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頻遭襲擊,神18完成出艙任務,爲空間站穿上“裝甲”

滄海閱覽 2024-05-30 06:55:03

前言

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了“艙外防護裝置安裝及巡檢”出艙任務。

這個艙外防護裝置安裝項目就是爲我們的空間站穿上“裝甲”,原因則是爲了躲避“襲擊”。

那麽,我們的空間站究竟爲何頻繁遭到襲擊?襲擊者又是誰?

信息來源:

光明網: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

神18完成首次出艙任務

就在昨天,我們神舟十八號的3位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進行了自登上太空站後的第一次出艙任務。

這次,3名航天員出艙活動的時間大概經曆了8.5個小時。

這是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執行的第15次出艙任務,同時也是中國航天員出艙時間最久的一次。

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下,順利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的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內容。

不得不說,我們的航天員實力真是越來越強、國家的航天技術發展也是越來越厲害。

如今,我們的航天員不僅可以進行出艙活動,甚至還可以完成執行長達8個多小時的修複、安裝任務。

根據官方公布的計劃,神舟十八號將會在太空站駐留6個多月,目前他們進入太空站已經1個多月了。

而這次,航天員們所執行的出艙任務卻是本次飛行任務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艙外防護裝置安裝”任務。

大家還記得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完成的“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複”的任務嗎?艙外防護裝置安裝就是與它進行呼應。

這個所謂的艙外防護裝置安裝,說白了就是給我們的空間站穿上一身“裝甲”,防止它在因爲襲擊出現設備故障。

之前,我們的天和核心艙太陽翼就是因爲遭到襲擊造成了損傷,不過好在損傷程度並不嚴重,也沒有對太空站造成什麽影響。

經過神舟十七號的3名航天員楊洪波、蔣新林、唐勝傑的齊心協力,將太陽翼給修複好了。

要知道,神17的3名航天員所執行的任務並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出艙活動,而是咱們中國航天員首次執行的艙外維修任務,可以說具有重大意義。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的空間站爲何會遭到襲擊?又是誰襲擊了我們呢?

信息來源:

央視新聞:首次完成艙外維修任務!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

空間站頻遭襲擊

太空作爲一個充滿神秘的空間,原本應該是安靜祥和的一片。

可隨著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隕石降落,從而導致了我們的空間站和衛星都受到了威脅。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太空碎片堆積在太空中,但它們的位置都不是固定的,同樣是在太空中漂浮著,因此,它們很有可能撞上我們的空間站。

別看有的碎片或者隕石很小,甚至才有我們指甲蓋那麽大。

但它的活動速度卻是非常快,哪怕是微小的一塊隕石撞上了我們的太空站,那麽後果都將是嚴重的。

我們的太陽翼就是因爲受到了多次空間微小顆粒的撞擊,造成了輕微損傷。

好在當時國家在設計太陽翼時考慮到了被撞擊的可能性,專門對太陽翼板設計成了模塊化,可以快速拆卸和更換單元組件。

就像這次,我們修複太陽翼的航天員只需要將壞掉的一塊太陽翼單元組件,進行維修更換就好。

雖說這次撞擊並沒有對太陽翼和整個太空站使用造成影響,但這種幸運的事也不會每次都發生。

2018年時,國際空間站因爲遭到空間碎片的撞擊,導致艙體破損出現空氣泄露的事故,幸虧當時身處空間站中的航天員正在睡覺,如是他們在進行出艙活動那後果無法估量。

發生碰撞後,美國、俄羅斯地面控制中心同時檢測到了異常。

隨後,當航天員睡醒後立即進行漏氣點的排查工作,他們在與空間站對接的聯盟號MS-09飛船艙體位置發現了漏氣點。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國際空間站遭空間碎片撞擊,艙體出現泄露失壓,無人受傷

最後,聯盟號的指揮官將環氧樹脂塗抹在紗布上對漏氣點進行處理,好在後期沒有出現什麽別的意外,這場事故最終是有驚無險。

除此之外,國際空間站還在去年公布了一張機械臂因爲碎片撞擊造成“穿透傷”的照片。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那些空間碎片和隕石的威力確實很大,因此,神舟十八號才會攜帶“裝甲”登上太空,爲我們的空間站穿上“防彈衣”。

那麽,這些太空垃圾又是從何而來呢?

