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陽明論探釋

皇銘安康 2024-05-31 02:33:07

太陰陽明論分爲上下兩篇,上篇主要講理論,包括三焦谷道論、太陰陽明論等;下篇主要講應用,包括三焦兩儀辨證法、太陰陽明用藥法以及答疑篇。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什麽是道呢?道是天地之綱紀,中氣之父母。“中氣”是什麽?“中氣”在地是土,在人應脾胃。中氣運轉,分爲兩儀(陰陽),陰陽升降,三焦乃成。所以說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這是中氣的問題。

太陰陽明論(上)一、三焦谷道論在中醫傳統的理論中,從《黃帝內經》到《難經》,關于“三焦”的問題,主要有三種學說:第一種認爲“三焦”是水道,津液運行的通道;第二種認爲“三焦”是谷道,食物通過的道路;第三種認爲“三焦”是氣道,元氣運行的通道。這三種學說都見于《黃帝內經》和《難經》,但是它們所指的內容實際上是相同的。在這裏,我們主要探討三焦爲谷道的問題。《難經·三十一難》裏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靈樞經·營衛生會》中說“上焦出于胃上口,並咽以上”,一直到“下焦者…成糟柏而俱下大腸,而成下焦”,這裏講的是食物在三焦中通過的過程。

(七沖門)

《難經·四十四難》中還提出來:“七沖門何在?唇爲飛門,齒爲戶門,會厭爲吸門,胃上口爲贲門,太倉下口爲幽門,大腸、小腸會爲闌門,下極爲魄門,故曰七沖門也”(見圖14-1)。從飛門到贲門(口、咽、食管)屬上焦,爲太陰肺所主,主受納,水谷由此入而不出。從贲門到闌門(胃、小腸)屬中焦,爲陽明胃與太陰脾所主,主腐熟運化與升清降濁。其中贲門到幽門(胃),爲陽明胃所主,主腐熟通降;從幽門到闌門(小腸),爲太陰脾所主,主運化升清,也就是說胃的功能主要是有形谷物的消化,小腸的功能主要是水谷精微的吸收。闌門到魄門(大腸、肛門),屬下焦,爲陽明大腸所主,主傳導,糟粕由此出而不入。

爲麽飛門到贲門(口、咽、食管)屬上焦,爲太陰肺所主呢?《難經·三十—難》說“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靈樞經·營衛生會》中說“上焦出于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由此可見口、咽、食管皆屬上焦。在治療口、咽、食管的疾病,包括口腔癌、口腔潰瘍、咽部腫瘤,以及食管的腫瘤、胃食管反流病等,很多時候使用太陰肺的藥物會有效果。爲什麽小腸爲太陰脾所主呢?西醫所指的脾是引進中國的,在翻譯上借用了中醫所說的脾,實際上如果從中醫傳統的文獻去考究它的話,小腸是屬于中醫的脾的,大家可以去參考《黃帝內經》等文獻,這裏就不詳細討論了。

二、太陰陽明論(下)1.太陰陽明,陰陽易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1.1陰陽易位:太陰陽明在生理上第一個特點是太陰陽明、陰陽易位。爲什麽叫“陰陽易位”呢?消化道由口到肛門分別爲太陰肺(口、咽、食管)、陽明胃(胃)、太陰脾(小腸)、陽明大腸(大腸、肛門)所主,所以叫“陰陽易位”。

1.2更虛更實:第二個特點是虛實相更,胃實而腸虛,腸實而胃虛。從西醫角度看或許更好理解,胃腸的運動是分段序貫發生的運動,每一段由一系列的活動過程組成(包括運動與分泌),前一段的消化道活動可影響後一段消化道的活動。食物的消化活動,不僅取決于食物現處的消化道的活動,而且取決于上段與下段消化道的消化運動(包括運動與分泌)。上一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動(實),促進下一段消化道的排空(虛),下一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動(實),抑制上一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動(虛),就導致了胃實而腸虛,腸實而胃虛,更虛更實。

1.3更逆更從:最後一個特點是升降相因而更逆更從。清陽自下而升,轉肺歸心(與吸收活動密切相關),升者爲逆,自下而上。濁陰自上而降,傳化而出(與消化活動密切相關),降者爲從,自上而下,所以叫“更逆更從”。升與降相互影響,清陽不升致濁陰不降,濁陰不降又影響清陽上升,所以叫“升降相因”。

