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有沒有家教,帶他去做一次客就知道了

蘭媽談育兒 2024-06-24 21:01:52

文/蘭媽談育兒

無家教就沒有教養,無教養孩子就無法成人,想要孩子立足于社會,那窮養富養都不如有教養,帶著教養長大也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爲人禮物

有一個朋友,他家裏是開商店的

前幾天,多年都沒有聯系過的姑媽帶著小孫子,到他家裏做客

朋友的父母熱情招待著,擔心姑媽待在家裏會悶人,還特意領到商店裏打發時間

沒想到,姑媽帶著孫子到商店後沒有一秒是閑著的,前腳剛踏進門,後腳就在商店裏開啓瘋狂淘寶模式

左手拿著薯片,右手托著玩具,嘴裏還叼著一瓶飲料

姑媽呢,也告訴孩子說:“沒事,都是自家的東西,想拿就拿吧”

有了老人的允許後,孩子更加肆無忌憚,很多零食打開吃一兩口就扔在櫃台上不要了

像吃完的零食袋、和打開的玩具包裝盒,更是通通都隨手扔在地上,差點還絆倒了前來買東西的顧客

而朋友就因爲提醒幾句,直接就被姑媽怼回說:“真小氣,開那麽大的超市,還舍不得那三瓜兩棗的”

朋友很無語,耐心勸說:“吃歸吃,玩歸玩,但我們還是要講究一下的,像拆開的包裝袋不要了就要扔到專門的桶裏,也免得自己和別人會被絆倒呀”

姑媽不聽,看上去有些生氣,“哼”地一聲帶著孩子揚長而去

後來的幾天裏,孩子在村裏都混熟了,也開始挨家挨戶搞破壞、淘氣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知道是來走親戚的貴客,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隨著男孩的行爲越來越過分,有鄰居直接找上門控訴“孩子沒家教”

也許這話聽上去有些粗糙,可事實又何嘗不是這個理兒呢

孩子在家裏調皮一些、不講規矩,在家長的眼裏可能是可愛頑劣,可到了外面誰會包容呢

不斷地制造麻煩、沒有禮貌,只會留下更多不好的印象,將來到社會上若依然如此,那屆時可能就會吃很多苦了

網上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得嘛:“你現在舍不得教育的孩子,以後社會會替你狠狠教育

所以,一個孩子有沒有家教對成長影響真的很重要,不想孩子成爲一個沒有禮貌的人,那帶孩子出門做客前一定要給他們講一講做客的規矩

特別是以下幾個串門兒需要守住的規矩,最好早點告訴孩子:

01

見到人時

稱呼要有禮貌

有句老話說得好:“窮養富養,不如孩子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將來也不會太差”

而有教養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懂禮貌,特別是到親戚家串門時見到人稱呼要有禮貌

有這樣一個女孩,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女孩留守在家和奶奶一起長大的

奶奶呢,隔輩帶娃舍不得批評,也不忍心拒絕,以至于把孩子養成了喜歡對他人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性格

喜歡吃桌子上的某道菜時,會直接說:“哎,我喜歡吃紅燒蝦、還有雞翅,你們別給我搶完了呀”

想要某人幫忙做某事時,會直接說:“哎,趕緊地,等著你呢”

就連問奶奶撒謊買東西,也是直接說:“走快點,等會商店下班了,看我怎麽收拾你”

有一次,女孩到姨媽家做客也是一樣,進門後就直接說“哎,那個我想吃,給我拿點呀”

如此無禮且霸道,姨媽可不慣著,她直接開口教訓說:

“第一,我不叫哎”

“第二,想吃什麽自己拿,你又不是沒長手”

“第三,需要別人時要用禮貌用語,沒有人欠你的”

自此,女孩每次看到姨媽都客客氣氣,見到人就打招呼,也成爲了大家眼中禮貌又有家教的孩子

可見,禮貌關乎著家教、也是最基本的禮貌與尊重,我們在教導孩子方面,也要告訴他們與人相處時一定要先有稱呼、後才有交談

02

在家裏時

不動別人東西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物品權,也不喜歡自己的東西被別人隨便亂翻亂動,這也是禮貌和修養的問題

前幾天,和鄰居聊天時,她告訴我有一個親戚家的孩子特別討厭

原因是每次一到家裏做客都喜歡到處亂跑,一會兒在客廳翻箱倒櫃,一會兒又跑到臥室隨便亂翻

有一次,鄰居實在是看不慣了,問了問孩子:“我看你每次到家裏都喜歡翻來翻去,到底在找什麽呢”

孩子回答說:“我看能不能找到錢呀,這樣我就有錢買喜歡的東西了”

