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300年“良將第一”:曹彬

文石齋主聊文化 2024-06-27 08:44:52

遠觀近鑒宋朝人•95•宋朝“良將第一”:曹彬

曹彬

曹彬(931-999),字國華,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人。《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傳第十七》有傳,其他很多史料也多記有其行迹、轶事。

與宋初很多武將一樣,曹彬也生于將門世家,他的父親曹芸曾任成德軍(治恒州,今河北正定)節度使府執掌軍權的“都知兵馬使”。

曹彬一周歲的時候,父母爲他慶生“抓周”,把各種玩具羅列在床上,看他拿什麽。曹彬左手抓起兵器,右手拿起用作祭祀禮器的“俎”和“豆”,稍停後又拿起一枚印章,對其他東西則看都不看,人們都覺得這孩子很奇特,不同于常人。而當他長大,性情淳樸敦厚。

後漢乾祐年間(948-950),曹彬參軍,做了成德軍節度使府親兵的一名低級軍官“牙將”。時任成德軍節度使武行德見曹彬言行端莊純正,指著曹彬對身邊人說:“這是一位有遠大前程的人才,不是普通人啊!”

後周太祖郭威的貴妃張氏,原是曹彬的嬸娘,後改嫁郭威。郭威建立後周的第一年即廣順元年(951),把曹彬召回京城汴梁。後曹彬做了後周世宗柴榮的部下,柴榮到澶州(治今河南濮陽)任職,曹彬得官職“供奉官”,成爲正式“國家幹部”,後被提拔爲河中節度使府(治今山西永濟市蒲州鎮)駐軍監軍“都監”。

河中節度使王仁鎬因爲曹彬是郭威的親戚,對他禮遇有加。但曹彬對王仁鎬卻更加有禮、恭敬,王仁鎬舉行宴會,一天下來,曹彬始終端莊持重,未嘗東顧西盼。王仁鎬對親近下屬說:“老夫自诩自律嚴謹,即使在暗夜也不松懈,見到曹監軍的矜持嚴整,才發現自己還是散漫啊!”

後周顯德三年(953),曹彬改任潼關駐軍監軍,升官職爲“西上閣門使”。

五年,曹彬受命出使吳越國,將朝廷的文件送達後就馬上回返,吳越國送給他個人禮物,他一無所受。吳越人乘快船追送,來回多次,曹彬還是沒有接受,最後見實在不能拒絕,自語說:“我一再拒絕,是接近借此求名了。”就接受了禮物,但將禮物登記造冊,等回到京城,全部上交。後周世宗強令還給他,曹彬才將其作爲周世宗的賞賜拜謝接受,而接受之後,又將其全部分給了親戚舊交,自己一個銅錢也沒有留下。

曹彬日常穿衣也很樸素。在任晉州(治今山西臨汾)兵馬都監時,有一天與主帥、賓客和部下在野外遊玩,衆人圍成一圈,席地而坐,正好相鄰州郡派人送來緊急文書,來人不認識曹彬,暗中問人:“坐中哪一位是曹監軍?”有人指著曹彬告訴他。來人以爲對方騙自己,笑著說:“哪有皇親國戚、皇帝近臣穿織工粗糙的黑色衣服、坐沒有墊子的馬紮的?”來人留心觀察好長時間,才相信其人真是曹彬。在晉州任職期間,曹彬升官職爲“引進使”。

宋太宗趙匡胤在後周做禁軍殿前司統帥“殿前都點檢”,曹彬在朝廷、衆將和趙匡胤之間不偏不倚,除非因公事,從未拜訪過趙匡胤,趙匡胤和衆人擺宴聚會,也很少參加,因此,趙匡胤很器重曹彬。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第二年即建隆二年(961),將曹彬從平陽(今山西臨汾)召回汴梁,對曹彬說:“我過去常想親近你,你爲什麽疏遠我?”曹彬磕頭道歉:“臣是周室近親,又在宮中任職,小心盡職還怕犯錯,怎麽敢妄自與人交結?”

