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經典詩詞十首,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靖兒愛詩詞 2024-07-01 04:22:35

偉人曾指出: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 1918 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爲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極具批判性和深刻性,以筆爲武器,深刻地剖析和批判社會現實與人性的弱點。代表作有小說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

《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顔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賞析】據《魯迅日記》記載,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郁達夫同王映霞于聚豐園宴請作者魯迅,魯迅結合7日前的談話有感而作,當時同席的還有柳亞子夫婦。《自嘲》是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首聯描寫當時詩人所處的險惡處境;颔聯寫其堅持鬥爭的行動;頸聯寫他堅持鬥爭的內在動力,即強烈的愛和憎;尾聯寫他戰鬥到底的決心。全詩內在邏輯性強,文字風趣,內容莊肅,表達了詩人從自己深受迫害、四處碰壁中迸發出的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擊了當時國民黨的血腥統治,形象地顯示出他的“硬骨頭”性格和勇敢堅毅的戰鬥精神。

《自題小像》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賞析】 1903年,魯迅在《浙江潮》上發表了《斯巴達之魂》歌頌斯巴達人以生命和鮮血抗擊侵略者,借以抨擊清朝統治者的喪權辱國,喚醒中國人民起來鬥爭,並毅然剪掉象征封建傳統和種族壓迫的辮子,在一張剪掉辮子的照片背面題寫了這首詩送與好友許壽裳。

《自題小像》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在首句傾吐自己內心蓄積的愛國感情;次句敘述其愛憎的原因;三句總括前兩句內容,並作了轉折,流露出感到“同胞未醒”的苦悶憂慮;末句是爲國獻身的誓言,表達了詩人同帝國主義列強鬥爭的決心和爲國捐軀的精神。全詩誠摯懇切,雄健激昂,結構嚴謹。

《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賞析】《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是一首七言絕句。前二句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勾畫出一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期災難深重而又默默無言的舊中國的悲涼圖景;第三句筆鋒一轉,從狀寫社會現實轉入直抒胸懷;末句激情奔湧,雄健有力,是對時局發展作出馬克思主義的響亮回答。全詩哲理深刻,發人深思,表達了詩人對于抗戰勝利的向往之情。

《答客诮》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賞析】魯迅生前好友許壽裳先生曾在《懷舊》一文中說過,《答客诮》一詩的寫作,“大概是爲他的愛子海嬰活潑可愛,客人指爲溺愛而作”。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一批文人曾編造謠言,惡意咒罵魯迅不滿周歲的兒子周海嬰,援引“父子無恩”的舊說,諷刺魯迅對其幼子的慈父之愛,並連帶殃及郁達夫。對此,魯迅憤怒地指斥說:“連出世不過一年的嬰兒,也和我一同被噴滿了血汙。”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而作的。

《答客诮》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正面立論,大處落墨,首先闡明“無情”與“憐子”的實質,堅實有力,具有不可辯駁的力量;後兩句,借猛虎憐愛小老虎的比喻,在生動形象的比喻中給攻擊者以嘲笑和挖苦,而且巧妙地揭示出深愛下一代的思想內涵。全詩言辭堅定,氣勢沛然,極有說服力。

《無題·慣于長夜過春時》

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鬓有絲。

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缁衣。

【賞析】此詩作于1931年2月,時魯迅在花園莊旅館避難時,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後所寫。

《無題·慣于長夜過春時》是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首聯描寫“長夜”氣氛下,詩人全家的艱難處境;颔聯揭示生活困難的原因,到處人民的深重苦難;頸聯寫詩人對死難者的深切哀思;尾聯寫他的憤懑之情,表明樂鬥爭的決心。全詩構思嚴密、詩句凝練、深切感人,頗有意在言外之妙。

《無題·血沃中原肥勁草》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

【賞析】這首詩是作者魯迅感于世事贈與日本友人的一首詩。高良夫人,即高良富子,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授,從事基督教婦女和平運動。1932年初到上海,經內山完造介紹,與魯迅見面。《魯迅日記》1932年1月12日記:“夜同廣平往內山君寓晚飯,同座又有高良富子夫人。”

此詩熱情地贊揚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者堅韌不拔的對敵鬥爭精神,憤怒地控訴了國民政府消極抗日反革命“圍剿”的罪行,揭露了國民政府的虛弱本質與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展示了革命勢力的錦繡前程,指出了他們統治的崩潰局勢。

《別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三》

從來一別又經年,萬裏長風送客船。

我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賞析】此首詩的主旨在于贈別。它是在憶別、惜別之後,贈言相勉,所以情緒激昂,不甘命運,要抗爭自強。如果說前面兩首側重于感情的話,那麽這一首則理智多于感情,奮發多于沉悶。仿佛看到漫遠的長風,把在江波上闖蕩的客船送走,有志趣高遠之感和乘風擊浪的氣魄,顯示出作者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進取精神,“從來一別又經年,萬裏長風送客船”,總括別離,乘風上路,由于這一別又要一年才能見面,便不能不有贈言相囑,所以便有“我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的結句。全詩完整和諧,富予深意。