鄰居聽後一愣,更多的是震驚和不解

而男孩奶奶則提醒說:

“別找了,我的錢是放在抽屜裏方便你用,別人的錢可不會亂放”

說到這裏,我突然想到外婆一手帶到大的孫兒安安

就因爲小時候沒見過世面,經常在別人家裏亂翻東西,以至于誰家東西丟了,第一反應就是懷疑是不是安安偷走了

盡管安安是好奇亂動,並沒有偷拿別人的東西,但隨便動別人東西的舉止一旦暴露,就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所以,優秀的孩子都是潔身自好,不會不講規矩地亂動別人的東西

即便是孩子好奇感興趣,也應該教他們勤用反問句來提高分享幾率

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

又或者:“可以借給我看看嗎”

如此,在征求意見的禮貌反問下,哪怕沒有如願得到分享的機會,對他們而言也是一份新的抗挫曆練

03

吃東西時

夾菜要說謝謝

一個孩子有沒有家教、一個家庭有沒有起到高素質代表,其實從餐桌細節就完全能看得出

端午那天,叔叔伯伯們都特意從外地趕回來陪爺爺吃飯

一向視閨女如寶的叔叔,還特意把他出嫁的小女兒接回來了

當時,堂妹就坐在我旁邊,從上菜開始就不停地拿筷子敲碗

嘴裏不是催著“還有多少菜沒上”、就是嘀咕著說:“我要吃豬腳、雞爪,什麽時候上菜”

叔叔嬸嬸聽到後,一邊哄著說:“快了,再等等”,還另一邊給堂妹夾幾塊排骨和雞翅

沒想到,堂妹看到不是自己喜歡吃的雞爪和豬腳後,生氣地把碗裏的菜又丟進盤子裏

看到那一幕,我想說些什麽卻堵在喉嚨裏說不出來

最後,還是大伯心直口快提醒說:“瞅瞅,都多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一樣要人哄,你馬上離開這個家,看看還有沒有人願意搭理你的無理取鬧”

緊接著,大伯又轉頭對著叔叔和嬸嬸批評說:“你們這根本不是愛孩子,而是害了她,好心給她夾菜還不耐煩,如此驕縱沒有禮貌,回到婆家怎麽爲人處事,這點習慣不改以後的日子怕是會難得過”

是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相的是情分、處的也是本分,任何關系更是靠基本的尊重、禮貌維系

想要孩子從小到大受人歡迎,那基本的禮貌用語就要常挂嘴邊,特別是接受別人的好意時一定要“說謝謝”作爲回禮

如此,良好的家教禮儀,才是我們家長留給孩子爲人處事裏的無形財富

04

離開時

要先打招呼才走

飯桌是鍛煉孩子家教能力的必備場所,孩子在飯桌上的樣子也會影響著他們的未來

朋友有個姐姐,是家裏面的獨生女,從小到大就被作爲家裏的重點對象培養

而這個姐姐呢,也比較爭氣,一直都是班上學習成績裏的佼佼者,房間裏面的獎狀更是貼滿了半個牆壁

也因爲學習優異,大學還沒有畢業,就被導師推薦到一家特別有名的公司實習

本以爲從小都是學霸,那入選肯定是沒有問題了

可結果卻出乎預料地落選了

說起原因呢,還要追溯在一頓飯上

有一次,她作爲實習生跟老板一起去外地出差,晚上還陪著客戶一起吃飯談合作

可朋友那涉世未深的姐姐,在飯桌上只管自己吃飽喝足,碰上自己喜歡吃的那道菜,直接用手把餐桌轉盤按住不動,客戶想夾的菜根本就夾不到,特別是那懸在空中的筷子別提有多尴尬

等到飯局結束後,她也像是一個工具人一樣杵在旁邊一動也不動,看到別人離開也沒有要打招呼的意思

于是,那次行程結束後就毫無意外被解雇了

這是什麽?這就是所謂的“吃相見人品、處事見三觀”

如果一個孩子優秀、但沒有吃相和處事能力,那即便是擁有再高的學曆,也比不過“人品”這個通行證

不管孩子在哪裏、也不管他們有多大,他們的品行修養一定要排在第一位

正如朋友的姐姐,優秀是優秀,但餐桌上缺乏的吃相和處事能力拉低了個人形象,也給人留下了不想二次相處的念頭

所以,孩子的品德教育,要比學多少知識、考多少分數重要的多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行修養,家長也要盡量多通過以身作則、明確價值觀、鼓勵孩子分享、和責任感培養方面,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養成

那麽,關于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需要遵守的教育家規,大家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1 阅读:253
评论列表
  • 2024-06-24 23:06

    毒漫畫

蘭媽談育兒

簡介:專注于育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