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組常用針灸對穴

皇銘安康 2024-06-21 15:48:12

在運用針灸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如何確保有效和不斷提高療效,有很多關鍵必須掌握,如正確的診斷辯證,取穴部位准確,配穴精當,手法、適宜刺激量等等都非常重要。其中取穴配穴與用藥處方同理,既有君臣佐使相輔相乘的作用,也有相違相克的關系,如何隨時根據複雜變化的病情,選用恰當的配穴,並作到取穴少而精。

1、百會、人中

百會位于巅頂,爲百脈交會處,可通調百脈,治療很多病症,有清熱開竅、安神固脫、鎮靜熄風之功。人中在口鼻之間可通天地之氣(鼻通天氣,口通地氣),有祛風清熱、回陽救逆之效,是急救穴之一。二穴同用,有調和諸陽,相得益彰之功能。

應用體會

1.1取百會針尖向前斜刺,眼皮下進針1寸。人中向上斜刺,進針0.3寸。皆用瀉法。

1.2主治各種驚厥、抽搐、休克、中暑等症。在臨床中用此法加電針,並作電針沖擊治療(即將電針儀陽極置于百會、陰極置于人中,用連續波,將強度開關從0到級點,在1秒鍾內關閉。這樣連續三次,作沖擊治療。每次沖擊,病人會抽動一次),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症或狂躁症,取得較好的效果。

2、百會、長強

百會位于巅頂,長強位居尾骶下端,皆爲督脈穴,二穴相配,上下夾擊,可通調督脈而統諸陽,有回陽固脫、鎮靜熄風之效。

應用體會

2.1針百會針尖向後透刺後頂穴,進針1〜1.5寸,針長強針尖向上,進針0.5〜1寸,皆用瀉法強刺激,留針30〜60分鍾,主治癫痫病。

2.2用艾卷溫和灸百會、長強各10分鍾,先灸百會,再灸長強,主治脫肛、痔瘡。

3、人中、風府

人中位于口鼻之間,風府位居腦後,皆屬督脈要穴,二穴同用,前後夾擊,直達腦髓,具有很強的醒腦開竅、祛風散邪、鎮靜安神的作用。

應用體會

3.1人中向上斜刺,進針0.3寸,風府對口直刺進針1〜1.2寸,雙手同時撚轉操作,皆用瀉法。

3.2主治中風失語或言語不利,以及昏迷不醒的急救等,但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也有較好的效果。

4、大椎、曲池

大椎爲諸陽之會,能通陽清熱,疏風解表;曲池手陽明合穴,屬血中氣穴,走而不守,能通調腑氣,二穴合用,爲解表清熱、疏風散寒之要法。

應用體會

4.1針刺大椎針尖向上,進針1.2寸;針曲池進針1-1.2寸,皆用瀉法,留針5〜10分鍾,主治風熱外感發熱等症。若用溫和灸大椎、曲池各10分鍾,能使全身微汗,主治風寒 外感,發熱無汗等症。

4.2若外感風寒,頭項強痛者則加風池透風府;熱盛心煩尿赤少者加內關;若斜痛、嘔吐加支溝、陽陵泉;若高熱谵語便秘者加豐隆、足三裏用瀉法,留針15分鍾;若外感發熱、咳喘氣逆,則加合谷、魚際;若潮熱盜汗頰紅等陰虛內熱之症,亦可針大椎、曲池,先補後瀉, 或用溫和灸5〜10分鍾,往往有較好的效果。

4.3大椎刺血拔罐出血5毫升以上,曲池針刺用瀉法,留針5分鍾。主治各種炎症引起的發熱,並對長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藥性或菌群紊亂,有較好的調整作用。

5、曲池、合合

二穴皆爲手陽明經穴,曲池走而不守,合谷升而不散,二穴配合爲清理上焦、清熱散 風之妙法,故對頭面、耳、目、口、鼻、咽喉諸痰,皆有清散邪穢,消除病因,改善症狀之功效。