2.太陰陽明,陰陽異性,體用不同

2.1陰土陽土,升降納運有別:五行也是分陰陽的,因此土有陰土與陽土的區別。陽明是陽土,太陰是陰土,陰土陽土之升降納運有別。胃主納食,脾主運化。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陰土爲病,清陽不升;陽土爲病,濁陰不降。但是太陰之病也有降極反升者,陽明之病也有升極反降者。

2.2陰土陽土,潤燥喜惡不同:陽明陽土喜潤而惡燥,潤則受納通降,燥則關格不入。太陰陰土,喜燥而惡濕,燥則運化升清,濕則腹滿自利。潤燥喜惡不同,主要是因爲太陰陽明有表裏中見的關系,《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素問·至真要大論》又指出“少陽太陰從本…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這句話很重要,陽明不從標本,從乎中也,中見太陰。

太陰性濕,陽明性燥,燥濕之間實際上有三種關系。第一是燥濕混雜;第二是燥濕互化;第三是燥濕同形,即燥極似濕,濕極似燥。燥極似濕,這種情況在結、直腸癌可以看到,臨床多見舌紅苔膩、納呆眩暈,用芳香苦燥淡滲之法都不見效。濕極似燥,比如五苓散證,明明是水濕停留,卻表現出便秘、小便短少、發熱、口渴等症狀。

陽明喜潤而惡燥,必賴中氣太陰濕化,故“陽明燥土,得陰自安”。如果中氣不足,就要燥化,成爲陽明腑實證。如果中氣太過,就可以見濕證,即寒濕證和濕熱證。陽明濕熱證與寒濕證常表現爲便秘、腑氣不通,所以治療時一定要注意陽明的問題。陽明從本會出現陽明腑實證(燥屎),從標會出現陽明經熱證(大渴),即大承氣湯(芒硝)與白虎湯(知母)的應用問題。

2.3陰土陽土,寒熱虛實不同:陽土爲病,多實多熱,即陽明胃和陽明大腸,多實證、熱證。陰土爲病,多虛多寒。所以說“實則陽明,陽道實也;虛則太陰,陰道虛也”。主要是因爲少火生土,有君相之別。陽土生在君火,君火易動生實熱,故胃火宜弱不宜強。《傷寒論》中的瀉心湯治胃火心下痞,瀉的就是心中君火。陰土生在相火,相火易衰而生虛寒,故脾陽宜強不宜弱。《傷寒論》講:“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太陰之爲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講的就是陽道實和陰道虛的表現。所以後天太陰脾虛,每每傷及先天腎陽而傳入少陰,可用四逆湯或附子理中丸治療。

2.4陰土陽土,氣血多少不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素問·血氣形志》上說:“陽明常多氣多血…太陰常多氣少血”。所以陽明胃與大腸爲病,乃多氣多血之腑病。陽土之病,日久由氣入血,出現固定的疼痛、嘔血、便血、血瘀癥瘕、舌紫暗、脈澀。結、直腸癌就和這些有關系。而小腸(太陰脾)就很少發生癥瘕。陰土之病,日久生化乏源,出現唇甲蒼白、面色無華、心悸失眠、舌淡、細弱,缺鐵性貧血與之有關。

2.5大陰陽明,體用相濟:“體用相濟”是什麽意思呢?“用”見之于外而容易被大家觀察到,“體”藏于內而容易被大家忽略。太陰體陰而用陽,陽明體陽而用陰。脾用爲陽而主運化升清,胃用爲陰而主受納腐熟,這是因爲脾的運化升清需要脾陽溫煦推動,胃的受納腐熟也需要胃陰滋潤。但是體不足者,其用也乏。化谷以氣,既有脾陽之氣,又有胃陽之氣。現代醫學所謂消化道動力,既包括腸動力,又包括胃動力。化谷以汁,既有胃陰之汁,又有脾陰之汁。現代醫學所謂之消化腺分泌,既有胃液分泌,又有腸液、胰液的分泌。同時脾胃也互爲體用。胃陽腐熟,實賴脾陽運化;脾陰升清,也賴胃陰滋潤。脾陽不足,日久胃陽亦乏,胃陰不足,日久脾陰亦枯,故臨床每多補脾陽以通胃陽,滋胃陰以養脾陰,此即醫家每重脾陽、胃陰而忽略脾陰、胃陽之由來。

3.太陰陽明,升降之樞,氣化之本陰陽者,升降之樞紐。從贲門以上是上焦,與心肺一起,爲太陰肺所主,主受納,水谷由此入。贲門到幽門是胃,屬于中醫的陽明胃;幽門到闌門是小腸,屬于中醫的太陰脾。這兩個屬于中焦,一個主腐熟運化,一個主升清降濁。闌門到魄門是大腸、肛門,屬于下焦,爲陽明大腸所主,主傳導,糟粕由此出。所以,太陰脾主升,陽明胃主降,太陰陽明就是一個升降的樞紐。

