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一輔導作業就雞飛狗跳?弄清底層邏輯,再教孩子就簡單多了

蘭媽談育兒 2024-06-21 22:10:35

文/蘭媽談育兒

網上刷到一個視頻:如果90後當了婆婆,是怎麽樣的

主打的就是:

“吃飯點外賣”

“孩子你們愛生不生,只要不讓我帶孩子就行”

“生了孩子就去月子中心,我可以出錢,但就是伺候不了”

“過年你們愛去哪過就去哪,我就想睡到自然醒”

搞笑的段子,雖然說是給大家帶來樂趣的,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假如90後當婆婆了,是以這種心態和兒子兒媳相處,那至少可以省了育兒、和生活的兩大麻煩

想想我們身邊爭來爭去的婆媳關系、家庭矛盾,根源就在孩子誰帶、怎麽帶,還有“我的事你憑什麽幹涉”的內心不滿

矛盾也是由“管太多”引起的

可事實上,“管太多”這個底層邏輯,也是適用于所有關系相處的

成年人之間如此,家長和孩子之間也一樣

就拿一輔導孩子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來說吧

前段時間,女兒一個同學的媽媽向班主任求助

她說:

“老師,我實在是管不了這孩子了,每天寫作業到深夜十來點,我催他還不耐煩,教他寫也不樂意,一直在那故意磨蹭,非要把我氣死不可”

聽完媽媽的描述,老師把孩子叫到辦公室了解情況

可在孩子那聽到的說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孩子說:

“我也不想那樣呀,可是老媽真的很煩人,我說題不會做,拿去讓她教我吧,沒教兩遍就一直問我聽懂沒有,我回答沒聽懂,她就罵我笨得跟豬一樣,我回答聽懂了吧,她不罵人了,可題我還是不會做呀”

老師聽完這些也瞬間一目了然了,她告訴媽媽:“孩子回家後只管給他規定個時間寫好作業就行了,關于寫得怎麽樣、寫了多少,批改作業是我們老師的事”

果然,聽了老師的建議,媽媽把輔導作業的完美程度降低後,她和孩子的關系就不再那麽水火不容了

可見,家長之所以一輔導孩子作業就雞飛狗跳,那也是沒有弄清楚“管太多”這個底層邏輯

如果我們能帶著這個底層邏輯,從以下方面重新去看待孩子的學習與成長,那效果就會大有不同了

01

當孩子不會做題時

告訴TA:“有不會寫是正常的”

有位媽媽曾告訴我:

“我們輔導孩子寫作業容易生氣的原因,從來都不是因爲孩子不會做題而暴躁,主要是他們的學習態度讓人生氣抓狂”

可我們有沒有想過,爲什麽孩子的學習態度總是不在狀態呢

聽另一個媽媽回憶她兒子寫作業的場景

那天,老師額外布置了描寫熊貓特征的小作文

這讓一向視作文爲老大難的兒子開始抓耳撓腮了,他一會兒扣扣指甲,一會兒又玩玩手裏的筆帽

媽媽看到這一幕,氣極了,覺得如此態度能寫好作文才怪了

于是,她一臉嚴肅地看著兒子開啓了嘴碎模式

不是吐槽孩子本身就比別人差,就是責怪一點都不知道努力,只有做學渣的命

這些話落在孩子的心裏肯定是不好受了,低著頭悶悶不樂地開始落筆寫字,遇到思路打不開的地方還問一嘴:“媽媽,大熊貓的尾巴是什麽顔色”

媽媽聽後,更覺得兒子是懶于思考了,她氣急敗壞地責問:“這麽簡單的問題,還用得著問我嗎?”

兒子回答說:“我又沒有見過真正的大熊貓,我哪知道它尾巴長什麽顔色”

是呀,沒有見過的東西如何繪聲繪色地描寫,又如何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呢

所以,任何時候態度即是答案,也是我們和孩子有效相處的關鍵

不想孩子每逢寫作業的時候就雞飛狗跳,那我們就要從態度方面理清問題了

告訴孩子:“沒事,遇到不會做的題是很正常的,正是因爲你不會,所以我們才要學習”

一句因爲、和所以,就可以很好地把孩子往“不會就學習”的正道上引領了

02

當孩子遇難退縮時

告訴TA:“這是證明你的機會”

有人把輔導孩子作業比喻成一個無底洞,時常讓人感到心力交瘁、不知道如何下手

家長都如此,何況是孩子呢

有一個朋友,每次輔導她女兒寫作業時脾氣都格外暴躁

不是在抓孩子偷懶不寫作業的路上,就是正在吼得嗓子冒煙

有好幾次,你看著孩子在低著頭寫作業,可湊近一看,她居然在數題目一共有多少個字,一頁紙能不能把作業都寫完

等到好不容易磨蹭好了,開始寫作業時,時間已經過了一半

至于慢速數題目有多少個字、和快速寫答案的結果,看看猶如鬼畫符一般的字迹就知道了大概

氣急敗壞的情況下,朋友直接吼著說:“重寫,寫不完不准睡覺,寫不好也要一直重寫”

一聽說要重寫,孩子馬上就不樂意了,嘴裏一個勁地說:“憑什麽,我就不寫”,手裏還發泄地對媽媽又捶又打

發現懲罰不起效果後,媽媽打算用孩子最喜歡的自行車作爲交換條件

她說:“如果你能好好完成作業,期末每一科分數能在90分以上,我就買一輛自行車送給你’

女孩聽後有些心動,但又問了一句“只有一科行嗎”,媽媽回答說:“不行”

女孩又馬上泄氣說:“那算了,我不要自行車”

