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這十首七律,都是水平極高的佳作,太精彩了

點墨漫詩意 2024-06-21 22:11:08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是李商隱詩集中的開篇之作,也代表了李商隱詩歌中最有特色的朦胧風格。詩中羅列了很多意象,使用了很多典故,但是意象與意象、典故與典故之間的連結是模糊的,每個意象背後似乎都有別樣的意義,但在詩中又全都沒有說破,給人很多遐想。非但如此,就連典故與意象本身,也表現出模糊朦胧的感覺:夢中的莊周分不清自己是人還是蝴蝶,杜鵑的叫聲不知是鳥兒的啼鳴還是望帝在訴冤,滄海中晶瑩的物體既可能是珍珠也可能是淚水,太陽下藍田的美玉也被煙霧遮蓋了面目。一切都像在重重面紗的遮蓋下,分辨不清來龍去脈,捉摸不透正體真形,卻又透露出一種朦胧的美感。

曆代評論家對于這首詩的主旨做過多方面的猜測,有人認爲其中充斥著政治隱喻,有人認爲其中隱藏了一場不倫的愛情,也有人說詩歌是李商隱對自己一生經曆的總結。每一種說法都能找出很多論據,而後人的猜測越多,便證明這首詩中包含的可能性越豐富,表達的情感越普遍。其實人生的很多事,在經曆的時候,都只是一個個無序綴合的片段感覺,當時只覺一片惘然,而到了事後總結時,才能找到意義。也許這首詩也是一樣。

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這首詩叫作“無題”,並不是因爲它本來沒有詩題,或者詩題丟失,而是作者李商隱將“無題”當作了它的題目。這種以“無題”爲題的做法,在之前的詩歌史上可謂絕無僅有,其用意也引來了許多人的猜測。有人覺得是因爲其中暗示了對當時政治人物的評價,不敢明確言說;有人認爲是因爲李商隱愛上了不該愛的女人,不願別人知道。不過不管用意爲何,詩中描寫的場景和情感前後跳躍很大,確實很難歸納出一個一貫的主題,如果讓現代讀者來取題目的話,大概也只能叫“無題”最合適了。

李商隱寫過很多無題詩,這首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篇。詩中描寫的場景前後變換很大,如果試著歸納一下的話,大概寫了主人公夜晚與愛人參加宴會,在做遊戲的時候感受到心意相通,但因爲第二日要上朝,只能中途退出的經過。詩中最爲人傳頌的,是颔聯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句子,相愛之人即使不能雙宿雙飛,但只要心靈相通,就能時時刻刻感受到對方的愛意,讓自己感到並不孤獨。有了這一句的鋪墊,結尾“走馬蘭台類轉蓬”的郁悶,似乎也就被沖淡了一些。

春雨

【唐】李商隱

怅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劄何由達,萬裏雲羅一雁飛。

唐詩中描寫的相思之情,主人公大多是征夫遠戍、思婦獨居,傾訴的是日夜牽挂,卻始終不能相見的痛苦。而李商隱的這首詩則告訴我們,即使兩人可以相見,也可能遭受種種阻礙,而最終無法相聚,同樣需要忍受分別之苦。詩歌的颔聯將這一點體現得最爲形象:相愛之人就在眼前紅樓之上,似乎觸手可及,但兩人之間卻始終隔著一場淅瀝冷雨,無法最終相聚,怅惘之中,只能獨自提燈遠去,而這種相望而不能相及的痛苦,比起相思而不能相見的悲哀,更要傷感百倍。

除了最著名的颔聯,詩歌的其他部分也都在訴說著相似境地:殘宵之中,雖能在夢中相見,但見到的卻只能是依稀的輪廓;碧空之上,雖有一雁高飛,但孤雁卻難以將信息傳達到遠方。希望總是在最絕望的時候忽然現身,當你想要抓住它時,卻又倏忽隱沒,身陷這種希望—絕望的循環之中,永遠做著徒勞的努力,則是人類共同的悲哀。

隋宮

【唐】李商隱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玺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陳朝的末代君王陳後主,是曆史上有名的無道之君。他在晚年無心政事,每日與寵姬嬖臣遊宴吟詩,唱曲作樂,使本就貧弱的陳朝軍政越發不堪,最終被隋剿滅,自己也成了亡國之君。