三焦者,升降之道路。胃降,則上焦的火金下潛;脾升,則下焦的水木蒸騰。中焦運轉,貝咬通上下。所以人身上的升降受中焦的影響很大,胃降脾升,導致上焦心肺下沉,下焦肝腎上升,所以中焦運轉則交通上下。可以歸納爲兩句話,“陰陽者,升降之樞紐”,太陰與陽明一個主升,一個主降;“三焦者,升降之道路”,脾胃升降,溝通上下,即心肺與肝腎。

(脾胃升降圖)

4.太陰陽明,內寓胃神爲什麽說太陰陽明內寓胃神呢?人體有兩個神--心神和胃神。心髒有自主神經,浦肯野氏纖維就是它的自主神經,如果把心髒拿出來,自己就可以跳。胃(包括胃、腸)有胃神,胃在消化道也有內在的神經叢。消化道內在的神經叢可以控制自己的運動,如果把腸子剪下來,在體外自己也可以蠕動。人體可以控制自身運動的髒器只有心髒和消化道,所以中醫說有心神、胃神。胃神指谷神,可以影響心神,消化道通過腦腸肽來影響大腦,所以說谷神不死,是有道理的。

(三綱總圖)

胃神或谷神與消化道的關系,有陰和陽兩個方面。陰包括胃陰、脾陰,跟消化道的分泌功能有關系;陽包括胃陽、脾陽,與消化道的動力有關系。陰,受消化道的分泌影響;陽,受消化道的動力影響。

一、三焦兩儀辨證法概要人體的氣化是以中氣脾胃爲根,以陰陽(太陰與陽明)爲本,以三焦爲道。分而言之是三焦,合而言之就是陰陽;分而言之是陰陽,合而言之無非就是中氣的變化(見圖14-3)。我們的辨證以中氣爲核心,把陰陽辨證與三焦辨證熔爲一爐,用陰陽去定性,三焦去定位(即陰陽定病性,三焦定病位),從而闡明人體的氣化,用寒熱溫涼來調其陰陽潤燥,以升降浮沉複其三焦氣化,這就是所謂的“三焦兩儀辨證法”。以前叫“三綱兩常辨證法”,以三焦爲綱,陰陽爲常,爲方便大家理解,改爲三焦兩儀辨證法。它可以使陰陽辨證更爲具體明晰,使三焦辨證更爲完善可法,使氣化學說更爲切實可用。

三焦具體劃分爲:飛門到贲門(口、咽、食管),屬上焦太陰肺所主,主受納,水谷由此入;贲門到闌門(胃和小腸),屬中焦陽明胃與太陰脾所主,主腐熟運化與升清降濁,其中贲門到幽門(胃),陽明胃所主,主腐熟通降,幽門到闌門(小腸),太陰脾所主,主運化升清;闌門到魄門(大腸)屬下焦陽明大腸所主,主傳導,糟粕由此出。

補脾陽,宜甘溫;通胃陽,宜甘辛(辛甘可通陽,腑宜通,通即是補):滋胃陰,宜甘寒(胃陰易虧,胃火易動,甘養其陰,寒苒其火);養脾陰,宜甘淡(脾陽易虧,縱有陰傷亦不可妄用寒涼,以太陰本濕標陰,從本無真熱,熱者氣虛生大熱,且脾病每多挾濕,總宜少佐淡滲)。故理中丸、四君子湯,爲補脾陽之方;半苓湯、平胃散,爲通胃陽之方;養胃散、益胃散,爲滋胃陰之方;參苓白術散,爲養脾陰之方。《溫病條辨》說“上焦如霧”,非輕不挙,所以有上焦宣痹湯;“中焦如漚”,非平不安,所以有半夏瀉心湯;“下焦如渎”,非重不沉,所以有承氣湯。

二、太陰陽明用藥法

1.口腔疾病用藥法(飛門-戶門)見圖14-4。我們先講口腔疾病用藥,口腔疾病的首選處方用什麽?用導赤散。簡單地講,口腔的潰瘍、炎症,無論寒熱,都可以用導赤散,但必須兼顧寒熱、隨證化裁。如陽虛患者使用導赤散,輕者加細辛,甚者加附片。使用一個處方,根據病性的陰陽寒熱去加減化裁,這是最便捷的方法,往往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對于口腔疾病,扶陽派發展出來很多溫陽的方藥,比如潛陽丹、封髓丹等,都是有效果的。

