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陶淵明和“柳七豆腐

民間事見穢 2024-04-02 09:49:09

東晉時,彭澤縣城在今湖口縣的柳德昭村。那時西門城外有個江橋鎮,鎮上有一家豆腐店,主人柳七,祖傳手藝,他制作的豆腐又白又嫩,烹調技術更是不一般,形、色、味都很講究,方圓幾十裏,算他做的豆腐首屈一指。

一天深夜,柳七和夥計們剛做完最後一板豆腐,就聽見有人叩門,說要買酒吃。他打開門,見是一老一少,忙讓進屋來,招呼說:“客官,已到子時了,現成的水酒倒是有,只是無下酒的菜。”這時,年老的聽說有酒,就來了勁,他指著剛做好的豆腐說:“聽說這裏的豆腐做得好,隨便做幾樣,也可下酒。”那年輕的把柳七拉到一邊說:“店家,這是剛上任不久的陶縣令,總要做幾個像樣的菜,才可下酒。”柳七聽說來的是百姓敬慕的陶淵明,忙跪下說:“小人柳七,給縣太爺磕頭。”陶淵明忙扶起柳七,說:“柳店家,不必如此。只是深夜打擾了。”

原來,陶淵明一走馬上任,就喜愛上了這裏的湖光山色。公務之余,他常常是青衣小帽,帶著書童,沿著柳堤漫步。他喜歡在這種安靜的地方,吟詩作岍,舒暢情懷。這天晚上,他在湖邊慢走,從江橋鎮上飄來一陣酒香,引起了他的酒瘾,主仆二人追尋過來,哪知鎮上店輔都關了門,書童便叩開了柳七的店門。

不一會,端來了三盤熱氣騰騰的豆腐,只見一盤是方塊疊起,柔軟光滑。陶淵明眼前一亮,心中贊道:“好豆腐!”第二盤香噴噴、黃澄澄;第三盤雪白無瑕、光潤細嫩,佐上綠油油的蔥花,青白相間,樸素淡雅,不僅令人賞心悅目,而且香氣沁入脾胃。陶淵明高興地吃了起來,豆腐入口,清香爽滑,余味不盡。這時又端上一海碗豆腐,湯清見底,上面漂浮著幾根青菜葉,白嫩的豆腐被鮮綠的紅根菠菜墊襯,顯得格外好看。陶淵明一見,脫口而出:“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鹦哥。妙不可言!”這一晚,他直喝得東方發白,大醉而歸。

從此後,陶淵明一有余空,就到柳七家,喝上二壺水酒,吃上二盤豆腐。不幾時,他和柳七成了莫逆之交。柳七拿出祖傳本領,精心烹作,每盤豆腐各有特色,每次翻著花樣做給陶淵明吃。一日,柳七送豆腐到縣衙門來,又與陶淵明談起豆腐經。陶淵明問他:“這豆腐能做多少個花樣?”柳七回答說:“家傳烹調豆腐已有五代了,共有三百例。”陶淵明聽了,感歎地說:“你算是五代清白傳家了,我是官場半生混濁。”柳七驚問道:“大人,何出此言?”陶淵明歎道:“我本無心作官,此次出任,只不過爲五鬥米罷了。”柳七說:“大人爲官清正,治理有方,百姓十分擁戴呢。”陶淵明笑道:“當今朝廷昏庸,爲民作主談何容易。”當即揮毫寫下了“五代清白”四個鬥大的字送給柳七。柳七拿回家請人刻成匾,挂在店門上。從此,柳七豆腐店改名爲“五代清白”豆腐店,生意也越來越興隆,遠近慕名來吃豆腐的客人絡繹不絕。

時值谷雨時節,春雨連綿,柳七見陶淵明一連三天晚上都沒來店裏,想必是因這黃梅天氣,路濕泥滑,出外不方便的緣故。一大早就提上新鮮豆腐送來縣衙。一進門就聽書童說,三天前,督郵官代朝廷給各地方官發俸祿,到了彭澤縣,要陶淵明去跪接。陶淵明一向鄙視這個不學無術,專門阿谀奉承的小人,不肯彎腰磕頭去接他。這事兒還正僵持著呢。陶淵明見柳七送來雪白的新鮮豆腐,略有所思地說:“柳七,今天給我做盤涼拌豆腐吧。”一會兒,一盤涼拌豆腐端來,青白明了,鮮亮潔淨。在陶淵明眼裏,這盤豆腐不卑不亢,透著一股清風傲氣。他心中一動,自言自語地說:“豆腐,豆腐,我堂堂七尺漢子,還不如你清白,還要爲這五鬥米彎腰屈膝,在這混濁的官場中,與狼狽爲伍,愧哉,悲哉。”柳七見陶淵明心境不佳,也就好言勸慰一番便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陶淵明把縣官大印挂在橫梁上,辭了官。他讓書童擔著行李書箱,同到江橋鎮柳七家辭行,他拉著柳七的手說:“柳七兄,我在此做了八十一天縣令,現在一別不知何時再來吃你親手做的豆腐了!”柳七見陶淵明說起豆腐,便說:“這好辦。”他急急忙忙地爬上樓從箱子裏翻出來祖傳豆腐譜,雙手送到陶淵明手裏,說:“這是柳家祖傳下來的《豆腐譜》,權當小弟一點心意,也不枉朋友一場。”陶淵明再三推卻不得,只好收下。

陶淵明去世後,這本豆腐譜就傳給了後人。此後,廬山、星子、九江一帶也都有了“柳七豆腐”。人們一吃起豆腐時,便想起了高風亮節的陶淵明。

0 阅读:0

民間事見穢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