《無題二首·其二》

雨花台邊埋斷戟,莫愁湖裏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

【賞析】這首詩,則主要抒發了作者魯迅對辛亥革命失敗的感慨。首句“雨花台邊埋斷戟,莫愁湖裏余微波”中,“雨花台”、“莫愁湖”是南京城兩處具有標志性的地方,莫愁湖還曾有南京“第一名勝”之稱。魯迅通過對此二處的描寫,又進一步描繪了南京城一片荒涼的景象,以對應第一首詩中第二句描寫的景象。

同時,詩人又用“埋斷戟”、“余微波”,來象征地描寫了辛亥革命失敗的狀況。辛亥革命爆發不久,革命黨人率江浙新軍攻打南京,從城外雨花台,經城南中華門攻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又曾在莫愁湖邊,建立一座江浙新軍攻克南京陣亡將士的石碑,上面刻有孫中山的題詞“建國成仁”四字,故此二處爲辛亥革命遺迹。魯迅通過對此二處的描寫,沉痛地感歎辛亥革命的失敗,以及對國民政府軍閥政客們背叛革命,葬送孫中山事業的憤慨。用“埋斷戟”、“余微波”來表示辛亥革命失敗,反映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二句“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中,“所思美人”在詩中喻指孫中山和他的追隨者們。

《無題二首·其一》

大江日夜向東流,聚義群雄又遠遊。

六代绮羅成舊夢,石頭城上月如鈎。

【賞析】這首詩用諷刺的口吻,含蓄地描寫了國民政府軍閥政客的爭權的鬧劇。首句“大江日夜向東流,聚義群雄又遠遊”中,因南京在長江邊上,故以大江東去起興,“聚義群雄”是作者用諷刺的口吻稱呼國民政府軍閥政客,表達了對他們的鄙視;“又遠遊”則寫了政客之間互相利用的醜行。他們在利益一致的時候,相互利用;利益不一致時,互相拆台分裂,甚至上演兵戈相見的醜劇,“又”字突出了這種互相勾結,既而又分裂爭鬥的狀況的頻繁。第二句“六代绮羅成舊夢,石頭城上月如鈎”中,“六代绮羅”寫六朝時,南京古都歌舞升平、溫香軟玉的太平盛況,“月如鈎”則寫了現時南京城淒涼的狀況,二者之間對比強烈。“六代绮羅”暗喻了蔣介石政府夢想維持的政權團結、太平成象的局面,卻因政客之間的權力紛爭,而變成了淒清的狀況,一片冷落荒涼。詩中用象征的手法,以古喻今,揭露了國民政府政客們背叛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爭權奪利,各派自立政府分崩離析的局面。

《偶成》

文章如土欲何之,翹首東雲惹夢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蘭秋菊不同時。

【賞析】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駐上海的第十九路軍激于民族義憤,奮起抗擊日寇的進攻。但是,國民黨消極抗日派卻百般阻撓、破壞。“一·二八”事變發生,魯迅因寓所受到炮火威脅,直到3月19日,才全家回寓。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回寓後3月31日所寫,是贈給沈松泉的。

這是一首緣事抒懷的詩作,實爲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文壇激烈鬥爭實況的形象記錄。它生動地記錄了當時文壇百花凋殘、衆芳零落的荒蕪景象;真實地反映了國民黨摧殘革命文藝的黑暗現實;含蓄地表達了詩人以及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不懼強權,決心同其戰鬥到底的堅定立場和鬥爭精神。從而,充分地體現了魯迅時時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地連結在一起的愛國深情。

總結

魯迅的思想和文學成就對中國現代文化和社會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精神激勵著無數後來者爲追求真理、正義和社會進步而不懈奮鬥。魯迅的文學成就十分卓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他開創了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先河。如《狂人日記》,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藝術形式揭示了封建社會的殘酷和黑暗。

其二,塑造了衆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如阿 Q、祥林嫂等,這些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深刻的社會意義,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和社會的弊病。

其三,在雜文創作方面獨樹一幟。他的雜文如匕首般犀利,對社會的種種不良現象和反動勢力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和諷刺。

其四,散文創作也別具一格。《朝花夕拾》充滿了溫情與回憶,展現了豐富的生活場景和細膩的情感。

其五,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深刻地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和人民的苦難,喚起了民衆的覺醒和思考。

其六,對中國現代文學語言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文字簡潔、有力、富有表現力。

總之,魯迅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華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

0 阅读:0

靖兒愛詩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