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太戰略基本失敗,加速與中國脫鈎是無奈選擇

動態內參 2024-06-24 13:28:39

近來一系列迹象表明,美國推動的印太戰略已經基本上失敗。小馬科斯最新表態拒絕“選邊站隊”;中歐“關稅案磋商”富有成效;俄越合作升級,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外交互動,等等。表明美國無法組建印太反華聯盟,印太戰略自然也就無法推進,加速對華“脫鈎”也就是無奈的選擇。

所謂印太戰略,就是打壓遏制中國戰略。這是自奧巴馬時期推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擴大化。到了拜登,把特朗普提出的印太戰略推向了極致。

奧巴馬時期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其目的就是進行戰略東移,以集中力量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中美戰略對抗。

盡管特朗普時期宣布“亞太戰略已死”,但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印太戰略。實際上就是把亞太戰略擴大到整個印太地區,目的就是把印度拉進遏華戰略中來。

盡管拜登是逢特必反,可實際上還是繼承了特朗普的印太戰略,而且是加速推進。目的就是建立印太反華聯盟或者說是“印太版北約”。以全面圍堵打壓遏制中國,阻止中國加速複興強國腳步。

拜登政府把中國定義爲最具實力也最具意願的“挑戰者”,也把當今定義爲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時代,中國自然也就是美國第一的打壓對象。印太戰略自然也就成爲了美國的第一戰略。

爲了有效推動印太戰略,拜登政府提出了對華關系的“合作競爭對抗”三分法,以及對地區國家關系的“投資、結盟、競爭(對抗)”三原則、三部曲。

“合作”,是在符合美國利益的領域與中國合作,也就是讓中國幫助美國解決自身的“麻煩”。“競爭”是以美國規則爲基礎的競爭,也就是“惡性競爭”。“對抗”,則是對中國的一種戰略威脅,是逼著中國以美國的方式合作與競爭。

“投資”是給區域內國家畫一個大餅,或者說開一張“空頭支票”。目的自然就是爲了“結盟”或把區域內國家綁上美國戰車,而結盟就是爲了孤立打壓中國。

然而,盡管拜登政府反複強調對印太盟友的“鐵一般的堅定承諾”,盡管美國一直強調要維護基于規則的印太秩序,盡管大造中國威脅論,可域內國家還是堅持拒絕站隊美國,或者說是加入美國的反華戰隊。

盡管印太版北約的建立一直推進不力,可美方依然是不死心。盡管不死心,可近來一系列迹象表明,美國建立印太版北約的努力已經基本上失敗了,無法組建起反華戰隊,印太戰略自然也就無法推進。

首先,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的最新有關“我們拒絕跟隨那些迫使我們在大國競爭中選邊站的規則。”以及不考慮啓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並有傳聞,菲方准備與我方協商後向非法坐灘破船送補給和人員替換事宜,這等于是承認了“君子協定”的存在,也等于是投降之舉。

盡管這是情非得已,可至少目前看來菲方是不大會完全聽從美國的旨意或不顧自己的利益爲美國而戰,也就是知道什麽叫怕了。

南海或東盟是印太戰略最重要的支點,美國之所以拱火菲律賓,也就是想借此離間中國與東盟或南海相關國家的關系。

一方面可以阻止和破壞中國與東盟日益加強的經貿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也更想把南海打造成美國的前沿陣地。

美國把菲律賓當成了一只可以腥一鍋湯的臭魚,至少可以借中菲爭端大造中國威脅論,讓東盟國家疏遠甚至是孤立中國。

如今,菲律賓這只有縫的臭蛋明確表態拒絕選邊站隊,同時近來也表態願意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的意思,這表明美國這一輪挑起南海風雲的舉措又要雞飛蛋打了。

