紡織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物理機械實驗室四大科學試驗室。400多套檢測設備,500多項測試項目,在嚴格把控之下,床墊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細致的考究和測驗。

例如在床墊實驗室,不同軟硬度的床墊會經過30000次,每次1400牛頓壓力(相當于140公斤體重産生的重力)的滾壓疲勞測試,完成後仍然能保持原有性能才算合格。

2015年,慕思又在數字化轉型上跨了一大步,斥資15億打造了一座參照德國工業4.0標准的智能工廠。

這也是讓本次《極限挑戰》明星嘉賓震撼的地方:高度自動化的車間內,床墊不落地、不交叉、不迂回,在一條流水線上搬運、翻轉,一氣呵成,過去的髒活、苦活、累活,基本都由機器包攬。車間裏的女工也多了起來。

目前世界上領先的智能工廠多是柔性生産線,可兼顧批量生産和個性化定制,慕思同樣采取了這樣先進的制造理念。

同一條慕思生産線上,每張床墊的大小、規格、材料有可能完全不同,前一張床墊可能屬于“李先生”定制,後一張則屬于“王小姐”。

而這個智能工廠的落地,也是通過整合世界範圍內的行業資源。當時全球的工業4.0智能工廠,雖然在汽車和家電行業已經有了一些應用,但在軟裝行業還無先例。慕思只能一家一家找到國外的軟件公司、機器人公司,再加上中國的服務企業完成了解決方案。

如果說慕思擁有睡眠黑科技,那麽工業4.0智能工廠絕對是其中之一。它的投産,某種程度上,也爲慕思步入AI時代的智慧睡眠領域,鋪平了道路。

站在二十年的起點上

世界又變了。

最近幾年,AI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狂風巨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許多行業。

已將産品賣至世界2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慕思,敏銳預判後“乘風而上”,積極投身到這場AI帶來的科技革命中。

早在2017年,慕思便逐步聯合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開始了AI床墊的研發。2022年,慕思集結了百號人的“智慧睡眠事業部”成立。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成爲了慕思睡眠科技共研合作方之一,和慕思一起在針對睡眠領域的多項科技進行研發,涵蓋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腦慢波助眠、情緒調整與助眠、睡眠監控、AI技術應用等。

從團隊的規模可見慕思在AI睡眠解決方案上的決心。這是因爲慕思的初衷是“讓每個人睡得更好”,而AI將成爲關鍵武器。

它勾勒出一幅未來圖景:AI睡眠産品就像一位“睡眠秘書”,理解千人百態的睡眠狀態,並提供服務。

在經曆八次更叠後,今年慕思最新發布的“AI智慧床墊”T11PRO,核心亮點是搭載了慕思自研的“潮汐算法”。

潮汐,代表自然規律與生命的律動,意味著這款AI産品是完全從人的需求出發,讓床適應人,而非人適應床。

當人躺在床上,AI床墊便開始精准感知肩、背、腰、臀、大腿、小腿六個核心部位,再結合不同身高、體型、此時的睡姿,潤物無聲地自動調整到最適配人的狀態。

人還是像以前一樣睡覺,但睡覺的過程中被AI床墊妥帖地照顧到了,而且還是“千人千床”。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在慕思的第二十個年頭,它站在了AI新世界的起點,用AI重新定義睡眠,並決定繼續向AI技術深水區進階。

一個人的20歲,是最有朝氣、成長快速的時候。對一家企業也是如此。

今年是慕思20歲的“生日”,它對著萬家燈火再次許下心願:讓人們睡得更好。

一盞盞的燈火,是一個個希望。無論是一年一度的生日,還是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息,都在燈火一亮一熄間發生,在交替間人們期待走向更好的生活。

這或許是國人對美好生活最樸實的定義,也是慕思的使命和願景。

好好睡一覺,我們和慕思都將再次出發。

作者:小西

1 阅读:117

中國新聞周刊

簡介:每天真誠推送犀利觀點+深度報道+暖心好文+有趣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