應用體會

5.1曲池進針1.2寸,合谷進針1寸,皆用瀉法。主治風寒感冒;若治療頭面五官諸疾,則應配合局部或附近取穴,即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5.2常用于治療上肢麻痹、疼痛、拘攣等局部病症;也可用于治療全身風疹、荨麻疹等。

6、 合谷、複溜

合谷屬陽,能清輕走表,有疏風解表、清熱鎮痛之功;複溜屬陰,能滋腎回陽,啓閉開竅,扶正祛邪。二穴合用一陰一陽,一補一瀉,發汗解表,止汗固脫,皆有較好的效果。

應用體會

6.1針合谷進針0 ^ 5〜1寸,用強刺激瀉法,留針10分鍾,每3分鍾行針一次;針複溜進 針1.2寸,氣至後用補法,留針15分鍾。主治傷寒外感、發熱外感,身痛無汗等症,可達到發汗解熱的效果。

6.2若大汗淋漓或頻頻汗出不止,身體極度衰弱,有虛脫之象者,則針合谷氣至後用補法操作,留針20〜30分鍾,複溜氣至後用強刺激的瀉法,留針10〜15分鍾,可以宣通肺。

7、合谷、足三裏

合谷爲大腸經原穴屬火,足三裏爲胃經合穴屬土,有五行相生之妙用。合谷主氣以升散爲主,足三裏重濁下行以降濁爲主。二穴爲手足陽明經穴,相互配合,有同名經相接之意,一升一降,升清降濁,調理胃腸功能有相得益彰之效。

應用體會

7.1針合谷進針1寸,足三裏進針1.5寸,皆用平補平瀉法。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大便先硬後溏,胃腸功能紊亂等症。

7.2急、慢性胃腸炎,選用此二穴配合天樞、氣海,針灸並用,也有較好的效果。

8、 合谷、三陰交

合谷通經活絡,行氣開竅,理氣爲主;三陰交補脾,調理肝腎,理血爲主。二穴配合,一氣一血,氣血雙調,行氣活血,有調經催産之功效。

應用體會。

8.1針合谷進針1寸用瀉法,取三陰交進針1.2寸用補法,催産作用非常明顯,主治滯産。二穴用溫和灸各11分鍾,對習慣性流産有安胎之效。

8.2合谷、三陰交針灸並用,或補或瀉,辯證施治,主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症。

9、合谷、太沖(又名四關穴)

合谷之氣,清輕升散,太沖主血,重池下行;二穴相合,一陰一陽,一氣一血,一升一降,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行氣活血,調整全身氣機,調理整體功能。合谷、太沖 二穴,皆位于手足歧骨之間(即第一、二掌骨和第一、二躕骨之間),所謂虎口要沖之處,故名四關穴,又開關節、疏肝理氣、逋經絡、破郁結之效。

應用體會

9.1針合谷、太沖皆針尖向上針1〜1.2寸,用強刺激瀉法或加電針,斷續波,以能耐受爲度,留針30分鍾。主治頑固性神經痛,以及行痹、痛痹等。

9.2也可用于頭暈目眩,肝陽上亢的高血壓症。

9.3配豐隆、陽陵泉皆用瀉法能滌痰瀉火,主治癫狂症、驚厥、中風閉症等。

10、肩調、曲池

肩髁以散經絡之邪爲主,曲池以瀉髒腑之邪爲主,二穴位于大關節,同屬大腸經要穴,除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利關節、宣痹止痛外,並能調理肺氣、祛風止癢,常用于各種邪客經脈、氣血阻滯之症。

應用體會

10.1針肩髑針尖向下,進針2〜205寸,針曲池進針1.2寸,氣至後用瀉法或平補平瀉 法。主治上肢諸症及半身不遂等。

10.2本組對穴有疏肝理氣、滌痰導飲之功,故常用于治療肝氣不疏、思慮郁結、胸痛、心痛、經閉、便血等症。

1 阅读:115

皇銘安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