然而就在陳亡之後不到三十年,隋代的第二任君主隋炀帝就重蹈了陳後主的覆轍。他即位之後不顧百姓戰後恢複生計的需求,動用大量民力,又是攻打朝鮮,又是開鑿運河,自己又常常放下首都的政務,乘船沿運河去揚州遊玩,沿途命令民夫種植楊柳,捕捉螢蟲,弄得民不聊生。最終北方多地民衆起義,共同推翻了隋朝。

陳後主逸豫亡國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隋炀帝卻依然重複著同樣的錯誤,常人也許會爲他的遲鈍感到驚訝,其實這也並不奇怪。在正掌握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隋炀帝看來,開鑿運河,是爲了溝通南北;巡遊江南,是爲了穩定民心;至于沿河種植楊柳,滿山捉捕螢蟲,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小小娛樂而已,又怎麽能算是“驕奢淫逸”呢?

然而就在這樣的自信中,隋朝滅亡了,炀帝本人也被打上了“驕奢淫逸”的標簽。如果他真能在地下碰見陳後主,不知道會不會對這個自己曾經鄙視的人,做出一點新的評價呢?

無題

【唐】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夢爲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一對戀人在短暫的相遇之後,迅速陷入愛河,但沒過多久,便不得不分隔兩地。在告別之際,兩人互相約定會很快相見,可是一旦分開,愛人就立刻失去了蹤影,再也沒有重新出現,只留下主人公,獨自承受著思念的折磨。眼見燈罩上的翡翠、錦被上的鴛鴦雙宿雙飛,歡快無比,而自己卻與愛人相距千裏,音信不通。急切中寫就的書信無法送抵愛人手中,睡夢中悲傷的呼喊也無法傳到愛人心裏。這種相思難抑卻無法相見的煎熬,只有品嘗過的人才能真正了解。

劉晨、阮肇告別仙境中的妻子回到人世,想要返回時,卻再也找不到回歸仙境的入口。因爲人與仙女本來就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能夠相遇一次已經是難得的緣分,想要再次相遇更是無理的奢求。在詩人的筆下,主人公與愛人之間的距離,並不一定真的比人間與仙境之間更加遼遠,但在因相思而絕望的人心中,這樣的距離已經是想象中的極限了。

無題

【唐】李商隱

飒飒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簾外春風帶來的細雨,庭院池上響起的雷聲,對于平常人來說,都只不過是正常的天氣變化。但在沉浸在相思中的人聽來,外界的任何變化,都有可能是心上人來臨的征兆。細雨也許是情人的呼喚,輕雷也許是情人的車聲,鎖縫中傳來的香氣如同情人的關心,辘轳上緊繞的繩索如同情人的癡纏。思念就像空氣,滲入了萬事萬物之中,無時無刻不在宣示著自己的存在。而相思的緣起,也僅僅需要一點點引導,就像賈午在簾縫中瞥見韓壽的瞬間光景,甄姬在枕頭上留給曹植的一縷幽香,足夠勾起有情人無限的思念。

正是因爲如此,相思也是可怕的,沉迷于相思中的人,感受力會變得遲鈍,判斷力也會受到削減。正如詩人所說,相思就像春天盛開的花朵,雖然綻放瞬間美麗炫目,但是很快就會香消玉殒,化入灰土。

不過,對于沉溺在相思中的人來說,只要能夠有一瞬的美麗綻放,即使馬上零落成灰,也比庸碌地與野草爲伍要強上許多吧。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

愛情是一種神秘的情感,它總是像賊一樣偷偷地潛入心靈,一旦進來了,就會搖身一變,成爲心靈的主人,控制著我們的喜怒哀樂、進退行止。在愛情的控制下,相見時如膠似漆,不願暫離;別離後又日夜思念,憂心如煎。相思的煎熬並不好受,但是我們卻又無法控制,無法解脫。

