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最美《臨江仙》,一讀醉人,再讀悟人

點墨漫詩意 2024-06-13 22:28:39

臨江仙

【宋】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一首追憶歌女的詞,寫來如夢蘊藉,情思飄渺。上片造境,不必是寫實。首二句對仗工整,追昔撫今,襯托詞人如今的寂寥。去年的相會猶如一場夢,短暫的相會後是人去樓空,樓台高鎖;酒醒是今年的酒醒,在這春天裏多少次借酒消愁,多少次醒後面對的是那低垂的簾幕,真有無限低回靜寂。如今又值春殘季節,去年離別的愁恨正又襲來,接著“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傳達一個淒豔的意境,渲染“春恨”。下片轉入正題,寫出“春恨”的對象,回憶初次見面時的小蘋。她當時彈著琵琶,曾與我心心相印。結句感慨今昔,寄寓悼惜怅惘之情。

臨江仙

【宋】晏幾道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钗風。靓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裏路,飛雨落花中。

這首詞的寫作年代很難確定。有人說是晏幾道少時所作,但是他長大後甚至中年以後追念少年時代所見過的那個少女也是完全可以說得通的。因爲父親是宰相,在汴京有宅第,晏幾道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這首詞裏的“鬥草階”“穿針樓”可能都實有其地,讓人不由得聯想起賈寶玉在大觀園中與女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詞中的這個女孩到底是誰已不可考,她可能是晏幾道的遠房親戚,也可能是晏幾道姐妹的朋友,偶然到家中遊玩,被他看見,心中産生了愛慕之情。這段感情可能是作者懵懵懂懂的初戀,也可能自始至終都只是單相思。“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最後也不知那個女孩去了哪裏,詞人只能“相尋夢裏路,飛雨落花中”。落花飛雨,夢裏相尋的意境很美,這樣的語言真的很適合描寫初戀。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蘇轼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怅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此詞寫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當時蘇轼在杭州,爲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杭州的老友錢穆父(名勰)而作。詞作中不但表現了對老友的依依惜別之情,而且也表現了詞人曠達灑脫的性格。“父”是對有才德男子的美稱。

臨江仙·夜歸臨臯

【宋】蘇轼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詞作于元豐五年,蘇轼從雪堂夜歸臨臯而作,既事抒情。上片寫從雪堂醉飲而歸,“仿佛”二字可見詞人已有醉意,家童已睡著,敲門無人應。詞人轉而“倚杖聽江聲”,又可見詞人襟懷的潇灑。下片承上,由聽江聲,思緒飄然,通過“江海寄余生”形象表達詞人內心厭棄奔走鑽營的生活及對悠然自在生活的向往。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慷慨悲壯,感慨遙深,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讀來只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上片通過曆史現象詠歎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卻無一不是轉瞬即逝。下片寫詞人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把曆代興亡作爲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了詞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青山不老,看盡世態炎涼;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負。

臨江仙

【宋】李清照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阕。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這首詞當爲詞人從趙明誠守建康時作,當作于建炎三年(1129)春爲是。高牆深宅,簾幕重重,門窗緊閉,已然十分幽暗;兼之雲封霧鎖,更添人煩悶。詞人偶爾登樓,但見柳梢生出新芽,梅枝綴滿花萼。片時的喜悅過後,又是一番惆怅:春歸秣陵而人卻愈來愈老,一事無成,于是發出一聲浩歎:“誰憐憔悴更凋零!”頓覺意緒茫然。如今大勢已去,中原恢複無望,而金兵日熾,面對如此慘酷的現實,哪有心情去預賞花燈,踏雪尋詩!這首詞表現作者南渡後百感交集系念家國的複雜思想感情,蒼涼沉郁。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宋】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這首詞大概是紹興五年(1135)或紹興六年(1136)陳與義退居青墩鎮僧舍時所作。上片是追憶洛中舊遊,當時天下太平無事,可以有遊賞之樂。下片寫現實,二十多年國事滄桑,知交零落,百感交集。作者想到國家的興衰、自己的流離失所,于是看新晴,聽漁唱,將沉重悲憤的情感轉化爲曠達之情。