其次,東盟是印太經框架的重要組成,同樣無法有效推進。原本就堅定不站隊美國立場的東盟,之後就更不會疏遠中國,反而會加強對華合作關系。

這也就表明南海這個重要的戰略支點同樣是難以建立了。

三,普京成功訪越。這不僅預示著俄越合作關系加強和升級,也間接說明越南不會加入美國戰隊,越南也是美國拉攏的重要對象之一,也想拱火越南。

可是越南始終不爲所動,也始終是與中國保持著密切友好的合作關系。越南敢于選擇在這個時候與俄合作,就不會放棄對華合作關系。

在普京到訪以及隨後的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康達立即訪問了越南之後,隨即越南總理就接受中方的邀請將赴華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這是在表明對華的態度。

菲律賓越南是美國拉攏的重要對象,而新加坡、印尼以及馬來西亞等國拒絕站隊美國的立場又非常的堅定,這也表明美國的南海戰略基本上失敗,印太戰略自然也就難以推進。

四是中歐啓動了電動汽車關稅案磋商,且磋商的結果是富有成效和建設性,雙方同意繼續磋商。

這表明歐盟基本上不會完全配合美國的戰略。在電動汽車領域,歐盟有苦衷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汽車是歐洲的傳統強項。

原本歐盟加征的關稅就不太大,磋商即使不能完全消除爭端,相信也會有所降低。

歐盟才是美國最想拉進反華戰隊的盟友,一方面苦于歐盟一直堅持戰略獨立;另一方面歐盟也不願意與中國對抗。重要的是,歐盟也反對美國單邊主義的霸權路線,以及反全球化的立場。

美國一直想把歐洲也拉入印太戰略中來,或者說一直想讓歐洲介入印太事務,這樣會增強對中國的打壓力量。好不容易想出了個“中國産能過剩”這一招,歐盟似乎也不那麽太給力,拉歐盟與中國對抗恐怕是妄想。

另外,在此之前,李強總理成功訪問了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兩個重要的南太平洋國家。

澳大利亞這個一度曾經准備追隨美國印太戰略或加入美國反華戰隊的國家突然改變了初衷。

以李總理訪問澳大利亞爲標志,中澳經貿合作又開始轉“熱”。澳大利亞已經意識到了惡化與中國關系或追隨美國打壓中國自己要承受的代價太大,也意識到了印太戰略的無法推進。

而新西蘭雖然屬于西方國家的一員,是美國的盟友國家,卻一直堅持與中國的良好合作關系。

重要的還不只是這兩個國家與中國關系的改善,而在于這一改善對南太國家的重要影響力。

南太平洋是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之一,美國一直想把中國影響力從南太平洋踢出去。澳新對華政策的改變,意味著美國要把南太地區變成重要戰略支點的努力的失敗。

綜合以上來看,美國要想建立反華戰隊或者說印太版北約,已經基本是不可能了,拱火南海危機的陰謀也將面臨失敗,也就意味著其最重要的印太戰略基本上是失敗了。

盡管面臨失敗,可美國一方面不會死心,還會繼續尋找一切機會。另一方面,也就只能加速推動與中國的脫鈎戰略了。

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自然與美國有很大的關系,美國也一直認爲自己給了中國發展的空間和機遇,美國對目前這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真的是很惱火。

美國不會接受一榮俱榮,自然也不願意面對一損俱損,要擺脫目前這種尴尬的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脫鈎。

美國不會放棄獨霸世界的夢想,中國當然也不會放棄複興強國之夢。也就是說,中美早晚要通過一場冷戰或熱戰的方式一決勝負。

因此,在進行決勝負之戰之前,必須與中國完全脫鈎,這樣美國也才能最終痛下“決鬥”的決心。

另外,盡管目前絕大多數國家都拒絕選邊站隊,可當中美脫鈎加速的情況之下,自然也就形成了中美兩個體系,這會迫使一些國家不得不選擇站隊。可以說,脫鈎過程,也是逼迫相關國家站隊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美國無奈的選擇。

4 阅读:1443

動態內參

簡介:研究國際動態,專注熱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