曹彬後升官職爲“客省使”,與王全斌、郭進率領騎兵進攻北漢平樂縣(此處《宋史》記誤,英文“樂平縣”,今山西昔陽),招降北漢將領王超、侯霸榮及其所部一千八百人,俘獲北漢兵一千余人。

不久北漢將領蔚進率兵來援,曹彬等與蔚進連打三仗,三戰三勝。宋朝廷把平樂建爲“平晉軍”,樂平成爲軍事重鎮。

乾德初年(963),曹彬改官職爲“左神武將軍”。當時宋朝剛剛占領原屬北漢的遼州(治今山西左權),北漢求得遼國六萬騎兵進攻平晉軍,曹彬與李繼勳等大敗遼軍于平晉軍城下。不久,曹彬兼任樞密院“樞密承旨”職務。

二年冬天,宋朝征伐後蜀,宋太祖下诏,任命劉光毅爲歸州(治湖北秭歸縣歸州鎮)行營前軍副部署,曹彬爲都監。宋軍攻取三峽地區郡縣,諸將都想屠城,以炫耀軍威,只有曹彬發布命令,嚴管部下,部隊所到之處,官民心悅誠服。宋太祖得知,下诏表揚了曹彬。

後蜀平定,宋軍主將王全斌等人晝夜擺宴喝酒,不體恤士兵,其部下無休止地搶奪公私財物,當地人非常痛苦。曹彬多次請求回軍,王全斌等人不聽。很快,後蜀降軍擁原後蜀官員全師雄等人發動叛亂,擁衆十萬,曹彬與劉光毅在新繁縣(今四川成都市新都區新繁街道)打敗全師雄,叛亂終于平定。

當時參戰諸將很多人都搶得人口、錢財,曹彬的行李中卻只有圖書、衣服、被褥衾。宋軍回朝,宋太祖完全掌握了王全斌等人的所作所爲,將王全斌等人交于有關部門審訊,認爲只有曹彬清廉嚴謹,任命曹彬爲宣徽南院使、義成軍(治滑州,今河南滑縣)節度使。

曹彬到大內進見宋太祖,推辭說:“征伐後蜀的將領都被治了罪,只有臣一人得到獎賞,恐怕不足以激勵將士、部隊。”

宋太祖說:“卿有大功,又不自傲炫耀,即使對你的聲名有一點損害,王仁贍等人又能說什麽?獎懲是國家規定,你就不要推辭了。”

六年,朝廷派李繼勳、黨進率領部隊征伐北漢,任命曹彬爲前軍都監,曹彬等在洞渦河(今潇河)與北漢軍作戰,斬獲北漢軍首級二千多個,俘虜敵軍更多。

開寶二年(969),宋太祖計劃親征北漢,再次任命曹彬爲前軍都監,率領部隊率先出發。

曹彬率部在團柏谷(今山西祁縣東)招降北漢將領陳廷山,進而攻至北漢都城太原南,與北漢軍作戰,直打到太原護城河的吊橋,繳獲戰一馬千余匹。等宋太祖率大軍到達太原城下,曹彬已經分派部隊,在太原城的東西南北四面建立了營寨,曹彬則率部駐紮城。

六年,曹彬升官職爲“檢校太傅”。

七年(974),宋朝計劃征伐南唐。九月,朝廷任命曹彬爲主帥,率李漢瓊、田欽祚先期趕往荊南,率水軍戰船出征,潘美作爲副帥,率領步兵跟進。

十月,宋太祖下诏,任命曹彬爲“升州西南路行營馬步軍戰棹都部署”,分出一支水軍由荊南(今湖北荊州一帶)沿長江順流東下,曹彬率部突破南唐峽口砦(在今安徽貴池市西),進軍攻克池州(治今安徽貴池),又連克當塗(今安徽當塗)、蕪湖(今安徽蕪湖)二縣,駐軍采石矶。

十一月,曹彬率部在采石矶鋪設橫跨長江的浮橋,以渡過部隊。

十二月,大破南唐軍于白鹭洲(在今南京市秦淮區)。

八年正月,曹彬又在新林港(又名新林浦,在今江蘇南京市西南)打敗南唐軍。二月,進駐秦淮河,南唐和水軍、步軍十余萬列陣于南京城下,曹彬率部大敗南唐軍,殺、俘敵軍數萬。

浮橋鋪設完成,南唐軍出兵迎戰,曹彬率部再次白鹭洲破敵。自三月至八月,又連續打敗南唐軍,挺進攻克潤州(治今江蘇鎮江市區西南)。

至此,南唐都城南京被宋軍包圍已達三季,城中出外砍柴的道路斷絕,又接連戰敗,南唐後主李煜深感危急,派使臣徐铉到汴梁,向宋太祖奉上表章,請求乞停戰,宋太祖沒有理會。

宋軍在南京城外布列三座營寨,潘美駐北寨,曹彬畫了陣圖向宋太祖彙報。宋太祖指著圖上的北寨對信使說:“南唐一定會夜襲北寨,你趕緊回去,命令曹彬快速在寨外開挖深溝,加固防禦,不要墮入南唐之計。”曹彬、潘美按宋太祖的指示迅速挖成壕溝,南唐軍果然趁夜來襲,潘美率部憑借新溝拒守,南唐軍大敗。潘美得勝的報告呈送朝廷,宋太祖笑道:“果然如此!”

