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宋詩十首,帶你領略宋詞以外的宋代風情

點墨漫詩意 2024-04-18 20:49:53

村行

【宋】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籁,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荞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橋原樹似吾鄉。

開篇閑適怡人,信馬由缰,詩人心中全無挂礙,谛聽著山間生機勃勃的萬千聲響。蟲鳴鳥啼,花落草長。山間萬籁奏成一曲和諧的交響樂,自然活潑,生機盎然。而夕照時的山峰更有一種肅穆之美。光影切割出線條,山峰像雕塑一般靜默無言,如天地觀照山間生命的歡悅與消長,以沉默包容一切聲響。“萬壑有聲含晚籁,數峰無語立斜陽”,其中融入了詩人對世界的領悟,靜穆中包含活力,而真正的活力又是靜穆的,萬物喧騰,天何言哉。領會了這一點,詩人對山間豔麗的色彩、滿綴的果實、撲鼻而來的花香就更能感到天地間的大美了。

然而明朗的歡悅總會被觸動心弦,如同絢爛的西天暮色漸沉。也許是山村原樹引起了鄉愁,也許還有別的什麽。但無論是什麽原因,人們情緒跌落的瞬間被詩人不經意間捕捉了。“何事吟余忽惆怅”,“忽”字真實地表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情緒的顛簸,沒來由的,只是在突然之間。詩人的“野興”褪去時,憂傷的底色自然浮起。也許這就是生活。真實的每一天不正是在“野興長”和“忽惆怅”之間徘徊來去、此消彼長嗎?

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迹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全詩寫了分手後淡遠的憂傷,想寫信致意又動力不足的心情。然而寫得綿渺清雅,鉛華盡去。

詩歌首聯借用樂府詩句“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骢馬”(《錢塘蘇小歌》)表述與情人分手,未再相逢。“峽雲”出典于宋玉《高唐賦》,巫山神女自雲“旦爲朝雲,暮爲行雨”。“峽雲無迹”便指情人離散,舊情難續。有趣的是詩人的態度,“任西東”,由著她去向何方。“任”字的潇灑、不執著奠定了全詩的基調,與後文的“淡淡”“溶溶”“幾日”“一番”,一起構成詩歌輕倩的風調。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一聯,既寫眼前的花月晚風,也是回憶中與情人相見時的景色。過去的幽情與眼下的感傷,相互引發,相融一片。這不著痕迹又無處不在的感傷如何排解呢?借酒消愁吧。但幾日下來,酒意傷人,愈感寂寞。舉首翹望,寒食節因爲禁煙而沒了往日的熱鬧,只一番蕭索景象。想將這心緒說與人聽,音信卻不知寄往何處,水遠山長,哪兒都相同。尾聯可用晏殊自己的詞句來做箋注“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淮中晚泊犢頭

【宋】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現代人想想古人的旅途,一定是很乏味的。不論乘車還是乘船,一日不過行數十裏,沒有數碼産品可以解悶,沿途風景整天裏也不會有什麽變化。如果再趕上陰雨天,心情會更加郁悶。

但蘇舜欽給我們看到了古人旅行中的樂趣。他遭到政敵的打擊,被剝奪官職,離開京城,乘船沿運河南下。黃淮大平原上,在野外可以看出很遠,一直看到極遠處的地平線。此時正是春天,不過不是陽光明媚的天氣,而是陰雲密布,籠蓋曠野。沿河青草彌望,看得久了恐怕會讓人發困,甯可躲在船艙裏睡覺。但詩人不覺得單調,隨著船的行進,他饒有興味地看著河的兩岸,有時會看到一兩株開滿鮮花的樹,在陰暗的天空下,讓他眼前一亮。

船至犢頭,日晚停泊,孤舟古祠,風雨大至。詩人也不因荒涼孤寂而愁苦,而是看河中潮水上漲,安閑自若,似乎連剛剛遭遇的政治陷害都忘了。

反而是我們現代人,由于有了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幫助我們更快速地趕路,卻也讓我們忽略了旅途中的風景。

春日偶成

【宋】程颢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日近中天,雲淡風輕。淡與輕是天氣,更是心境。詩人穿越花草,擦身柳條,跋涉前川,觸目皆是遊春之樂。這快樂看似源于春日風物,其實由內而外,源于一顆哲人的“心”,因而詩人說“時人不識余心樂”。程颢以爲,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莫非己也。風雲花木,是天地之仁。若能超越萬物區別之心,便能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仁、有美。哲學的思力終將回歸生活,返璞歸真,外發爲一派少年般的快樂。

這與曾點相似,孔子問學生們的志向,他最喜歡曾點的回答:“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程颢贊美曾點說:“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隱然自見于言外。”他認爲,曾點的“樂”源于充盈飽滿的內在和對大道周流的領會,“胸次悠然”,“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阙。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程颢的快樂心境與之相似,“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樂其日用之常”。明道先生用詩歌來表達快樂,凡人如你我何不用生活來踐行呢?

