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藍月亮擠擠“水分”

牛刀財經 2024-06-19 19:53:25

文丨劉倩

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近日,藍月亮在一場直播帶貨中總銷量突破1個億,再次創下家居清潔領域裏的銷售記錄。

作爲老消費品牌,藍月亮憑借洗衣液這一品類,成爲家居清潔品類的頭部。

只不過,當下消費領域裏形勢變換莫測,衆多新消費品也不短崛起,消費行業正處在著新老消費品牌交替的時代。

當我們在判斷行業裏新品牌是否能夠順利替代老品牌時,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品牌們是否在生産效率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優勢,這種成本優勢是否可以傳導到消費終端,以及長年來建立的品牌效應是否真正有勢能,還是營銷費用換增長,營銷減少增長則停滯。

當用這個指標去考量洗衣液領域裏的龍頭藍月亮,我們發現藍月亮做的並不夠好。

1、糟糕的管理模型

藍月亮的高毛利,並沒有體現在業績上的高利潤。

有投資者産生質疑,作爲典型的“賣水高毛利”商業模式,爲何藍月亮的淨利潤較低。

2023年,藍月亮的營收達到73.24億元,雖然較2022年有所下降,但是2017年到2022年,藍月亮的營收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去幾年消費者對于健康衛生的理念提升,藍月亮的業績也在2022年創下了新高。

毛利上,藍月亮2023年的毛利率較2022年還有所增高,2023年毛利率達到62%,較2022年的57.8%提高4.2個百分點。

問題就來了,爲何淨利潤不斷下滑?2021年開始藍月亮淨利潤出現下滑,2022年和2023年更是加速減少,2023年只有3.25億元,不足最高時期的1/4。

藍月亮的淨利潤下降,普遍認爲和高營銷成本有關,2023年銷售及分銷開支達到32億元,創下近幾年來的新高。

藍月亮在財報中解釋道,營銷及分銷費用的增高,主要是由于通過不同銷售渠道、多媒體、全渠道及消費者的教育推廣增加。

當然,回到成本優勢上來講,洗衣液作爲推出多年的成熟産品,藍月亮産能充分釋放後,應該建立起成本優勢,簡單來說就是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實現産品生産、運輸和交付,從而在同類産品中留下足夠的利潤空間,實現終端的優勢。

但我們分析藍月亮的成本表可以發現,實際上藍月亮利潤降低,主要是成本和費用控制較差。

以2023年來看,商品的成本是24.7億元,雇員福利18.2億,這就相當于每生産一瓶藍月亮,就要用3/4個用工成本,還要花1/2瓶成本錢去做推廣,1/4的錢運輸給大客戶、消費者,1/6的錢打廣告。

每瓶洗衣液1個成本背後,是1.6瓶其他費用。

經營效率變成就變得不能理解,從2022年和2023年的對比來看,每生産一瓶産品需要配套的人員、運輸、推廣等開支,2023年都要比2022年還高,這種經營效率的把控水平較低,起碼運輸情況應該要比2022年更好。

2、從單品到矩陣,品牌力夠嗎?

有分析認爲,2023年是藍月亮交出的最差業績的一年,實際上,2019年之後,藍月亮的業績就開始顯現“頹勢”。

藍月亮的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衣物清潔護理、個人清潔護理和家具清潔護理,代表業務分別是洗衣液、洗手液、清潔劑等。

但是從三大業務板塊的營收上來看,衣物清潔護理在2019年呈現出增長放緩趨勢,並在2020年出現下滑,個人清潔護理和家具清潔護理同樣在2019年出現增長放緩趨勢,但由于2020年-2022年特殊情況,消費者對于個人健康護理較爲看中,業績出現了飛速增長。這種增長在2023年戛然而止,並且嚴重下滑。

衣物清潔護理作爲核心業務增長放緩,藍月亮也開始尋找新的增量,個人和家居清潔便成爲了藍月亮的第二第三增長點。

但是從目前的業務占比來看,這兩項業務還不能夠撐起半壁江山,兩項業務合計營收占比11.2%。

藍月亮從洗衣液起家,2008年藍月亮開始主推洗衣液,在那個以洗衣粉爲主要産品的時代,藍月亮洗衣液的橫空出世,引領了中國洗衣液的發展潮流。

但是很快,諸多家庭清潔領域的巨頭開始入局,市場格局不斷被攪動。

從藍月亮的起家之路可以看出,和當下的很多網紅品牌類似,其本身是依靠大單品獲得市場,成爲細分品類的頭部企業。

藍月亮也面臨著從單品到多品類的擴張難題。

一個是營銷費用高,並且形成依賴性。

藍月亮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了沐浴露産品,更加有意擴大個人護理的市場,但新品的推出對于營銷費用也更加需求迫切。