在長期圍困南京的過程中,曹彬幾次延緩進攻,希望李煜歸順。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勸說李煜:“事勢發展到這種地步,我之所以不攻城,所珍惜的是全城上下的生命財産,若能歸順,是上上之策啊!”

而就在南京城破之際,曹彬忽然稱病,不再辦公。諸將都來問候病情,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藥能治好的,是心病,只要各位誠心立誓,給自己定下規矩,南京城破之日,不妄殺一人,我的病自己就會好。”諸將答應,並一起焚香立誓,第二天,曹彬的病情就出現好轉。

第三天,南京城破。李煜率領臣下一百余人到曹彬營中請罪,曹彬以接待賓客的禮節接待了李煜,好言安慰李煜,使他安下心來,接著請李煜回宮整治行裝,准備到汴梁朝見宋太祖,派了幾名騎兵在宮門外等候。

身邊人暗中對曹彬說:“李煜回宮要是自殺,怎麽辦?”

曹彬笑了笑說:“李煜一向懦弱,沒有決斷,既然已經投降,一定不能自裁。”李煜君臣的性命,最終靠著曹彬得到保全。

自曹彬率軍出征到得勝凱旋,軍中、百姓無不畏服曹彬,從無輕率放肆之人或隨意放縱之事。

曹彬回朝,進宮觐見宋太祖,呈送宋太祖的文件中稱“奉敕江南幹事回”,曹彬的謙恭、不居功自大竟達到如此地步。

在曹彬被任命爲征伐南唐軍主帥時,宋太祖曾說:“南唐平定,就給你‘使相’的榮譽、地位。”副帥潘美提前向曹彬祝賀。

曹彬說:“不是這樣。此次南征,依仗的是皇帝的威名,執行的是皇帝的戰略,才能成事,我會有什麽功勞?更何況‘使相’是官職的最高品級!”

潘美說:“這是怎麽個說法?”

曹彬說:“北漢還沒有平定啊!”

平定南唐回朝,朝廷舉行“獻俘”儀式,宋太祖果然對曹彬說:“本想讓卿做‘使相’,但北漢劉繼元尚未擒獲,稍等等吧。”

潘既聽到宋太祖的話,偷偷看著曹彬微微一笑,被宋太祖發現,問潘美爲何偷笑,潘美不敢隱瞞,如實回答了當初二人的對話。

宋太祖大笑,順勢賜予曹彬銅錢200貫。退朝後,曹彬自言:“人生何必非得做使相,再好的官也不過多得些錢而已。”

不久,朝廷授曹彬官職爲“檢校太尉”、忠武軍(治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實任國家最高軍政機構樞密院長官“樞密使”。

宋太祖

九年十月,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繼位,加升曹彬官職爲“同平章事”,曹彬總算有了“使相”的榮譽、地位。

宋太宗當上皇帝的第四年即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計劃征伐北漢,召見曹彬,問他說:“周世宗和太祖都曾親征北漢,爲什麽沒能成功?”

曹彬說:“世宗征北漢,史彥超在石嶺關戰敗,軍心受到驚擾,所以班師;太祖在甘草地(今山西太原尖草坪區馬頭水鄉有甘草峁村)駐紮,趕上天氣酷熱多雨,很多士兵患病,因此中止了作戰。”

宋太宗說:“現在我想北征,卿以爲怎樣?”