信息來源:

國家航天局:美俄衛星太空相撞,首創航天曆史紀錄

太空垃圾

如今的太空中可以說除了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和兩個空間站外,幾乎都是太空垃圾的“天下”。

這些太空垃圾的形成都是人類空間活動的産物,其中最多的就是“太空競賽”時期留下的。

那時,蘇聯和美國爲了爭當“霸主”便開啓了太空競賽。

雖然他們也創下了許多不菲的成績,完成了人類探索太空、月球的成就,但卻因爲早期技術的不成熟,發射了許多無效的設備。

後來,隨著加入航天領域的國家越來越多,那麽太空中所出現的碎塊、抛棄物、廢棄的運載火箭等也就越來越多。

這些太空垃圾長期滯留在太空中,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擁堵”的現象,隨處可竄的它們極大可能性會撞擊到我們的空間站甚至衛星上。

說到衛星,如今地球軌道附近的衛星可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在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啓動後,他們至少往軌道上發射了幾千顆衛星。

但衛星數量的增多,同樣會導致它們撞擊在一起的幾率增加。

2009年2月10日,美國的“銥-33”商業通信衛星和俄羅斯報廢多年的“宇宙-2251”軍用通信衛星在西伯利亞北部上空相撞。

這起衛星相撞事件是太空中首次發生的衛星相撞事件,而俄羅斯這個報廢多年的“宇宙衛星”,實際上也是太空垃圾的一種。

因爲報廢也無法進行回收,它們就只能繼續待在太空中,久而久之便造成太空環境的“汙染”。

2021年,根據美國國防部全球空間監視網所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到,地球周圍已經發現了超過2.7萬塊的太空垃圾。

其中還不包括那些小到無法追蹤的“垃圾數量”,並且,這個數字隨著人類的活動還會不斷增加。

另外,現在這些太空垃圾甚至已經不滿足在太空待著,開始朝著地球中襲來。

今年5月17日,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省中的一塊農田中發現了“ SpaceX 龍飛船部件殘骸”。

信息來源:

IT之家:加拿大農田驚現“太空垃圾”,疑似 SpaceX 龍飛船殘骸

根據農場場主巴裏・索丘克的丈量發現,這塊被燒焦的碎片約長2米,重達40公斤,也就是80斤。

這樣一個大家夥砸下來得虧是砸到了農田裏,要是砸到了人家裏或者人身上,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那麽,隨著太空垃圾的數量不斷增加,我們又該如何去規避他們所帶來的襲擊呢?

信息來源:

中國青年網:中國空間站已多次主動實施空間碎片規避

太空中的“求生”

目前,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對太空垃圾進行清理。

雖然各個國家都知道它們的存在會阻礙和威脅到人類的航天發展,卻依舊拿它們沒有辦法。

因此,大家只能通過各種方式來盡可能的規避襲擊,比如咱們的神舟十八號就給空間站穿上了“裝甲”。

不過根據相關消息所稱,我們國家從去年開始研發空間碎片測軌的新技術,相信等這項技術研發成功後,會對我們起到很大幫助。

在今年,中國空間站已經進行了多次主動實施空間碎片規避。

與此同時,爲了確保空間站的在軌安全,我們國家還開展了“優化完善空間碰撞預警和規避實施流程、對艙外狀態進行高分辨拍攝巡檢”等措施。

這樣一來,可以更高效的避免了我們空間站遭受襲擊的概率,另一方面,減少無效活動也是控制産生太空垃圾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倒不是說他這個計劃是無用的,相反,這個星鏈計劃一旦組網完成,會成爲美軍的一大助力。

但這個星鏈計劃所需要用到的衛星數量非常龐大。

目前,SpaceX公司已經發射了6122顆星鏈衛星,這個數量導致馬斯克也遭到了占軌質疑。

不過,馬斯克表示太空的空間非常大,他們所發射的衛星數量不過是“九牛一毛”,並不會對軌道造成空間擠壓。

雖然話是這麽說的,但隨著他們衛星數量計劃的不斷增加,後期是否會造成影響目前也無法確定。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研發能夠在太空中進行垃圾巡視、捕捉甚至回收的太空機器人。

這個想法早已經被各個國家提過,不過目前可行性存在一定的質疑。

畢竟碎片在太空中活動的速度很快,想要讓機器人進行精准的捕捉和回收工作,是需要許多新型技術支撐的。

總的來說,還是有效的進行太空項目,才是避免垃圾産生的最好辦法,同時也呼籲各國不要過度利用太空空間,否則後果對誰都沒有好處。

結語

雖然這些航天器面臨空間碎片的威脅,但其實是沒法避免的事情,不僅我們的空間站會遇到,國際空間站一樣遇到過多次。

如今,人類的航天發展可以說是已經相當成熟了,但仍然有許多未知的謎題需要我們發現和解答。

合理利用太空才是航天發展長久的道理,濫用航天技術到最後只會造成太空中的碎片越來越多,導致誰都無法開展新項目。

0 阅读:0

滄海閱覽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