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四國參與,嫦娥七號合作國家更多,月面無人飛行器搶眼

寰球科學講說 2024-06-13 08:29:42
嫦娥六號最新狀態

6月6日嫦娥六號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在月球軌道對接並將月球樣品移交到返回器中後就再也沒有了公開的消息,這讓一直關心嫦娥六號動態的航天愛好者們十分的心急。其實,這麽大的事件,不僅僅我們國人很上心,國外的一些航天愛好者也很上心。

這不根據國外的一小哥一直通過無線電在進行跟蹤嫦娥六號的動態,根據他在社交媒體上的發布動態,嫦娥六號的上升器已經監測不到無線電信號了。這種情況大概率是上升器已經與軌返組合器分離,並和嫦娥五號一樣,上升器撞擊了月面,結束了這個光榮的任務。

這樣後續嫦娥軌返組合體就要選擇合適的窗口進行月軌擡升,從而射入地月軌道,正式開啓返程。在距離地球5000公裏處,軌道器和返回器將分離,而軌道器要根據燃料剩余情況,可能會有新的任務。

嫦娥六號技術領先,搭載四種國際載荷

嫦娥六號的著陸技術是世界領先的,因爲在近幾年的世界各國的月球探測器著陸幾乎沒有成功的,這裏就包括日本的SLIM探測器,著陸月球直接砸在月面上而側翻。美國的奧德斯修號月球探測器,著陸時斷了一條腿而側翻。

嫦娥六號上面配置了由3台軌道控制發動機、74台姿控發動機,其中1台7500N變推力發動機進行月面軟著陸,2台3000N發動機分別用于探測器近月制動和上升器月面起飛。7500N變推力發動機可實現推力從1500N到7500N大範圍的連續變化,在嫦娥三號、四號、五號、六號著陸月球和祝融號著陸火星上都有成功應用。

這款7500N變推力的發動機可以說是大國重器!在嫦娥六號中只用到一台的7500N變推力發動機,在載人登月過程中我們也要用到這個款發動機,而且是4台。有些網友質疑這次爲什麽沒有直播著陸,原本我們認爲月面著陸是一項十分簡單的技術,但是沒想到這項技術根本就不會,秉持著技術保密原則,不公開一些畫面也是在情理之中。

除了這些技術外,嫦娥六號的鑽取和表取裝置也要經過多次的地面測試。我們近距離看一下嫦娥六號的表取和鑽取裝置!這兩個裝置在旁邊都有一個耐溫的攝像頭,用于監視采樣月面的情況,地面工作人員可以有選擇性的挖土。鑽取裝置前方是通過前方的金屬瓣展開時,活塞將月壤推進內部,隨後金屬瓣閉合。表取裝置類似勺子的功能,挖土完畢後上方的蓋子閉合,避免月土亂濺落。

此外,這次還有四種國際載荷搭載,這些載荷在嫦娥六號進入月球軌道及降落月表後就陸續開機啓動。法國的氡氣儀根據公開信息曾在嫦娥六號升空後多次進行開關機,應該是進行信號的聯通和測試。最後這些國家儀器搜集到的數據都要通過鵲橋二號傳遞到地面,最終由我國進行數據的移交。

嫦娥七號合作國家更多,月面無人機亮眼

下圖是嫦娥七號探測器的組成。它是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飛躍探測器及中繼星組成。這個圖是一個比較老的概念圖了。這個圖中的中繼星就是鵲橋二號中繼星。

當初最早的規劃是要先發射嫦娥七號探測,在這個過程中把鵲橋二號中繼星部署上去,用于月背的信號傳輸,然後才會進行嫦娥六號的月背采樣。但是爲什麽變成了現在這個方案呢?原因是嫦娥六號不能再等了。

嫦娥六號原本作爲嫦娥五號的備份,幾乎是一起制造出來的,無論是結構還是功能基本一致。嫦娥五號是在2022年實施的,如果放在嫦娥七號之後,那麽嫦娥六號將會限制至少4年時間。這個時間裏,嫦娥六號的相關元器件是否會老化,不可靠性會增加。同時,在剛剛結束的嫦娥五號任務基礎上,要趁熱打鐵,所以我們看到了嫦娥六號排在了七號的前面。

嫦娥七號不需要考慮返回的功能。在這個方案中軌道器就是起到從地球向月球轉移的功能,著陸器上挂著巡視器(月球車)和飛躍探測器(無人機),一個月球車勘探月表,無人機進行飛躍輔助,是不是整個探測過程更加先進,更加的順手了呢?

通過無人機可以進行飛越一些岩石和隕石坑,對于勘探月表,近距離俯視月面,進行科學考察效率更高了。那麽嫦娥七號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巡視車和飛躍器來獲取全月球、著陸區與巡視區域的遙感和就位科學數據、探測月球南極月表環境、月壤水冰及尋找到水。這是我國未來建設國際科研站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此外,在取消了鵲橋二號中繼星後,釋放了著陸器頂部空間,飛躍器和巡視器的外形設計和擺放會更加科學。更重要的是,通過取消鵲橋二號中繼星,釋放了重量,可以搭載更多的科學實驗載荷。

嫦娥七號搭載的國際載荷搭載項目共遴選出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羅斯、瑞士、泰國、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等7個國家或國際組織的6台載荷。

其中著陸器上將搭載意大利、俄羅斯、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的載荷,軌道器上搭載埃及、巴林、瑞士、泰國的載荷。這些國家的載荷主要是研究月球的表面物質、太陽風暴、宇宙觀測等。這些國家沒有獨立的能力發射月球探測器,而中國提供了一個平台,給國際社會提供資源來共同進行月球的科考。

寫在最後

中國曆經了多次的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任務,成功率100%,這就是我們的底氣。期待未來!

0 阅读:30

寰球科學講說

簡介:科技引領生活,帶你了解世界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