曹彬說:“以國家兵甲精銳,剪除太原孤壘,就像摧枯拉朽,怎麽打還不行。”

宋太宗聽後,定下了征伐北漢的決心。

一年前的太平興國三年,曹彬的官職已升爲“檢校太師”,四年,曹彬跟隨宋太宗出征北漢,又加官職“兼侍中”。

八年,宋太宗作晉王時的王府舊部、酒坊使弭德超想取代曹彬做樞密使,向宋太宗誣陷曹彬,說當年宋太宗體諒邊境駐軍,按月賜給邊防軍銀錢,稱爲“月頭錢”,但衆軍並不感激宋太宗,反倒說“月頭銀”是曹彬爲他們從朝廷爭取而來,如果沒有曹彬,他們早就餓死了,曹彬任樞密使多年,在軍中太得人心,很危險,同時用巧妙手法,誣陷曹彬還有其他不得不防之事。

宋太宗對曹彬起了疑心,罷免了曹彬樞密使職務,將曹彬趕出京城,出任天平軍(治郓州,今山東東平)節度使,但弭德超卻只得到了樞密副使一職。

十多天後,宋太宗明白過來曹彬是受到了弭德超的誣陷,進封曹彬爲“魯國公”,宋朝從不封皇子、皇兄、皇弟之外的人爲王,進封“國公”,是朝廷給予官員最高等級的封賞、待遇,而且從此宋太宗對待曹彬更加親厚。

雍熙二年(985),宋太祖賀皇後的侄子、從少年時就在宋太宗身邊做事的雄州(治今河北雄縣)知州賀令圖等人向宋太宗報告:“遼國國主幼小,母後專政,受到遼國太後寵幸的人掌握大權,請朝廷趁遼國上下不和,攻取幽薊地區。”

三年年初,宋太宗下诏,分三路征伐遼國:曹彬與崔彥進、米信從雄州,田重進從飛狐口(在今河北蔚縣),潘美從雁門關出兵,約定了日期,到時同時行動。

在即將發動進攻之前,宋太宗對曹彬說:“潘美所部先趕赴雲州(治今山西大同)、應州(治今山西應縣),卿等以十萬之衆聲言攻取幽州(治今北京),暫且持重緩行,不得貪利。遼國聽聞大兵來到,一定會傾全力增援幽州,這樣遼軍就無暇增援潘美攻打的山後地區(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 軍都山迤北地區)。”

宋太宗的戰略構想是:以曹彬的東路軍爲主力攻取涿州(治今河北涿縣),以牽制遼國耶律休哥所率遼軍主力,而西路的潘美與東路的田重進則負責攻略山後地區(今軍都山西北),待山後攻略完畢,再由山後轉掠山前,最後彙合三路大軍,在幽州城下與遼軍進行主力決戰,打敗遼軍,收複五代前期被遼國占領的幽州;而在各領兵將領中,曹彬老成持重,則以他爲盾,牽制遼軍主力,潘美鋒銳,則以他爲矛,攻城略地。

曹彬率領幽州行營前軍馬軍、步軍、水軍進軍,三月,在固安(今河北固安)打敗遼軍,攻破涿州城,遼軍來援,在涿州城南大敗遼軍。

四月,又與米信在新城(今河北高碑店)打敗遼軍,斬獲遼軍首級二百個。

但每有曹彬所部的消息奏報宋太宗,宋太宗都會爲曹彬部進軍之速感到吃驚。曹彬部駐紮涿州十天,糧草耗盡,不得不退回雄州,支援被遼軍騷擾、截斷的糧道。宋太宗得訊大驚:“哪有敵人在前,反而退軍援救糧道的,太失策了。”急忙派遣使者到曹彬營中制止曹彬不要再退,迅速率軍沿白溝河(在今河北容城一帶)行軍,與米信部會合,按兵不動,養精蓄銳,以聲援潘美的西路軍;等潘美等全部占領山後地區、會合田重進所部向東後,合力攻幽州。

但其時曹彬部下諸將聽聞潘美、田重進連續建功,而自己手握重兵,卻不能有所攻取,建立功勳,紛紛給曹彬出謀劃策,請求進兵建功。

曹彬迫不得已,帶了糧草再次進攻涿州。但此時正是盛夏,天方酷暑,士兵乏困,糧草又將吃光,遼國大軍當前,全力迎戰,曹彬無奈,率部撤退,但部隊潰不成軍,遭到遼軍追擊而大敗。

五月,各路部隊作戰均遭失利,宋太宗急令各軍駐守邊城,命令各領兵將領回朝。

曹彬等回到京城,宋太宗下诏,指示尚書省審問曹彬等人,翰林學士賈黃中等人會審。曹彬等人承認了“違反诏書指令”、造成部隊潰散之罪。曹彬被貶職爲右骁衛上將軍。

四年,宋太宗重新起用曹彬,改任曹彬職銜爲“侍中”、實任武甯軍(治徐州,今江蘇徐州)節度使。

淳化五年(994)曹彬改任平盧軍(治青州)節度使。

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繼位,恢複了曹彬“檢校太師”、“同平章事”官職,幾個月後,將曹彬召回京城,再任樞密使。