李商隱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句,形容這種與愛人別離時痛徹心扉卻又無法自拔的狀態,可謂再貼切不過:蠶絲的“絲”音同相思的“思”,蠟燭的淚暗指情人的淚,在文字上已是非常巧妙;再加上桑蠶吐絲,消耗自己的精氣,蠟燭燃淚,損毀自己的身體,正與相思之中心神交瘁、形銷骨立的狀況若合符契;而“到死”與“成灰”二詞又揭示出相思不死不休的特性,可謂層層遞進,將“情”字三昧充分展示了出來,無怪會被後世讀者稱爲“镂心刻骨之言”了。

籌筆驿

【唐】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爲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裏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三國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了五百年,但是四川人民卻一直牢記著當年的賢相諸葛亮,他們在四川境內所有諸葛亮曾經去過的地方設立了祠廟,世世代代祭祀,懷念這位智慧與忠義的化身。

諸葛亮並不是蜀人,他輔佐劉備從荊州帶兵西來,占領四川後一直驅使人民北伐,造成無數犧牲,卻一直沒有成功。就是這樣的人,卻能得到蜀人的世代崇敬,可見他對當地百姓造福之深遠。同樣從外地入川的李商隱,也感受到了這樣的崇敬。在他看來,不但當地百姓愛戴諸葛亮,就連無識的猿鳥、無情的風雲,也都被諸葛亮的德行仁政感動,幾百年來一直守護著他留下的遺迹。

然而,即使諸葛亮有著能感動百姓、感動禽鳥、感動風雲的力量,也沒能挽回蜀漢最終滅亡的事實。這似乎又預示著人類不論多有才能,如何努力,最終也無法撼動曆史的軌迹,逃出命運的安排。對于同樣才高八鬥、胸懷大志,卻始終命途坎坷的李商隱來說,諸葛亮的失敗,似乎就像自己失敗人生的縮影,令人倍感辛酸。

無題二首·其一

【唐】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骓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詩歌的一開始,描繪出了一個高貴而神秘的主人公:繪有鳳尾的輕薄帷幕,繡上綠紋的渾圓帳頂,將車中美人的身影完全包裹了起來,因爲怕羞,她又用扇子遮住了臉龐,生怕旁人看見。但即使在這樣的重重遮掩下,美人絕世容色閃耀的輝光,依然透過扇子和帳幕播灑了出來,感動著一切有福得見者。而身處車外的主人公,雖然對車中美人傾慕有加,卻因爲身份的阻隔無法接近,只能站在遠處默默注視。在此驚鴻一瞥之後,主人公的心中被播撒下愛戀的種子,夜夜寂寞思念,直到蠟炬燃成灰燼,石榴染上紅妝,但美人卻始終沒有任何消息。不過主人公並不因此氣餒,因爲他的內心中已經認定,當日車中所見,就是自己一生中唯一需要等待的那個人。他將一直等待,等待美人的再次出現,等待兩人能正式相逢。

整首詩全靠意象堆砌,缺少邏輯演進,因而造成一種朦胧的意境,曆代評論家都有各自的理解,連主人公的性別也不能完全確定。以上所述,也只是揭示了詩歌表現內容的一種可能性而已。不過,無論整首詩的劇情爲何,詩中表露的相愛不能相見的惆怅,卻是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的。

無題二首·其二

【唐】李商隱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一位癡情女子遇見了心愛的情郎,每日傾情相思,卻始終得不到回應。終于在一番徹夜不眠的痛苦思索之後,女子終于說服自己相信,對方從來沒有對自己展露過任何憐愛之意,日夜不斷的相思、攜手同歡的想象,都不過是一場夢境,自己終究只是孤身一人而已。

雖然有了這樣的覺悟,但女子並未因此感到絕望。她相信江湖風波雖然險惡,卻也無法折斷嬌弱的菱枝;秋日桂花之所以清香,乃是因爲受了寒露的鍛煉。與之同理,自己的深情雖然遭到了對方的忽視,但深情本身卻並不一定要得到對方的回應才有意義。在癡情的愛戀中,認識到自己擁有愛人的能力,從自己的心緒中體驗男女之間最純潔的感情,不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嗎?

愛情從來就是個人的體驗,它有自身的存在意義,而與他人的回應無關。“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一句,深刻地揭示了這一點。

1 阅读:7

點墨漫詩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