秋日偶成

【宋】程颢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側聽鳥啼蟲鳴,臥看雲卷雲舒。此刻,心中沒有預設、沒有成見、沒有私心,萬物與我渾茫爲一。于是“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滔滔逝水、花葉生滅、四季流轉,大自然的榮枯像是天道的容顔,展示著與人相似的哀樂與興衰。因而程颢不除窗前的草,他要留下來觀察造物生意,又用小盆養魚數尾,時時觀之,觀萬物自得意。

人與萬物在同一片天空下,自然遵循著同樣的法則,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放下“私”“智”,靜觀萬物,便能感受到物我通靈,天人合一。莊生夢蝶、子非魚、天籁之聲,即超越萬物的分別,在有形之外的風雲、光影、聲音變幻中領會世界運行的奇妙機理。

于是理解“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大公”之人“適道”而無私心,以欣賞的眼光、淡然的心境“物來而順應”,自不會被物界的貧富、瑣碎所左右,而有從容的定力與自信。但“到此是豪雄”的又豈止是男兒呢?

臨平道中

【宋】道潛

風蒲獵獵弄輕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

“參寥子嘗在臨平道中賦詩雲雲,東坡一見而刻諸石。”“宗婦曹夫人善丹青,作《臨平藕花圖》,人爭傳寫。”可見當時人們對這首小詩的喜愛與贊歎。

農曆五月是夏季最舒服的時候。微風柔暖,撫弄著山間萬物,柔韌的蒲草在風中搖擺,獵獵微響。羽化不久的小蜻蜓在風中飛累了,想停在蒲草上歇一會。然而輕柔的風像在和它玩有趣的遊戲,擺弄著小草,總不讓它穩穩停下。看它稚拙而又有些著急的樣子,參寥子像兒童一般感到了大自然生動的情趣。他就這樣在山間小道上自得其樂地走著,一路玩賞著花草樹蟲,自由自在。峰回路轉地走到山下,忽然一片豁然開朗,無邊無際的荷花盛放滿整個水面,甜美的色彩,荷風的清香,還有如此盛大而甯靜清麗的美,讓詩人無比驚喜、贊歎而又沉醉!

詩人以敏銳的細節捕捉了五月江南獨特的美,細物靈動輕柔,遠景寬廣而又甜美。詩人還在行進中自然地帶出路轉溪頭忽見的意外驚喜,節奏的變化構成詩歌的戲劇性。若非一顆超越凡俗的赤子之心,豈能將靈動流轉的生趣寫得如此自然渾成?不知佛家去執無我的修養是否有助詩人毫無成見地觀察這個有趣的世界,至少南宋另一個詩僧志南也有如此玲珑的詩:“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襄邑道中

【宋】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裏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二十七歲的詩人行船于襄邑道上,輕快閑適。這輕快由豐富的色彩可知,飛花的紅,榆樹的綠,滿天的白雲和天色的藍,真可謂“光景明麗”,童趣盎然。

兩岸飛花因船兒疾行而有些朦胧,色塊的飛馳顯出繁花的豔麗與濃密,照著船兒都泛出紅光。詩人惬意地躺在船上,一擡眼便感到明媚與飛揚。

綠意盎然的榆樹堤有百裏之長,僅半日小船就疾馳而過了,不由讓人想到李白的那句“千裏江陵一日還”。與“百裏榆堤半日風”一樣,兩句都以距離和時間對比來表現輕舟飛飏。而此詩的落點在“風”字,更多了一份觸覺的想象。風吹滿袖,皮膚感到簌簌舒爽。流水淙淙,風行水上,閉上眼,都能感到輕舞飛揚。