如此,本身就急躁的朋友更加情緒化了

可看著一批評比自己還厲害的反抗,她也陷入了深深的無奈、與無助中

後來,當情緒平穩下來再次跟女兒心平氣靜地溝通時,女兒才慢慢吐露心聲說:

“你根本就不曉得我學習有多累,每天在學校壓力也很大的”

“我也想考高分,我也想好好學習,可是每次學進去的知識從這只耳朵進去,又從那只耳朵出去了”

是呀,遇到困難就退縮、累了就想歇歇,這才是符合人心的常態

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重新認知輔導作業的底層邏輯,把它化作理解和包容的力量慢慢感化孩子

與此同時,在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們也要明確告訴他們:

別害怕,困難不是用來否決和打擊你的,這恰恰是證明自己的一次機會,就像是爬山一樣,站在山底:“會害怕爬不到山頂”,爬到山頂後又開始喜悅:“原來我真的可以做得到”

鼓勵的力量,也是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03

當孩子偷懶不想寫時

告訴TA:自己的問題自己承擔

有一種孩子叫作“一寫作業就犯困”、“一去玩就立馬來精神了”

蘭媽的大女兒就是這樣比較難管的性格,天生反骨還常常帶著讓人捉摸不透的小聰明

學習方面,知道每天回家要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她不動聲色地把不想寫的作業落在學校

還借口說:“不小心放在學校忘拿了”

生活方面,和妹妹爭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妹妹快要讀小學了,就提前入手一塊電話手表方便聯系,姐姐看到後就連忙把自己的那塊手表拿來說:“你看,我的手表都變成這樣了”

定睛一看,哪裏都是好好的,只不過是表殼看起來有些瑕疵和磨損

關于這些小聰明,以前總覺得無關大雅,也沒有特別在意

直到有一次,女兒爲了得到奶奶的“一百塊獎勵”,開始給自己做“假成績”,我才意識到問題背後竟悄悄上升到人品層面

關于女兒身上的懶、和小聰明,我試過很多方法,也走過一些彎路,最終在不斷的經驗總結中發現,原來孩子偷懶的真相背後就是家長太勤快了

我問她:“你爲什麽回家不著急寫作業”,她說:“反正老師也不檢查”

我問她:“你睡那麽晚,第二天起不來床怎麽辦”,她說:“怕什麽,不是有你和奶奶喊我嘛”

這就是典型的責任心缺乏,整治方法也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問題需要自己承擔”

比如,回家不好好寫作業,我就給全家立個規矩:“到了晚21:00就要關燈睡覺,沒做完的工作第二天去公司自己想辦法,沒寫完的作業也第二天到學校自己跟老師交差”

又或者,早上賴床不肯上學,我會尊重地說:“好吧,你可以多睡會,但是不管多晚,媽媽待會兒還是會把你送到學校去,那個時候你就要自己去跟門衛溝通,還要頂著全班目光走向座位”

每次一聽到這裏,還想鬧情緒的想法就爛在肚子裏了

這就是培養孩子責任意識、和行爲意識的底層邏輯,父母不管,孩子才能真正習得自主自強的本領

而恩威並施,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良藥,更是輔導作業裏必不可少的成長要素

04

當孩子拖拉磨蹭時

告訴TA:“你要做好時間規劃”

孩子越催越反抗、越糾正越擺爛不學了,這樣的孩子您見過多少呢

女兒班裏有個男生叫凱凱,是一個學習總是“慢半拍”的孩子

爲了提高學習效率,媽媽無奈之下只好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補課

在補習班裏凱凱媽媽還遇到了幾個同病相憐的家長,她們聊起孩子的磨蹭、拖延時,沒想那些磨蹭孩子都有一個通病

那就是把時間都浪費在情緒對抗上了

凱凱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每天從學校延遲課結束後,差不多六點多一點就回到家裏了

明明作業也沒有很多,但不知道爲什麽總是要磨蹭到晚上十來點還沒寫完

有一次,媽媽特意觀察凱凱的寫作業狀態,結果發現孩子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會兒寫幾行作文,一會放下沒有寫完的作文,又去做數學課課練,英語試卷

等到喊睡覺休息時,一看作業沒有一門學科是完整的

她把這件事反饋給學校老師,老師告訴她:“這就是典型的時間觀念缺乏,沒有時間規劃概念也就沒有了前進動力

如果家長再針對孩子的行爲催一催、挑一挑毛病,那孩子的心裏就會不服氣,更多的時候和心思也都用在情緒反抗上了

仔細回想事實,還確實如此

每次陪在孩子身邊輔導作業時,但凡孩子有一點問題就忍不住糾正,之後又會毫無意外地陷入唇舌之爭

事實上,這樣的情緒對抗是毫無意義的,還會讓親子關系變得愈加惡劣

與其如此,不如把時間交給孩子自己規劃

最好是手繪一個時間計劃表,哪個時間段做哪些作業,每一科作業需要用時多長時間,在對應的規劃標識和時間概念影響下,孩子自主意識、包括寫作業的效率都會跟著隨之提升

所以,輔導孩子寫作業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底層邏輯是什麽

當我們能帶著理解和尊重去重新看待孩子的學習時,就會慢慢明白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成長節奏

也只有把時間交給孩子、讓孩子真正成爲自己,才能避免很多沒必要的焦慮壓力

接著,如果再多一點耐心等待孩子優秀,多一些慧眼表揚孩子的進步,你會發現我們的孩子其實也很棒的

那麽,關于輔導作業需要先弄清楚底層邏輯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0 阅读:180

蘭媽談育兒

簡介:專注于育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