臨江仙

【宋】朱敦儒

堪笑一場顛倒夢,元來恰似浮雲。塵勞何事最相親。今朝忙到夜,過臘又逢春。

流水滔滔無住處,飛光忽忽西沉。世間誰是百年人。個中須著眼,認取自家身。

朱敦儒是兩宋之交的名儒,經曆了隱居、出仕、罷官、歸隱的人生曆程,所以,在他看來,人生就如同一場夢,如同浮雲,來去飄忽,顛來倒去,所以在這首詞中也就流露出濃厚的人生如寄的夢幻之感。然而,這首詞並不限于這種隱士的清高和超越,在認識到時光飛逝,人生易老,世間沒有百年人的同時,朱敦儒卻更加強調“個中須著眼,認取自家身”,強調要在滾滾紅塵中把握住自己,不要隨波逐流,不要渾渾噩噩。這顯然是一種看破紅塵但並不遊戲人生的態度,是一種既清醒又穩健的人生態度。朱敦儒作爲過來人,在這首詞中透露出來的一些人生感悟和感悟之後的堅守,是值得我們好好領會的。

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蓬萊清淺對觚棱。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這是一首描寫羁旅生活的詞。上片虛景,寫汴京元夜的繁華景象;下片實景,是“江南憔悴客”現實的淒寂之境。詞人寫元夕的盛況與遊人的歡樂,恰是爲了反襯落拓不偶的“江南憔悴客”的孤獨與憂懷。

臨江仙

【宋】晁沖之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這首詞是作者和往昔的好友分別後,因懷念汴京生活寫下的懷舊之作。上片通過“西池”現實中熱鬧的場景追憶往昔與朋友們在此飲酒的場景,隨後從昔日朋友的紛紛離散,感慨大家爲了自保連書信都不敢互通,只能謹小慎微地生活下去,這是詞人曆經諸多政治苦難後發出的感慨。下片描述了當時只有在家居錦衾中才覺得安穩和只能在夢中疏解的心情,對眼前處境的冷靜思考,隱藏了對政治不幸的深切悲哀。

臨江仙

【宋】歐陽修

記得金銮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

聞說阆山通阆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這首詞是爲一位即將遠赴阆州任通判的同年所作。上片以今昔對比的手法,寫出二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身世感慨;下片以景寓情,抒發客中送客、漂泊難堪的傷感情懷。複雜的生活感受,難言的今昔之感,統統蘊含在深深的歎息之中,真切地表達了詞人憂患凋零中的倦怠與衰頹。

臨江仙

【五代十國】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鈎羅幕,惆怅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袅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這首詞是李煜于開寶八年(975)春夏在圍城中所作,是一首春怨詞,借怨婦之口表達自己的無奈和愁恨。全詞中到處透露著低迷不振的情緒,悲歎之聲近乎哀鳴,能看得出大禍臨頭的恐懼。

臨江仙

【五代十國】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黃昏時分分別,孤帆遠征。回頭看一眼岸邊的柳樹,煙波缥缈。等到酒醒人靜,只看到狐枕殘燈,淮月朦胧。晨風輕浪,離愁更濃。這首詞寫出了離別之痛,道出了相思之苦。風格清麗婉約,語言流暢,意境優美。

臨江仙

【五代十國】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绮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這是一首感傷亡國的詞。詞人曾親曆前蜀的覆亡,故國盛日,那禦駕出遊時翠旗招展的隆重儀仗,那宮牆隔不住的來自天庭般的綸音,轉瞬之間猶如一陣輕風飄散,杳然無蹤。荒涼的舊苑、寂靜的宮門,已無複往日的繁華。詞人將亡國的幽恨盡托于無情無知之野塘藕花,讀來倍增沉痛悲怆,尤爲哀婉動人。

臨江仙·與客湖上飲歸

【宋】葉夢得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蕭蕭疏雨亂風荷。微雲吹散,涼月墮平波。

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無人能唱采蓮歌。小軒敧枕,檐影挂星河。

這首詞抒寫作者與客湖上飲歸的情懷。詞之上片寫宴集既散,余興未盡,下片寫湖上歸來後的心情。全詞風格于簡淡中見含蓄。

臨江仙·閨思

【宋】史達祖

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舊遊簾幕記揚州。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