于是詩人童心乍起,滿天的白雲像在動,又不像在動。詩人揉揉眼睛,恍惚間雲仿佛停了下來。“不知”二字充滿了懵懂的妙趣,若換成“原來”,倒成了恍然大悟的清醒了。“不知”二字使讀者明了實情,而詩人還沉醉在滿天白雲不動的孩童般的驚異中呢!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宋】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客子光陰詩卷裏,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禅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思念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詩中率真任性的潇灑不由讓人想到《世說新語》裏的王子猷:“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四望皎然……忽憶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詩人大概也向往六朝文人的隨性灑脫,于是想象自己身著六朝名士喜愛的“綸巾鶴氅”在船頭迎風而立。“綸巾鶴氅”並非實指,只是以高雅的裝束來表現內在高尚的人格。詩人欣賞淡泊平和的僧人和“君子固窮”的儒生。“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在潦倒不遇的情況下,仍能有所堅守,保持氣節不敗,不像小人一樣無所不用其極,這是詩人令人尊敬的品格。

在二月凍初融的季節,詩人一覺醒來,忽覺滿溪春水,悠悠東流,綿延蔥翠的綠意令人心曠神怡。詩人雖然客居異鄉,卻有詩書相伴,並不孤寂。在某個杏花飄落、春雨潇潇的日子裏,收到來自好友的消息,更添了心神相契的愉悅。這兩位人格高尚、淡泊名利的摯友,想想都覺美好,或者就出發去探訪他們吧,正好只隔一條苕溪。高昂的興致、恬然的詩意,想來三個君子的交談一定風雅怡樂,“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無數落天窗”。

三衢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鹂四五聲。

江南的梅雨天是令人厭煩的,下起來沒完沒了,連綿不斷。今年梅子黃時,居然日日放晴,實在難得。于是詩人興致勃勃,前往三衢山中遊玩。先乘船沿著一條小溪溯流而上,直到溪水變淺,船不能再往前行,舍船登岸,沿山路繼續去往山的更深更高處。

山中植被茂盛,樹木蔥茏,雖是炎炎夏日,有樹蔭遮蔽,走在山道上,一定是涼爽的。詩人對于一路遊玩的風景和心情沒有明言,而是著眼于返回時的路程,與來時一樣的綠樹濃蔭,比來時更有意趣的是,綠樹蔭中時不時傳出幾聲清脆悅耳的黃鹂鳴叫。

人們記遊時通常著重寫去時路上的景色,對于返程很少再費筆墨,因爲這時遊興已盡,身心俱疲。而曾幾依然心情愉快,遊興不減,可見三衢山中的景色,實在美麗宜人。

宿甘露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甘露寺坐落于鎮江北固山,北固山只有三個山峰,何來“千峰”“萬壑”呢?想來詩人在濕漉漉的枕上,感覺到了缭繞千峰的雲霧之氣。風吹松聲,詩人聽到的是萬壑齊鳴的氣勢撼人。這雖非實際景象聲響,但未嘗不是詩人心中的真實體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不真,但確是李白心中的氣象格局。詩人將精神景觀與實際結合,往往會産生比實際景象偉岸浩渺得多的詩歌意境。此時,讀者看到的不只是客觀世界,更是透過詩人之眼看到的精神景觀。

曾公亮是宋仁宗、英宗、神宗時期的三朝元老,曾任宰相,主持朝政,向神宗舉薦王安石。執掌大國的人胸中自有天風海闊、千岩萬壑,絕不局限于眼前耳目之間。只是前兩句詩中,詩人還有些壓抑,“哀”字流露出詩人被動的,甚至有些驚恐的心情。但偉大的人不會甘于被動的局面,他們會化被動爲主動,以主宰的姿態迎接更大的風濤。因此詩人說“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天浪不是湧進來,而是我放進來的。其中“要看”“開”“放”的主動態都顯示了詩人面對驚恐迎難而上的豪邁英越之氣,昂揚大氣,令人振奮。

7 阅读:867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7:13

    夢裏不知身是客,此心安處是吾鄉。

  • 2024-04-19 09:25

    甲辰谷雨立節》 谷雨節氣立, 今春又將離。 桃杏輕易去, 柳絮糊眼皮。 梨花白若雪, 海棠紅欲滴。 月下蛙聲遠, 巢燕晨語急。 憑高原上望, 荒野田間移。 這歲均未見, 屋囚因有疾。

  • 2024-05-12 15:44

    天遠晴天籃,天高任鳥飛。 山高水遠林子深。

  • 2024-05-02 09:48

    第三首是名詩

  • 2024-05-10 18:12

    甲辰二月二十四杏林醒記》 已然幾日不臥家, 燕子早出飛閑暇。 眼前淮軍公所舊, 只是沒處望杏花。 自負身強體壯佳, 因何近時做拉垮。 膘肥偷去三十斤, 相見許驚毋須誇。

  • 2024-05-14 22:17

    浮名厭倦茅山隱,世事超脫物外尋。輕舟戲水清風爽,快馬巡山旭日晴。

點墨漫詩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