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頸部血管斑塊,都要吃他汀類藥物嗎?提醒您別過度治療

鶴怡談健康 2024-06-07 12:41:37

今天上午一位40歲的患者,查出頸部血管小斑塊,于是很緊張,已經吃了2個月的阿托伐他汀,這個真的有必要嗎?規範的治療是怎樣的?今天把頸部血管斑塊您想知道的問題全都告訴您。

第一,頸部血管斑塊不是中風的代名詞。有人一聽說頸部血管斑塊就很緊張,害怕斑塊掉下來跑到腦子裏,引起中風偏癱,焦慮不安。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只要認真治療就可以了。

頸動脈斑塊是隨著年齡增加,逐漸出現的正常現象,人體的所有器官都會老化,包括血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高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概率。

起初表現爲頸動脈內膜和中膜增厚,達到1.2毫米就可以診斷爲頸動脈斑塊。頸動脈狹窄分爲4個等級,血管狹窄小于50%的稱爲輕度狹窄,50%-69%稱爲中度狹窄,70%以上叫重度狹窄,如果堵塞血流不通,叫完全閉塞。

第二,斑塊有穩定和不穩定之分。如果報告單上顯示軟斑塊、不穩定斑塊,都是易損斑塊,斑塊容易破裂,有炎症反應,或者斑塊裏有出血等,斑塊的回聲呈低回聲、等回聲,隨時會破裂導致血栓的形成,造成血管的急性堵塞。穩定斑塊也叫硬斑塊,表面光滑,外形規則,斑塊的回聲較強,有鈣化。這種斑塊不容易破裂。

第三,爲什麽要重視檢查頸動脈斑塊?

對于中老年人,或者有高血壓、糖尿病、長期吸煙的人群,我經常建議做一個頸動脈血管超聲,這個檢查很重要,因爲它是觀察人體動脈硬化的“窗口”,這個血管表淺好檢查,如果它有硬化,全身血管一般都會有硬化。也能間接反映冠狀動脈血管的情況。發現了斑塊,根據要求進行治療和預防,能夠有效阻斷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第四,穩定的斑塊怎樣規範治療?

並不是發現斑塊都要吃藥,對于狹窄小于50%的斑塊,如果患者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生活方式比較健康,那麽,最重要的不是吃藥,而是加強生活方式的調整,戒煙戒酒,低鹽低脂飲食,加強運動鍛煉,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鍾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切記!咱們治療的目標是要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3.4 mmol/L以下。

對于有糖尿病的朋友,在上述的治療基礎上,把血糖控制好,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控制不達標,加他汀類降脂治療。

如果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血脂高,或者有冠心病、中風病史,合並小于50%的頸動脈斑塊,這種情況建議盡早吃他汀類,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

對于斑塊超過50%以上,需要他汀類藥物幹預,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同時建議口服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預防血栓形成。如果出現腦供血不足的表現,要積極請外科醫生評估,是否需要介入支架或者手術治療。

第五,易損斑塊怎樣規範治療?

如果超聲發現是不穩定的斑塊,也就是易損斑塊,隨時有破裂出血導致血管堵塞的風險,建議積極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建議服他汀類藥物穩定斑塊,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8 mmol/L以下。同時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如果狹窄較輕,不合並冠心病、腦梗等,可以根據情況不用阿司匹林。

總之,血管斑塊的形成多數有一定的誘因,和不當生活方式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密切相關,嚴格控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加強運動鍛煉,輔助藥物治療,爭取把斑塊穩定不破裂,才能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2 阅读:251

鶴怡談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