2.咽喉用藥法(吸門)第二個部位是咽,《素問·陰陽別論》中說“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者,少陰;一陽者,少陽。咽喉部位的疾病,用小柴胡湯加細辛,基本上沒有問題。因爲小柴胡湯是少陽方,細辛是少陰藥,小柴胡湯加細辛是從少陽、少陰同時用藥、截斷傳變。如果伴有很明顯的陽虛,還可以加桂枝,即合了半夏散及湯--半夏、桂枝、甘草。半夏散及湯與四逆湯,兩方中都有甘草,半夏散及湯是治少陰心的處方,溫少陰心用桂枝,溫陽明用半夏;四逆湯是治少陰腎的處方,溫少陰腎用附子,溫太陰用幹姜。

咽喉淋巴濾泡增生很多見,這是B細胞活化的緣故。細辛配黃芩,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免疫抑制劑。小柴胡湯裏面的黃芩是個典型的免疫抑制藥物,細辛也是典型的免疫抑制藥物,兩者配伍一寒一溫,治療免疫系統疾病有特殊療效,包括由于B細胞活化、淋巴濾泡增生引起的諸多咽喉的症狀。咽部的(血液)循環不好時,常常加桂枝,這種加法可見于麻黃升麻湯。即使是外感熱病,咽喉部位的細菌感染,也容易導致病情的逆傳,引發諸如慢性腎炎、心內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具體參看截斷法中的相關內容。(既知“扶陽派”,當知“口咽少實火”而用白通湯之理--通治虛性牙痛、口腔及舌潰瘍、咽痛。)

3.食道病用藥法(吸門-贲門)食道上段的疾病,用小青龍去麻黃加附子湯。小青龍湯條文中,“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就是說小青龍去麻黃加附子湯可治療噎嗝,常用于食道癌。食道炎症導致的食道狹窄很少出現噎嗝,因爲食道很有彈性,可以擴張,甚至雞蛋都能吞下去。一旦出現噎嗝,說明食道環形平滑肌細胞至少有2/3受到了累及。當患者吃一點幹的,甚至連流食都不能吞下去時,說明2/3的食道環形平滑肌細胞已經被浸潤。食管上段的疾病常有食道燒灼,多見熱證,可用《溫病條辨·上焦篇》的宣痹湯和三香湯,兩方都是治療熱證的。

對于食道下段的疾病,我們列了兩個處方:栀子幹姜湯和栀子豉湯。如果脾陽虛,便有微溏者,用栀子幹姜湯;如果是純粹的熱證,用栀子豉湯。治療食道疾病,也可以用小青龍去麻黃加附子湯合栀子幹姜湯。如果在上焦,可以用宣痹湯或三香湯合栀子豉湯。臨床上如果不考慮寒與熱、不考慮是否用宣痹湯,就用栀子幹姜湯或栀子豉湯都會有效。食道炎症所導致的症狀有一個特點,就是《傷寒論》說的“反複顛倒”,在我們看來這是食道的反流。“反複顛倒”的原因,一是食道下段的括約肌易受情緒影響,患者大多情緒不好、煩躁;二是反流刺激。可以選栀子幹姜湯或者栀子豉湯。

4.贲門用藥法

再往下走,就到了贲門。治療贲門處的疾病,也給大家列了兩個處方,一寒一熱。偏熱的患者用小陷胸湯,這是小結胸證;偏寒的患者用栝蒌薤白半夏湯,按胸痹處理。這兩個處方有關系嗎?當然有關系:如把栝蒌薤白半夏湯中的薤白換成黃連,就是小陷胸湯;把小陷胸湯中的黃連換成薤白,就是栝蒌薤白半夏湯。

小結胸證的特點是什麽呢?正心下按之痛。正心下按之痛就是劍突下按之痛,那裏就是西醫講的贲門。《溫病條辨》又對小陷胸湯進行了發展,加了枳實。爲什麽加枳實呢?爲了保持大便通暢。贲門之所以發炎,大多是由于反流的刺激。由于下段消化道的食物沒有及時排空,使下段消化道的壓力增加,從而導致食物反流,即“胃實而腸虛,腸實而胃虛”。反流的患者進食後不能躺,要走1小時左右促進胃排空,下段的排空有助于上段食物的下行,所以治療時要保持大便通暢。這就是《溫病條辨》中小陷胸湯加枳實的原因。

(脾胃病用藥法)