宋真宗鹹平二年(999),曹彬患病。宋真宗急忙趕到曹彬家中探視,親手爲曹彬調制藥物,賜予其家萬一兩白銀。

宋真宗問曹彬身後事,曹彬回答:“臣沒什麽事可說。臣的兩個兒子曹玮、曹璨有可取之才,臣若依古人的做法,行‘內舉不避親’之事,則覺得兩人都可做統兵將領。”

宋真宗又問二人孰優孰劣,曹彬說:“璨不如玮。”

六月,曹彬去世,享年六十九歲。宋真宗到曹彬家中吊唁,恸哭,每當對執政大臣說到曹彬,都會流淚。

曹彬死後,朝廷贈予他“中書令”榮譽職銜,追封濟陽郡王,谥號“武惠”,同時封贈他的妻子高氏“韓國夫人”尊號,錄用、提拔他的親族、門客、貼身官兵十余人。

八月,宋真宗下诏,在宋太祖在太廟的廟室懸挂曹彬與趙普的畫像,讓二人陪同宋太祖享受後人的祭祀。

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宋理宗效仿唐太宗建淩煙閣,在閣中懸挂二十四位功臣畫像以表彰、紀念他們的做法,建昭勳閣,懸挂本朝功臣二十四人畫像,在二十四功臣中,只有曹彬、潘美、曹玮、李繼隆、韓世忠是武將,而曹彬、曹玮父子占據二席,成爲後人歎羨的莫大榮耀。

《宋史》本傳最後記,曹彬性情仁愛、恭敬、平和、敦厚,在朝廷未曾違背皇帝的旨意,也未曾說過別人的過失;征伐南唐、北漢,對財物秋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官高位重自以爲有別于他人,在路上遇到文人士大夫于,必定把乘坐的車子讓到一邊,爲之讓路,對低級官吏也不直呼其名,而是用尊稱,官吏向他彙報事情,一定穿戴整齊才予以接見;所得俸祿都分給宗族家人,一生沒有多余的積蓄。

平定後蜀回朝,宋太祖曾乘閑問他當地的官吏好壞,曹彬回答:“軍政之外,不是臣應當知道的事。”宋太祖堅持詢問,曹彬也只推薦了隨軍轉運使沈倫廉潔謹慎,可以重用;在徐州任節度使時,有官吏犯罪,已經定案,但曹彬在一年之後才對他實施了杖刑,人們不明白其中的緣故,曹彬說:“我聽說此人當時新娶了媳婦,如果當時就打他棍子,他的父母一定會認爲新媳婦妨丈夫,一早一晚會打罵于她,使她活不下去。所以我才拖後處罰他,雖然處罰他晚了一點,但也不是枉法啊!”雍熙三年北伐遼國的宋軍潰敗,屯田郎中趙昌言給宋太宗上表,請求對曹彬等人執行軍法,處死曹彬等人,後來趙昌言出任延州(治今陝西延安)知州,與西夏作戰失敗,被人彈劾,不能入朝觐見皇帝,曹彬時任樞密使,請求宋太宗允許趙昌言入朝,宋太宗才答應。

後人對曹彬的評價很多,也極高,其中宋太宗朝宰相李昉的兒子、著名文人李宗谔說:曹彬“保功名,守法度,近代良將,稱爲第一,真宗屢對近臣稱歎其名德”;北宋王辟之在其著作《渑水燕談錄》中說:曹彬前後帥師征討諸國,收降江南、西川、廣南、湖南四國國主,未嘗殺一無辜,功名顯著,爲諸將之首;元世祖忽必烈說: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宋史》傳後之“論”說,曹彬子孫皆能樹立,享富貴,他的孫女做了宋仁宗的皇後,有“賢後”之稱,不是偶然。君子“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曹彬爲宋朝“良將第一”,難道不是用心做人做事得來嗎?《宋會要輯稿》說:曹彬、曹玮父子二人都被封爲陪同皇帝享受後世祭祀的功臣,畫像昭勳閣,是上天對父子二人忠賢品行的報應啊!

宋太宗

0 阅读:0

文石齋主聊文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