2023年藍月亮的營銷及分銷費用高達32.44億元,占營收比例爲44.3%,較去年的26.5億元占營收比33.36%提高了11個百分點,過去7年的時間裏,藍月亮的營銷費用一直維持在20億元以上,這意味著銷量對營銷的依賴度非常高。

另一個是藍月亮曾經的KA渠道事件。2015年退出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等KA渠道,並在兩年後重返,也意味著藍月亮的品類影響力,並不意味著能夠“客大欺店”。

品牌的勢能,也是傳統品牌在進行品類擴張,以及和新消費品牌進行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因素。

品牌的成長固然需要營銷費用支撐,但是愈發增長的營銷費用和營收增長不匹配,就是品牌勢能弱的表現。

實際上,藍月亮的優勢還在傳統的洗衣領域,在家庭清潔領域裏,立白、納愛斯等巨頭的體量和品牌還是要更高。

據2022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披露的數據顯示,立白集團2022年營收284.2億元,納愛斯集團營收311.3億元,遠超藍月亮的70億元左右體量。

洗衣液市場新的玩家還在湧出。

比如在洗衣液領域,瞄准中高女性消費、主打精致衣物保養的綻家;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主打留香珠的當妮;借助抖音渠道起價的蔬果園;以及靠著國貨標簽重新獲得消費者青睐的平價清潔品牌活力28。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藍月亮憑在國內洗衣液市場取得成功的同時,寶潔2014年在國內市場推出洗衣凝珠,緊接的是,立白、威露士、滴露等日化品牌紛紛推出洗衣凝珠産品,而藍月亮卻姗姗來遲。

從洗衣液到洗衣凝珠,藍月亮要錯過這個時代嗎?

3、利潤和分紅,留給誰?

消費領域裏,少不了高瓴資本,藍月亮也是高瓴運作下的消費品牌。

【天眼查】數據顯示,藍月亮上市前只有一輪融資,投資方爲高瓴資本和弘章投資。

高瓴張磊成就了藍月亮羅秋平,這中間還有一段佳話。2008年張磊找到了羅秋平,勸說其改做洗衣液,並且張磊提出,藍月亮應該大力投營銷換市場,企業應該先虧損。

在張磊看來,藍月亮應該把利潤投入到市場和技術研發上,“變化給了他這個機會,他也抓住了關鍵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他願意放棄小富即安的一年一兩億利潤的公司,不惜在前一兩年把公司做虧損,爲了未來開辟一個新天地。”

不留利潤,投技術和市場,這是藍月亮在張磊的建議下,一個重大的改變。

但是我們現在再來看藍月亮,羅秋平則把利潤留給了自己。

上市前夕,藍月亮集團向唯一股東Aswann分紅23億港元。而創始人羅秋平、潘東夫婦共同持有Aswann 88.92%的股份。按此計算,二人拿走的分紅高達20.5億港元。而2013年到2020年5月期間,藍月亮集團累計分紅還不足4億港元。

同時,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年間,藍月亮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8615.9萬港元、5.54億港元和10.80億港元,23億港元的分紅也超過了上述三者數值之和。

2023年,盡管淨利潤創下了新低,藍月亮還是分紅每股6港仙,擬派末期股息約3.34億港元,而當期淨利才3.25億港元,占歸母淨利潤的比重爲103%。

反過來看研發費用,藍月亮2023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上市募資所得的2.2億元用于增強研發費用,而2023年動用的資金爲5200萬元,2022年研發費用爲3600萬元,2021年則爲4300萬元,和高額的市場費用相比不值一提。(當然那,這部分研發費用是指上市募資中用于研發部分,沒有足夠數據說明藍月亮沒有其他資金用于研發,比如研發人員薪酬等)

如今的藍月亮,重新走回了十幾年前的道路,研發不再重要,而羅秋平選擇將利潤留給了自己。

1 阅读:66

牛刀財經

簡介:刀刀解剖新商業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