5.胃體用藥法胃部主要包括贲門、胃體和幽門,贲門和胃底用藥法已經講了,現在講胃體用藥法。治療胃體疾病的經典處方是半夏瀉心湯。我們講三焦兩儀辨證法時,講過贲門和幽門分別屬于陽和陰,胃體是陰陽相交的地方,所以胃體疾病常見寒熱錯雜。水火學說裏面講火有君相之分,少火生土。唐宗海說“心下爲陽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也”,所以半夏瀉心湯裏面用黃連、黃芩,大家都知道這是《傷寒論》瀉心火的一個非常典型的配伍。由于病在胃體、寒熱錯雜,所以又用半夏、幹姜。6.幽門用藥法幽門的主要問題是食物不能正常地通降,飲食停留于胃,導致噫。噫指打嗝,伴有食物在胃裏腐熟後的酸腐味,典型的處方用旋覆代赭石湯,幫助食物通過幽門。

7.十二指腸用藥法十二指腸的炎症或潰瘍多發于球部,其疼痛有個很典型的特點:節律性空腹痛、夜間痛,也就是饑餓痛、夜間痛。這就是《傷寒論》講的“時腹自痛”,這種疼痛的患者多喜按、喜熱飲,即虛痛。時腹自痛,喜溫喜按,這是很典型的小建中湯證。因此,十二指腸疾病多用小建中湯,《傷寒論》和《金匮要略》中有詳細的描述。

8.空回腸用藥法空腸和回腸繞臍而盤曲,空腸和回腸疾病的特點是下利,即小腸性腹瀉,可以用理中湯治療,理中湯可治療空腸和回腸的寒性疾病。由于空腸和回腸蠕動功能降低,除了能導致腹瀉,還可導致腹脹或者嘔吐。此類疾病的特點是:嘔吐物都是經過充分消化而沒有吸收的東西,這與旋覆代赭湯噫氣的酸腐味是不同的。

小腸和大腸交界的這個部位很容易發生腸套疊,占腸套疊的80%。腸套疊的典型症狀之一就是“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即中醫講的大建中湯證。大建中湯是厥陰病的處方,這裏用它是基于木克土,因爲這個部位在腹部至深之處、厥陰肝經走過的地方。

總結一下,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十二指腸的處方是小建中湯,中間部分空腸和回腸的處方是理中湯,小腸與結腸交接部位的處方是大建中湯。

9.闌尾用藥法(闌門)從小腸與結腸交界的部位再往下,是闌尾。《傷寒論》有兩個經典的處方:一個是大黃牡丹皮湯,治療急性闌尾炎;一個是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慢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可以用大黃牡丹湯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煎水不拘時服,該方的劑量要大,類似于五味消毒飲合大黃牡丹湯。可根據患者的大便情況,來調整大黃的用量。

10.結腸用藥法(闌門-魄門)升結腸的特點是,它的運動方向與地心引力是相反的。也就是說升結腸向上蠕動的特點是違背重力原理的,主要依賴于消化道的輸送功能,推動食物由下往上走。所以升結腸的食物停留,大部分都由于陽虛、推動無力所致,代表處方用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其中附子、細辛用來推動腸道的運動。如果患者沒有疼痛,可把細辛改成人參。

沿著升結腸往上走就到了結腸肝曲,由于這個部位受肝的影響,本經而兼腑,所以結腸肝曲部位的代表處方是大柴胡湯。肝曲再往前走,又到了“心下”,就是緊貼著胃的部位,橫結腸緊貼著胃的部位,這裏又體現了寒熱錯雜的病機,代表處方是附子瀉心湯。橫結腸再往下就到了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降結腸用小承氣湯,乙狀結腸用大承氣湯或者芍藥湯。在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大便還沒有成形,大便中的水分是在乙狀結腸被吸收的,所以大便是在乙狀結腸成形的。如果在降結腸大便不通,此時大便尚未成形,可以用小承氣湯。如果大便不在乙狀結腸停留過久,就不會形成燥屎。

如果大便在乙狀結腸停留過久,就會形成燥屎,即陽明腑實證'痞、滿、燥、實、堅”,治療時需用芒硝,代表方用大承氣湯,也可用芍藥湯。爲什麽可以用芍藥湯呢?因爲大便到了乙狀結腸和肛門,容易引起肛門刺激征,出現裏急後重,患者老想解大便,這時就可以用芍藥湯。到了肛門口可以用倒換散或者槐角丸,痔瘡、肛裂都可以用。

作者/鬼隱撫州中醫

0 阅读:8

皇銘安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