羅帶鴛鴦塵暗淡,更須整頓風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瘦應因此瘦,羞亦爲郎羞。

這是一首閨中懷人詞,生動地描摹出一個既爲情苦又爲情癡的思婦形象。上阕寫了每年一到秋天的時候,愁緒就會跟著西風一起到來。寫出了閨中人的寂寞孤獨。下阕主要寫的是佳人睹物思人,不勝唏噓,寫出了閨中的相思之情。本詞用語質樸無華,但是卻飽含深情,委婉別致。

臨江仙

【宋】劉彤

千裏長安名利客,輕離輕散尋常。難禁三月好風光。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

記得年時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無千日酒,空斷九回腸。

這是一首思婦詞。它不同于一般的思婦詞先寫景再抒情,而是從思婦心中對遊子的責難開頭,“千裏長安名利客”七個字,交代了遊子遠行的原因——爲名利而遠行。“千裏”一詞,強調了遊子出行之遠,也蘊含了思婦的幽怨之情。“輕離輕散尋常”句,亦是怨語,寫出思婦對遊子重名利的責難。這兩句詞率直質樸,從肺腑流出。“滿階芳草綠”二句,是對“三月好風光”的形象描繪。詞人以清新平易之筆,勾畫出一幅春景圖:美麗的春天色彩鮮明,粉綠交映,芳草和杏花都是一派勃勃生機。然而,明媚的春光,必然引起孤獨婦人的相思之情,所以下阕又一個轉筆:“記得年時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描繪了當年遊子遠行送別的情景。“如今不忍更思量”句,使行文又一轉,回到眼前,既不願回憶當年分離之狀,又不願想今後孤獨。故結句道:“恨無千日酒。”想以酒澆九曲愁腸,卻又恨沒有“千日酒”,言外之意,這怎不令詞人悲歎“空斷九回腸”!

臨江仙

【宋】陳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爲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本詞作于1136年冬,陳克(1081—1137,字子高)正在呂祉幕中爲屬僚,時年五十六歲。當時中原已經淪陷,北宋已經滅亡,金人兵臨建康,這種殘酷現實讓他産生了亡國之痛。在此之前,他曾在呂祉主持下撰定《東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議。無奈朝廷昏弱,奸佞當道,忠言不爲所用。國運不振,作者年事已高,于是作此詞慨歎。這是他留給後人的最後一篇作品,次年八月就英勇就義了。此詞上阕主要借史實抒悲憤之情,而下阕的情緒則從悲憤轉爲悲觀。國破之憂,離別之愁,悲慨沉郁溢于言表,使人不忍卒讀。

臨江仙·寒柳

【清】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此爲詠物詞。柳爲古代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詩人、詞人常借此抒發傷春惜別依依不舍之意。然性德此詞頗能避熟就新,詞人回避了柳樹最美的季節—春天,而是以“寒柳”爲焦點,寫冰雪摧殘下的柳條,已不見了輕舞飛揚的柳絮,只留下一樹的寒冷,一樹的憔悴。“疏疏一樹五更寒”,看似淡然,實則言之有物。詞之上片寫景,下片轉入抒情。由柳條的細長聯想起心愛女子的眉黛,結尾兩句更是點出題旨“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則詞人乃托柳以寓意,明爲詠柳,暗則寄寓刻骨銘心之相思,可謂“情詞兼勝”,讀之蕩氣回腸。

臨江仙·逢舊

【清】吳偉業

落拓江湖常載酒,十年重見雲英。依然綽約掌中輕。燈前才一笑,偷解砑羅裙。

薄幸蕭郎憔悴甚,此生終負卿卿。姑蘇城上月黃昏。綠窗人去住,紅粉淚縱橫。

詩人吳偉業(梅村)與秦淮名妓卞玉京結下過一段美好的情緣,但明朝的滅亡,不僅讓他失去了精神支柱,也斷送了這段美好情緣。順治八年(1651)初春,身著黃色道袍,自號“玉京道人”的卞玉京乘船來訪吳梅村。她給吳梅村彈奏了一首又一首的曲子,然後流著淚講述了自己這些年的遭遇。身世之悲、亡國之痛還有對昔日戀人不幸遭遇的同情與感慨一齊湧向吳梅村的心頭,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寫下了不朽名作《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和這首深情缱绻的《臨江仙·逢舊》。“薄幸蕭郎憔悴甚,此生終負卿卿”,吳梅村終于有機會對卞玉京說出了內心的愧疚、悔恨和悲苦。

2 阅读:116

點墨漫詩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